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發展(1);
絲麻織造業:半坡氏族時,產生了麻紡織業;大汶口文化中後期,絲織技術取得進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絲織業的國家。經過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特別是漢代、唐代、宋代和明清,絲麻織造業不斷發展和完善。如漢代可織錦、繡、羅、紗等多種品種;西漢時期的長安和臨淄擁有中國最重要的官營手工業。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和絲綢之路上出土的大量絲綢文物,充分說明了漢代絲織業的成就。絲綢業的發展為著名的絲綢之路的開通提供了物質條件。唐朝的絲綢和亞麻織物遍布全國。明清時期,絲綢業空前發展,新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
棉紡織業:漢代產生了棉紡織業,如在新疆種植棉花;惠角地區出產的葛根被當地著名的越武光武帝列為貢品。南宋時期,棉紡織業向江南擴展,逐漸取代亞麻成為主要的服裝材料。到了元代,松江成為棉紡織的中心,壹批江南小城鎮也因棉紡織業而繁榮起來。
了解:中國是傳統的男耕女織的封建國家,紡織業歷史悠久。其發展特點是:北宋以前,中國紡織業以絲、麻織造為主,南宋以後,棉布逐漸成為人們的主要材料;紡織業主要體現了封建自然經濟的特點,是中國自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明代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逐漸興盛,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產生了新的生產關系,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但由於封建生產關系的阻礙,始終無法健康成長。
(2)陶瓷業:
半坡彩陶、大汶口黑陶、白陶等原始社會都是精美的手工藝品;商周時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壹次飛躍。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創造了白瓷,為中國瓷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隋唐時期,瓷窯分布在中原和江南許多地區,唐代出現了著名的唐三彩和秘彩青瓷。北宋制瓷業水平大大超過前代,有定窯、汝窯等五大名窯。江西景德鎮的青花瓷遠銷海內外,南宋、元代成為著名的瓷都。
理解:中國陶瓷業的產生和發展源於生活,為生活服務,實現了實用性和觀賞性的統壹,同時又是對外交流的重要文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3)造紙工業
發明:西漢時期發明了造紙術,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帶有地圖的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
改良:105年,蔡倫改良造紙。
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白度增加,質地變薄,產量大增,逐漸取代竹簡,成為最重要的書寫材料;
傳播:幾個世紀後,向東傳播到朝鮮和日本;唐朝時,它向西傳播到達士(阿拉伯),並通過阿拉伯傳播到歐洲和北非。
四大發明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誌。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壹大貢獻。
(4)冶鐵業:
西周時使用鐵;
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鑄鐵軟化處理技術,這是世界冶鐵史上的壹大成就,比歐洲早了2000多年。
漢代:西漢時期,冶鐵業分為官營和私營。煤成為煉鐵的燃料,人們發明了淬火技術;東漢杜氏發明水排,使中國在冶鐵方面長期領先於世界。萬和宮是著名的冶鐵中心;
隋唐:切割、打磨、焊接等工藝被廣泛使用;
遼金時期:遼金冶鐵水平較高;
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的冶鐵業壹天產鐵六七千公斤。
理解:在農業文明時代,冶鐵業的發展是生產力進步的明顯標誌,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5)造船工業
秦漢時期,造船業發展迅速。漢代發明了槳、舵、帆,也使用了錨。水面造船和航海技術已經成熟。
隋唐:能造帶螺旋槳的戰船,是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船。可以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唐朝初期,僅洪州就建造了500多艘海船。
宋朝:造船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長江上最大的船可載萬石以上;南宋的明州、泉州、廣州是造船中心,所造的遠洋船只可載糧食數萬石。
明朝:鄭和船隊體現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術。
理解:中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與國家的航海和對外關系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當統治者重視發展對外關系和航海事業時,造船業就會發展起來,如在漢唐宋元時期,對外交流頻繁時,造船業就會發展起來。從明朝中期到清朝,由於統治者實行海禁政策,造船業受到影響。
在古代手工業中,除了上述五個行業外,還應註意油漆業、鹽業和青銅業。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古代的手工業雖然非常發達,曾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但由於統治者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所以它始終是為農業文明經濟的發展服務的,處於從屬地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雖然在明清時期萌芽並緩慢發展,但由於封建生產關系的阻撓,始終沒有進入手工業作坊時代,這無疑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負面影響。
參考資料:
/question/9601452.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