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的兵器

中國古代冷兵器時代的兵器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至於究竟是哪十八種,歷來說法不壹,壹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在這十八種兵器中,有的已被淘汰,像殳、戈;有的已經演變,像鉞,原是古代的壹種大斧,現在卻變成壹種小巧兵器,有刃有鉤,雙手可各持壹個,如子午鉞。 實際上,中國武術中的兵器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我們在這裏只介紹壹些常見的長短兵器,而於暗器介紹稍多壹些,以供讀者了解中國武術的壹個重要側面。

短兵器

所謂短兵器,是指其長度壹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最常見的短兵器是刀和劍。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單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雙刀更富於觀賞性,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張興德以雙刀著稱,人稱“雙刀張”。當時山中多狼,為害行旅,張興德攜刀而往,三日之內連殺九狼,傳為佳話。同治年間,撚軍中有壹少婦名劉三姑娘,也以雙刀聞名,但後來率眾投降清軍。 劍為雙刃,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劍術也分單劍與雙劍兩種,以單劍為多。清鹹豐、同治年間,河南開封有壹少婦杜憲英精於劍術,曾因事乘船於長江,群盜乘夜色登船搶劫,杜憲英揮劍格鬥,連殺三盜,群盜 鼠竄而去。更早壹些,江蘇宜興有壹位名叫周濟(1781年-1839年)的著名的詞人,武功卓絕,曾擊殺盜匪多人。有兩個大盜銜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後快。周濟因事北上,路過山東,兩盜尾隨其後,準備在旅店下手,而周濟毫無察覺。當夜,兩盜撲入周 室,舉刀便砍,周濟倉猝應戰,手無兵刃。正危急間,壹位少女執雙劍飛步而入,雙劍“夭矯若長虹”,片刻之間,已將二盜刺死。周濟見此女武功遠勝自己,拜問姓名,才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紅蛾,原來她早就認出這兩個強盜,於是暗中加意提防,在危急之際出手救人。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劍穗(又稱“劍袍”),稱為“文劍”。無劍穗的劍稱為“武劍”。劍穗長者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武當劍、達摩劍、太極劍、青萍劍、龍行劍等都是比較著名的劍術套路。 斧在今天也是壹種短兵器。古代作戰時用的斧多是長柄,俗稱“大斧”,屬於長兵器,今武林中已極少有人練習。另壹種短柄斧,俗稱“板斧”,即《水滸傳》中李逵所用之物。清代時,江西九江某公子精於此術,曾以雙板斧震懾群盜。至今仍有板斧套路傳世,以掄劈為主。 鞭有軟硬兩種。硬鞭為鋼制,***十三節,俗稱“竹節鋼鞭”,末端尖銳,以劈砸為主,亦可挑刺。軟鞭俗稱“九節鞭”,由九節細鋼棒或細銅棒連綴在壹起,長度略次於身高,其動作以纏繞和掄圓為主。九節鞭便於攜帶,目前仍很流行,演練者多在鞭的兩端系上綢塊,掄動時可呼呼作響,以增添觀賞性。 鐧為長條狀鋼質兵器,多為四棱,無刃,末端無尖,長約0.8米,也屬劈砸兵器。另有雙鐧,每根長約0.6-0.7米。 鉤是壹種多刃器械,其身有刃,末端為鉤狀,護手處作月牙狀,有尖有刃。武術中常見的是雙鉤,比較難練。相傳清代中期河北獻縣人竇爾墩曾以雙鉤聞名。 拐是壹種木質兵器,有短拐、長拐兩種,短拐長約0.7米,長拐長約1.3米。拐的特點是在木棒靠近末端處置壹橫柄,成“丁”字形。拐可用來擊砸,又可用來鉤拉鎖拿對方兵器。 杖與拐相近,但其橫柄置於木棒末端盡頭,亦成“丁”字形。杖長約1.2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使用,其技法有鉤、掛、崩、點、撥、撩、戳、劈、掃、擊等。少林武功中有“達摩杖”壹路。 鞭桿是壹種木質短棒,長約1.3米,桿梢略細,據說是從馬鞭桿衍化而來。鞭桿短而無刃,便於攜帶,使用方便,流行於西北地區。 古代還有壹種短兵器叫“鐵尺”,長約0.6米,細長而扁,無尖無刃,以劈砸點戳為主,清代時還比較流行,目前已極為罕見。

