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評書研究的現狀與思考是什麽?

中國評書研究的現狀與思考是什麽?

評書是中國民間優秀的口頭文學形式之壹,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學術界對評書的研究相當有限。相對於詩歌、小說、戲曲的研究,評書研究顯得更加寥落。正統的學術界和藝術界並沒有給它應有的地位,偶有學者涉及,也是在研究小說、戲曲、曲藝時順便提及。如倪鐘之的《中國曲藝史》①,蔡源莉、吳文科的《中國曲藝史》②,姜昆等主編的《中國曲藝通史》③、《中國曲藝概論》④,他們在梳理源遠流長而又紛雜旁亂的曲藝的起源、發展、流變、分類時,是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才不得不涉及曲藝中的評書這壹較大的門類。

早在20世紀30年代,連闊如發表了《評書的起源》壹文,引發了壹場學術爭鳴。1934年8月9日《新北平報》文藝版刊登了署名金禪雨的文章《與闊如先生研討“評書”的發源》,在壹個月內分五次連載,連闊如又以《答禪雨先生研討的“評書發源”》為題,也分五次在報紙上連載,給予回應。他們的辯論,使評書藝術的起源研究走向深入。“這是距今整整70年前,媒體上第壹次公開探討、爭論評書理論問題,可以說開了中國評書理論研究、探討之先河。”⑤但這種良好的開端並沒有引發評書研究的熱潮,之後,學術界對評書的理論研究依然冷寂。

筆者搜羅各種和評書有關的研究,發現只有幾部專著:

孫楷第在1953年《論中國短篇白話小說》壹文的基礎上補充修訂而成的《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⑥,收入了五篇論文,其中《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發展與藝術上的特點》對從唐代“轉變”、宋代“說話”到明代“短篇小說”的演變軌跡及其藝術特點作了系統的論述與分析;《宋朝說話人的家數問題》討論了宋代說話四家的門類;《說話考》、《詞話考》論述了宋代說話、元明詞話的淵源、沿革以及因承關系,點明元明詞話即宋代說話,並論述了詞話的體制和詞話之“詞”的三種解釋。《唐代俗講軌範與其本之體裁》主要探討了唐代講唱經文中的唱經、吟詞、吟唱與說解之人、押座文與開題、表白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此書對後人研究中國古代說唱文學的發展、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鄭振鐸在此書第壹版《論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序言中稱贊此書:“許多見解是很精辟的,許多材料是第壹手的,足以供研究者作為依據的。”⑦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⑧,1957年出版。宋元明講唱文學在曲藝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唐代的俗講,下開近代說唱藝術的先河。該書對宋元明講唱文學的系統論述,受到後代曲藝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全文分“講唱文學的壹般情形”、“樂曲系講唱文學”、“詩贊系講唱文學”三個大部分。“講唱文學的壹般情形”說明了樂曲系和詩贊系講唱文學的特點,論述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樂曲系講唱文學》論述了樂曲系講唱文學的發展和流變,介紹了宋元以來的小說、敘事鼓子詞、覆賺和諸宮調、馭說、說唱貨郎兒的情況,也分析了當時流行的陶真、敘事樂曲道情、敘事蓮花落等的特殊情況。《詩贊系講唱文學》論述了詩贊系講唱文學的發展和流變,介紹了宋代的涯詞和陶真,並以主要篇幅論述了詞話的體裁特點,以及從詞話到彈詞、鼓詞的發展過程,指出明代詩贊系講唱文學主要是南北通行的詞話和流行於南方的陶真,陶真壹系嘉靖年間改名為彈詞,詞話壹系在明清之際的北方稱為鼓詞。

陳汝衡早在1936年用文言文寫過《說書小史》⑨,1958年在《說書小史》的基礎上用現代漢語寫成《說書史話》⑩,本書和《說書小史》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和提高。陳汝衡的主要貢獻在於詳盡地描述了說書藝術的歷史軌跡,從先秦到隋代做了簡要的勾勒,但對於“唐代說書”、“北宋說書”、“南宋說書”、“元明說書”、“清代說書”則有較為詳盡的說明,脈絡清楚,論證嚴密,在很多地方都有獨到的見解,後世學者凡要闡述說唱藝術的歷史和發展軌跡的,大都要參照此書。不過這裏的說書不單包含現代意義上只說不唱的評書,更包含只唱不說或又說又唱的彈詞、鼓詞、子弟書、快書、河南墜子、道情、四川竹琴、廣東的龍舟和南音等。1979年陳汝衡又出版了《宋代說書史》B11,按照《說書史話》劃分的幾個階段“斷代”去寫,原計劃分別寫成《宋代說書史》、《元明說書史》、《清代說書史》之類,可惜只完成了《宋代說書史》。陳汝衡還關註說書藝人,寫成《大說書家柳敬亭》B12、《說書藝人柳敬亭》B13兩書。作為幾十年來壹直對說書藝術傾心研究的理論家,陳汝衡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

