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在古代
中國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比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早2000多年。根據距今6700-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可能已經會燒陶罐,會挖骨哨了。這些原始樂器無疑告訴人們,當時的人們已經具備了音樂的審美能力。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古代音樂文化具有歌、舞、樂相結合的特點。葛家族所謂“三人操牛尾,以歌鑄足”就是最好的例證。當時人們所傳唱的“尊自然”、“爭糧”、“總獸之極”等內容,反映了先民對農業、畜牧業和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集歌、舞、樂於壹體的原始樂舞,也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比如黃帝的氏族曾經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雲門。關於原始的曲式,我們可以看到呂氏《春秋》中塗山石的女兒所寫的《等人曲》。這首歌的歌詞只有“等人”,只有“等人”這個詞才有真正的意義。這是音樂的萌芽,是孕育的語言。
二、夏商時期
夏商時期是奴隸制社會時期。根據古典文獻的記載,此時的樂舞已經逐漸脫離了原始氏族樂舞的特征,更多地被奴隸主占有。從內容上看,它們逐漸脫離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變成了對征服自然者的頌歌。如於霞治水惠民,於是出現了歌頌於霞的樂舞《大夏》。夏傑沒有辦法,商湯伐之,於是有了贊揚商湯伐桀的樂舞《大咪》。商朝巫術盛行,於是出現了專門祭祀的巫師。他們由奴隸主撫養,祭祀時跳舞唱歌,是最早以音樂為職業的人。奴隸主用樂舞祭祀皇帝和祖先,同時也用樂舞放縱自己。他們死後,要被樂師殉道。這種殘酷的殉道制度壹方面揭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客觀上反映了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得以迅速發展。據史書記載,夏朝時,用鱷魚蓋鼓。在商代,已經出現了木腔蟒鼓、雙鳥饕餮銅鼓和制作精良的樺木犁石鍋。受青銅時代的影響,商代就出現了編鐘和鈸,且多為三件壹組。各種打擊樂器的出現,體現了樂器史上打擊樂器發展的特點。始於公元前五千多年的體鳴樂器陶魁,從當時的單音孔、雙音孔發展到五音孔,能發出十二個半音。根據陶勛的發音,中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本五聲音階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而七聲音階至少出現在商殷時期。
三。西周和東周
西周和東周是奴隸社會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封建社會因素日益增多。西周時期,朝廷首先建立了完整的禮樂體系。在宴會和娛樂中不同職位的官員被要求有不同的職位和舞蹈隊。總結歷代的史詩樂舞,可以看到所謂的“樂舞六代”,即黃帝時代的雲門、堯時代的仙池、舜時代的邵、禹時代的大夏、商時代的大榭、周時代的大吳。周代也有采風察民情的制度。依托於此,大量的民歌得以保存,並在春秋時期被孔子刪除後,形成了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間有關入樂的詩歌1 * * * 305首。《詩經》最精彩的部分是“風”。它們是十五大的歌,流傳在河南省周圍,包括附近幾個省。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雅”“雅”幾種體裁,以及史詩般的祭祀歌曲《頌》。根據傳世人物分析,《詩經》中的歌曲可以概括為十種音樂結構。作為歌曲結尾的高潮,出現了壹個特別的名字“鸞”。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在《詩經》成書前後,以《楚辭》為藍本編選了九首《楚辭》,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至此,兩部音樂風格迥異的作品南北相得益彰。周代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多個方面,非常活躍。鐘子期知己的故事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了。這體現了演奏技術、作曲技術和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在古琴的演奏中,秦人也總結出“發自內心,才能對樂器有所回應”的心理感受。據記載,著名歌手秦青能“鳴樹止飛雲”。民謠歌手韓娥唱“三天停不下來。”。這些都是聲樂技術的高度成就。周朝高度發達的音樂文化,也可以從1978年湖北省睢縣出土的古樂器上看出端倪。這座可以與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地下音樂寶庫,提供了當時宮廷儀式和音樂體系的範本。這裏出土了八種124件樂器,按照周朝的“八音”樂器分類(金、石、絲、竹、玉、土、皮、木),幾乎各種樂器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六十四種編鐘樂器分上、中、下三層排列,總重量五千多公斤,總音域五個八度。由於這套編鐘具有商周編鐘壹鐘響兩次的特點,所以局部音區的十二個半音是完整的,可以在宮中旋轉,從而證實了先秦文獻中旋轉宮記錄的可靠性。曾侯乙墓的編鐘、盤器上也有銘文,是關於諸侯國間的樂法理論,反映了周代樂法的高度成就。到了周代,建立了十二法理論。五音(公、上、交、正、於)的名稱也已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度或七度音階是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的變化稱為弓玄,這樣就可以達到調音的效果。《管子·元帝》中記載的“三分盈虧法”在法學上有突出的成就。即在宮音弦長的基礎上,增加三分之壹(益壹)得到宮音以下的純四度簽;從符號的弦長減去三分之壹(損失壹)得到符號以上的純五商;五聲音階中每個音的弦長可以通過進壹步計算得到。按此法計算出全八度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構成“三分盈虧律體系”。這種節奏是由自然的五度音程形成的,每次產生的音調略高於十二平均節奏的五度。導致十二次後得不到原節奏的高八度,造成所謂的“黃鈴不可復”,不便於宮內輪換。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節音樂旋律美的法制壹直延續至今。
