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學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尤其是民族工業了展的需要,建立壹個新的適合民族資 產階級需要的新的學制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與此同時,美國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制度也大量輸入中國,建立現代教育制度成為教育界迫切的呼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五四”民主與科學“的大旗指引下,批判封建傳統教育和近代出現的洋化教育的基礎上,在了解中國教育現狀和親身從事教育實踐活動之後提出來的,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為建立普通民眾的教育體系所進行的壹場教育改革運動,是建立中國現代教育理論所用出的壹次有益的探索。它的內涵隨著陶行知思想的變化而變化。1936年春,他在《生活教育之特質》壹文中,認為“生活教育”有六個特點: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從而把“生活教育”理論推向壹個新的階段。
原始社會大多由長者通過實際活動身教與口耳相傳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校”。孟子說:“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稱為“庠”,到周成為“序”。
“序”又分“東序”、“西序”,前者為大學,在國都王宮之東,是貴族及其子弟入學之地;後者為小學,在國都西郊,是平民學習之所。商代生產力日益發展,文化日趨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因之學校又有增加,稱為“學”與“瞽宗”。“學”又有“左學”、“右學”之別,前者專為“國老”而創,後者專為“庶老”而設。國庶之界在於貴族與平民。“學”以明人倫為主,“瞽宗”以習樂為宗。
西周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學校組織比較完善。當時分為國學與鄉學兩種。國學專為貴族子弟而設,按學生入學年齡與教育程度分為大學、小學兩級。鄉學主要按照當時地方行政區域而定。因地方區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別。壹般情況下,塾中優秀者,可升入鄉學而學於庠、序、校;庠、序、校中的優秀者或升入國學而學於大學。國學為中央直屬學校,鄉學是地方學校。
春秋戰國時代,官學逐漸為私學替代,出現新興階層“士”,秦始皇統壹六國文字,提倡“以吏為師,以法為學”。
西漢私學重新恢復發展,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建太學,置《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博士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齡在18歲以上。
漢平常時,規定郡、國設學,縣邑設校,鄉聚設庠序。
校學設經師壹人,庠、序置《孝經》師壹人。
魏晉南北朝,晉武帝在太學外另設國子學。
唐時,京師設國子監,長官稱國子監祭酒,學校六所,國子學,太學,四門學(以上專收貴族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教師稱博士。入學年齡在14歲以上,19歲以下(律學為18歲以上,25歲以下),地方有府學,州學,縣學,設博士,文學,助教與教官。
宋代除了太學外,有律算書畫醫諸學,書院制度開始興起。宋初有四大書院——白鹿,樂麓,應天,嵩陽。南宋書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國小學,回回國小學,教授蒙文、阿拉伯和波斯文學。元代書院始設“山長”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國子監,學生稱貢生、監生
明代國子監分南北兩監(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國學生
清代正式形成五貢——副貢、拔貢、優貢、歲貢、恩貢
明清府和州縣設孔廟和學官(學校),府學教官稱教授,縣學稱教諭
明學稱學正,副職均稱訓導,學生院試進學後的生員(秀才),按成績優劣依次分廩生
增生、附生。
還有啟蒙教育,明清有三類:私塾,義學,專館
清光緒三十壹年,廢除科舉建立京師大學堂為新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