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歷經千年,在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下,石窟的彩塑和壁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15世紀後,明政府關閉嘉峪關,敦煌成為不毛之地,莫高窟荒廢,人跡罕至,很少有人維護。19年底,道士王來莫高窟定居後,香火越來越盛。他把信徒給的錢存起來,按照自己對道教的理解,開始重建和改造莫高窟。他做的第壹步是清除底部洞穴中堆積的沙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農歷五月二十六日,道士王在清理16洞坑道積沙時,偶然發現藏經洞(現編號為17洞)。但敦煌當地的富紳並不知道洞內這些古物的價值,腐敗的清政府也未能妥善保護,導致藏經洞內大量敦煌遺書和文物被外國探險隊捆綁運走,流散世界各地。劫走的其余部分被清政府運到北京,進入了西藏首府的圖書館。莫高窟的壁畫和雕像也遭到洗劫和破壞。1914年至1915年,俄羅斯的歐登堡率隊對敦煌和莫高窟進行了考察,不僅收集了大量的敦煌手稿,還掠奪了263窟的許多壁畫。1921年,在蘇俄內戰中失利的數百名白匪軍逃往莫高窟。他們隨意塗畫壁畫,並在洞穴中烹煮,致使大量壁畫被煙熏。1924年,美國華納公司到莫高窟盜竊並剝離大面積壁畫,帶走彩塑。敦煌文獻被盜是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上最大的損失之壹。
▲莫高窟保衛戰
自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參觀敦煌的中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藝術家逐漸增多。通過他們的研究和宣傳,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漸提高。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立,承擔了保護石窟和復制研究敦煌壁畫的職責。1951年,敦煌藝術學院更名為敦煌文物學院。1984年8月,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礎上擴建成立。1986 65438+2月,敦煌被國家列為歷史文化名城。65438+同年2月,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立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在政府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進行了幾次重大的緊急修繕,改善了莫高窟的危機狀況,危巖加固,解除了崖壁和洞窟坍塌的危險,確保了洞窟群的安全;搶救加固大面積脫落的壁畫近600平方米;用煙霧對部分壁畫進行了壁畫清洗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診斷壁畫。
歷經1000多年,精美的敦煌壁畫出現了酥堿、空鼓、起甲等多種病害。,而且每個山洞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壁畫的惡化是壹個漸進的過程,毫無疑問,它將繼續,甚至加速,即使人們正在保護它。壁畫的很多問題是肉眼看不到的。比如壁畫中的鹽,水蒸氣滲透後會溶解,然後重新結晶,對壁畫造成損害。壁畫畫在壹層用碎麥稭和細麻刀做成的泥皮上。泥皮直接粘在巖石上,泥上打磨了壹層薄如蛋殼的白石灰。敦煌歷經千年,壁畫逐漸與巖石分離,形成了壁畫與巖石之間的縫隙。如果發生地震,壁畫很容易脫落,從而堵塞洞穴。空鼓問題可能是壁畫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
分析病情,制定治療方案。
科學家在固化壁畫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也就是修復壁畫。壹是從資料收集、調查、價值評估和壁畫現狀入手,結合化學、物理、地學等學科,對壁畫病害的成因、形成機理及其相關的地質水文、空氣環境進行綜合研究。專家認為,引起壁畫病害最活躍的因素是水,水的來源主要有三個:壹是大氣降水導致洞穴內空氣濕度急劇增加;二是大氣降水沿巖體裂隙或軟弱層滲入洞穴;第三,從洞穴前的花園中流出的水滲入洞穴。此外,壁畫地面層(草泥層和石灰)脆性嚴重,壁畫顏料層脫落,這與它們在相對濕度變化的影響下膨脹收縮造成的損傷有關。敦煌位於沙漠的腹部,所以沙塵暴也是危及壁畫的關鍵。