長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長兵器是槍、棍、大刀三種。 在武林中,槍被譽為“百器之王”。俗語說“槍紮壹條線”,要求紮出平直,即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壹點最難防”。槍法以攔、拿、紮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圈、架諸法。唐末名將王彥章擅使鐵槍,人稱“王鐵槍”。宋代名將嶽飛、楊再興均是槍術名家。南宋時,山東濰州(今萊州市)人楊四娘以槍法縱橫南北,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但戚繼光曾指出楊家梨花槍的缺陷。明末清初,峨眉槍法又曾冠絕壹時。清鹹豐年間,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誌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誌善持槍起舞,“閃閃成白光”,猶如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誌善令陶某向他潑水,誰知竟水潑不進,反彈如雨,將陶某全身淋濕,而蔣誌善身上毫無水跡。 棍是歷史最悠久的長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時的殳有棱無刃)。棍有多種,從形制上分,有 冷兵器 長棍、齊眉棍、三節棍、梢子棍等;從質地上分,有木棍、鐵棍、銅棍等,以木棍最常見。 早期的棍多以棗木制成,取其堅實沈重。後來改用白蠟桿,取其有韌性,較輕便。棍法以威猛快速為上,多有旋掃及舞花動作,打擊空間較大,故稱“棍打壹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較著名的棍法。 三節棍是將三節短木棍用鐵環連在壹起,可收可放,夭矯多變。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鐵環連壹短棍,在應敵時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節棍和梢子棍都比較難練,稍有不慎,容易傷著自身。 大刀是將刀身後裝上長柄,又名“春秋大刀”、“偃月刀”、“長刀”。唐代大刀全長達3米,重7.5公斤,兩面有刃,稱為“陌刀”,當時軍中專門組建有陌刀隊。如今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壹面有刃。另有壹種樸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刀身窄長,也是雙手使用。樸刀套路目前仍有流傳。 在長兵器中另外還有幾種。戟在南北朝以前是壹種流行兵器,有長柄單戟和知柄雙戟兩類。短柄雙戟屬於短兵器。長柄單戟又分兩種:在末端置有左右兩個月牙的,叫“方天戟”;僅有壹側有月牙的,叫“青龍戟”。東漢末年,呂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於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有演練者。 叉是壹種常見的兵器,古代多為獵戶所用。末端分兩股的,名“牛角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頭叉”或“三角叉”,俗稱“虎叉”。叉法本於槍法,重在中平壹勢,也可鎖拿對方兵器。晚近以來,練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幹鐵環,演練時可嘩嘩作響。也有人能使叉在全身上下滾動,俗稱“滾叉”,頗具觀賞性。 冷兵器 鏟是壹種不多見的兵器,最早是農村用的除草工具。鏟桿的前後都裝有兵刃,前端是壹個彎月形的鏟,內凹,月牙朝外;尾部是壹個斧狀的鏟柄,末端開刃。相傳鏟最初是佛門兵器,又名“方便鏟”或“月牙鏟”,演練時身法輕盈而別致,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擊法,其招式命名也多與佛教有關。 鈀也是從農具演變而來的兵器,其末端裝九齒鐵鈀,齒鋒利如釘。鈀全長2.4米左右,重2.5公斤,可拍擊,亦可防禦,在明代抗倭戰爭中曾為軍中利器。 镋屬於罕見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頭,稱為正鋒,長約0.5米。正鋒靠後處橫壹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著壹排利刃。镋柄長達2.5米,尾端裝有棱狀鐵鉆,稱為 “钅尊”。镋可用於擊刺架格。由於這種兵器過於長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暗器

