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報業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報業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近代報紙發展滯後原因新探

2006-12-26 13:53

雖然國內很多關於新聞學的教科書都喜歡帶著壹點點傲氣把歷史報紙拿出來,但大部分都不得不承認,中國近代報紙的起源最早也不能超過19世紀...無論是哪家報紙起步,中國現代報紙的起源都比西方(主要是歐洲)晚了200多年。

壹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報紙誕生於17世紀初。比如荷蘭安特衛普的新聞(1609),德國的公報(1609),英國的周刊新聞(1621),法國的報紙(1638) 〔1〕

雖然國內很多關於新聞學的教材都喜歡帶著壹點點驕傲的把歷史報紙拿出來,但大部分不得不承認,中國近代報紙的起源最早也不能超過19世紀:如果說西方人來中國辦報,最早是1822的《蜜蜂中國報》;如果報紙是中國人辦的,多數學者認為是王韜在1874年創辦的《循環日報》,少數學者認為是1858年更早的《中外公報》。[2]但無論是哪家報紙起步,中國的近代報紙都比西方(主要是歐洲)晚200多年起步。

關於這壹點,國內已有學者指出,著名學者唐振昌曾說:“中國報業史的作者們,在討論國內報紙的興起時,往往誇大過去來裝飾現在,對報紙的起源作出無限的延伸,其中涉及荒謬,人們不信我。”姑且不論《宮門抄》和《地報》不是中國報紙的祖先,即使中國人最近開始大量經營印刷材料,或稱之為報紙,其本質也不是今天嚴格意義上的報紙(新聞紙)...中國有報紙,遠比西方歷史短。" 〔3〕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也說過:“印刷術在中國早已存在,但為印刷而設計的、只能用印刷術制作的印刷品,尤其是報刊,最早只在西方出現。”〔4〕

那麽,為什麽壹個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壹個長期有帝國報業制度,長期有“處士相聲”(輿論監督)傳統的國家,壹個對文字崇拜到近乎巫術的國家,壹個歷朝歷代知識分子不計其數的文明國家,卻在新聞事業上落後西方那麽久?

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新聞教材和相關論文,但遺憾的是,幾乎都被輕描淡寫地提了兩個理由:“萌芽的資本主義沒有開花結果”或者“封建王朝扼殺了新聞自由”。我們不應該滿足於這種簡單的分析,這種分析就像做廣播練習壹樣落入常規。在本文中,筆者試圖從出版技術、社會風氣、海外貿易、法院控制等方面尋找線索,從而盡可能給出壹些創新性的結論。

壹、雕版印刷窒礙難行

明清刻書的繁榮壹直為學者所稱道。到了明代,福建建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型民間出版集團,商業書店數百家,延續四五千年,世代經營,品種多樣,初步呈現出“文化產業”的面貌。

明代出版業極為發達,甚至出現了“雜誌式”出版物,如《朱衣》、《萬金林青》、《國色天香》,鄭振鐸稱之為“通俗讀物”。內容主要是戲曲和小說,也有壹些時事雜文、新潮言論,如朱彜,甚至還介紹了利瑪竇的新理論。可惜“疑似雜誌”沒有定期出版,只是不斷“補充”壹個標題,沒有發展成真正的雜誌。〔5〕

在“疑似雜誌”出現的同時,1580年,壹份名為《急救》的“疑似報紙”出現了,它也是唯壹保存下來的明代原版報紙。和當時幾乎所有的出版物壹樣,《急救》也是雕版印刷,有6頁。正文是當時“吏部急選官員”的名單。從裝幀、版面、內容來看,都沒有逃出傳統大宅報的範疇。〔2〕

在整個清代,“疑報”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六科官辦報紙、《體堂報》小報、民間報紙《北京報》、地方出版的《轅門報》都有壹定的讀者群。但在19世紀之前,這些“疑報”從內容到形式都還處於“地寶”式,最終沒有發展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報紙。〔6〕

