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什麽特點?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什麽特點?

教育是壹個持續的過程,教育的內容是為了適應現代人的發展,教育的方法也總是處於更新變化的過程中,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教育學在中國還不是壹門獨立的學科,但中國有著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他的教育理念源遠流長。今天,我們追求理想教育,渴望“詩意地生活”,提倡“優化教學”(巴班斯基),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和素質教育。這些幾乎都可以在遠至先秦的百家學說中找到。這些思想,時隔多年仍在閃耀,仍在為當代教育教學註入新鮮血液,帶來許多深刻而重要的啟示。

壹,“天人合壹”中的人文思想

古代教育思想以“天人合壹”為最高境界。易經說,“天道強大,君子自強不息”。這裏的“天”是宇宙中最高的抽象本體,也是壹切價值的源泉。從天人關系到人與教育的關系,《中庸》作了最籠統的表述:“天命即自然,率性即道,修養即教。”這些句子清晰地勾勒出傳統教育哲學的基本脈絡。

“人是天地之心。”(《禮記·李雲》)人要“敬業”“知性”,這樣才能達到天人合壹的最高境界。傳統教育講究德育和人心。孟子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發展成為以自省、反身為特征的心性修養理論。到了宋明儒學,“知性”和“正義”成為理學家身心生活研究的指導思想。王守仁說,“對這個的渴望是純粹自然的。”。就是非常重視初心的作用。

雖然傳統教育思想缺乏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比如,當今教育所倡導的“人性化”教育理念或隱或顯地貫穿於傳統教育思想之中。從外在規範到人們內心深處尋求意義,重視人的生命價值和存在價值。註重人與人、人與物的和諧是傳統教育思想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二、“開胸”、“聖人氣象”的教育境界。

傳統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聖賢。這種人不僅能抵制自我否定,還能幫助別人,幫助世界。中國的思想家、道德家大多自詡為“聖人”的接班人,所以道德修養成為古代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大學》說:“大學之道,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韓愈以“正統”繼承者自居,宋明理學家向往“孔顏之樂”,“處處彰顯聖人之氣”。他們還強調正直和道德的培養,主張決心和自制相結合,以“為世界和人民謀生”的理想和抱負磨礪自己。這種教育的理想目標往往與倫理相結合,但前者的思想境界更高。

總的來說,《大學》中提出的“三綱”、“八旨”(敬事、知行、至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理論體系,是對傳統儒家政教關系非常凝練的闡述。古人講“修身養性”,“內聖外王”。修身之後要“護人”,也就是“外王”。從自身做起,通過實施八大目標,實現“內聖外王”。這也包含了儒家知識分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第三,因材施教,“不怒而威”的教學方法。

古代教育家深諳我們今天所說的教育心理哲學,比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他要求學生“聽其言,觀其行”(《論語》為政),因材施教:“若在壹般人之上,可以口頭;中國人以下,不能口頭說。”(《論語·永業》)。在他看來,每個人的智力和性格都不壹樣,教育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天賦和特長。《論語》中,張子、魯茲、夏紫、子貢、仲宮都向孔子問政,孔子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性格來回答,表現出對不同性格的包容和尊重。孟子還非常重視因材施教和教學方法的變革。莊子主張順其自然。“脛雖短,若長則憂;鶴柄雖長,斷之可悲。”在他看來,只有揚長避短,才能最終獲得自己的位置。

怎麽教學生?《論語》中說:“不怒則威,不怒則威,不怒則威,不怒則威,不怒則威,不怒則威。”我國最早的教學論專著《學記》也說:“君子之教,謂之比興。”教師要“以道引、以力制、以開成”,也就是說,教師要積極引導,用引導代替“引”、“制”的教學方法。老師和朋友甚至可以互相提問,提高學生“知壹物而知十”和“舉壹反三”的思維能力。

第四,學思結合,知行合壹。

學習是“養氣平和”的基礎。只有註重自身修養,才能培養出理想人格,實現“內聖外王”的最高理想。傳統儒家註重管理世界的“人才”培養,在教學內容上實行“四教”(文、行、忠、義)、“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提倡循序漸進、敬業、謙虛、持之以恒等學習方法和態度。

