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形成期
這壹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先秦時期。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西周時期在政治思想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可繼承的思想資料。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的社會動蕩年代,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充分發展的歷史機遇。隨著百家爭鳴,出現了已孔子、孟子、荀子為主要代表的儒家學派,出現了以老子、莊子為止主要代表的道家學派,出現了以墨子為主要代表的墨家學派,出現了以商鞅、韓非為主代表的法家學派。
同時這些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弟子也撰寫、整理了流傳百世的中華文化典籍,如《尚書》、《周禮》、《論語》等並提出了義利之辨、民本、法治、修身、治國等政治思想觀點。
商代、西周時期的政治思想
壹、商代的王權至上思想的內容
1、祖先的崇拜觀念。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父系家庭公社時期的家長制家庭關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因此,祖先崇拜的觀念在商代也進壹步發展,並且形成壹定的儀式。主要表現為對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崇拜。
2、由祖先崇拜發展起來的王權至上觀念。商代前期,剛進入部落國家,氏族公社時期的習俗有著很大的影響,舊的氏族貴族仍然有很大的權力。
二、周公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內容:
1、惟命於不常。到了西周初年,人們更多地談到命或天命。商王朝的統治者崇信天帝,實際上是商代文化不發達的表現。周初人們所說的天命,與商代後期的沒什麽實質上的差別。但是,周人對於天命的認識,卻較之商代後期的天帝觀念前進了壹大步。這主要表現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2、天命與人事相統壹,從民情中知天命。周公強調天命與人事的統壹,主張從民情中體察天命,實際上是虛於天命,重在人事。
3、敬天保民。要牢記朝代的滅亡的歷史教訓,不能貪圖安逸,荒怠政事;要體察民情和慎用刑罰。
儒家的政治思想
壹、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禮、仁的概念, 什麽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壹百余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壹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麽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仁,就是人與人的關系,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
2、關於禮、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孔子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關於禮仁關系,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於血緣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系;禮,主要是規範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二是孔子的思想體系中,註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註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壹種制度的完善。
3、關於德治主張。其與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壹條重要界限。德治的內容包括:禮治與正名、舉賢才、實行平均主義政策、實行愚民政策。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二、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壹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1、性善論。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壹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2、仁政學說。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他認為實行“仁政”,就必須“制民恒產”, “勿奪農時”, “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采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同“仁政”學說相聯系,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認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