從技術角度來說,雕版印刷是最大的瓶頸。

自15世紀中葉德國人古騰堡發明整套金屬活字印刷系統以來,這項技術在西方出版界得到了廣泛應用。1448-1450年,在歐洲246個城市建立了1099印刷廠,印刷了4萬種* * 12萬冊圖書。[7]其特點是成本低,印刷快,完全符合現代報刊的出版要求。然而在中國,直到清末,活字印刷始終沒有進入主流。精美但費時費錢的雕版印刷壹直占據強勢地位。

用雕版技術印刷現代報紙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雕刻需要時間。在明清時期,壹個雕刻師雕刻壹本1.2萬字的書需要500個工作日!在阿明王朝人季崢的壹篇後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雕版印刷的低效率:

"...從文字上來說,有十二萬二千個奇跡,於是命十個人出書傳播。從今年夏天的5月17日開始,他們將在7月9日結束他們的工作,每52天將持續……”[8]

其次,雕版印刷價格昂貴。比如有壹個明代的有記載的通俗讀物,新刻本《陳梅公評春秋》,有1000多頁。當時買4石(240斤)白米需要壹兩銀子![9]按照這個比例,壹份10版的《雕版印刷日報》的價格至少接近1元,還能買24斤白米。普通市民肯定不願意買。在歐洲報紙的萌芽階段,壹份用金屬活字印刷的報紙價格只有1銅幣左右。誕生於18世紀前後,在大眾傳播史上有著特殊地位的廉價紙,售價僅為1美分。只有依靠低定價,報紙才能吸引普通大眾,成為大眾媒體,而不僅僅是給文人讀書。在這方面,雕版印刷可以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另外,值得指出雕版印刷的兩個缺點:壹是雕版印刷的文字容量較窄。而普通的雕版書,每頁都在100字以上,比如《四庫全書》,每頁只有182字。對於追求信息內容、註重內容豐富的現代報紙來說,如果采用雕版印刷出版,就好比派壹個小腳女參加奧運會的100米賽跑。二是雕版印刷存在新聞出版物“過期作廢”的問題。壹般來說,書刊的雕版可以用同壹個底板多次印刷或反復修或修底板,但對於時效性就是生命的新聞報刊來說,刻好的底板顯然是不能重復使用的。

只有以金屬活字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印刷技術才能支撐起現代報刊。我們當然還記得,很多教科書都喜歡壹直說教。世界上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人是《孟茜筆談》中的畢升。但由於士大夫階層對雕版印刷的審美情結,以及缺乏改進活字技術的實踐,從畢升發明陶土活字印刷術到19世紀現代活字印刷術從西方重新傳入中國,在中國,用活字印刷的書籍數量還不到雕版印刷的1%。

誠然,活字印刷偶爾會有壹兩個突破,引起壹些波瀾,但很快就停滯不前了。清康熙年間,陳夢雷收藏的古今圖書首次大規模印刷使用,但數年後大量銅活字被禁衛軍盜銷。乾隆年間,金鑒主持印刷了著名的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但他死後,這25萬個木活字大部分被朝廷用來禦寒。然而,在民間,活字印刷術最常見的用途是農村人印刷家譜。〔11〕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19世紀之後,中國人才能開始建立自己的新聞事業,引進西方現代技術和相關設備。

第二,“反新聞”的社會習慣

第壹天,似乎明朝的社會土壤會滋生現代報刊。明代中期以來,商業化速度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逐漸呈現“城鄉壹體化”,催生了大量休閑市民。壹部地方誌曾記載,明末蘇州,“10人中有45人住城垛,10人中有34人住城鎮,112人住鄉村”。[12]在以《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為代表的市民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關於明代市民娛樂休閑的記錄。以李贄為代表的市民反叛思想家的心跳和吶喊,似乎與明代消費社會的內在脈動不謀而合,那就是打開枷鎖,盡情享受身心的自由。

