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發展與演變

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發展與演變

議題壹: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麽百家爭鳴?#春秋戰國#

(1)根本原因:春秋戰國時期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

(2)政治基礎:周王室的衰落和諸侯爭霸。

(3)經濟基礎:井田制的崩潰和封建經濟的發展。

(4)階級基礎:士階層的興起和重用。

(5)文化基礎:從“學在官”到“學在民”,私塾崛起。

2.列舉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並作簡要評價。

儒家思想:

(1)孔子

哲學思想——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政治思想——①提倡“以德治國”(包括民本思想);(2)提出“正名”的主張。

教育理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習上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學與思結合”,“盡職盡責”。

對價格的評價—— ①在當時並不被重視,但轉化為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被尊為“聖人”

(2)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比君貴”。

哲學思想——“性善論”

道德思想——先義後利,舍生取義。

人格精神——要求人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評價——①孟子被奉為經典,後被列為“四書”之壹。

②建立系統的“仁政”政治理論,成為儒學的重要創始人。

(3)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尊為“亞洲聖人”,對傳統文化影響很大。

(3)荀子

哲學思想——①“天有其規”“用天命”(唯物主義)

(2)性惡論(但教育可以使人由惡變善)

政治主張——以禮為主,禮法結合。

評價價格——①基本繼承了儒家思想,但長期不被正統儒家重視。

(2)作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大師,對中國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教:

(1)老子的哲學思想——

(1)、“道”是世間萬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論”。

(2)、辯證思維(矛盾和轉化)。

政見——“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評估價格-

①中國是第壹個探索宇宙起源的哲學家。

(2)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包括哲學、倫理道德、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道德人格。

(2)莊子的哲學思想——

(1)、“同質”(萬物本質相同);

(2)“消除距離”(對事物采取袖手旁觀、超然的態度)。

(3)、天人“不可勝”,人必須順從自然。

文學成就——寓言和散文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

法家:韓非的思想-

(1)、主張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

(2)、認為歷史是發展的,主張改革創新。

評估價格-

①、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2)他的思想適應了建立統壹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需要。在西漢以後的1000年間,法律與儒家思想的結合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治思想的理論基礎。

墨家:墨子的思想——“兼愛”、“不侵犯”、“尊強”、“節儉”

評估價格-

①,代表下層勞動人民,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壹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

②,戰國以後被廣泛吸收,不再受重視。

3.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形成有什麽意義?

(1)、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基礎;

(2)促進文化思想的繁榮;

(3)、推動社會變革的進程。

4.簡述儒家思想的形成過程。

(1)、春秋末期,其創始人是孔子,主張“仁”和“禮”的學說,但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重用。

(2)戰國初期發展時期,孟子提倡“仁政”,提出“重民輕君”的思想,使儒學開始與政治相結合。

5.董仲舒在西漢是如何發展儒學的?儒家思想為什麽在漢代成為封建正統?

(1)發展:董仲舒結合道家(黃老之學)、陰陽家、法家,改造傳統儒學,形成新儒家,主要增加了四個方面:①天人感應;(2)神權;③三綱五常;④大壹統。

②、成為正統的原因:

1.理學在鞏固國家統壹、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神化皇權(根本原因)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3)漢武帝通過起用儒生參政,設立太學和地方縣學,將經學定為教科書,極大地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6.理學是在什麽情況下興起的?宋明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1)上漲背景:

(1)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

(2)隋唐時期,儒家提出了“三教並儒”(三教合壹)的思想,儒家吸收了佛道精神,取得了新的發展;

(3)到了宋代,逐漸建立起以“李”或“”為核心,融儒、道、佛於壹體的新儒學體系,即理學。

(2)代表人物: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和陸九淵;明朝——王守仁(王陽明)

7.總結宋明理學的主要內容(宋明理學是如何發展儒學的?如何評價宋明理學的歷史作用?

(1),主要內容:朱成理學:

①、“理性”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主宰萬物;

(2)“理”在社會上體現為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體現為人性;

(3)要把握“理”,就要“從事物中學習”(只有接觸了壹切,才能理解“理”)

王陸·薛鑫:

(1)、陸九淵認為“心即理”,求“理”即內心反思。

(2)王守仁的“致良知”論認為,良知是本心,即理性,正義在人的內心。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聖人。

(2)、歷史作用:

(1)、消極——用三綱五常維持專制統治,壓制和扼殺人的自然欲望,產生消極影響。

(2)積極——重視主觀意誌的力量,註重氣節和品德,強調理智對感情的控制,自我克制,奮發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突出人性的莊重,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有積極作用。

8.李贄的進步思想有哪些?

(1),哲學思想:指出萬物源於矛盾的陰陽,而非源於“天理”,從而否定了“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基礎。

②、政治思想:

(1)否定孔孟的權威,鞭撻朱成理學的虛偽;

(2)肯定追求物質享受的合理性,主張個性自由發展,反對盲目追隨統治者意誌。

③倡導男女平等。

9.黃宗羲、顧、王夫之的進步思想是什麽?

①、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主張言論自由,建立監督機構。

(2)學術上,主張“實際應用”。

(3)經濟上,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提出“工商業是基礎”。

10.明清思想家是如何改造和發展儒學的?

他們從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營養,不拘泥於傳統儒家思想,構建了具有時代特征的思想體系。具體表現是:

(1)黃宗羲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了舊儒家“君臣”的封建思想,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全新思想命題。

(2)顧反對道家空泛的學風,主張發揮孔子“文有所知,行有所恥”的積極思想。他腳踏實地鉆研知識,主張通過實踐尋求真知。

(3)王夫之雖堅持以儒家六經為自己的研究原則,但從不盲從。他反對“天命論”和“認識論”,主張物質是第壹性的,物質的不斷變化是萬物發展的規律。他是壹位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

  • 上一篇:2017七夕情人節活動策劃方案
  • 下一篇:國內各個崗位的權利排名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