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在士族清談玄理的風氣下,產生了玄言詩,東晉玄佛合流,更助長了它的發展,以至玄言寺占據東晉詩壇達百年之久。宋初由玄言詩轉向山水詩,謝靈運是第壹個大力寫作山水詩的人。山水詩的出現擴大了詩歌題材,豐富了詩的表現技巧,是中國詩史上的壹大進步。在晉宋易代之際,出現了壹位偉大的詩人陶淵明。他在日常生活中發掘出詩意,並開創了田園詩這個新的詩歌園地。他將漢魏古樸的詩風帶入更純熟的境地,並將“自然”提升為美的至境。他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也是對後來的文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人物。晉宋之間文學發生了重要的轉折,此後更追求藝術形式的華美。宋代的鮑照在七言樂府上所做出的突破,南北朝民歌給詩壇帶來的清新氣息,也都具有重要意義。齊梁兩代有兩個值得註意的文學現象。其壹是詩體發生了重大變革,周颙發現漢語的四聲,沈約將四聲的知識運用到詩歌的聲律上,並與謝朓、王融***同創立了“永明體”。他們試圖建立比較嚴格的、聲調和諧的詩歌格律,並且在詞藻、用事、對偶等方面做了許多新的探索。這就為唐朝近體詩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準備,“永明體”從而成為從古體詩向近體詩過渡的壹種重要形式。其二是在皇帝和太子周圍聚集了壹批文人,形成三個文學集團,分別以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梁代蕭衍、蕭統,和梁代蕭綱為中心。創作活動的群體參與,容易導致取材和風格的趨同性,也可以在互相切磋中提高藝術技巧。梁陳兩代,浮靡輕艷的宮體詩成為詩歌創作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艷麗的詞句表現宮廷生活,多有詠物的題材,女性也像宮廷的其他器物壹樣成為吟詠的對象。這種創作風氣壹直延續到初唐,到“四傑”和陳子昂手中才有了根本的改變。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高峰,從審美角度看,唐詩包含五個審美特征:壹是精神美,唐代詩人能將自己的心靈感受和內心的本質力量自由地轉化為美的藝術形象;二是音樂美,唐詩壹方面繼承了南朝詩歌講究韻律的特點,另壹方面又受西域音樂的影響,具有獨特的音樂美;三是建築美,唐詩如同建築,能把平面的時間藝術轉化為具有空間立體感的作品;四是個性美,唐代詩人各具鮮活個性,璀璨的詩人群體中,絕少個性類似者;五是意境美,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唐代詩人進壹步克服了物與我、主觀與客觀等矛盾,其詩歌完全是情景互生,情景交融,創造了中國詩歌最高的意境美。 宋詞的繁榮與宋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和詞的文體特點有密切的關系。詞產生於民間,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娛樂色彩。詞源於唐代的曲子詞,句子有長有短,和樂曲緊密結合在壹起,可以歌唱。由於宋代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能夠歌唱的詞比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更適應市井娛樂生活的需要,而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銳,句子長短不齊的詞也更便於抒發人們憂國憂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漸興盛起來,取代詩而成為文學的主流 元曲, 曲,有歌曲和戲曲兩類。元曲包含散曲和雜劇兩個部分,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雜劇是壹種綜合性的戲劇。元朝劇作家人材輩出,關漢卿是其中最優秀的壹位。各時期音樂特點保持統壹的局面。隨著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原來百家爭鳴的局面已不相適應,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音樂文化轉以儒家為主,並在兩漢時期始終居尊崇地位。秦朝設置了管理國家音樂文化的機構——樂府,其在漢武帝時又得到加強。樂府裏集中了100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音樂家,廣泛采集全國各地、各民族的民間音樂,並在不同程度上進行加工、改編、創作。所以,它對當時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經過樂府機構集中、提高的漢代宮廷音樂呈現出與舊時奴隸主雅樂迥然不同的面貌,而且擴大到宮廷以外的音樂生活,如在達官府邸和地主莊園的演出活動。當時的演出包括鼓吹樂、相和歌、歌舞百戲及樂器演奏等多種體裁形式,最主要的是鼓吹樂和相和歌。樂器進壹步發展是秦、漢時期音樂的又壹特點。當時應用的樂器壹方面是前期已有的鐃、鼓、簫(排簫)、篪、笙、竽、琴、瑟等;同時也出現笳、角、笛(豎吹)、箏、築、琵琶、箜篌等新的樂器,特別是琵琶類彈弦樂器的出現,是樂器的重大演進。秦漢時期的律學壹直以戰國初確立的三分損益律為主導,後在演出中發現三分損益律所生十二律不能回到黃鐘律的缺陷,便有京房六十律學說的出現,但它並無實用價值,只對後世探求律制途徑有所啟發。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壹個大動亂的時期。這時,國家分裂,戰亂頻繁,錯綜復雜的矛盾扭曲了社會的形象。人們甚至將音樂看成為精神寄托的避難所。三國阮籍的古琴曲《酒狂》即是壹例。清商樂與琴曲占主導地位,音樂文化交流進壹步擴大。清商樂——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發展起來的“吳歌”、“荊楚西聲”相結合的產物。作品大多數以愛情為題材,風格較纖柔、清新、自然。琴曲——琴藝自春秋戰國由宮廷樂師向士人轉移,至兩漢已相當發展,許多著名文人如司馬相如、蔡邕等都是琴家。魏晉以來琴藝進入高潮,許多名士如魏晉時的阮籍、嵇康,南北朝時的戴逵、戴(yong)父子等都以琴名世。阮籍所作的琴曲《酒狂》,成了傳世之作。西晉時北部諸民族的內徙和晉室的南遷,以及連年的戰爭,既造成破壞,也形成南北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與民族的融合。5世紀末南方的清商樂流入北朝;6世紀初南方的鼓角橫吹曲被稱為“北歌”。383年前秦的呂光征龜茲,龜茲樂被帶到涼州,與中原音樂結合成“秦漢樂”(後稱“西涼樂”)。4世紀中葉更有天竺國(印度)音樂傳入,高麗音樂等也於5世紀中葉陸續傳入。頻繁的音樂文化交流,對當時的音樂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我知道的就這麽多,希望能幫到妳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真實存在過的奇特甚至怪異的兵器?下一篇:中國有多少個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