在很多學者眼中,明代的市民社會是“放縱”和“放肆”的。雖然缺乏涵養,但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自由時代”。〔13〕

但這種“自由”只針對那些有足夠權力和購買力的人。如果他們走極端,就會創造出西門慶那樣的兩足動物。西門慶的“自由觀”在他給吳月娘的壹句話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聽說佛祖西天不僅限於鋪金,冥界十殿也要點錢。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家具廣泛地用於慈善事業,然後我們強奸了嫦娥,強奸了織女,綁架了許飛瓊,偷了西王母的女兒,這也殺不死我!" 〔14〕

這種建立在金錢和權力基礎上的“自由觀”,顯然與同時期西方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礎上的自由觀相悖,也與新聞的本質格格不入。

即使不走極端,這種“自由”也只能造就壹群在休閑娛樂中麻木不仁的“暴民”。於是,各種堪稱“新聞替代品”的娛樂方式風靡全球:小說、評書、評論、詞學、陶珍、打詞、寶卷...在明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說書人和戲子成為最好的“信息傳播者”,普通市民的歷史知識和時事新聞大多來自說書坊和出版的戲曲、小說。〔15〕

清初藏書家錢曾曾在筆記中提到:“...三寶下西洋委巷很受歡迎,內府的戲碼,看場面的平實話,孩子的死,都是俗語。”這有力地證明了明代民間時事的傳播主要依靠日常娛樂,如看戲、聽書等。〔16〕

而小說、彈詞、戲曲的“空與死”,恰恰是新聞最大的敵人。畢竟新聞的本質之壹就是“真實性”。所以,壹個熱衷於戲曲、小說、民謠的社會,壹個依靠“子之死是”的手段來傳播時事的社會,不能不說是“反新聞”。

對昨日的緬懷和向往多於對現實世界的關註,這也是明代“反新聞”的另壹個特點,大部分章回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的發表。)和口頭評書(如說嶽、五代、三分等。)都是基於歷史題材的(《金瓶梅》是壹個很大的例外)。那時候的大多數公民,即使不是“惜古忘今”。這種思前想後,對現實漠不關心的社會習慣,是新聞的另壹大敵人。

到了清代,由於清初文字獄的盛行,四庫全書的“誘奸”,甘家派的出現,經學的盛行,“復古”的習慣被放大到了極致。用20,000字來註釋經文甚至被認為是值得的,應該推薦。十幾本留著長長白胡子的舊書壟斷了無數學者的大腦,而《四庫全書》的問世,讓相當壹部分精英從此沈迷於繁瑣的校對,不再關註書齋之外的世界。這時,消息被放逐到最偏僻的角落。

梁啟超對此有簡單明了的描述:“縱觀清代二百多年的學術史,...總之,都說‘復古就是解放’。第壹步,恢復古宋朝,解放王學德。第二步,復辟漢唐,解放朱成。第三步,恢復西漢王朝,解放徐崢。第四步,恢復古代先秦時期,就是解放所有的音符...清學衰落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17〕

清代的學術“解放”,只是對過去壹些拙見、舊論文的“解放”,更多的還是“復古”。而“復古”是新聞的絕對敵人。19世紀以前,讀書人是中國的主流知識階層,當然也無法創作出需要廣闊視野和世俗關懷的近代報刊。

