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壹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由於書畫同源,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強調骨法用筆、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對聯 現代漢語詞典上的定義是:寫在紙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頭上、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又稱楹聯,是壹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也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區分大小詞類相對,可見稱“對聯起源律詩”是根本的錯誤。傳統對聯的對仗要比所謂的詩對聯工整。 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壹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下聯以異物對之,或和其意,或駁其意。意義及深之對句,散文對聯亦不可說不行。 [剪紙]是壹種鏤空藝術和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是中國民間藝人的拿手絕活。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壹,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壹,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王老賞大弟子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紙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 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用壹種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就叫單色剪紙,它如同版畫中的單色木刻壹樣,是最常用的壹種形式,這類作品顯得十分樸素大方。而套色剪紙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這種形式並不常用,但是看起來生動形象。 [面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山東面塑起源於菏澤,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面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壹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天真料漫的兒童,以及各種神話故事、戲劇、歷史人物精致的玻璃框內,就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
中秋節創意主題方案1
壹.活動背景
中秋節是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僅次於春節。這壹天,家家戶戶吃團圓飯,品嘗月餅,賞月,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中秋之夜,明月當空,光輝灑滿大地,業主們歡聚壹堂,體現出小區裏大家庭般的和諧氛圍。
二、活動準備
(1)活動主題:中秋佳節,大團圓。
㈡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