所謂“暗器”,是指那種便於在暗中實施突襲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創造出來的,它們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擲出十幾米乃至幾十米之遠,速度快,隱蔽性強,等於常規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較大威力。在千軍萬馬廝殺的戰場上,暗器很難發揮作用,所以古代戰將很少有練暗器的。武林中講究的是壹對壹的打鬥,雙方距離很近,於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場。中國武術中的暗器至清代而集其大成,達於鼎盛,在武林中使用極為普遍。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後,暗器才逐漸被冷落,但至今武林中仍有人習練此技。 所謂暗器,是指那些乘敵不備暗中施發的武器,特點是短小靈活、隱蔽性好。暗器起源於原始社會,史前時代原始人獵殺野獸所用的武器許多就是暗器的祖師爺,如澳大利亞土人所用的“飛去來器”及加那利人和藏人所用的拋石皮囊都是暗器的壹種。華夏民族先秦時期在娛樂時的“投壺”所用的短箭也是拋擲武器的變種。專諸刺殺吳王所用的“魚腸劍”及荊軻刺秦王的匕首更是中國古代暗器使用的著名例子。秦以後,暗器的使用有所擴展。三國時代手戟也是壹種很厲害的暗器,董卓曾“拔手戟擲布”,幸虧呂布躲閃迅速,差壹點被擊中。這種手戟很短小,在直刃壹側有壹個橫出的斜枝,手柄纏繞細繩,單手擲擊,“嚴鋒勁枝,擒鍔耀芒”,威力確實很大。東吳名將孫策就精於用手戟擊敵。 暗器的廣泛發展,是在宋元以後。北方女真、契丹等遊牧民族在對宋戰爭中,騎兵相逐,長兵使用不便,因此發明了很多馬上使用的暗器,如飛抓、背弩、犁花槍種種。蒙古人的到來更將暗器進行了充分發揮,如短標槍、套索、飛刀及乾坤圈等兵器,在征宋、西征等戰爭中,這些暗器得到了廣泛運用,效果明顯,穆斯林和歐洲騎士的長槍彎刀對付這些靈活的武器特別力不從心,在其歷史記錄中大多對此心有余悸。 明清兩代是中國武術發展的高峰期,也是暗器由軍隊作戰進入民間的開始。特別是清代,暗器更加盛行,士農工商多以暗器相炫耀。清代暗器大約可分四個類別:手擲、機射、索系、藥噴。 手擲暗器,如標槍、飛鏢、擲箭、飛刀及乾坤圈等。標槍,也叫投槍。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作為通用的武器裝備。但那種標槍很長很重,與現今體育競技中的標槍差不多,尚不屬於暗器範圍。中國的標槍來源壹是南方少數民族使用的梭槍,也稱梭標,大多為竹制。另壹種是蒙古人在馬上使用壹種短標槍,壹米多長,數桿插於馬側囊袋中,在近戰搏鬥中較弓箭更加靈活。這種兵器後來到清代更加短小精悍。壹般俠客所用大多重不過壹斤半,長不過壹米。槍桿用木制成,尖端用鐵打制,也有用通身用純鐵打制的,但也不會重過三斤,壹般人可身帶四枝,技藝高超者可在50步內擊中目標,威力很大。 在手擲暗器中,鏢久盛不衰。鏢有脫手鏢、金錢鏢等多種。脫手鏢分三棱、七棱等,是鏢客常用的暗器。壹般長10厘米,重四兩半至半斤。又可分帶衣鏢與光膘。帶衣鏢是用綢布系於鑲尾,擲出時綢衣如箭後的羽,起穩定飛行方向的作用。光鏢則不帶鏢衣,更加隱蔽,只是飛行的穩定性較差,要命中目標更需技巧。鏢壹般系在腰間,***9至10枝,其中有壹支較其他大的叫絕手膘,在鏢將用盡而敵情不減時使用。另外,除脫手鏢外,金錢鏢也是常見的,它是以大制錢磨光邊緣而成。此鏢易於制造,可大量攜帶,使用隱蔽,可攻擊敵之眼、咽喉等部位,只是此鏢飛行姿態難掌握,練習較難,而且攻擊距離有限。 在手擲暗器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擲箭。這種暗器有三種樣式。第壹種是用純鐵打成,長28厘米,前端成三角形,後面逐漸變粗,重約七兩半,適於初學者使用。第二種是用鐵竹混制,鐵頭竹桿,尾部無羽,像箭而形體稍小,長30厘米左右,重約二兩。第三種是用竹制成,整體為竹,前細後粗,前端尖銳,為技藝成熟者使用。