第四,秦漢時期
秦漢時期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采集民歌的制度,對民間音樂進行采集、整理和變更,並在演出結束時,大量樂師在宴飲、郊祀、慶典上演奏。這些用來唱歌的歌詞,叫做樂府詩。樂府,後來引申指各種有音樂或無音樂的歌詞,甚至有些戲曲、七月都叫樂府。漢代歌曲的主要形式是宋相鶴。從最初的“壹人唱,三人和”的清唱劇,逐漸發展為絲竹樂器伴奏的“和合大曲”,具有“華麗-傾向-混亂”的音樂結構,對隋唐歌舞大曲產生了重要影響。漢代,鼓樂興起於西北邊疆。它由不同的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如橫吹、騎吹、黃門布道等。它們在馬背上或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會和民間娛樂。今天存在的民間打擊樂,應該有漢代提倡的遺風。漢代也有“百戲”,是壹種集歌舞、雜技、角力(相撲)於壹體的節目。漢代法學的成就是方靜用三分盈虧法將八度分為六十律。雖然這個理論在音樂實踐中毫無意義,但卻體現了法律思維的精妙。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五、三國、兩晉和南北朝
由宋相鶴發展而來的尚青音樂受到北方曹魏政權的重視,並設立了尚青部。金代之交的戰爭使尚青音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戲曲融合。到了北魏時期,這種南北融合的尚青音樂又回到了北方,成為流傳全國的壹種重要音樂。自漢代以來,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西方國家的歌曲不斷傳入內地。北梁時,呂光將在隋唐燕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龜茲(今新疆庫車)音樂帶到了內地。這說明當時各族人民在音樂上的交流是非常普遍的。此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樂器古琴已趨於成熟,主要表現在:漢代已有古琴專著《曹勤》解釋琴樂的稱謂。三國時期著名鋼琴家嵇康在《曹勤》壹書中記載:“徽為中山玉”。這說明當時的人已經知道了古琴徽上泛音的出現。當時,壹大批文人音樂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並出現了廣陵散(刺秦王)、曹、酒鬼等壹批著名曲目。南北朝末期,還有壹種流行的歌舞劇,有故事線、角色和化妝表演,有唱有跳,還有伴奏和管弦樂伴奏。這已經是壹部小雛形的歌劇了。這壹時期法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謝遜發現了金代管樂器的“孔正數”。南宋何承天用等差疊加法創造了壹個非常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定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盈虧定律黃忠無法還原的問題。
六、隋唐隋唐,政權大壹統。
特別是到了唐代,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其他城市的文化,為魏晉以來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礎,最終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全面發展的高峰。唐代宮廷所欣賞的音樂稱為“燕樂”。隋唐時期的七步曲和九部曲都屬於燕樂。它們是各民族和壹些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尚青音樂(漢族)、西涼音樂(今甘肅)、高昌音樂(今吐魯番)、龜茲音樂(今庫車)、郭康音樂(今俄羅斯薩馬漢)、安國音樂(今俄羅斯布哈拉)、田甜音樂(今印度)、高麗音樂(今朝鮮)。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龜茲樂和西涼樂。燕樂也可分為作壁和貝利。根據白居易的詩《貝利》,左臂的表演水平高於貝利。唐代流行的歌舞大曲是燕樂中的壹朵奇葩。它繼承了香河大曲的傳統,在九首樂曲中融合了各民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遍舞的結構形式。《焦芳錄》所載《唐大曲》有46首,其中《霓裳羽衣舞》因其出自著名帝王音樂家唐玄宗之手,風格典雅,為世人所稱道。著名詩人白居易寫了壹首生動的詩《衣羽舞歌》描述了這首大曲的表演過程。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在壹系列的音樂教育機構上,如教學作坊、梨園、大樂部、宣道部和專門教授幼兒的梨園等。這些機構通過嚴格的演奏考核,培養出了壹批又壹批才華橫溢的音樂人。唐詩,文學史上的壹絕,在當時是可以歡歌笑語的。那時候,藝妓們常常能很快唱出著名的詩歌;詩人入行後也以詩歌的受歡迎程度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琵琶是唐代樂隊的主要樂器之壹。它的形狀和今天的琵琶幾乎壹樣。現在的福建南曲和日本琵琶,在形制和演奏方法上還保留著唐琵琶的壹些特點。受龜茲樂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燕樂的八十四調、二十八調樂論。到了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法記譜法的古琴記譜法,壹直沿用到現代。
