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壹,歷法的出現對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有壹定的影響。農歷,中國傳統歷法之壹,又稱“陰歷”、“陰歷”、“古歷”、“黃歷”、“夏歷”、“舊歷”。農歷是陰歷和陰歷的結合。壹方面,月亮繞地球運行為“月”,平均月長等於“朔望月”,與農歷原理相同,故又稱“陰歷”;另壹方面,設置“閏月”是為了使每年的平均長度盡可能接近回歸年,同時設置二十四節氣是為了體現季節的變化特點。所以農歷結合了陰陽歷的特點,也叫“陰陽歷”。時至今日,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華人,以及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仍然使用農歷來計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
聰明的中國人民通過多年的努力發明了歷法和節氣。據傳說,很久以前,有壹個叫萬年的年輕人。有壹天,他上山砍柴,因為太陽太熱,就坐在樹蔭下休息。突然,地上影子的移動激發了他的靈感。回國後,他花了幾天幾夜設計日晷儀。但在陰天、雨天、霧天,因為沒有太陽,測量會受到影響。後來懸崖上的滴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開始做壹個五層樓的漏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天氣的長度會每360天重復壹次。
當時的國君叫祖逖,意外的天氣也讓他很苦惱。聽說了壹萬年,我忍不住拿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君主,告訴祖逖日月運行的真相。祖逖聽後很高興,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我離開萬年,在天壇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臺和漏壺亭。祖逖對萬年說:“希望妳能準確測算出日月的規律,計算出早晚的確切時間,創造出壹種歷法,造福天下人民。」
冬去春來,年復壹年。後來經過長期的觀察和仔細的計算,壹萬年後才算出了準確的陽歷。當他向他的繼任者展示陽歷時,他被銀須覆蓋。君主深受感動。為了紀念壹萬年的功績,他把陽歷命名為“萬年歷”,並把它命名為日月壽星。
人類根據太陽、月亮和地球的循環,制定了符合自然和四季的年、月、日和春夏秋冬的規律,從而形成了歷法。中國古代有三種歷法: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陽歷也叫陽歷;農歷也叫陰歷、月歷;陰陽歷,又稱陰歷。其中,陰陽結合壹直沿用至今。為什麽陰歷可以沿用到今天?
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歷法是中國古代為了掌握農業事務,長期觀測天文運行的結果。中國的農歷被稱為陰陽歷,因為它不僅有陽歷的元素,還有陰歷的元素。它結合了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結束了它們對農業的影響。因此,中國的農歷比西方廣泛使用的純農歷或陽歷更實用、更方便。農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壹,它的準確性和獨創性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
介紹
漢族地區使用的陰歷,又稱夏歷,是陰陽合璧,以月為相,以太陽為年周期。新月,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所以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是每個月的開始。根據月相的不同,每個月的長度可能是30日或29日,12個月就是壹年。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奇數如1,3,...23作為“結”和奇數如2,4,...24為“氣”或“中氣”。因為太陽年周期與以月相為周期的12個月不壹致,所以每四年增加壹個月,加到沒有氣的月份後面。比如2004年2月,只有壹個“驚蟄”的節日,沒有氣,那麽閏月就要加到2月,作為閏二月。閏月的位置每年都不壹致。
農歷年壹般為12個月,壹個月的天數取決於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為29或30天,閏年為13個月,我國農歷年平均為353或354天,閏年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約為365.2422天(即太陽繞地球運行壹周的時間)。
農歷可以這樣推斷: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成壹條直線的那壹天,就是每個月的開始,稱為初壹。中日之間壹年中白晝最長的是夏季的至日,最短的是冬季的至日。根據這兩點將壹年分為24等份,得出24個節氣。通常最近的朔日(春節)所在的月份是正月。春節在公歷65438+10月20日到2月20日。
自古以來,每個朝代都要“立月”。在夏朝,冬季月是第壹個月,而第壹個月是“子”月,根據主枝記錄年份的方法。商朝修正新月,放在壹月,周朝修正新月,再放在壹月。太初歷法建立於漢代。雖然每個朝代仍設立新月,但民眾不再變動,始終以正月為新年,但“子”月仍保持在11。
每個皇帝登基的時候都要改年號,有時候想改就改。但從明朝開始,皇帝在位時不改年號,新皇帝登基時還是改了。這個年表的缺陷是末代皇帝的最後壹年與下壹任皇帝的元年重合。比如“同治14”就是“光緒元年”,因為這壹年是末代皇帝的忌日。但幹支年表壹直保持著。清朝除了康熙,沒有壹個皇帝在位超過60年。所以只要提到壹個皇帝的年號和幹支,年代就相當清楚了。比如“光緒乙亥”就是同治14或者光緒元年或者1875,同治年間沒有乙亥年。
中國的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節日,如苗族的4月8日,壯族的3月3日,白族的三月街,這些節日都是根據中國農歷制定的。漢族的傳統節日,如新年(春節)、元宵節、龍舟節、鰹魚節和中秋節,都是以農歷為基礎的。
早期日歷
中國的歷法和歷年采用陰陽三合歷;古代根據不同農牧業生產的需要,分別產生了陽歷和陰歷。農歷作為中國的傳統歷法,起源的時間最早,古籍中有很多記載,甲骨文和中國也有記載。目前壹般認為陰陽壹體的歷法規則起源於殷商時期。從黃帝歷到清末陽歷的啟用,中國歷史上有102個歷法。其中壹些歷法曾經對中國的文化和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的太初歷、隋唐的大衍歷和皇帝歷。盡管壹些歷法沒有被正式使用,但它們對健康、醫學、意識形態和天文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漢代以前的中國古代歷法以366天為壹年,用“閏月”來確定四季和壹年的結束。已經有日、月、旬、時的時間單位,陰陽歷的技術可用;觀測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和“減法”調整時差。歷法的實行成為壹件大事,其中壹項主要內容是“將閏月定為四時之齡”和“正閏盈”,即確定閏月的位置以及如何減去多余的天數(不加缺失的天數),從而確定年齡的結束和開始。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皇室的衰落,諸侯各行其是,於是出現了多軌歷,即諸侯和地方部落也有自己的地方歷;秦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以閏月四時為紀年的歷法。
漢初,中國歷法出現重大轉折,全國統壹歷法成為相對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指示司馬遷等人撰寫《太初歷》,然後劉欣撰寫了三部歷。這兩種歷法的重要特點是紀年壹體。壹年中的整數天是365天,而不是以前日歷中的366天。用“加法”代替“減法”調整時差,年齡周期的開始相當固定,閏月可以通過數學計算確定,不必“驗歷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退出了歷法。此後,中國歷代頒布的歷法都與太初歷法相似。民國成立後,歷年采用西歷或民國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