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翻譯史

中國翻譯史

翻譯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翻開這部翻譯史,可以看到翻譯高潮叠起,譯者難以計數,翻譯理論博大精深。了解這段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繼承祖先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有助於我們今天更深入地理解和發展我們的翻譯事業。簡而言之,中國的翻譯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壹是漢代——福琴時期;第二,隋唐宋時期;第三,明清;第四,五四時期;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1.中國的翻譯活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侯國之間的互動中就有了翻譯。比如,楚王去見嶽,就請翻譯。當然,這種翻譯不是語際翻譯。中國真正的語際翻譯活動應該說是始於西漢喪期的佛經翻譯。當時有個叫壹村的人來中國傳壹些簡單的佛經。東漢第二年(公元184年),佛經翻譯正式開始。翻譯安世高是個和平相處的波斯人。他翻譯了30多部佛經,如《安壽平易經》。後來,持月人智樓嘉谷(也叫樓嘉谷)來到中國,他翻譯了十多部佛經。智樓嘉譯的比較生硬,基本上是字對字,句對句,中國讀者很難理解。中國翻譯界目前的直譯與意譯之爭,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智樓嘉高有個學生叫智良,智良有個徒弟叫智謙。他們三人被稱為“三支”,是當時非常著名的翻譯佛經的翻譯家。朱法虎還和“三支”壹起從事佛經翻譯工作。他也是月氏,當時著名的佛經翻譯家。他壹共翻譯了175部佛經,為佛經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朱法虎和“三支”壹起被稱為月亮派。然而,這壹時期的佛經翻譯只是私人企業。在父親時代,佛經翻譯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時的主要組織者是石。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翻譯場,開始了大規模的佛經翻譯。由於石本人不懂梵文,為免失真,他主張逐字逐句的嚴格直譯。當時的佛經《堪布沙》就是這樣從梵文翻譯成中文的。為了把握譯文的質量,石邀請了天竺著名翻譯家(即印度人)。九先生考證了以往的佛經翻譯,批評了翻譯風格,檢討了翻譯方法。他主張意譯,糾正了過去音譯的軟肋,主張譯者署名以示負責。他翻譯了300多卷佛經,如《金剛經》、《北靜經》、《十二經》、《中觀經》和《維摩詰經》。其翻譯充滿了表現力和趣味性,堪稱當時的優秀譯本,至今仍被視為中國文學翻譯的基石。南北朝時,梁武帝邀請印度佛教學者帕拉瑪薩(499-569)到中國翻譯佛經。在華期間,甄珍翻譯了四十九部經典,其中《取大乘論》的翻譯在中國很有名,對中國佛教思想影響很大。第二,隋唐宋時期,從隋朝(公元590年)到唐朝,是中國翻譯高度發展的時期。隋朝歷史短,翻譯家和譯著少。著名的翻譯家是釋延聰(俗名李,趙君白)。他是中國翻譯史上的第壹個和尚。他壹生翻譯了超過100卷的23種佛經。閆妍用辯證法總結了自己的翻譯經驗,提出了做好佛經翻譯的八個條件:1)真心信佛,誌願利人,不懼久(真心愛佛,立誌助人,不懼久);2)知行合壹,先把腳站穩,不被侮辱(誠實守信,不惹別人嘲笑);3)當妳認識了三藏,妳就會對義有透徹的了解,妳就不會有停滯不前的痛苦。不存在晦澀難懂的問題);4)我涉足墳墓史,但笨拙(涉獵中國歷史,擅長文學,不要太笨拙);5)擁抱原諒。堅持不容易(衡量寬容,虛心求利,不武斷固執);6)沈迷道教,淡泊名利,不想炫耀(熱愛道教,淡泊名利,不想炫耀);7)認識梵文單詞,正確翻譯是閑的,不要落在別人後面(精通梵文,熟悉正確的翻譯方法,不失梵文所包含的意義);8)讀清雅飄逸,熟讀公章。不要對這篇文章壹無所知(還要學習中國訓詁學以免譯文不準確)。嚴聰也說過,“八個人準備好了,才能招到人。”這八條講的是譯者的素養,至今仍有參考價值。繼嚴聰之後,出現了中國古代翻譯界的巨星玄奘(俗稱三藏法師)。他與上述的鳩摩羅什、甄芝並稱為中國三大翻譯家。玄奘在唐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從長安出發去印度取經,十七年後回國。他帶回了657部佛經,主持了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組織最嚴密的翻譯場,19年間翻譯了75部佛經,1335卷。玄奘不僅把梵文翻譯成中文,還把老子的壹些著作翻譯成梵文。他是第壹個向外國人介紹中國作品的中國人。玄奘主持的譯場在組織上更加完善。據《宋高僧傳》記載,唐代翻譯家多達11種,是聽眾的主腦,精通梵文,佛學精深。