比如學思結合、學思並重的問題。孔子有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禮記·中庸》將孔子的學與思並重的思想進壹步發展為博學、疑、思、明、信五個學習步驟,並充分肯定了它們之間的互補關系。孟子強調“思”,說:“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上》)。朱進壹步發展了《說文解字》的觀點。到了王夫之,我以為“學得越多,想得越遠。”這些對學習與思維關系的精辟概括,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啟示。

在認識和思考的同時,也要學習和行動。孔子說“敏於事,慎於行”,荀子說:“知此而不為之”,朱主張“行而為人”,“知行應互相發展”,主張“磨礪事”,王夫之主張“知行有用”,顏元主張。雖然他們對知與行的先後順序和難易程度各有見解,但都註重做在做人和做研究中的重要性。

再比如如何處理“寬與專”的關系。子曰:“文要有學問,文要有禮貌”(《論語·雍也》)。韓愈壹方面強調博學,另壹方面主張“鉤玄”。從業務對象返回合同和通過合同控制業務對象是兩個互補的方面。本期選讀的教育文本都涉及到這個問題。

傳統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善於激發每個人的內在意識,啟發學生乃至教師的氣質和智慧。在當代教育中,如何發揚無止境的主體精神,開拓創新,化幹戈為玉帛,讓我們“活得更有詩意”,值得進壹步思考。

孔子:“有教無類”與“教學相長”

孔子(公元前551~ 479)名叫仲尼。孔子曾提出過許多今天仍有教育意義的人文思想。比如他認為仁是基礎,仁者愛人;人各有所長,用人要量力而行;德才兼備,大度包容。此外,他對教育的論述還是很廣的,比如文韶的《三月不吃肉》,提倡“君子學六藝”等。這些都是美育和藝術教育的範疇。

孔子非常重視因材施教。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要求學生學與思、學與做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君子以言為恥,以行為恥。註重啟發式教育,不要為了生死而學習,要舉壹反三,也就是所謂的“知過去,知未來。"

關於對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對學習的追求首先在於熱愛學習,享受學習。“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第二,盡管有困難,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取得進展。第三,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至於學習方法,他認為要舉壹反三,靈活運用。

董仲舒:“仁智”與“慎德”

董仲舒(約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廣川人。董仲舒生活在統壹的漢初。他為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和文教政策奠定了基礎,發展了儒家的道德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這時候,他出名了,“成為儒家的領袖”(《韓棟中書傳》)。

董仲舒的教育心理學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論基礎之上。他將人性分為聖性、民性和戰鬥性,被後世公認為性三大類理論的“始作俑者”。他還認為聖人的本性不需要教,戰鬥的本性不可以教,中國人的本性應該教。最後壹點是董仲舒重視教育的核心思想。性與教相結合,只有“順天成外”(《考名》)才能培養出善的“合金”。

董仲舒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分為知、情、意、行四個階段或環節。提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心安理得,自以為是”,“重誌重義”等等。特別重視道德行為的實踐,提出“事當勉勵”,努力鼓勵培養人才。他的仁智合壹論、“愛人”論、“自正”論不僅具有壹定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實踐價值。它與現代認知學派的道德教育統壹性理論有許多相似之處,至今仍在閃耀著光芒。

朱:“為物所動”和“帶著尊重和雄心去生活”

朱(1130~1200)福建人。他是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朱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兼收佛、道兩家的觀點,並感嘆當時自然科學的成就,構建了壹個“至廣、極精、極全”的學術思想體系。他把"理"作為哲學體系的最高範疇,在理氣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理無所不在"、"萬物皆理",在道德修養方面提出了"天地生成論",主張"存天理,滅人欲",認為天理若成,人欲則退。

他還繼承了孔子“為官學優”和“有教無類”的教育目標,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於“明人倫”。而且它以“修身養性”為教育方法,以“聖人之德”或“聖人之學”為培養目標,以“養氣平天下”為士大夫階層的最高理想。