三、荀子的政治思想
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另壹代表,在先秦儒家中自成壹派。他在政治上主張禮治,認為人性惡。
1、性惡論。認為人的性情欲有四種表現:感官欲望;好利;排他性與嫉妒心;好榮惡辱。這些本性之中包含著惡的基因,當這些本能向外擴展的時候,便走向了惡。荀子肯定人的社會性,以社會性為標準,認為人的自然性是惡的,應加以改造。改造的最根本途徑是“化性起偽”。先天自然的是人性,後天人為的是偽。
2、“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賤貴重皆有稱者”,社會為什麽會混亂不堪呢,本質原因是人的貪欲以及由此產生的紛爭,而要解決這樣的紛爭自然需要禮了。禮法是矯治人性的工具,是聖人制造的。聖人制作禮法是基於社會的矛盾,而這種矛盾又是壹人的情欲與自然、社會之間矛盾沖突為基礎而展開的。荀子認為實行禮治的關鍵在於人。荀子主張禮治,主要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等級秩序,其具體內容有:法後王、尚賢使能、富國富民。
四、儒家思想的特點
1、重視傳統、註重繼承。
2、政治和倫理結合。
3、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德治,以德為主,德刑相輔強調為政以德。
4、重人治、和貴中庸。
5、在天與人的關系上重於人事,虛於天命。
道家的政治思想
道家是先秦時期的壹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
壹、 老子的政治思想
1、老子的道論道即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人類社會價值判斷
的標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無為政治。主要內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使民有什陌之器而不用;絕聖棄智,絕仁棄義;慎征伐。中心思想在於政事精簡。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政治生活自由自在;經濟生活自給自足;文化上愚昧無知;道德上淳樸自然。
二、莊子的政治思想
莊子繼承老子思想,進壹步闡述無為而有為思想,並把無為具體化為三個層次:無己、無功、無名。莊子說聖人要做到“無己”、“無功”、“無名”。
無己”有兩個含義,壹是精神自由,壹是排除個人成見,壹切順應自然,是屬於無為範疇的。無己即可理解為無為,也即順應自然而為。聖人無名也是講無為,名與實相比較,實屬於本然的東西,而名屬於人為的東西,實為主,名為賓,聖人應該有其實,摒其名,拋棄人為的東西。做事不註重名利,而註重實效,如果說有名,名也不過是實帶來的附屬物而已。此外,莊子還認為作為萬物之壹的人,其存在,行為方式也應該無為,應該“無以人滅天”、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
三、道家的政治思想特點
1、道統萬物,尊道循道的理性精神。
2、率性而行,探玄索隱的人生旨趣。
3、兼收並蓄,公正不偏的傾向。
4、求真尚樸,去偽棄詐的價值觀念。
墨家的政治思想
墨子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提出了兼愛、尚賢、尚同、非攻等思想政治觀點。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
1、兼愛,就是人與人之間實行普遍的、無差別的互相友愛。就是“視人之國,若其國;視人之家,若其家;視人之身,若其身”。使彼此的利益兼而為壹。這是墨家思想的核心!
2、尚賢,就是尊重、重用賢人,所謂“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3、尚同,就是“選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而天子則尚同於天,這樣整個社會也就達成統壹了。
4、非攻,就是反對侵略和掠奪戰爭。墨子認為戰爭是“天下之巨害”,只有制止相互征伐,社會才能得到安寧。
法家的政治思想
中國戰國時期以法治為思想核心的重要學派。其思想先驅可追溯到春秋時的子產,實際創始者是戰國前期的商鞅、慎到等。戰國末期的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論和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