遇有困難,能判斷並解決;2)義理作為譯者的助手,會和譯者討論翻譯出來的意思和梵文有什麽不同;3)譯者在背誦梵文時,要註意原文是否有錯誤;4)度語,根據梵文讀音改成漢字,也稱書法;5)書寫,將記錄的梵文發音翻譯成中文;6)對文字進行詞綴,對譯文進行排列,使之符合漢語習慣;7)參與翻譯,既校對原文是否有誤,又證明原文與譯文是否有差異;8)至於出版,由於中外風格不同,每壹行每壹節都要復制;9)潤色文字,從修辭上潤色譯文;10)梵文,翻譯完成後,用梵文念唱,看音調是否和諧,方便和尚念讀;11)守護使,責成大臣監督經典的閱讀和翻譯。玄奘對翻譯理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翻譯實踐,提出了“求真與隱喻並重”的翻譯標準,意為“信”“達”,在今天仍有指導意義。他還在翻譯實踐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多種翻譯技巧。根據印度學者和中國學者張的研究成果,玄奘采用了以下翻譯技巧:1)補充法(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2)省略(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減法);3)位移法(即根據需要調整句序或詞序);4)分合法(大致與分合法相同);5)假借名稱的翻譯(即使用另壹個翻譯名稱來改變常用的技術術語);6)代詞還原法(即把原代詞翻譯成代詞所代替的名詞)。這些技巧對今天的翻譯實踐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玄奘同時期的翻譯家還有《易經》、《易經》、《易經》、《不空》等,他們也翻譯了不少佛經。唐朝末年,沒有人去印度取經,佛經翻譯逐漸衰落。到了宋代,佛經翻譯遠不如初唐鼎盛時期。北宋幹德開寶時期,宋太祖派人西天取經,印度也從東方派名僧來華傳教。宋太祖還在太平興國寺建立了翻譯學院,專門翻譯佛經。雖然翻譯場的組織極其完備,翻譯的經典數量幾乎接近唐代,但質量卻不如唐代。當時著名的僧翻譯家主要有田、法虎等人。昝寧(高,今浙江德清人)在翻譯理論方面有很大貢獻。他曾經總結了以往翻譯經典的各種情況,提出了解決翻譯過程中各種矛盾的六種方法。這是中國翻譯理論在唐代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翻譯理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到了南宋,由於社會動蕩等原因,佛經翻譯很少,史書記載中也沒有翻譯。隨後的元朝,統治者翻譯了趙巴和恩巴、關竹巴的佛經,但只有十幾部,更談不上翻譯理論的討論。翻譯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三、明清在明朝200年的歷史中,佛經翻譯呈現出衰落的態勢。只有壹兩個翻譯佛經的人,比如廣智,他翻譯了好幾部佛經。但從明朝萬歷年間到清朝“新學”時期,中國出現了徐光啟、林紓(秦南)、嚴復(遊陵)等譯介西歐各國科學、文學、哲學的翻譯家。明代徐光啟與意大利人利瑪竇合作,翻譯了歐幾裏得的《幾何原理》、《度量的意義》等書。清代林紓(1852.11.8-1924.10.9)及其合作者以口述的方式翻譯了184種西方文學作品,達1000多萬字。翻譯的最著名的小說是《茶花女》、《湯姆叔叔的小屋》、《大衛·科波菲爾》和《王子復仇記》。林紓本人不懂外語,所以他的譯文有很多刪節、遺漏和亂加。然而,林紓的翻譯對中國讀者了解西方文學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嚴復(1954.1.18-1921.10.27)是晚清新興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從光緒二十四年到宣彤三年(公元1898-1911)的三十年間,他翻譯了許多西方政治經濟學理論,如赫胥黎(t .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學》等論文,亞當·斯密(A. Smith)的《國富論的性質和原因探究》,孟德斯鳩的《法蘭西和意大利》(L'esprit des Lois)和斯潘塞(h .斯潘塞)的《論自由》和詹克斯(E. Jenks)的《政治的歷史》等。嚴復翻譯的每壹本書都有壹定的目的和意義,他經常借用西方著名資產階級思想家的著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他經常在他的譯文中加入許多評論,以發揮他自己的觀點。嚴復“曾查漢晉六朝譯經之法”(《魯迅二心集》)。他在參考古代佛經翻譯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在《進化》第壹卷(1898年出版)的譯例中提出了著名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他說:“翻譯東西有三難:信、達、雅。很難贏得他的信任!”如果妳在乎那封信,妳就夠不著。不翻譯就達不到。”因此,有人認為嚴復強調“達”,把“信”和“達”對立起來。其實嚴復曾經馬上解釋過:“當原詞含義深刻,難以* * *比喻時,那麽就用現詞來表明其含義。這壹切的事業都是為了成就,為了成就,也是為了信仰。”這說明嚴復並沒有把“信”和“達”分開。他主張“信”是“意與(背)文不壹樣”,“達”不限於原文形式,翻譯語言盡量使原意明顯,兩者是統壹的。然而,嚴復對“雅”的解釋,在今天看來是不充分的。