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有哪些主要的戲劇?它們是如何形成的?他們有什麽特點?

中國有哪些主要的戲劇?它們是如何形成的?他們有什麽特點?

大概有360種。

我列舉了主要的說:

昆曲的曲調和流派,簡稱昆曲或昆曲。元末,南戲傳到昆山地區,與當地語言、音樂相結合。後經昆山樂師顧儉改良,促進其發展,明初稱為昆山腔。明嘉靖在太倉魏良輔居住10至20年(1531 ~ 1541)。他在張、謝林泉等民間藝人的幫助下,總結了北曲的演唱藝術成就,吸收了海鹽、益陽的優點,對昆曲進行了改革,總結出壹系列的演唱理論。但此時,昆曲只是壹部清唱劇。

京劇,也被稱為“皮黃”,由西皮和黃兒兩個基本音調組成,它還唱壹些地方曲調(如梆子和吹腔)和昆曲。1840左右在北京形成,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它有時被稱為“國粹”。它是中國現代戲曲的代表,業務全面,表演成熟,氣勢恢宏。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有200年的歷史。京劇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在歷史上,它曾被稱為皮黃,黃兒,黃強,京劇,京劇,國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個安徽徽班進京,在京與昆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結緣。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最。京劇是壹門綜合表演藝術,即唱、念、做、打、舞。它通過節目的表現手段,講述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恐、悲”的思想感情,擁有生命、勇氣、純潔、醜陋四大業務。2006年5月20日,京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京劇和戲曲。它是由流行於北京的壹種曲藝——彈弦排子曲發展而來的,原名為曲藝劇。於1952正式命名為曲居。丹仙派格又稱“八角鼓”,是壹種用派格對聯、三弦伴奏、八角鼓唱故事的說唱藝術,曲調豐富,情境多樣。其主要曲調有太平年、雲蘇調、洛江怨、程楠調、斬靛花、湖廣調、南鑼北鼓、計數唱等。它們大多來源於民間小曲,有兩首抒情長調和兩首敘事長調,成為曲劇選擇和改編創新唱腔曲調的主要來源。

評劇評劇是中國北方的壹種戲曲形式,在華北、東北和其他壹些地區非常流行。評劇是中國戲曲的壹種,俗稱蹦蹦戲、羅子戲,也叫平腔梆子,於1935今天改名。1910在唐山形成。評劇是在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的形式是單調的。成等藝人改革後,第三人稱改為第壹人稱,演員扮演劇中人。他們在跳樂的基礎上,吸收了冀東的民間音樂素材,創作了旅行時使用的唱腔,並配以全套河北梆子樂器,因此得名平腔梆子戲。評劇對現代戲劇的創作和表演有很大的影響。其中,小白的《解放初期的九尾狐與小女婿》、新的《劉巧兒》、祥林嫂、小黑的婚姻、藝海的仇恨、東北的小女婿等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劇種之壹。解放前,它有許多名字。在河北稱為直隸梆子、河北梆子、梆子戲,在其他國家稱為北京梆子、笛梆子、反調等。此外,也有人稱之為魏梆子或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除京津冀外,還流傳於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長江以南的活動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漢等地。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越劇中的中國戲曲形式。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越劇擅長抒情,以唱功為主,聲音清亮動聽,表演優美動聽,真的很動人,江南地方色彩很濃。越劇演員最早由男班演出,後改為混合班或全女班。

徽劇是壹種重要的地方戲曲聲腔,主要流行於安徽省和江西省婺源縣。明末清初,彈撥聲腔傳入安徽,在安慶的石牌、樅陽、桐城等地與當地聲腔、民樂相結合,形成了壹種撥子。乾隆年間,脫胎於四平腔的撥子和吹腔逐漸融合,形成黃兒腔。黃兒戲和湖北西皮組成了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劇的基礎。清初,徽劇盛行於安徽、江浙壹帶,並在南方廣泛流傳。清朝中期,風靡全國。清朝乾隆年間,“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相繼入京,名揚全國。這就是著名的徽州班進京。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徽劇在北京與湖北漢劇結合,逐漸演變為京劇。清末京劇興盛,徽劇藝人改弦更張,但徽劇仍在徽州部分地區流行。徽劇是壹座包羅萬象、豐富多彩的藝術寶庫,是新安文化燦爛篇章中的重要壹頁。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等地都有專業或業余的黃梅戲表演團體,廣受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18世紀後期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民間劇種。其中壹支逐漸東移至安徽安慶,並結合當地民間藝術,用當地語言演唱、說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這就是今天黃梅戲的前身。民國十年(1921)出版的《宿松縣誌》首次正式提出“黃梅戲”這壹名稱。黃梅戲現已成為深受全國觀眾喜愛的名劇。黃梅戲已有200年歷史,是壹種“自唱自樂”的民間藝術。

梨園戲原是古代對戲班的別稱。泉州地區過去也叫戲班,叫大梨園某班,小梨園某班。梨園戲是流行於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語地區的“老戲在路上”、“老戲在路上”、“戲子”(又稱第七類)等古老劇種的統稱。