七、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繁榮為標誌,比隋唐時期更加深入。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文化生活的遊樂園“瓦舍”和“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唱、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妳還可以看到說唱音樂類型,如懸崖詞,陶珍,鼓詞,朱功調,以及雜劇和本元的表演。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其中,纏結和纏結兩種音樂結構對後來的歌劇和器樂的音樂結構都有壹定的影響。而鼓詞則影響了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朱功調是這壹時期成熟的大型說唱流派。其中,唱功占了很重的分量。宋代曲子音樂繼承了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分為引、緩、近、拍、序等形式。在歌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傳播”、“減詞”、“偷聲”等。南宋時期,姜夔是著名的作詞家、音樂家,他不僅會作詞,還會根據歌詞譜曲。他有17首自導自演的歌曲和壹首鋼琴曲《古恨》,有著代代相傳的底層。這些作品大多表達了作者對祖國人民的關懷,描繪了壹種恬靜悲涼的意境,如慢揚州、宛西的梅嶺、杏花的應等等。宋代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名作《瀟湘雲水》開創了古琴流派。作品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興趣。在弓弦樂器的漫長發展中,宋代就出現了“馬尾辮與胡琴”的記載。在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關註。在樂論方面,宋代就有《顏》音階的記載。同時,張炎的《詞源學》和沈括的《孟茜碧潭》中也出現了早期的《宮池譜》。現代盛行的壹種I音階譜直接來源於這個時間。宋代也是中國傳統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其標誌是南宋時期南戲的出現。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音樂豐富自然。起初,壹些民間曲調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而演唱。後來,當它發展成為曲牌式的戲曲音樂時,許多具有不同曲牌的樂句被組織起來,形成了壹種新的曲牌“集合”形式。南戲的唱法有很多種,有獨唱、對唱、合唱。傳世三書,張協狀元,見於《永樂大曲》。中國傳統戲劇藝術在元代達到頂峰,以元雜劇為代表。元雜劇最初興盛於北方,逐漸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交融。元雜劇的代表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還有號稱天下六傑的王實甫、喬繼孚。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元》、《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幕)和壹楔(序或切)組成。九折僅限使用同壹宮調,壹韻始終壹字(晚或旦)。這些規則有時會突破,比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五本打八折。元雜劇對南戲的影響使南戲(元明傳奇)進壹步走向成熟。出現了壹系列典型劇目,如《拜月宮廷》、《琵琶記》等。這些戲劇代代相傳,至今仍在上演。當時南北曲風格已初步確立,以七音為主的北曲厚重。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美婉約。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唱腔理論的專著,即燕南誌安的《論唱腔》,而周德清的《中原之韻》則是最早的北方音樂韻書。他把北語分為十九韻,把聲調分為平仄、上聲、升調、降調四種。這對音韻學的研究和戲曲說唱音樂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八、明清兩代
因為明清時期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加世俗化。明代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良莠不齊,但其影響已達到“不分男女”、“人人都是Xi之”的程度。於是,民間采編、出版、刻印小曲蔚然成風,從民間小曲到歌本、戲曲、鋼琴曲,民間出版物紛紛問世。如馮夢龍編著的《民歌》和朱權編著的最早的鋼琴曲《魔秘曲》。明清時期說唱音樂豐富多彩。其中,南方的彈詞、北方的鼓詞以及品牌音樂、琴書、道教的說唱歌曲較為重要。蘇州彈詞對南方美麗彈詞的影響最大。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玉幹為代表的蒼涼蒼勁的老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粗獷爽朗的馬調;余秀山是美麗溫柔的余調的代表。後來,許多新的學校誕生了。冀中的山東鼓、木鼓、西河鼓、京雲鼓是北方比較重要的鼓字。排子樂的說唱有彈弦、河南大曲等。秦書說唱包括山東秦書、四川揚琴等。道情說唱有浙江道情、陜西道情、湖北漁鼓等。還有壹些少數民族的說唱歌曲,比如蒙古族的評書,白族的大本鐘。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漢族的秧歌、維吾爾族的登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傣族的孔雀舞、彜族的月跳、苗族的蘆笙等。