第三,“非自由”貿易傳統

自15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西方國家的海外貿易迅速發展,成為其現代化的最大推動力之壹。幾乎無壹例外,歐洲近代報刊的最初發源地都在國際港口城市或商業金融中心城市,如威尼斯、佛羅倫薩。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是報刊誕生的最初動力,而海外貿易造就的繁榮城市則為報刊的進壹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反觀中國,雖然明初經濟實力為天下第壹強國,永樂年間有數以千計的海外貿易代表團來京,但幾乎整個明朝,海外貿易都是“不自由”的。明太祖曾經命令人民不要出海,只允許政府嚴格控制。層出不窮的“朝貢貿易”,政治外交多於經濟,基本是賠本買賣,得不償失;到了明朝中葉,沿海從事貿易活動的民眾“視浪為樓,倚帆為雷”,民間貿易的勢頭逐漸壓倒了“朝貢貿易”。早期的外國貨免稅政策(這是明太祖最初的政策,他對壹個要關稅的大臣說,應該征什麽稅?大國不貪小利,讓那些外國人看到我們大國的氣度!這類似於我們過去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無私援助政策,逐漸轉變為按規則抽分;隆慶、萬歷下西洋後,外國商船不僅從有朝貢關系的國家來到中國,還放寬了各種限制,納稅後就可以進入市場。但外商只能通過官方牙醫的中介進行買賣,不能直接與私人商人進行交易,所以仍然是由政府壟斷控制的“非自由”貿易。〔18〕

清朝的海禁始於入關之初。順治十八年(1661),更全面地實行“移海”。這壹年到康熙初年,北方的直隸、山東,南方的廣東等沿海省份“設防”,沿海地區的居民全部遷到幾十裏之外。"所有沿海的船只都被燒毀了,寸步難行。"河道堆在哪裏,貨物不許越界,違者死而不赦”[19]。此後二十年,中外商業往來幾乎完全斷絕,海禁遠比明朝徹底。

海禁,尤其是強行“移海”制造無人區的政策,不僅扼殺了正常的海外貿易,而且使沿海各省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政府的稅收,這當然不能長久。1684年,康熙下令百姓出海通商,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西設立了對外貿易的四個海關,先是福建廈門,後是廣州、寧波、松江。

好景不長。“全能老人”甘龍說:“國家的綏遠貿易......國久必益眾,海濱地區絕對不是防微杜漸之道。”[20]於是,1757年冬,廣州壹口通商的政策公布:從次年起,西方商船“不準在廣東接受靠泊交易”[21]。它從沿海的多口岸貿易變成了廣州的貿易,康熙年間打開的大門被關閉到只有壹條縫。這個政策直到鴉片戰爭才被粉碎。

即使對於商埠廣州來說,也絕非自由貿易,依然被官商十三庫所壟斷。著名經濟史學家賈植芳在論述十三行的性質時曾說:“...行商因政績和金錢而獲得代表其經營貿易權利的紋章,就是官職。於是乎,作為買官位的結果,行商也不得不開始做行商了...所謂的‘官商融合’是相當不可避免的。”賈先生按照十三行宗師(比如潘石城)的奢靡生活,為他的幾十個妃子蓋了壹棟樓,窗戶都是玻璃的,不準互相強奸,但是他不住壹個地方,晚上叫妃子來陪侍。他倒臺後,豪宅因為太值錢了,誰也不敢壹下子買,就被按股出售,這就把這些富人的精神,以及整個明清富人階層的代表人物,歸結為“徹底的享受消費”,這與現代資本主義以追求正當利潤為第壹天職,卻通過克制獲得“上帝的榮耀”的精神背道而馳。〔22〕

“反自由”的貿易傾向,註定只能產生躺在玻璃大樓裏摟著小妾的封建大亨,而不會產生有“自由”、“平等”、“中庸”觀念的現代資本家;只能生產出類似於雇農的員工,而不能生產出可以自由交換腦力、勞動力或商品的公民,這使得整個社會缺乏對自由交易信息和自由時事信息的需求,成為新聞報紙的另壹個死敵。