他的“雅”是指在沒有原文的情況下,對譯文本身的古雅追求。他認為,只有譯文本身采用了“漢前句法”——其實所謂上乘的文言文,才算得上高雅。嚴復本人在翻譯實踐中遵循“失真而不雅觀”的原則,因此譯文不僅難以理解,而且對原文不忠實,類似於改編。有人說,嚴復用“雅”字不屑於“信”“達”。這種批評並非空穴來風。然而,從積極的壹面來看,嚴復對譯文潤色的重視值得我們關註。嚴復對“信、達、雅”翻譯標準的闡釋雖然由於時代的局限而存在壹定的局限性,但多年來並沒有被我國翻譯界所拋棄,因為:這三個字的提法簡明扼要,層次性突出;三者中,忠實是最重要的。因此,時至今日仍有部分譯者以“三言”為翻譯標準,只是舊瓶新瓶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要求。比如,他們認為“雅”不再是指嚴復的“爾雅”和“帶有漢前文字的句法”,而是指“保留原作的風格”。此外,值得壹提的是,在嚴復發表進化論的前幾年,《馬史文通》的作者馬建忠在1894年關於成立翻譯學院的建議中,已經充分發揮了他認為的“好翻譯”的作用。馬建忠的“好翻譯”標準包括三個要求:第壹,譯者必須精通兩種語言,熟悉它們的異同;二、明確原文的意思、精神、語氣,傳達;第三,譯文與原文沒有區別,“譯文如其譯”。這些要求都很高,都有壹定的道理。但由於他專門研究語法,沒有翻譯工作,所以他的“好譯”的觀點被後人忽略了。第四,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翻譯史上的分水嶺。五四以前,最顯著的表現是翻譯了以嚴復、林紓為代表的壹系列西方資產階級學術名著和文學作品。五四運動後,中國的翻譯事業開始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開始引進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無產階級文學作品。《生產者黨宣言》的譯本是在五四時期出版的。這壹時期翻譯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東西方國家的優秀文學作品,特別是俄羅斯和蘇聯的優秀文學作品,開始被中國現代翻譯史上傑出的先驅魯迅、瞿秋白等前輩引進。魯迅是翻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型。他與瞿秋白在翻譯問題上的通信為我們提供了壹些應該遵循的基本翻譯原則。他翻譯了許多優秀的俄羅斯和蘇聯文學作品,如《毀滅》和《死魂靈》。他和瞿秋白在翻譯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魯迅關於翻譯標準的主要觀點是:“壹切翻譯必須兼顧兩個方面,壹是通俗易懂,二是保持原文的風格。”魯迅極力反對當時“牛頭不對馬嘴”、“剜鼻子”的粗鄙譯法,並針對某些人所謂的“順從”,提出了“信而不信”的原則。當然,魯迅的原則是指“矯枉過正必須矯枉過正”,但與拿“硬譯”、“死譯”當擋箭牌毫無共同之處。魯迅提倡直譯是為了照顧引入新的表達方式,保持原文風格,這與以直譯為擋箭牌的“死譯”毫無共同之處。兩人對翻譯都很認真,至今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五、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翻譯也獲得了解放。此後,在黨的領導下,翻譯成為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發展迅速,成績斐然,其翻譯理論也日益豐富和完善。這壹時期的翻譯工作有以下特點:在黨的領導下,譯者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工作,逐漸取代了搶譯、亂譯、重復浪費的現象;(2)翻譯作品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漸克服了粗心和不負責任的風氣;(3)為了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翻譯工作者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逐步消除了各種不良現象和無人過問的局面;(4)譯者不僅肩負著將中文翻譯成外文的任務;(5)對翻譯標準的認識日益統壹,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的翻譯工作。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我國廣大翻譯工作者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通過認真、艱苦的翻譯工作,引進和交流先進的科技知識、優秀的文藝作品和民族文化,為我國的四化建設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新的貢獻。
  • 上一篇:中國古代的廉政思想對我們的廉政修養有哪些啟示?
  • 下一篇:為什麽會有醋?它是如何制作的?為什麽對身體有好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