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朝開始,“宮”就成了皇帝和皇室居住的地方,皇宮也成了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在未來的幾年裏,中國宮殿建築的規模壹直在擴大。它的典型特征是巨大的拱門,覆蓋著金色的琉璃瓦,彩色的繪畫,精致雕刻的天花板沈箱,白色大理石基座,柱子和橫梁,以及周圍的建築草圖。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是典型的宮殿建築。
為了體現皇權至上和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采用了嚴格的對稱中軸線布局: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華麗,中軸線兩側的建築相對低矮樸素。由於中國的禮儀思想中包含著祭祖、崇尚孝道、重視糧食、祭祀土地神的內容,所以祠堂(也稱太廟)通常設置在中國宮殿的左前方,供皇帝祭祖。右前方有供皇帝祭祀土地神和谷神(國為地,粟為糧)的國壇。這種模式被稱為“左組右舍”。古代宮殿建築本身也分為兩部分,即“前朝是皇帝統治政府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後朝寢宮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中國宮殿以北京的紫禁城為代表。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宮廷,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占地72萬平方米,房屋9000多間。周圍是幾米高的紅墻,周長3400多米,墻外還有護城河。其規模之大,風格之獨特,陳設之華麗,建築之輝煌,在世界宮殿建築中極為罕見。
紫禁城分為兩部分,前壹部分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和發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築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些建築都建在8米高的漢白玉基座上,從遠處看就像神話中龔瓊的仙女闕。建築形象嚴肅、莊重、宏偉、威嚴,三大殿內部裝飾富麗堂皇。紫禁城的後半部分——“故宮”這部分的主要建築,如幹青宮、坤寧宮、禦花園等,都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包括花園、書房、亭臺樓閣、巖石等,都形成了自己的院落。
由於朝代更替和戰亂,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不多。除了北京的故宮,還有沈陽的故宮。此外,Xi安還有幾處漢唐宮殿遺址。
古建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宮殿建築是其中最壯麗的奇觀之壹。無論是結構還是形式,它們都顯示出皇家的威嚴和宏偉的風格,這使它們區別於其他類型的建築。幾千年來,封建王朝非常重視建造象征皇帝權威的宮殿,形成了完整的宮殿建築體系。本課以明清故宮為代表,展示了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的特點及其歷史文化內涵。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故宮。明太祖朱迪沿元代皇宮舊址略南移。以南京宮為藍本,建於13年(公元1407-1420)。紫禁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占地72萬多平方米,宮內有9000多座廟宇,全部為木結構,黃琉璃瓦屋頂,藍白石底座,並飾以燦爛的彩畫,總建築面積654.38+0.5萬平方米。故宮周圍的城墻高約654.38+00米,上部外側有垛口,內側有城墻。南有午門,是故宮的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四座角樓矗立在城墻的四個角上,造型獨特而精致。
故宮宮殿建築布局貫穿南北中軸線。故宮建築大致分為兩部分:南面是工作區,即前朝,又稱外朝,北面是生活區,即後臥室,又稱內朝。前朝是皇帝處理政治事務和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包括內廷(清代稱為太和殿,又稱金鑾殿)、中繼宮(清代稱為中和殿)、內廷。文華殿和武英殿兩側是東西。其中太和殿是宮城等級最高、最宏偉的建築。皇帝的登基、婚禮、冊封、指揮和遠征都在這裏舉行,以舉行盛大的儀式或慶典。此時,萬人高呼“山萬歲”,數百件禮器齊鳴,極為皇家。
故宮以幹青宮(皇帝的臥室)、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是東六宮和西六宮(貴妃的宮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皇帝“三宮六院”,是皇帝平時處理日常政務、與皇族同住、拜佛、讀書、遊玩的地方。坤寧宮後面的禦花園是皇後遊玩的地方,園內有亭臺院落。
故宮博物院的所有建築都是沿著南北中軸線排列,向兩邊散開。布局整齊,東西對稱,建築精美,豪華壯觀,封建等級森嚴,氣勢恢宏。這些都是為了彰顯專制皇權的至高無上的權威。
故宮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在世界建築史上獨壹無二。它是中國古典建築的典範,也是最大的宮殿。梁思成說:“中國建築是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工程技術,它本身創造了壹個藝術體系。很多建築都是我們文化的表達,是藝術的偉大傳承”故宮雖然是封建專制皇權的象征,但卻體現了中國悠久歷史的古代文明的光輝,證明了故宮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