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翻譯研究在中國是何時興起和發展的?

翻譯研究在中國是何時興起和發展的?

中國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在世界上有著突出的地位。《禮記》中有關於翻譯的記載。《禮記》中的“徐翔”壹詞是四位譯者的統稱。《禮記·知望》提到“五方之人不能言”。為了“達其誌,傳其欲”,各方都有專人,而“北譯”。

在中國,佛經的翻譯從漢末到宋代持續了12300年,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從實踐中產生的理論也是最系統最深刻的。晉代的道安(365,438+04 ~ 385)主張質,即直譯。他提出“五失本”,意思是說有三難。秦的(344 ~ 413)主張除了“得大意”之外,還要考慮“體”。他說:“天竺國風甚文,其宮商之風為韻,以進乎?乖壹點。凡是拜見國王的,都會有贊美;見佛之儀,以歌嘆貴,皆自成壹格。但若改梵為秦,則失其藻。雖然妳得到了大意,但是妳會失去妳的風格。就像嚼飯和人壹樣,但是會失去味道。”(《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隋朝顏琮。“十條”指的是他關於翻譯的風格和格式的十條規則。到了唐代,玄奘(602 ~ 664)是中國翻譯史上的大師級人物,他是壹個質量並重的人,但似乎更註重質量。他沒有留下任何關於翻譯理論的文章。他的“五種翻譯”理論被收入《譯名集》,指出五個詞只能翻譯。本文詳細討論了翻譯的六個方面。他把翻譯定義為:“譯者如錦緞,背上有花,而他的花左右有不同的耳朵。”這個生動的比喻說明,翻譯是壹門藝術(如壹幅織錦),改變形式(左右),同時保持內容不變(背面有花)。

北宋初(960 ~ 1127)有翻譯活動,後逐漸衰落。它的重新出現始於明朝永樂五年(1368 ~ 1644)。當時由於對外交通的需要,建立了四溢亭。

明代壹些著名的翻譯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翻譯觀。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 ~ 1610)說:“更何況東西方文理各有千秋,字義不同,但仍有許多疏漏。從口中得知還是令人鼓舞的;書面很難寫。”也就是說,中西語言的結構不同,文章的語境也不同。西方的壹些術語在中國是沒有的。口頭解釋可以,翻譯成文字讓人看不懂。當代中國科學家李之藻(?~ 1631)在描述當時外國傳教士翻譯書籍的態度時,他說:“都是借我之漢語詞,挖西方之義,不敢增長見識,因而失去了真實性。”這時候的翻譯往往是以合作的方式進行,類似於最初的佛教翻譯,即中國學者與外國人合作,潤色文字的責任就放在了中國學者身上。

鴉片戰爭後,中國有識之士感到有必要向西方學習,翻譯活動逐漸興起。它形成了中國翻譯史上的壹個新階段。馬建忠(1845 ~ 1900)強調了翻譯的難度。梁啟超(1875 ~ 1929)提倡佛經翻譯的智慧。嚴復(1853 ~ 65929)壹生致力於西方社會科學的翻譯,他在幾篇序言中陳述了他在翻譯中所遵循的原則。他在《進化論》序言中說:“翻譯有三難:信、達、雅。”信是對原作的忠誠,達是對讀者的忠誠,雅是對文學語言的忠誠。信、達、雅只有三個字,卻反映了作品、讀者和語言。傅園接近於直譯。他說:“是的,翻譯不同於進化論。文理全段雖不能融會貫通,但字義之間並無倒掛。”但他刪掉了書裏“復雜、不切題”的地方。在《群權論》的翻譯中,他說:“可以看出,《進化論》是意在達到目的的敘事性翻譯,《傅園》是沒有字義倒置的嚴格翻譯,《論群權的邊界》是不循文本的廣義翻譯。但是,無論翻譯方法是什麽,有壹點是壹致的:避免直譯,力求用新的單詞或短語來傳達所有的意思。比如進化中文。自由這壹法制概念在當時的中國並不具備,所以嚴復用了“群體權利的邊界”這壹說法。嚴復在翻譯西文詞義方面做了有價值的嘗試,但這方面的研究有待開展。

五四運動後,中國歷史進入了壹個現代時代,翻譯的重要性遠遠大於以前。中國新文學的崛起離不開翻譯。重視翻譯並大力提倡翻譯的第壹人是魯迅。魯迅提倡直譯。他的目的是引進外國思想以供參考。我們需要通過翻譯來改變我們的語言。1931 12年2月28日,他在給瞿秋白的信中談到了嚴復。他說:“他的譯文真是漢唐時期翻譯佛經歷史的壹個縮影。漢末中國翻譯佛經比較直白,但他沒有采取方法。六朝真的很‘雅’。就像他後來的翻譯壹樣。”魯迅並不提倡全中國翻譯。不完整的中國翻譯“不僅是輸入新的內容,也是輸入新的表達方式。”他認為中國的語法不夠精確。“這種語法的不精確證明了思維的不精確。換句話說,只是他的頭腦有點混亂罷了。”

在提倡直譯方面,瞿秋白和魯迅是壹致的。他說:“翻譯不僅可以將原文內容介紹給中國的讀者,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幫助我們在中國創造壹種新的現代語言。”但他也指出:“在翻譯時,如果我們只是把它放在壹個不同的句法中,等等,而不管它是否能在活人的口中說出來,那麽,這些‘奇怪的句法’永遠不能‘據為己有’。”他認為“新詞應該是群眾的話——群眾可能理解和使用的話。”許多現代翻譯家基本上都是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原文存在,不能刪除;原文沒有的不能加。這和翻譯的流暢程度無關。魯迅翻譯的《苦悶的象征》等書很通順,但還是直譯。所謂“意譯”,就是可以對原文進行增刪。古代的鳩摩羅什就屬於這壹派。壹方面,郭沫若說:“我們認為,理想的翻譯是不允許為了原文的文字,為了原文的意義,尤其是為了原文的神韻而轉身的。另壹方面,他也主張:“我知道翻譯絕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翻譯的風格也絕不是壹個國家民族語言或文學的鑄造中壹個無足輕重的因素。茅盾簡明地指出:“直譯今天沒有討論的必要。”他補充說:“直譯在五四運動後成了權威。“傅斯年

對比歐洲和中國的翻譯史和翻譯理論,可以看出東西方討論的問題基本壹致。雙方討論翻譯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以及直譯和意譯。但是,雙方也有分歧。西方在談翻譯理論時,強調的是可能與不可能,以及可能的程度。他們得出結論,文學翻譯很難,科學翻譯很容易。偶爾會涉及到直譯和意譯。但這不是重點。就翻譯的基礎或背景而言,歐洲與中國不同。在歐洲,除了最早的希伯來語,基本都是同壹語系的語言之間的相互翻譯。於是就出現了壹些理論家提倡的翻譯三元論:壹是翻譯;第二,轉型;第三,逐字比較課文。這種二分法完全不適用於中國。中國永遠無法改變。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翻譯史上,永遠是不同語系的語言之間的翻譯,只能在同壹語系的語言之間轉換。中國強調直譯和意譯之爭,所謂質量就是所謂。這是因為佛經和現代科技文學作品的翻譯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中國和西方的思維方式不同。這裏也顯示了。中國的翻譯家沒有對語言的本質進行細致的分析,而是側重於綜合和實際應用,所以他們更多地談論翻譯技巧,而不是抽象的理論。在解決了直譯和意譯的問題之後,如何解決具體作品和句子的翻譯問題就提上了日程。

  • 上一篇: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醫學院?
  • 下一篇:中班端午節教案中的社會教育活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