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據說是華夏始祖黃帝首先發明了帽子。奴隸社會時期帽子壹開始只是在官僚統治階層普遍使用,不是為了防熱禦熱,而是它的裝飾和標識作用。象征著統治權力和尊貴地位。這是的帽子應該叫“冠”和“冕”,只有帝王和文武大臣可以戴帽子,標示其地位和權力的大小,形成壹種科層官僚秩序,就是所謂的中國古代冠冕制度,《釋名》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見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帶帽子,其他平民百姓都沒有戴帽子的權利。最初的時候皇帝戴的叫“冕”,士大夫戴的叫“冠”,後來互用,皇帝戴的壹律叫“通天冠”當然還有其他細化的規定。春秋戰國時期,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學者也不能戴帽子,而是用“帕頭”裹頭,而且教育學生要樹立“軒冕之誌”,軒是車子,冕是帽子,就是當官走仕途,可見當時坐車子和戴帽子是官員僅有的的特權。壹般平民老百姓只可以用“巾”把頭發束起來,窮人可以說是披頭散發或者用麻繩把頭發束起來。 帽子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地位和權力的標示和象征,雖經歷朝歷代的轉變,可以壹直沒有改變過,樣式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標識更加細化,更加精確,直到清朝結束,民國建立才被取消。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亂,冠冕開始流行於民間的儒人雅士。晉人陸機《幽人賦》中有“彈雲冕以辭世,披霄褐以延佇”。這時北方的胡人帶來壹種真正的“帽子”,“皮帽”,但是因為普遍“漢化”並沒有流行起來。隋唐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特別是盛唐時期的開放風氣,帽子特殊象征逐漸淡化,但是仍作為壹種地位的象征逐漸下流向於民間:壹般的讀書人和有錢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是仍有區別,有規定的樣式,有典型的書生帽和商人帽,在五代和宋時期比較流行。壹般老百姓還是用布把頭發束起來包裹起來,叫“方巾”。元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帽子開始逐漸流行中原,有皮帽,氈帽,元朝皇帝戴的帽子也有也是珍貴的皮毛做的上面鑲有珍珠。明朝的建立,又恢復了漢人的“冠冕”制度。清朝入主中原以後,帽子可以真正流行起來,上至皇帝,下至貧民都可以帶帽子。這種情況壹直延續到清朝末年,西洋文化的傳入,西洋的帽子文化傳入才使“帽子”在社會上普遍流行起來,上至官僚商人,下至車夫乞丐,在影視劇中可以看到出席宴會頭戴高貴禮帽的紳士以及頭戴氈帽拉黃包車的車夫,甚至用帽子放錢的乞丐。帽子普及了,它的實用價值開始起作用。 在古代女人可以說不戴帽子的,女子十五歲便束發戴笄,用“巾幗”在後面挽頭發或者把頭發包紮定型。當然除了壹些少數民族的節日慶典時戴帽子,但那只是壹種裝飾品。古代戴帽子的女人有兩種壹時皇後貴妃和公主之類的貴族婦女,有戴“鳳冠”“花冠”之類的特權。還有壹些有官位的侍女也戴帽子,也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唐朝時曾在上層貴族婦女中流行過從胡人那兒傳過來經過改進的帽子叫“帷帽”,四周有紗縵圍繞,用來防沙,“遮臉”,防止陌生男人偷看自己的“女人”,相當於今天的伊斯蘭地區婦女的黑紗。中國女人普遍帶帽子的傳統是從清末開始的,是學習西洋女性的,各種涼帽,擋風帽,起初也可以說是壹種地位的象征,後來體現的便是徹底的裝飾品和實用價值。 從帽子的起源和演變,完全體現的是男權社會權力和地位,以及這種歷史發展和逐漸瓦解的歷史。 關於帽子的文化,我們可以分為兩大派,壹是官僚文化可,以用“烏紗帽”概括。唐人杜佑《通典》雲“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烏紗帽後來就成為中國官僚文化的象征。另外是民間文化,可以用“綠帽子”概括。 “烏紗帽”文化有:軒冕之誌,樹立當官的理想;冠冕堂皇,莊嚴正大,很有氣派;彈冠相慶,相互祝賀高升;衣冠楚楚,很有氣質和風度;衣冠禽獸,貌似高尚的虛偽小人;怒發沖冠,發怒到極點;張冠李戴,顛倒了地位。沐猴而冠,比喻小人的無知無禮的醜態。這些成語可以說很很好地體現了“帽子”的權力,地位,正統,美好的象征意義,跟統治階級,跟男人聯系在壹起,可以說是帽子中的官僚文化,男權文化。 “綠帽子”的民間文化,只有跟女人聯系在壹起,是作為女人對男人的“不忠”,對男人地位的挑戰的反面教材來出現的,也是對女人的警告,不要給丈夫戴“綠帽子”。 從帽子的歷史演變來看,中國最初的冠冕不能算作是“帽子”,帽子是從胡人那兒傳入中原以後,經過改進才流行起來的。現代帽子則是從西洋直接傳入的。 在現代社會“帽子”可以說在向歷史的“反方向”發展,不再是地位和權力和象征,成為壹種裝飾品和防熱禦寒的工具,戴壹種新潮的帽子成為時尚女性的壹種追求美的體現,男人反而很少戴帽子,最多是休閑帽子。 不可否認的是帽子在壹些特殊行業和狹小領域仍舊是壹種象征和標識別,甚至是權力的象征,比如軍帽和警帽和醫生護士戴的白帽子,學位帽,宗教人士帶的帽子等。安全頭盔則是專業護頭用的。
上一篇:中國傳統窗欞風格下一篇:為什麽中國眾籌更註重“眾”而不是“籌”:曝光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