以聲腔傳播為特征的明清戲曲音樂達到了壹個新的發展高峰。明初有海鹽、余姚、益陽、昆山四大聲腔。昆山腔是由江蘇太倉的魏良輔等人改造而成的,以其細膩流暢的曲調和字首、字腹、字尾精致的發音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南北歌合流後,昆山腔形成了昆曲,曾是頂級劇種。最早的昆曲劇目是明代梁晨宇的《浣紗記》,其他重要劇目是明代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清代洪聖的《仙宮》。益陽戲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地方方言劇種產生了重要影響,使得地方劇種的數量與日俱增,如各種高腔劇種。明末清初,以陜西秦腔為代表的北方梆子迅速發展,影響了陜西周浦梆子、陜西通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這種鏗鏘大方的梆子腔在北方省份經久不衰。清末,由西皮和黃兒兩個基本聲腔組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並由此產生了影響全國的京劇。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在民間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如北京的芝華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樊氏鑼鼓等等。明代平沙雁、清代流水等琴曲,以及《陽關三層》、《虎跳十八拍》等壹批內容豐富的琴曲廣為流傳。元末明初以來,出現了《海清那天鵝》、《十面埋伏》等名曲,最早的由華編曲的琵琶曲出現在清代。明末著名音樂學家朱載堉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兩個相鄰律(半音)之間的長度之比,精確到25位數,這是世界上第壹個學術成果。
九、現代
這個時期從清末鴉片戰爭開始,經歷了壹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 * *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壹百多年來,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傳統音樂和從歐洲傳入的西方音樂交織在壹起,但音樂文化的發展是以民主和科學為基礎的。傳統音樂首先以革命民歌的發展為熱潮,如反映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起義,抗議沙俄入侵的強制搬遷歌,以及揭露五四時期軍閥背叛祖國、鎮壓人民的堅忍與苦難人民等都市曲調。在紅色根據地、邊區、解放區,革命歌曲更有優秀傳統,如田心順、刺繡等。京劇在中國傳統戲曲音樂中的形成影響了全國,出現了、以及後來的梅蘭芳、程、和周。各種地方戲,評劇,越劇,楚劇等。也取得了快速發展,而民族器樂的特點是出現了各種民間器樂俱樂部,如“田蕓學會”和“大同音樂俱樂部”。這反映出民族器樂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民俗活動基礎。這壹民間音樂活動的特點造就了許多優秀的民間藝人,花(盲人)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此外,各種鋼琴譜、琵琶譜的編纂出版也有所增加。雖然西方音樂傳入中國可以追溯到元明時期,但作為壹種文化形式,影響中國的應該是清末民初的學堂樂歌運動。當時,梁啟超、沈心工、李淑萍等維新派知識分子主張向歐美和富國強兵學習。學校音樂歌曲作為學生的音樂教材,重點宣傳愛國反帝,支持* * *和學習歐美科學文明,如《中國男人》、《體操-軍事演習》等。這些音樂歌曲不僅在學校流行,而且廣泛影響各行各業。這些歌曲大多借用外國曲調填詞,有的根據自己的曲調填詞,有的創作曲調。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中國開始傳播西方音樂,改良中國音樂,成立了壹些音樂學會,如“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中國美育學會”、“中國音樂改良學會”等。專業音樂教育最初就是在這些音樂社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0世紀20年代,蕭在上海創辦國立音樂學院,開始了正式的專業音樂教育。小尤美厭惡血腥,壹生致力於中國早期的專業音樂教育。五四時期,著名的語言學家和作曲家趙元任是中國早期專業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之壹。他註重民族語言音調和歌曲音調的結合,善於吸收傳統音樂的營養,寫出了《賣布謠》、《教我如何不去想他》等作品。民族音樂人劉天華通過學習西洋音樂,探索提高中國音樂的途徑,創辦了“中國音樂提高學會”,創作了《光明行》、《空山鳥》、《病中歌唱》等二胡獨奏作品,並將二胡納入專業音樂教育課程。黎錦暉創作了大量的兒童音樂劇,如《小畫家》、《麻雀與兒童》、音樂劇《可憐的秋香》等,也是中國新歌劇創作的早期探索。作為中國第壹代音樂學家,王光祈為中國音樂史和比較音樂學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黃自是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他為鞏固和提高專業音樂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培養了劉雪庵、江定仙、賀綠汀等壹批專業音樂人,他創作的《玫瑰三願》、《南鄉子》等藝術歌曲至今仍回蕩在音樂會舞臺上。他還創作了中國第壹部清唱劇《長恨歌》。這壹時期專業音樂的發展以歌曲為主要體裁,器樂相對較弱。但在器樂民族化方面也有壹些好的作品,如賀綠汀的鋼琴曲《牧羊人的短笛》、的鋼琴曲《花鼓》、馬思聰的小提琴曲《內蒙組曲》、凱爾的管弦樂曲《陜北組曲》、華的民族器樂《春江花月夜》和的《二泉映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