壹、 商鞅的政治思想
商鞅主張法治,他認為法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只有實行法治,國家才能安定。“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所以備民也。”為此商鞅對法治提出了壹些原則:刑無等級、明法利民、輕罪重罰。商鞅還認為法律具有安分、勝民、實行富國強兵政策的保證的作用。
二、韓非的政治思想
韓非創立了法術勢兼用的君主專制理論,建立了完整的法家理論體系。韓非主張實行絕對的君主的專制制度,君主至上。關於法,他認為“法壹而固,以其所重禁其所輕,法不阿貴”。關於術,他認為,第壹,君主無見其所欲。第二,虛見無事。第三,循名擇實,實驗群臣。關於勢,第壹,要禁止臣下結黨私營。第二,嚴格控制重臣的政治經濟實力。第三,臣不得專擅兵權、人權。
三、法家政治思想的特點
1、主張實行富國強兵政策。
2、主張實行極端的君主專制統治、重視法律的作用。
思想發展期
思想發展期是是中國歷史上的秦漢時期,而秦漢時期是中國君主專制進壹步確立的時期,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封建制有了進壹步的發展和鞏固而與之相適應的中國政治思想史也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秦漢隋唐著名帝王的政治思想
壹、秦始皇的政治思想
1、尊君,秦始皇在政治指導思想上秉承法家傳統,是法家“以法治國”主張的信奉者和實踐者。他強化君主權威,加強專制統治。
2、中央集權思想,秦始皇聽從李斯的觀點,制定了中央官制和地方群縣的政治制體制。
3、重刑主義的法治思想,認為對人民壓迫得越重越好。這種政治暴力和政治思想是法家重刑理論的極端化發展,體現了秦代帝王思想專制的本質。
4、“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文化專制思想,頒布“焚書令”,還要求人們以吏為師:“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從而真正實現思想文化的“壹體化”。
二、漢武帝的政治思想
1、求變,他反對墨守成規,多次提出要“變”,要求從實際政治出發。
2、求治之本,漢武帝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自知“任重而守重”。他屏退百家,獨尊儒術,杜絕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混亂思想加強思想專制和個人專制。
3、德刑兼用及任賢。
唐太宗與貞觀時期的統治集團
三、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大唐帝國呈現出政治修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盛世。第壹,他以唐為鑒,居安思危。並提出民本論,君依於國,國依於民;立君為民,民養君,民擇君,民歸於君;重民政策有君主無為, 因順民心,不竭民力,以農為本, 調整官民關系。第二,提出君臣壹體論:君不可以獨治說;君臣合道;君臣師友;君臣利害攸關說;君主臣輔。第三,治國策略,求諫納諫;重農;輕徭薄賦;重賢;重法治。
漢唐道家的政治思想
壹、 漢初黃老的政治思想
中國戰國時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黃老之術始於戰國盛於西漢,引進法家學說,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並兼采陰陽、儒、 墨等諸家觀點,形成自己的壹家之言,這就是黃老思想。黃老思想的特點是“無為而治”。其思想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靜勿擾民,治道無為,分任責成,君佚臣勞。
二、鮑敬言的政治思想
他是兩晉之際的思想家,是道家人物,是無君論者。他批評君主與等級觀念,主要認為君主窮奢極欲,對人民極盡壓榨。並且否定“尊卑有序”的平等觀與無君理想政治。
三、葛洪的政治思想
葛洪的政治思想兼及儒道兩家,基本政治主張是有君論。他有著及其強烈的尊君思想,主張君主專權。其思想在出世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前期的主張弘揚儒家思想轉向了儒道合壹。提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的觀點。
漢唐儒家的政治思想
壹、賈誼的政治思想
賈誼主張儒法結合,以儒為主。壹方面力主實行儒家傳統的德治教化、仁政等治國方略,主張以民為本;實行仁政以利民、富民;減輕刑罰,政不擾民;張四維(禮、義、廉、醜),行教化。另壹方面,賈誼主張禮法兼施,強化中央集權。他認為黃老道家的“清靜無為”已不再適應“方今之勢”,為此,他明確提出要興禮義、定法制,以禮義為據,鞏固中央集權,強化君權。
二、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以儒為主,儒法合流的產物,形成了系統的天人政治論,董仲舒的“天人合壹”理論標誌著先秦儒學想著神秘主義轉化的完成。維護君權至上是董仲舒的基本政治主張之壹,同時又系統闡述了天譴說,並試圖運用陰陽之道規範封建統治者的政策原則,提倡德刑兼備,以“德治”為主。董仲舒將他所崇尚的政治原則稱為“道”,認為道是萬世不易的永恒法則,在堅持道的前提下,主張統治者應根據政治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局部調節,這就是經、權和更化的思想。