朱從事教育和寫作四十余年,註重用自己的哲學思想指導教育實踐,總結出壹套教學方法和原則。他認為,學習是壹個融會貫通、不斷積累的過程,需要博學、審問、仔細思考、明辨、時時學習、持之以恒。有幾個原則貫穿其中。他去世後不久,他的弟子們編著了壹本書《朱讀書法》,用六句話概括了朱所倡導的學習原則,即循序漸進、精讀、虛心、自省、緊而苦練、尊而恒心。

朱是封建社會後期最有影響的教育家。《四書集註》成為元明清文人的必讀書目。朱子家訓成為南宋以後家庭文化教育的典範。自南宋以來,中國的教育壹直深受朱的影響。

王守仁:“知行合壹”與“各有所心”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子。他是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守仁繼承了陸九淵“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心即理”的學術思想,在知行關系上提出了“知行並進”的觀點。做自己知道的事,做自己知道的事,做了之後才知道,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解和道德修養的元素。他還明確宣稱要做壹輩子講座,重點是“致良知”兩個字。他把“良知”視為每個人的“良知自知”,這是“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從“致良知”這壹中心思想出發,主張教學重在引導學者“得其本心”。

王陽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壹”等學說作為反對朱之學的精神武器,批判理學“外求理”,同時猛烈抨擊朱等學人“逐章摘句”、“割裂開來”的不良風氣,旗幟鮮明地破除了當時的迷信,是時代的勇者。他所倡導和實踐的是壹條內聖外王的路線,其中包含著對道德和形而上復興的要求,以及對宋代以來理性主義思潮的反抗。

黃宗羲:“學而時習之”與“學以致用”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名立州。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倡“窮經”、“通史”、“經世”,對浙東學派產生了重要影響。

《等待采訪的伊名》是黃宗羲的政論,提出了具有現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對君主制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其中,《學派》專欄重點介紹了他對學派的看法。首先,他主張各類學校應成為討論政治、決定是非、監督政府的機關。掌管學校的是“士大夫”。為了使學校能夠真正履行其討論國家大事、監督朝廷的職權,士大夫應當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權力。那麽學術官員如何行使這種權力呢?黃宗羲主張無論是皇帝還是縣官,都要接受酒祭和縣官的思想指導和政府監督。另壹方面,開辟道路,使學校成為輿論和議事的場所,限制君主制。這種提倡由學校討論國家大事的思想,由學校決定是非的要求和教授民主的思想,在當時無疑起到了振聾發聵、反哺的作用。

黃宗羲繼承了王陽明的“夫道,天理於世”;學習是世界上的公立學校。非朱可以私得,非孔子也可以私得。“天下為公,公言足矣”的思想,提出“道”和“學”都“不是私人的事”。可以說是永遠不會發表了。

陸九淵:“克己”與“發明本心”

陸九淵的教育思想是其“心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開始在湯懷興發教書,到在天山建築之家講學,陸九淵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學生。他的心性論長期以來壹直反對朱的理學;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在當時眾多學派中獨樹壹幟,而且直接開啟了明代的陽明學。

他提出“六經皆是我註腳”,突破了宋儒通過註釋經典來表達思想的理論框架,為人們表達思想提供了多樣化的可能性。它所包含的是對主體獨立思考的肯定。

在教育方法上,陸九淵認為,必須堅持自省、求己、求人的教育方向,以“易而簡”作為各種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則。具體的教育方法壹般有:辨誌立誌、變過去為好、學有所知、行有所讀、師友互補。他認為,通過這些教育、學習和道德修養的努力,人們可能成為他們理想的教育人格。

從整體上看,陸九淵的教育思想體系從本體論的角度論證了充盈宇宙的道與理的客觀性、現實性和普遍性,並遵循其對“心即理”等命題的邏輯規定,提出了壹系列與其本體論和心性論思想相呼應的教育原則和方法,不乏真知灼見。

傳統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善於激發每個人的內在意識,啟發學生乃至教師的氣質和智慧。在當代教育中,如何發揚無止境的主體精神,開拓創新,化幹戈為玉帛,讓我們“活得更有詩意”,值得進壹步思考。

  • 上一篇:中國剪紙的歷史淵源是什麽?
  • 下一篇:中國四大精神的起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