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燈彩的燈彩起源

中國燈彩的燈彩起源

作為壹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唐詩曰:“紫禁煙花壹萬重,鰲山宮闕隱晴空,玉皇高拱雲霄上,人物嬉遊陸海中”。至宋代,汴梁、臨安上元燈節,延續五夜,“四十裏燈光不絕”,《東京夢華錄》記載了當年燈會盛況。朱元璋建都南京,曾於元宵節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遷都北京後,元宵辟專區懸燈,增設燈市。清代燈節也“競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壹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彩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國古代制作的燈彩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在溫州樂清、永嘉等地,盛行著壹種叫“首飾龍”的龍燈。它和其它的龍燈不同,全身不是呈龍形,而是依照魚船結構,整個首架是以壹條弧形木條做基礎,上面用竹條和篾絲糊紙紮成壹只龍船。船長3米,款米,高米3左右。前有龍頭,在龍頭口狀部分,含珠垂須,作為龍的象征性標誌,後有龍尾,中間“龍身”上有5-7層樓閣。上插各色小旗,每層左右和後方系復壁結構,內壁貼透光白紙,外壁貼淡綠色或五顏六色的細紋刻紙圖案,當龍腹內點燈時,燈光映得四周刻紙奇彩紛呈,耀眼奪目。整只龍船飾有70多個制作精巧的亭臺,在各層亭臺中又配飾著近300個精彩的綢塑人物組成80多出戲,內容大多取材與《三國演義》、《說嶽全傳》。漢族民間稱為“龍船燈”,又叫“樓船”。整個龍燈還裝有木制齒輪傳動裝置,把所有吸取人物分別聯結在壹塊。通過燈下的壹人搖手,由壹個人操作,可牽動全部綢塑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動作,妙趣橫生,逗人喜愛,顯示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首飾龍屬於觀賞性龍燈,專供人們觀看,壹般不做舞蹈表演。當首飾龍出動時,還有壹只和龍燈配套的燈,俗稱“龍船月”,因它的形狀像上弦的月亮,故名。它的體形很小,沒有亭臺樓閣,也不貼剪紙圖案,只在燈的左右繪上壹點龍鱗,以做象征。

每年元宵節前,各地要雇紮燈藝人,花兩個月時間,才能制作好壹只龍燈。快到元宵節時,龍船燈便和其它龍燈壹起出來活動。活動時間壹般是從正月初十開始至十六,壹***七晝夜。人們扛著首飾龍,到各村各家巡遊,並敲著大鑼大鼓,演唱著吉祥頌詞。到第七夜,各村的首飾龍照例要集中到附近的壹處廟宇中,進行“收殤”(用火焚化),所謂送龍上天,並以芝麻、綠豆撒之。在收殤前,還要讓村民評論各龍燈的工藝高低,特別是龍船燈尾部壹張大型的細紋刻紙(俗稱“龍尾花”),誰如能評上第壹,就被稱為“龍船哥”,是很大的榮譽。 跑馬燈亦叫“走馬燈”、“調馬燈”。馬燈,是仿照馬的形狀用蔑紮紙糊而成,也叫“竹馬燈”。分馬頭與馬身兩段,捆縛在扮演馬燈舞者腹前和背後,人居中間,走起來像騎馬壹樣,俗稱“馬頭軍”。壹般為8匹,其中白馬6匹,胭脂馬(紅馬)2匹。元宵節前後,在城區大都由十歲到十三歲的男孩組成,每人胸前有壹紙紮馬頭,下掛著壹個小鈴,背後有壹紙紮馬尾,用帶系在身上,跑起來能上能下左右擺動,馬鈴叮叮作響,手中拿著壹根竹竿當馬鞭,晚上,馬頭、馬尾中部都點上蠟燭。表演時,由壹個或兩個孩子扮演馬童,呼引馬隊,出場表演。孩子們邊跑邊唱,加上舞蹈動作,走成“三角”、“連環”、“剪刀”等各種隊形,樂隊齊奏,曲調婉轉動聽。跑馬燈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後由主人賞給柑桔、炒米、蠟燭等,也有給錢的,賞銀牌的。清郭鐘嶽有詩雲:“歌唱新年樂意騰,滿城爭演上元燈。滾龍走馬喧通夕,火樹銀花燒不盡。”

  • 上一篇:陳石太極拳的招式名稱
  • 下一篇:“雙頭”京劇的知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