三、王符的政治思想
王符的儒家政治思想體現了以儒為主、儒法結合的特色。他既繼承了儒家的民本、德化思想,又強調刑罰的重要性。同時,他認為,僅有德化是不行的,治“亂國”必須用法治,法令刑罰是維護封建君主制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王符法治的核心理念是把法、術、權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互制約,互為補充。進壹步加深了統治者德法並用、儒法相輔的政治理念。
四、王通的政治思想
王通的政治思想《中說》三教合壹的政治主張,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吸收佛道二教的思想成分,使三教融合為壹;王道治國論即興王道、正禮樂;以清靜無為為本的治國方略即寬緩刑政、輕徭薄賦。王通以明王道為己任,非議漢代經學,致力儒學復興,提出了壹些有價值的思想。
五、韓愈的政治思想
排佛樹儒的道統說,佛教是夷狄之法,對封建國家,有害無益,佛不足事,天子信,佛敗壞社會風氣。他有著尊君抑民的專制主義理論(崇君論)。韓愈指出,儒家之道與釋老之道的壹個重要區別在於,儒家之道不僅僅止於道德自覺的層面,不僅僅是壹種內心的境界,而是要體現在具體的行動上。所謂仁存於內,義見乎行,心和行的統壹才是道的全部。釋老之道無補於國家社稷,而儒家之道則是道德與政治壹體化的最高原則。
六、柳宗元的政治主張
他的主導思想是儒家,與傳統儒家壹樣,他非常重視“禮”的作用,主張“儒以禮立仁義,無之則壞”。同時,他對法、道、釋各家思想也有所兼收並蓄。例如在禮刑觀上,他就對法家以法為治的理論有所吸收,認為禮和刑在原則上是壹致的,但二者又各有自己的功用。此外,他還提出“吏為民役”說,強調官吏應是人民的仆役,他的職責就是要給人民以實際利益。同時還批判傳統倫理說教,廢“六逆”批判唐王朝的弊端:賄賂公行而征賦亂;貪官汙吏騷擾民生;宦官專權朝綱敗壞。
七、漢唐儒家的政治思想特點
1、君臣觀的法家化——從相對到絕對。
2、儒家基本道德原則和規範的法家化——“三綱”的產生。
3、法制指導思想的法家化——德主刑輔。
思想完善期
這壹時期基本上是中國歷史上的宋明時期。也是君主專制更加完善時期,與這時期的社會特點相適應,中國的傳統政治思想的發展處於更加完善時期。出現了以朱熹、王陽明為主要代表的宋明理學政治思想史。同時還出現了以王安石、陳亮為代表的宋代功利政治思想。這種思想針對社會積弊提出壹系列註重功利的治國主張。這是中國傳統思想完善化的重要標誌。
宋代的功利思想
壹、 李覯的政治思想
李覯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特點是註重功利,具有改革時弊的政治傾向,此思想是以其天道觀和通變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他認為,天道觀是變化的,君主必須效仿天道處理政事。所以,在政治上他強調“救弊之術,莫大乎通變,並支持當時的政策。在他的政治思想中,提出了安居足食的民本思想,本於財用的治國主張,憑土均田的改良措施,以利統壹的功利思想。
二、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王安石以註重功利、推行變法為其政治思想的主要內容,以五行學說為核心。他認為,形體是人性的基礎。“行者,有生之本。同時還有“變祖宗之法”的政治主張。變法主要包括富國和強兵兩方面內容。在富國方面頒布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等,在強兵方面頒布了保甲法和將兵法。他提出,“抑豪強,伸貧弱”的均平思想以及“急農事”與“良力善法”的理財思想。他認為,理財必須急農事,理財必須以良力善法作保證。
三、陳亮的政治思想
陳亮是代表當時愛國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利益的思想家,提倡功利,反對空談性命義理。陳亮的政治思想核心是功利思想,他主張道在事物之中,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他提出了不少觀點,第壹,“人之同欲”的性命論,認為人的物質欲望就是人的天性,在這種正當的天性中,有壹種客觀的不以人的物質為轉移的準則,這就叫天命。第二,“正人心、活民命”的民本思想。第三,註重事功的功利思想。
四、葉適的政治思想
葉適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代表著當時的進步傾向。葉適的功利主義思想是以他的哲學思維作為理論基礎的,也就是道在事物之間的自然觀。他說:“物之所在,道則在焉,物有止,道無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該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他提出了:第壹,寬民知政的民本思想,主張解決民眾疾苦,主張寬民之政,盡量減輕賦役免除雜苛負擔。第二,“以利與人”的功利思想,他認為離開了理就無所謂義,認為只有給民以實際功利,才能顯示出光明的道義。第三,重勢分權的治國思想,他認為既要加強君主優勢,又要適當分權給地方,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宋明理學的政治思想
