說到中國的食物浪費,很多人自然會想到浪費的食物大多在餐桌上。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鄭曾計算過,中國消費者僅在中等規模以上餐館的餐飲消費中,每年就倒掉約2億人的食物或口糧;我國規模以上各類學校和集體食堂每年至少傾倒3000萬人的食物;我國個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費糧食約1100億斤,相當於15萬人壹年的口糧。然而,我國餐桌上浪費的食物遠非全部浪費的食物,在餐桌之外的環節,如糧食儲存、保管、運輸、農民加工等環節,我國浪費的食物量同樣驚人。
農民的儲糧環節,由於條件差,缺乏技術指導,損失了400億斤。
糧食收獲後,壹個重要環節就是農民對糧食的儲存。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約1200億斤,農民儲糧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壹半。由於倉儲設施簡陋,幹燥能力不足,缺乏技術指導服務,每年因蟲、黴、鼠、鳥等造成的損失率在8%左右。經核算,每年糧食損失浪費約400億斤。
落後糧庫儲運又損失6543.8+0.5億斤。
我國糧食運輸仍以打包運輸為主,導致浪費嚴重。
我國糧食企業有近2400億斤倉庫,屬於危倉,儲存條件差,損失大,損失超過6543.8+05億斤。作為證據,“5.31”火災事故發生在2013林迪安直屬倉庫。當時燒毀糧食4萬多噸,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307.9萬元。
在運輸方面,我國糧食運輸方式落後,專業化運輸工具短缺。糧食運輸大多采用傳統的包裝糧食運輸方式,即基本使用麻袋、塑料編織袋,在儲存環節拆包打散,再在中轉運輸環節轉換成包裝,這樣包裝糧食在裝卸、運輸、包裝過程中的溢漏造成的損失率高達5%。
在整個儲運過程中,損失約6543.8+0.5億斤。
“吃多了”也浪費了6543.8+05億斤糧食。
據統計,目前糧食的加工普遍超過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以前大米經過加工脫殼後簡單清洗,現在消費者要求“光鮮亮麗”,大部分大米會經過拋光,甚至多次拋光。同樣數量的大米,打磨的越多,生產出來的米制品就越少,不僅會損失食物營養成分,還會顯著降低產量。中國糧食工業協會大米分會曾計算過,以20%的大米加工成特種大米為例,我國每年損失大米約80億斤,相當於近1000萬畝水田的年產量和2000多萬人的年口糧。如果不加控制,精米的市場份額將繼續增加,大米的最大損失將達到400億斤,相當於每年約654.38+3億人的口糧和4000萬畝良田的年產量。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每年糧食在加工環節的損失已達6543.8+05億斤以上。
此外,雖然我國機械化收獲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我國農作物種植和收獲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9.5%,但目前我國只有小麥作物基本實現了全機械化,玉米和水稻的機械化水平還有差距。這就導致了我國糧食作物的收割能力不足,經常導致糧食在雨天發芽黴變,也造成了大量的損失和浪費。
面對餐桌外的巨大浪費,為什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
糧食產量是政績,很少有官員關心減少浪費。
難道是因為中國對糧食生產不夠重視,才導致如此大量的浪費被忽視?這種說法恐怕沒人會認同。從2004年到2014年,每年的中央壹號文件都聚焦三農,中央壹號文件早已成為中央重視農業的代名詞。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糧食直補、農業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最低收購價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糧食補貼政策體系。但這種更註重糧食生產數量的糧食補貼制度,重視糧食生產的政策導向,只會讓更多的地方官員關註如何提高糧食產量,以成為“噸糧縣”、“噸糧市”為榮,甚至想以此作為升遷的資本,很難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改善糧食倉儲和物流上。
所以雖然有國家號召浪費,比如“CD行動”,但是因為很難進行評估,對遏制浪費作用不大。而與消費者關系不大的餐桌外的浪費,就更不被很多官員所關註了。這和中國大部分城市爭相興建摩天大樓,而地下排水管網卻長期被忽視是壹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