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獻中關於地圖起源的最早記載是夏雨竹的九鼎傳說。影像投射在三腳架上,代表各地的奇形怪狀。這種有山、有水、有路的地理圖景,不僅方便漁獵、旅遊,也被認為是地圖記錄的雛形。《左傳》記載:“運地圖,貢金九。鑄鼎之類的東西,做好壹切準備;讓百姓知道了神,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進山,就會心醉神迷,緬甸就遇不到了。”公元前11世紀,周公在為洛陽選址建都時,繪制了洛邑地區的地圖。周朝地圖被廣泛用於生產、軍事和土地管理。李周有九州、天下、兆域、寶玉石、錫石的地圖。1978年,河北平山縣出土春秋戰國中山王墓“巨圖”,印證了李周記載的史實。中山王墓萬億圖是壹個長方形的銅板,長94厘米,寬48厘米。上面有金銀鑲嵌的線條、符號和數字,表示墓地建設工程的平面圖。反映出當時的地圖已經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號的概念,已經由模型地圖轉化為平面地圖。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地圖成為軍事活動不可或缺的工具。“煙鬥?地圖篇不僅精辟地闡述了地圖的重要性,而且說明當時地圖的內容,以及地形和地物的表示方法,都有了進步。當時建城、興修水利、挖渠、灌溉運河的需要,推動了測量技術和數學方法的發展,地圖繪制開始以實地測量為基礎。”《周並行算之書》記載:“此圖所畫之處,以尺量之,寸以尺量之,寸以寸量之。分千裏,用八尺壹寸;今天是四尺五分,分兩千裏。“戰國政策?在中記載“諸侯之地,比秦大五倍”,說明當時的地圖不僅明確了比例尺縮小的規律,而且主要用貘(絲織品)繪圖,形成了中國古代地圖的東方特色。
戰國策?《燕策》中荊軻刺死秦王的描述,“窮圖以匕首見”,說明秦地圖在政治上象征著國家領土和主權。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時,蕭何首先進入鹹陽“收藏秦丞相詔書”。“漢王因此知天下居數,強弱,人如何得秦書。”可見秦漢時期都非常重視地圖,並將其作為統治的工具。此時地圖的種類逐漸增多,根據其內容,有各種類似於行政區劃圖、軍事陣列圖、外國地理圖等等的專題地圖。
我國西晉時期的制圖家系統總結了我國古代制圖的理論、風格和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制圖必須遵守的幾條原則。同時,在客籍荊襄的幫助下,他編制了《龔宇地區地圖》和《地形方丈圖》。前者具有歷史地圖的性質,後者是策劃者的實驗樣本,即將80匹馬的中國全圖縮小為壹幅方丈掛圖。裴秀所倡導的策劃計劃的方法,在古代中國早就沿襲下來,影響遠至朝鮮、日本。唐宋時期,地圖被廣泛應用於國土行政、外交和軍事活動的各個方面。政府的地圖學處於巔峰時期,但大部分都是抄襲,沒有取得科學成就。但在唐代是絕無僅有的,他的《關中隴右、山南九州圖》開創了邊疆險圖的先河。他用朱、墨的傳統畫法來表現地圖內容的歷史演變。他的另壹部傑作《海中中外人圖》流傳了500年。長三尺寬三尺的原圖雖未傳世,但安碑林中仍有1136上師的《禹跡圖》(圖4a[禹跡圖(a)和華夷圖(b)[局部])和《華夷圖》(圖4b[禹跡圖(a)和華夷圖])。碑上刻著“唐、賈、地圖載百國,今取之於聞者”。可見,花起源於賈圖。這兩幅Xi安碑林石刻地圖不僅是保存下來的反映自裴秀以來所做規劃的地圖,而且反映了長江和黃河水系在宋代已經得到準確的繪制,並具有豐富的邊境鄰國地理知識。而且兩張圖刻在同壹塊石頭的兩面,上下顛倒,可以用來拓印。後來優秀的地圖作品不斷湧現。如宋代用“地理指圖”編制稅保大典;元代經過10年的遊歷和考證,編制了長七尺、寬七尺的《禹圖》,成為明清時期地圖的範本。明代在《輿圖》的基礎上補充改編為《廣》。1541 ~ 1579期間,廣更新印刷7次,1799重印1次。嘉靖至清初的地圖大多與廣有關。著名的陳祖壽《帝占圖》和顧祖禹《閱史錄》都是在《廣於菟》的基礎上編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