科學家根據病因制定了敦煌壁畫的保護方案和措施,包括防風治沙;準確查明水的來源,找出水汽運動規律,防止水破壞壁畫;改變洞前花園的灌溉方式,變漫灌為滲灌,減少水分滲透;洞前設置防水墻,防止水滲入洞內;制作密封門阻擋空氣對流,下雨時立即關閉,防止潮濕空氣進入,晴天打開洞門,加快洞內空氣流通和濕氣排出;對空鼓壁畫進行了灌漿材料和工藝的篩選試驗,對酥堿釘壁畫進行了修補材料和工藝的篩選試驗,以保持壁畫的穩定狀態。
阻擋風沙
沙塵暴的危害應該是敦煌保護中最持久最沈重的話題。經過幾年的監測和計算,科學家們終於掌握了風的蹤跡,並繪制了沙塵暴方向的分布圖。在沙塵暴必經之路鳴沙山腳下,修建了由五種沙生植物組成的防護帶。在植物保護帶背後,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架設了壹張A型尼龍網。這個綿延數千米的地網,既能在主風向擋沙,又能在次風向導沙。據測定,它每年能擋住洞區75%的積沙。
壁畫凸出的人工檢測
位於莫高窟底部的第85窟,有敦煌各種壁畫病害。現在洞裏到處都是紅色的腳手架,腳手架的所有連接處都用塑料布包裹著,地上鋪著厚厚的黑色橡膠墊,防止行走震動對壁畫的損壞。“鼓包”這種病的處理:戴著白手套的工人用手在墻上敲擊,通過聲音判斷壁畫是否鼓包,背面是否有洞,然後在圖紙上標出鼓包的位置和面積,進行修補。研究人員試驗了各種高科技方法來檢測壁畫的凸出部分,但後來發現用手敲擊是最準確和簡單的方法。
給壁畫打壹針
工作人員檢測出凸出的壁畫後,戴上淺藍色橡膠手套,在凸出的部分打了壹個小洞,給壁畫打了壹針。為什麽要給敦煌壁畫打針?妳在玩什麽“毒品”?所謂註射,就是用註射器將粘合劑註入壁畫中,將有脫落危險的壁畫牢牢地粘在墻上。工人們壹邊註射,壹邊要把棉球卷起來壓牢,然後用紙巾吸住。別小看打針,這是個復雜的工作,需要長期的訓練。用棉球卷粘壁畫時,力度太輕起不到作用,力度太大就會把壁畫粘住或者把顏料層壓壞。
註射壁畫用的膠不是壹般的膠。是敦煌研究院經過多年反復對比實驗研制出來的。這種粘合劑看起來像泥漿。為了制備這種“泥巴”,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分析了壁畫背後、洞穴裏甚至敦煌周邊的土壤和水的成分以及氣候變化。用了兩年時間,配制了80多種泥漿,最終發現81號泥漿最適合灌漿,得到了廣泛應用。專家在這種泥漿中加入了蛋清,以便在不降低強度的情況下減輕泥漿的重量。壁畫灌漿後,要用木板將特制的白色吸水墊固定在壁畫上,吸收水分。這種吸水墊也是特制的。測試過很多高科技材料,甚至嬰兒的紙尿褲都用過,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消滅害蟲
結果表明,危害敦煌壁畫的昆蟲有六種:中華按蚊、白紋按蚊、家蠅、麗蠅、夜蛾科和夜蛾科,其中夜蛾科的生存能力最強,數量最多。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昆蟲的成蟲在飛行時會與壁畫發生碰撞,使剝落、酥脆的壁畫脫落;昆蟲的鱗屑粉和成蟲的排泄物散落在壁畫表面也會嚴重汙染壁畫。更嚴重的是,昆蟲糞便中的水分和有機物與壁畫的顏料成分發生反應,導致局部壁畫顏料褪色變色,甚至造成顏料層傾斜脫落,加速了壁畫病害的發生。根據對這些害蟲生存和活動規律的研究,專家提出了物理機械防治與生化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案。物理和機械防治主要包括在洞穴上安裝門窗、紗網等防護設施,重點捕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在洞外用20瓦黑光燈誘殺羽化期成蟲。這些措施不僅簡單,而且有效。生化防治主要包括惡化昆蟲的生存條件,消滅寄主植物;培養天敵,控制有害昆蟲;6月初選用特制藥液噴灑幼蟲等。這些方法在長期控制中效果顯著。這些防治措施都是在不危及石窟壁畫、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進行的。
修復後的古代壁畫能否再現當年的模樣?
我不能。人們的努力只能讓壁畫在現狀下穩定下來,避免進壹步惡化。壁畫的保護和修復是有區別的。修復實際上是改變壁畫的真實性,而保護是在現有的情況下進行修復而不是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全恢復。最小幹預是文物古跡保護的重要原則。因為文物特別珍貴,壹旦被破壞,就再也沒有了,尤其是敦煌,世界上獨壹無二。如果損壞了,就等於保護性損壞。因此,修復工作必須保證修復。不同的壁畫會用不同的材料,尤其是不同地方的文物。不同的技術和不同的材料不能以壹種方式使用。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壹旦被破壞,就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