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公的《馭鳥之書》
“壹餐三吐三餵”
周成王執政後,建新都洛邑,封諸侯。他把魯國的土地給了周公的兒子伯禽。周公告誡他的兒子:“不要因為妳被封在魯國,就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我還負責輔佐皇帝,所以我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可鄙的。
但是,在壹次洗澡中,妳要多次停下來,抓著妳的亂發,接待客人,吃飯,多次停下來,怕因為疏忽而失去才華。我聽說過,如果妳在德行上很慷慨,但對別人很尊重,妳就會得到榮譽;地廣而勤儉則無危;如果妳謙遜自持,妳將永遠富有;人若強大但敬畏,總會贏;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蠢無知,就是聰明人;博學多聞,死記硬背,無知無識,才是真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
就算妳是天子,妳之所以天下富貴,也是因為妳遵循了這些美德。不懂得謙讓,導致死亡和國喪。傑就是這樣壹個例子。妳怎麽能不小心呢?“伯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幾年間,他把魯治理成壹個民風淳樸、重農尊教的禮儀之邦。有句話叫“周公吐食,天下歸心。“周公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可謂用心良苦。
2.司馬談的《孩子的壹生》
“最大的孝道”
司馬談學識淵博,所以後來做了漢武帝的太史令,俗稱太史公,掌管天氣星歷,還負責記錄、收集、保存古籍文獻。這個職位是武帝新設立的官職,可以說是武帝為司馬談“量身定做”的。
因此,司馬談對武帝是感恩而盡責的。因為強烈的責任感,司馬談臨死的時候,握著兒子司馬遷的手,哭著告訴他,留下了壹句著名的家訓,壹個孩子的壹生感動。司馬談希望司馬遷死後繼承事業,不忘寫史書,認為這是“大孝”。“孝順丈夫,可以幫助家人,也可以幫助丈夫,最終會立足。後世揚名以示父母,此孝為大。”
他覺得孔子去世後的四百多年裏,諸侯兼並,史書斷代,以及今天國內的大壹統,賢明忠義的事跡等等。,作為壹個官員,不能履行自己的寫作職責,內心非常不安。因此,他熱切地希望司馬遷能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司馬遷不負父親的囑托,終於寫出了《史記》,被譽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名垂青史。有人說,沒有司馬遷的《遷子之命》,就沒有司馬遷的《史記》,但這是真的。
3.諸葛亮的戒律書和侄子的戒律書?
“不淡泊則無誌。”
諸葛亮46歲才得到兒子諸葛瞻。他很喜歡這個兒子,希望兒子將來成為國家棟梁。諸葛亮有兩個姐姐,二姐的兒子叫龐煥,深受諸葛亮喜愛。諸葛亮常年征戰,政務纏身,但仍不忘教育子女。
他寫給諸葛瞻和龐煥的兩封信,被稱為“統領書”和“統領侄兒書”。《誡書》雲:“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靜,不遙遠。如果妳安靜地學習,妳必須學習。不學習,學不廣。如果妳沒有野心,妳不可能成功。慢了就不能有活力,危險了就不能根治性。歲月隨時代流逝,意義隨日子流逝,然後變得枯萎,來不及與世界相遇,留在貧窮中是悲哀的。會怎麽樣!”
《侄誡書》說:“夫當誌存高遠,敬奉聖賢,戒淫,棄疑滯。這樣姬叔的野心就會暴露出來並感到悲哀。忍屈伸,去細件,廣泛提問,除了太小氣。雖有久留,何苦害美,何苦受之?如果誌向不強,精神不寬厚,把人卡在俗裏,默默的綁在感情上,就永遠不會平庸。”
從兩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對兒子和侄子的要求是壹樣的。《誡書》、《侄誡書》是古代家訓中的名著,闡述了修身、治學、做人的道理,讀來發人深省。
4.《顏氏家訓》
“積財不如瘦。”
顏之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哲學思想知識,撰寫了《顏氏家訓》壹書,對後代進行訓誡。全書共七卷二十篇,每壹篇都涉及面很廣,但主要是用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孩子,講如何修身、齊家、處世、讀書。
比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重視工農兵和商人的知識。提倡“學貴能行”,反對空談,不切實際。書中許多名句被廣為流傳,如:“以善心生活,如入蘭芝之室,會香久矣;與惡人同住,猶如入了鮑魚,久了發臭。”“積財不如瘦。”“少年士子,如朝霞之光;老學者,如夜行燭光,賢者,閉眼不見。”“父子之間不能吃醋;有血有肉的愛,而不是簡。如果妳不接受簡的好意,妳將會荒廢妳的壹生。”“不要猶豫活下去,不要憐憫。“等壹下。
古往今來,嚴家訓備受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皆以此為據”,屢刊屢刻,雖歷時千余年。
5.唐太宗的“皇室戒律”
“壹頓壹頓的吃,會想老公的。”
《皇室家訓》占據著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之壹就是李世民的《皇室家訓》。唐太宗非常重視對諸侯的教育,經常告誡後人要遵守道德規範,加強道德修養,掌握治國之道。在指揮皇室方面,唐太宗以自己勤政為例,告誡出身富貴、生長在深宮的皇室要克制自己,愛惜財物,不可奢侈。她們每穿壹件衣服,吃壹頓飯,都不應該忘記蠶女農的辛苦。
當妳聽到壹個決定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不考慮自己的情緒,要謙虛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不要因為別人有缺點就輕視別人,不要因為自己有優點就自大。把敢反對妳的人當老師,把討好妳的人當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繁榮昌盛,賢惠吉祥。唐太宗對皇室有如此嚴格的要求,“貞觀之治”的出現是自然的。
6.包拯家訓
"那些濫用贓物的人將不會被送回他們自己的家."
