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的兩次糧食革命

中國古代的兩次糧食革命

在中國古代農業史上,發生過兩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糧食生產革命,它不僅改變了中國幾千年以來的糧食格局,還對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延續至今。 第壹次糧食革命發生在宋代,標誌性事件是來自於越南的「 ”占城稻”被引入中國,首先在我國東南沿海等地開始種植,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各地的水稻種植區;第二次發生在明末清初,在「 ”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下,美洲等地的壹些特有物種傳播到中國,其中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番薯為主,它們又被稱為「 ”高產旱地作物”。 漢代以後引入中國的主要作物 兩次糧食革命產生的背景 距今7000年左右,黃河中下遊以及長江下遊就誕生了發達的農業文明。受地域氣候差異的影響,我國很早就形成了「 ”南稻北粟”的局面,同時還有”五谷「 ”之說,早期的五谷壹種較常見的說法是:黍(黃米)、稷(粟)、麥(小麥)、菽、麻。 在新石器時代,青銅器尚未普及,人類所使用的工具多是石質和木制,而黃河流域土質松軟,適合石質或木制耒耜開展農業生產,由此黃河流域萌生了早期的農耕文明。在此後很長壹段時間內,中國的經濟重心都在黃河流域,幾類最重要的主糧均為北方作物。而水稻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長江流域土壤泥濘,開發相對艱難,再加上中國的政治中心長期位於北方地區,統治根深蒂固,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這種局面,因此,在宋代以前,水稻並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宋代以後,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物種引進,加上對南方地區的不斷開發,我國糧食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 ”五谷”成為主糧的代稱。到現代,大米、小麥、玉米是產量最高的三種谷物,此外,還有壹些比較常見的薯類和豆類。 在中國糧食結構的演變歷程中,發生在宋代以後的兩次糧食革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南稻北粟 1.占城稻的引進 從中國近兩千的歷史看,以唐代為分水嶺,之前的氣候以溫暖濕潤為主,唐代以後的氣候總體趨向於寒冷幹燥。這種變化在北方表現的尤為突出,特別是西北地區,大陸性氣候特征越發明顯,最顯著的就是降雨減少,物候期延遲。因此,關中地區生產日益雕敝,經濟地位下降,兼之北方遊牧民族頻頻南侵,導致宋代以後都城開始向東南遷移。 隨著政治中心的南移,大量北方人向南遷移,為南方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長江流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開發。同時,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被阻隔,宋朝統治者開始尋求向東南海外拓展商路,造船和航海技術都得到極大的提升,使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交流逐漸頻繁。 在這種背景下,壹種原產自越南的「 ”占城稻”引入中國,這種水稻又被稱為「 ”早熟稻”,成熟期較之於本地稻種要提前不少,由此,雙季稻復種和稻麥輪作制在南方各地推廣開,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自此之後,隨著南方地區經濟地位進壹步的鞏固,也奠定了稻、麥為主的糧食生產格局。 宋代長江流域主要農業區圖 2.高產旱地作物的引進 從15世紀開始,壹直延續到19世界末,屬於「 ”明清小冰期”,特別在16、17世紀,即明清交際的時期,中國氣候陷入壹股低潮,其寒冷程度堪稱千年難遇,波及範圍遠及東南沿海。這次冰期對北方的影響尤甚,西北生態系統變得支離破碎,廣大北方地區災害、疫病頻發。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北方經濟地位持續下降。 明代時,西北絲綢之路早已沈寂,人們開始向海外探索商路,在宋元造船技術的基礎上,明代造船水平達到傳統社會的頂峰,海外貿易繁盛壹時。恰逢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許多新大陸特有的物種傳播到世界各地,其中以玉米、馬鈴薯、番薯的傳播範圍最為廣泛。這些糧食作物引入中國時,正值我國的明代中後期。 到清朝中期,面對人口壓力,人們將視線轉移到尚未完全開發的荒山地區,而玉米、馬鈴薯、番薯等作物擁有耐旱且高產的特點,能在較惡劣的條件下生長,不占用平原耕地,因此,在清朝中期時開啟了壹場開發荒山的墾殖運動,又稱”乾嘉墾殖「 ”。這次開荒運動暫時緩解了部分人口壓力,而且改變了我國此前以稻、麥、粟等為主的糧食結構,極大的豐富了我們的糧食系統。 中國近5000年的氣溫變化圖 兩次糧食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人口大爆炸 在宋代以前的歷代封建王朝中,以兩漢、南北朝、隋朝為例,人口最多時在5000~6000萬之間,到唐代,疆域遼闊,人口總數壹度達到8000~9000萬之間。但在北宋末期,人口突然突破1億大關,明代萬歷年,人口又達到2億,直到清末時,全國人口逾4.3億,為整個傳統社會的峰值。 如果從人口增長速度看,宋代以前,人口始終無法達到1億,這仿佛是壹道難以逾越的人口瓶頸,但宋代以後,人口突然激增。這種人口的陡增是以南方地區的逐步開發為前提的,特別是”江南「 ”諸路等開發較快的地區,隨著”占城稻「 ”的引進,加上復種技術的應用推廣,人口迅速繁衍,從此江南逐漸成為我國的經濟中心。 到明代時,江南的經濟核心地位得到進壹步加強,同時,湖廣和廣州等地也得到長足發展,因此,人口依然能快速增長。但隨著對南方平原地區的過度開發,人口也達到土地承載的極限,尤其是江浙壹帶,大有人滿為患的勢頭。此時,玉米、馬鈴薯、番薯等物種剛剛引入中國,尚未推廣開。 受明末清初戰亂的影響,人口銳減,但到清朝中期時,又迅速恢復。而我國南方地區平原面積狹小,以丘陵地形為主,因此許多地區面臨著耕地匱乏的局面,人口壓力使得人們開始尋求其他出路。在人口繼續膨脹的背景下,高產旱地作物的引進使得荒山地區的開發成為可能,因此,在清朝中期時,大量人口湧入荒僻的山區進行墾殖,這也為人口的繼續增加創造了條件。 中國歷代人口(戶數)匯總表 2.資本主義的萌芽 很早以來,中國都是以農業為本,而商業為百業之末,這是根據我國具體情況決定的。我國總體看疆域遼闊,但耕地面積有限,特別是南方地區,以丘陵地形居多,因此,中國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對土地資源的利用。 到宋代,南方地區發展迅速,”占城稻「 ”的引進使得糧食產量增加,南方人口全面超過北方。尤其是江浙地區,人口十分集中,土地資源緊張,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僅僅依靠種植糧食作物已難以為繼。江浙地區物產豐富,水網發達,位於南北運河要沖地帶,便捷的內河航運使得江浙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 因此,江浙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例如桑、棉等紡織業所需的原材料;加上人口相對集中,勞動力問題得到解決,手工業也快速發展起來,例如紡織業、陶瓷業等。南方地區商品經濟快速的發展,分工日益細化,並逐漸成型,部分城市甚至還演變成商業性城市或手工業城市,而壹些小型集市則朝著擁有工商業職能的市鎮發展,這說明江浙地區工商業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 到明代,江浙地區工商業繼續發展,生產變得更加集中,加上美洲的白銀大量湧入中國,中國通行的貨幣開始由白銀來代替傳統的銅錢或鐵錢,這使得商品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動力,這就是明代江南資本主義的萌芽。 宋代手工業和經濟都會分布圖 參考文獻: 《中國歷史地理》,藍勇; 《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韓茂莉。

  • 上一篇:2017年河南省衛生計生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安排
  • 下一篇:中國山水文化的旅遊價值中國山水文化的旅遊價值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