壹、張載的政治思想
張載的學術思想對以後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壹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壹,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張載的思想要點是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氣有聚散而無生天,氣聚則有形而見形成萬物,氣散則無形可見化為太虛。他認為宇宙是壹個無始無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浮與沈、升與降、動與靜等矛盾的對立運動。他還把事物的矛盾變化概括為“兩與壹”的關系,說:“兩不立則壹不可見,壹不可見則兩之用息。”認為兩與壹互相聯系、互相依存,“有兩則有壹”,“若壹則有兩”。其政治思想:第壹,誣農民起義為賊、為盜,但比較註意現實,了解農民貧苦現狀,反對土地兼並和窮征暴斂,主張發展經濟讓人民安居樂業,以達“足民息盜”。第二,為達“足民”,提出“井田”說。具體設想是:收天下田為國有,“蓋人無敢據士者,又須使民悅從;其多有田者,使不失其為富”,把天下土地棋畫分布,人受壹方;對於原擁有田地的地主,根據其田地的多少,封為大小不等的“田官”,並允許他們在受封的土地內,收取什壹的田租;但經“壹二十年,猶須別立法”,選賢為田官,代替原地主。
二、二程的天理觀
二程的政治思想是以他們的理學作為理論基礎的,二程提出了以下政治觀點:第壹,天理觀,提出“天者,理也”命題。第二,提出“仁為王道之本”的仁政思想。第三,提出“以順民心為本”的民本思想,認為要鞏固宋王朝的統治基礎,必須順民心,厚民生,使民心安定而不向上犯亂。第四,“以立誌為本” 的君道觀。第五,“以擇任賢俊為本”的人才觀,二程認為治理天下,必須以知人善任、親賢人為急務。第五,“仁義未嘗不利”的義利統壹觀,認為利不妨義,求利不能丟掉仁義的準則。
三、朱熹的政治思想
朱熹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天理觀作為理論 基礎的。他的政治觀點有以下幾點:第壹,天理論,他認為理,是萬物的根本,這種理具有道德屬性,是封建道德的根本準則。第二,“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他認為,君主要遵守先王之道,推行仁政,才能使天下歸順。第三,“足食為民”的民本思想,認為民眾的根本在足食,衣食足才懂得遵守禮節,才能遵守君主專制的統治秩序。第四,“仁義為先”的義利之辯。第五,“積良積弊”的政治主張,他首先提出要改革軍制和打擊豪強、防止兼並、減輕賦役的措施。
四、王陽明的政治思想
王陽明政治思想上承孔孟的仁政思想,提出了以“明德親民”為核心的政治主張,即發揚內心光明的仁德,親愛於民,從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的。此外,王陽明在具體的政治主張方面,有地方治理的具體措施。如,社學,他大力提倡以教育為本,興辦社學;鄉約及“十家牌法”。
中國宋明理學的壹般特點
1、思辨化的儒學與先秦、漢唐儒學不同,宋明理學的壹個突出特點是它的思辨性。佛教傳人中國以後,其所具有的哲學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刺激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發展。但相對而言,儒家的應變總體上是滯後的。
2、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儒學從儒學自身發展來看,理學作為壹種哲學思潮或者儒學復興運動,它所強調的義理之學,是對於漢唐儒學的壹種反動,表現出壹種想要擯棄漢唐訓詁之學而直接面向經典、回復聖人之道的氣勢,頗有壹點“文藝復興”的味道。理學家們標榜自己的學說為“實學”、“實說”,批評佛老的學說以及漢唐的章句之學和講求濤詞歌賦的詞章之學為“虛學”、“虛說”。虛實之別,就在於是否講求儒家的義理。理學所強調的義理,實質上也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綱常人倫以及內含於其中的“所以然”與“所當然”的道理。
3、融合佛老的儒學宋明理學作為儒學發展的壹個階段,它帶有明顯的融合佛老的特點。宋明理學的融合佛老表現為三個方面:其壹是借鑒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觀和本體論,建構儒家的哲學理論基礎;其二是借鑒佛老傳法的法統,創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即儒家的“道統”;其三則是把佛老的禁欲主義說教吸收進來,把它作為理學的壹個基本思想,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論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