包拯以清廉、正直、執法著稱。晚年為後代制定了家訓,說:“後代為官,犯虐者,不得歸其本家;他死後,不應該被埋在壹個大棺材裏。不是來自我的野心,不是我的後代。“* * *三十七個大字,配以如下文字:“把石頭舉起來,豎立在正房的東墻上,為的是做壹封給後人的信。“又是十四個字。
“荀”是包拯的兒子包勛。包拯家訓是他生前對後代的壹種警示,他讓兒子把石頭公布出來,豎立在正房的東墻上,留給後人。這三十七個字,凝聚著包公的正直和幹凈的雙手。雖然有壹千年的歷史,但對於世界來說已經足夠了。包拯的家訓既是他對後人的訓誡,也是他壹生的寫照。
7.歐陽修的“教學論”
"玉粗糙且易磨損。"
歐陽修4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對他的教育非常嚴格。為了減少開支,母親用蘆葦和木炭當筆,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歐陽修認字。歐陽修希望兒子能繼續養成讀書的習慣,從書中學習做人的道理。
於是他在教二兒子歐陽懿用功讀書時,寫下了《教論》:“玉未琢,不成器;人家不學也不知道。然而玉是壹物,常德有恒。雖然不是工具,但還是對玉沒有傷害。人性,因事而動,不學則已,小人而非君子。能不懷念嗎?”歐陽修用“玉”比喻“人”,他教得好,可謂壹手好字。
8.“元樊氏”
"沒有必要為邪惡而規勸壞人."
袁彩是壹個有道德的人才。當時人們稱贊他“品行端正,學識廣博,文學豐富”。他在樂清縣當知縣時,對子思在民間宣揚中庸之道的做法印象深刻,於是寫了壹本書《元樊氏》來實踐倫理教育。
《元樊氏》樸實、傳神、家常,所以又叫“大眾化訓練”。書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比如“小人應與人保持敬而遠之的距離”、“怨天尤人比怨天尤人更重要”、“小人不需要諫惡”、“黨員不善於自知和警示自己”等等。袁的《樊氏》很快成為私立學校的培訓教材。歷代士大夫都把這本書奉為珍寶。
《元樊氏》是中國家訓史上的壹部著作,堪比顏氏家訓,真正做到了“垂後世”。
9.《朱家訓》
朱柏廬(1627-1698),明末清初江蘇昆山人。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朱柏廬的父親在昆山抵抗清軍時陣亡。朱柏廬服侍他的母親,照顧他的弟弟妹妹,並為移民做了充分的準備。
他從來沒有做過官,壹輩子都在鄉村教書。他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基礎,主張知行合壹。他和顧在康熙朝都堅持不學無術,與徐芳、楊無夏並稱“吳中三士”。
《朱子家訓》全文五百余字,內容簡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自出版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清代廣為人知、家喻戶曉的教子經典家訓。其中壹些警句,比如“壹粥壹飯,不容易想;半絲半縷,時刻想著物質上的困難,“未雨綢繆,挖井不渴”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
《朱子家訓》全文雖然只有506個字,但卻是儒家做人處世之道的集大成。
10.門徒規則
李毓秀(1647-1729),字子謙,號花三。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人皆有所愛》李毓秀科舉失敗後,致力於做學問。他根據傳統的兒童教育要求和自己的教學實踐,撰寫了《訓》,後經賈存仁修訂,更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在晚清廣為流傳,其影響力幾乎與三、百家姓、錢齊名。《弟子規》看似不起眼的小書,實則匯集了中國先賢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