劉孜戲是以菏澤、濟寧、徐州為中心,流行於魯、蘇、豫、皖、冀交界的30多個縣戲中的地方戲。《黃河以北》又名黑仔戲,有“皮毛沃沃”、“百調”、“吹調”之稱,是中國戲曲的古老曲調之壹。在中國戲曲史上,曾被稱為“劉冬、西浜、南昆、易貝”的“劉冬”是魯劇中的劉孜。劉孜戲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地區的民間歌謠為基礎,吸收了高腔、青陽、亂彈、昆曲、羅羅、皮黃的壹些劇目和唱腔,必須加以發展和演變。因為曲牌裏有壹個劉孜調,所以叫劉孜戲。該劇與大仙戲、洛子戲、席絹戲壹脈相承,相互影響。都是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都屬於弦繩聲腔體系。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魯西南和魯中地區的地方戲曲。又叫“高調梆子”,是“高調”或“高調梆子”的簡稱,因其高亢刺激的特點,又被稱為“為壹個人的生命而死”。主要流行於魯西南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柳城、臨沂的廣大鄉鎮。山東梆子是山東的壹個古老劇種,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濃郁的山東地域特色,唱腔優美,音調高昂。與其他兄弟梆子戲不同的是,它的特點是花腔多,曲調多,曲調多落在“啊”音上。在其發展過程中,對周邊兄弟劇種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如山東的萊蕪梆子、梁家弦、四平腔,豫劇的豫東腔、湘府腔、沙河調,江蘇的江蘇梆子,山東的另壹古老劇種劉孜。

魯劇,也被稱為“偽裝揚琴”和“秦腔”,流行於山東和部分江蘇和安徽。它發源於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由山東舒勤演變而來,距今已有65,438+000多年的歷史。最初的魯劇班多為農村村落,在田間地頭演出,影響不大。1910左右登臺。1953山東魯劇院成立後,魯劇成為流傳山東各地、享譽全國的劇種。魯戲屬於農村藝術,演的是農事,唱的是農家情懷。角色多為小眾、小丹、小醜。歌詞和道白取自民間語言,伴奏樂器以部落虎、二胡、三弦為主。傳統劇目有《畫龍點睛》《姐妹好嫁》《李二老婆改嫁》《借妻》《石龍灣》等。代表人物有郎鹹芬等人。2007年6月中旬,首屆魯劇文化藝術節在魯劇之鄉山東省東營市成功舉辦。

豫劇又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腔。因為早期的演員都是用自己的聲音演唱,所以開場和出場的時候都是用假聲把片尾的帶子翻上來,也叫“河南”。豫西山區的表演多以山地和平原為背景,當地稱之為“背山吼”。因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主要劇種之壹。豫劇流行地區分布廣泛,大江南北、黃河西岸乃至新疆、西藏都有演出。

秦腔又名亂彈,起源於西部秦腔,流行於西北地區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叫“梆子戲”,因為它用棗梆子做打擊樂器,俗稱“毛毛子”(因為拍手時發出“毛毛”的聲音)。明末佚名作家連的傳說,用的是“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發源於甘肅。甘肅古稱西秦,故名。清朝康熙時,陜西涇陽人張鼎盼寫《論秦腔》,說明此時秦腔已發展到成熟階段。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在京城引起轟動。對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

莆仙戲是福建地方劇種之壹。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典雅,很多動作深受木偶戲的影響。莆仙戲的業務遵循南戲的老規矩。原本只有生命、丹、堅守生命、澤丹、美妝(網)、終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莆仙戲有著深厚的音樂傳統和豐富的唱腔。至今仍保留著宋元時期的大量南戲音樂。莆仙戲的聲腔以“杏花腔”為主,是壹種具有濃郁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由莆仙民歌民謠、十音八音、佛樂、宋元歌詞、大曲歌舞等綜合融合而成。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兩縣,以及福建中南部的興化方言區。其劇團足跡遍布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城市和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起源於唐代,成於宋代,盛於明清。表演形式最古老,劇目最豐富,是表演藝術中最有特色的劇種之壹。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兩縣興化方言區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鄰近縣。宋代以莆田、仙遊命名,明清以興化命名。建國後改名為莆仙戲。