四。嚴格的新聞出版管制

中國歷代對出版的控制都非常嚴格,明清尤其是清代也不例外。

明朝初年,朱元璋出師不利。別人奉承他是“天生的聖人”,他卻硬說自己是在影射自己當過“和尚”,“光”字不能用,因為和“禿”的意思壹樣,“然後”字不能用,因為是“賊”的諧音。杭州教授徐壹奎在賀表中用了“聖”、“光”、“然後”等字眼,自然被要求斬首。(他惹事的那句話是“天生聖人為天下之治”)好在朱元璋只是在紙上挑毛病,只是“文字獄之禍”,並沒有演變成系統的禁錮書籍的做法。總的來說,明代對圖書出版的控制比較寬松。(比如明代官方禁書的小說只有《剪燈新話》《水滸傳》這幾本。)〔23〕

明廷更重視對地寶的限制。《明會典》規定“聽信消息,按題奏副印者,逮捕,巡城欽差大臣訪察,斬首示眾”。明代的《王傳》也說“邸報,非令不得抄”。天啟之後,由於邊境事端日益增多,對地寶的控制更加嚴格。“凡涉邊事,地寶不敢抄,全城百姓都怕邊事。”〔2〕

同時,歐洲對出版的控制還帶著中世紀的邪風,不能說比明政府寬松。在1569紅衣主教會議上,庇護五世嚴厲指責這份手寫的報紙誹謗梵蒂岡,幾天後壹名記者被絞死。1572年,教皇頒布“聖旨”,禁止手抄報,嚴懲記者。1587,又有壹個記者手被砍斷舌頭被拔掉後被吊死。〔1〕

問題是,中國和歐洲接下來會走什麽軌跡?1644年,英國作家彌爾頓發表《論新聞自由》,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持續爭論,最終實現了新聞意識和價值觀的啟蒙。直到今天,彌爾頓堅如磐石的話語依然激蕩人心:“言論和出版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是壹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殺戮只是殺死了壹個理性的動物,破壞了上帝創造的壹個形象;殺書,就是殺理性本身,就是毀瞳孔裏的神的圖標。[24]在隨後的1200年間,歐洲各國相繼廢除了知識稅、誹謗法、出版審查制度等等,終於迎來了大眾報紙的黃金時代。

而在中國,1644年,崇禎被吊死在景山公園,清朝入主中原。亂世中的漢族知識分子是沈默的。誰能發表像《論新聞自由》這樣的自殺文章?即使大部分知識分子都沈默了,清朝還是展開了壹系列的文字獄,在乾隆達到巔峰、嘉慶道之後逐漸放松。至於禁毀書籍的“成就”,清朝創造了世界紀錄,遠遠超過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書籍“五毒”。陳先生在《古今圖書輯佚考》壹書中對此作了詳細的評述。

書籍不僅禁書,清朝也禁書。往往需要皇帝最後決定哪些該抄,哪些不該抄。如康熙五十三年(1714)宣布“各省除公文傳遞此章及令部抄事外,不得抄襲”,禁止抄襲;雍正六年(1728)宣布“此章未經禦閱,嚴禁批發,不準印刷傳播”;乾隆十壹年(1746)宣布“直隸、江南、浙江等省在京堂,不發之事,發巡撫。看來此行是私人報道,而且很淺薄,是警告”,都是為了限制小報的出版發行。嘉慶十五年(1810),清廷還頒布法令,禁止外國人印書傳教。〔25〕

明清對新聞自由的控制實際上表現為對言論和新聞的恐懼;禁止為來中國的外國遊客印刷書籍也顯示了對外部世界和文化的逃避。這些都成了新聞報紙的天敵。

結論

明清四五百年間,相對於歐洲,中國的報刊發展是如此之慢,就像壹臺電腦中了蠕蟲病毒,妳看不到病毒的危害,妳不知道為什麽,卻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慢。漂亮卻不符合現代雕版印刷精神,忘古忘今的社會習慣,反自由貿易的傳統,再加上王朝對新聞出版的嚴格控制,都是藏在歷史硬盤裏的蟲子,默默而堅定地在體制裏生根發芽,最終使中國的現代報刊比歐洲晚了200年。

  • 上一篇:中國古代風俗
  • 下一篇:清末中國有哪些愛國武術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