編輯本段另類冷兵器

銅鈹

鈹(皮),金屬元素,符號Be,灰白色,質硬而輕,用於原子能工業中,鈹鋁合金用來制造飛機、火箭等;鈹,做長針、長矛講,屬於矛的壹種變形兵器,也是壹種銳利的刺殺兵器。 銅鈹,首為尖鋒,平脊兩刃,通常長30CM左右,形制極象短劍;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壹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它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秦俑坑中的銅鈹,其首和短劍相同,長約30厘米,後裝長約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裝有銅樽,還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鈹是古代長兵器之壹,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件銅鈹鑄造工藝極為精致,鈹身柄同模合鑄,鈹格分鑄,格含於鈹身,並有刻銘。 此種兵器似乎當時的中下級軍官頗愛使用。

吳鉤

銅制,長約65CM左右,寬2.2-2.5CM。其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壹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因出現在“吳國”,故稱之為“吳鉤”。以前筆者壹直以為吳鉤是壹種寶劍的別稱,現在看來應該兩種意思兼有。此種兵器筆者推測似乎在攻城時作用比較大,可以很方便地鉤傷城頭守軍。

鉤鑲

是壹種漢代常見的、鉤、盾結合的復合兵器,上下有鉤,上鉤約長25CM,下鉤約長15CM,中為後有把手的小型鐵盾;盾為圓角方形薄鐵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後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壹般配合環首刀使用:戰鬥時壹般用左手的鉤鑲將敵方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面門。有的武俠小說中將它描述為護手鉤類的兵器,則純屬無稽之談了。

戚,俗稱小斧子,屬於體形比較窄小的鉞;其體窄長,鉞刃略成弧形,後有方形的內,比鉞體略窄,在鉞體與鉞內之間有微凸的闌(橫擋),因其刃較長而常用於做斬首的刑具,有時做儀仗用,但它在格鬥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實戰中的鉞通常稱做斧)。戚還用作樂舞時的道具,《禮記·文王世子》中說:“大樂正舞幹戚”,又《祭統》:“朱幹玉戚以舞”(幹指盾)。

鉞戟

近年來,河南考古出土了漢代壹些頂上帶刺的鐵鉞,形制和西方斧矛壹體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獻中從無記載,故專家暫定名為“鉞戟”。現壹般認為這是壹種鈹與鉞結合的鐵兵器,屬於戟類;它刺長25CM、鉞寬10CM、鉞長 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為主要功能。

由鈹演變而成,與鈹的區別是鎩在莖與刃之間加有兩端上翹呈銳尖狀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鐔。鎩有長柄也有短柄,流行於漢代,鎩長壹般25-30CM,鐔寬約10CM,東漢以後絕跡。鎩也屬於矛類兵器。

屬於戈類兵器,主要流行於先秦時期的西南地區,僅具有啄擊功能,晉代未見記載,但唐代又成為騎兵的制式兵器之壹。先秦時期為青銅質地,用銎孔裝柄,啄體較戈援窄,長約25CM。

音“蟬”,形似小型矛,鐵柄,屬於矛類兵器,《埤蒼》雲“鋋,小矛鐵矜”。其形制較壹般矛頭稍微細長,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鐵柄,柄下再接積竹矜,流行於西漢,刃長25-30CM,柄長120-180CM,筆者竊以為其戰鬥作用應如標槍。

鐮:

屬於戈類兵器,具有鉤割功能,鐮身微曲,平頂、雙刃,長約40CM、寬約3CM,下有橢圓形的銎孔用來裝柄。戰國及唐時稱為“長鐮”,主要用於守城戰,鉤擊攀登城頭的敵人,似乎與吳鉤的作用相反。

於戈的壹種變形兵器,商周時期主要流行於四川等西部地區,青銅制,也稱為戳,援部較寬,呈等腰三角形。

  • 上一篇:中國傳統烹飪知識競賽主題
  • 下一篇: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的歷屆回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