錫劇、傳統戲曲和流派。流行於江蘇南部和上海。起源於太湖之濱的無錫、常州農村,最早被村民用當地民歌說唱故事自娛自樂,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為民間藝術形式的“灘泉”,因唱腔風格略有不同,可分為“無錫灘泉”和“常州灘泉”。之後,灘泉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采茶燈》的肢體動作,開始吟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大部分是兩個人壹檔,在農村活動。他們表演的節目只有壹次,為了生活(或者為了醜),比如《雙發》、《磨豆腐腦》、《拉蘭花》、《會安堂》,稱之為“二人轉”。入城後發展成幾十人壹起表演的“大同戲”,劇目還增加了明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鏈等劇種。辛亥革命前後,無錫、常州的譚春戲正式搬上舞臺,並陸續進入上海。不久,他們逐漸加入班級演出,改名為“昌文戲”,並命名為錫劇1952。目前,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共有32個錫劇團。錫劇是壹種善於抒發情感,具有江南水鄉味道和特色的劇種。它的詠嘆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格式變化結構,上下句之間常插壹個或長或短的空白板。錫劇的音樂抒情悠揚,有江南水鄉的優美風格。錫劇音樂屬於曲牌板腔復合體,具有顯著的男女腔分離特征。主調是春調。20世紀30年代還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調(由蘇彈、評彈演變而來的說唱調)的零陵調,蘇彈、屈伸的迷調、三角板,京劇的高八子、【春調】、【紫竹調】、【九環】、【繡兜】。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家和演員密切合作,統壹了錫劇的音樂風格並區分輕重緩急,先後改編創作了多種板式唱腔。改革後的錫劇音樂面貌煥然壹新,曲調柔和、流暢、輕快,具有“江南絲竹”的特色。伴奏樂器以二胡為主,副二胡為輔,琵琶、三弦、揚琴為輔,笛子、簫等管樂器也開始伴奏演唱。錫劇樂隊以前只有壹把二胡,現在除了二胡,還有琵琶、三弦、小提琴、笛子、笛子、中國胡、小提琴、大提琴伴奏。打擊樂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著名劇目有傳統戲劇《雙推磨》、《祠堂認母》、《安堂相會》、《李夢君》、《明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劇《紅花歌》、《海島女民兵》等。當代錫劇有許多著名演員,如姚澄、、梅蘭珍、、王、、王等。

、楊、吳亞彤、薛景珍。

雍戲是廣西的劇種之壹,流行於廣西的粵語地區。雍戲曾被稱為老戲、粵劇、五六腔、地方戲等。1951年命名為永戲。雍戲主要流行於廣西南寧、百色、欽州等地。它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了。清道光、鹹豐形成於邕州古稱南寧,故名“邕戲”。該劇是在賓陽戲和武鳴老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於皮黃體系。唱腔和劇目與桂劇相似,也吸收了粵劇的壹些藝術因素。雍戲以其精湛成熟的藝術技巧、典雅獨特的風格和詼諧風趣的戲劇語言獨樹壹幟。

粵劇,廣東地方劇種之壹,以粵語演唱,主要流行於粵語地區,又稱粵劇。原名大戲或廣東大戲,源於南戲,1522年至1566年(明嘉靖年間)開始在兩廣出現。是揉合合唱、樂手演奏音樂、舞臺服裝、抽象形式等的表演藝術。粵劇的每個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最初表演的語言是中原音韻,也稱為歌劇院普通話。到了清末,知識分子為了宣傳革命,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讓廣東人更容易聽懂。粵劇被列入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壹批518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貴州地方戲曲,從曲藝秦文(壹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展而來,最初被稱為秦文戲。(又名“秦文”、“貴州彈詞”)是1953開發的。清代光緒年間,揚琴在貴州非常流行。其抄本抄於嘉慶、道光年間。現有傳統歌本400多疊,大部分改編自古典小說和戲曲劇本。歌詞以韻文為主,遵循歌唱文學中的“三、三、四”和“二、二、三”兩種句式。除了揚琴外,還有其他伴奏樂器,如甕豎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簫、笛子、淮鼓、叮鈴鈴、灌頂和摔板等。有清板、板兒、刁揚、苦、二流、春兒等六種基本曲調和七種曲牌。唱腔委婉,語言樸實。黔劇是貴州揚琴說唱藝術在舞臺上創造的壹種新的地方戲。它誕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初,正式命名於20世紀60年代。它的演唱主要繼承和發展了秦文民間說唱藝術的傳統。其表演是在吸收和借鑒昆曲等傳統劇種表演的基礎上,借鑒當地各民族的民間表演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演員普遍較年輕。

雲南戲是雲南的主要劇種之壹,有黃色口音,流行於雲南省和貴州、四川部分地區。絲弦(起源於較早的秦腔)、襄陽(起源於漢代的香河派)、胡琴(起源於徽劇)於明末至清乾隆年間傳入雲南並逐漸發展,逐漸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劇種。滇劇的絲弦、胡琴、襄陽和壹些雜調都來源於省外人士的戲曲聲腔:絲弦來源於陜西聲腔,胡琴來源於由聲腔演變而來的徽州聲腔,襄陽來源於楚腔(辛亥革命後改稱漢劇)。三調傳入雲南後,結合雲南方言音、風俗民樂進行改造,逐漸形成了滇劇三大調。此外,雲南戲的昆頭、昆道班與昆曲有關,平盤、橋、參調、安慶調與吹調(又稱石牌調)有關。當這些聲腔在雲南戲劇的舞臺上融為壹體,就是雲南戲劇形成之日。

  • 上一篇:中藥龍頭股排行榜?
  • 下一篇:關於廣西中醫藥大學2020年引進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博士的公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