程毅中於1964年出版了《宋元話本》B14壹書,該書介紹了說話的淵源、宋元的說話、話本的編寫和流傳;對“講史”的名目、體制、題材、主題思想、講史的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小說”的題材、篇目、本制、思想性、藝術性,以及“說經”的諸多問題作了精當的分析,本書還從話本的歷史意義、話本在小說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話本對其他文學作品的影響諸方面來強調宋元話本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1980年出版的胡士瑩的《話本小說概論》B15追溯了說話的起源和演變,辨析了“話”、“說話”、“話本”的概念,說明了話本與小說、話本與平話、話本與詩話、話本與詞話的關系,唐傳奇、通俗文學與話本的關系,元、明的說書與話本的關系,清代說書與擬話本的關系。該書也考證了宋代說話的家數,點明了宋代話本的政治傾向和藝術特色,對公案小說和講史也有專章論述。該書作者從六十年代起四易其稿,至1980年才出版,可謂精心結撰。全書十八章,作者旁搜博引,資料翔實,研究透徹,使得內容非常豐厚,趙景深先生曾評價此書是“研究話本的百科全書”。

以上介紹的幾位學人在評書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然而,就其研究的對象來說,基本上是“古代說書”,用廣義的說唱文學的標準來衡量,還不是對現代意義上的評書的研究。嚴格地說,現代意義上的“評書”研究只有以下三部專著:

壹是譚達先的《中國評書(評話)研究》B16。

譚達先是著名的民間文學專家,他自1953年開始研究中國民間文學,1982年出版了《中國評書(評話)研究》。他壹生出版專著40余部,《中國評書(評話)研究》壹書是他的代表作之壹。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探討“評書的特點”,“評書的作用”,“評書的產生、發展”,“評書的種類”,“評書的傳統藝術形式:無韻評書”,“評書的新創藝術形式:有韻評書”,“評書的情節結構”,“評書的人物描寫”,“評書的語言特色”,“評書的表現手法”,“評書的套語、贊賦、韻語”***11個部分;下篇收有中國近代評書傳統作品選:《武松大鬧石家莊》(山西有韻評書)、《李太白趕考》(四川評書)、《古城相會》(蘇州評話《三國誌》的壹回)、《打黃蓋》(揚州長篇評話《三國》的壹回)、《天波府比武》(蘇州長篇評話《楊家將》的壹回)、《武松打虎》(揚州評話)、《西門豹治鄴》(吉林評書)等,讓我們了解了中國南北方評書、評話作品的基本面貌。書中還附錄了八個城市評書(評話)的活動資料選:1914年北平的書館和藝人簡況、20年代北平的評書和唱曲、20年代的江蘇無錫書場、20年代蘇州書場和名家壹覽、30年代上海說書場、30年代的福州說書場、30年代的山西太原說書場、30年代安徽蕪湖說書簡況、20年代以來廣州粵語說書簡介等。這些資料雖為壹鱗半爪,但勾勒了當時書場說書的概況,有助於我們了解南北評書和南方評書的演出狀況。作者還介紹了揚州評話的流派,廣州粵語說書的“十忌”、“十要”、“八法”、“七情”。作者用功甚勤,搜集頗細,資料翔實,這是非常可貴的。但把評書歸為有韻評書和無韻評書兩大類似有不當。比如狄來珍是著名的竹板書演員,他的《武松大鬧石家莊》乃是竹板書作品,竹板書和評書乃是兩個不同的曲藝曲種,不宜把竹板書和評書混為壹談。

二是汪景壽、王決、曾惠傑於1997年出版的《中國評書藝術論》B17。

該書側重於北方評書,對於南方評書和南方評話則不作論述。全書用十二章——“歷史源流”、“發展過程”、“美學意蘊”、“藝術特色”、“龍蛇筆法”、“結構手段”、“表演手段”、“傑作賞析”、“書目評介”、“名家評點”、“新人點將”、“前景展望”——來論述北方評書藝術。全書最有分量的是對“梁子”、“柁子”、“扣子”、“開臉”、“賦贊”、“擺砌末子”、“撥口”、“定場、收場”的結構手段的具體論述,對“說”、“演”、“評”、“噱”、“學”等表演手段也有具體分析。此書還挖掘了評書的美學意蘊,把評書的藝術特色歸結為細膩、逼真、傳神、幽默。對《嶽飛傳》、《三國演義》、《興唐傳》、《三俠五義》、《聊齋》等著名書目也有全面的分析和評價。此書是迄今為止評書研究中比較有分量的著作。

三是張嘯濤於2008年出版的《評書——中國國粹藝術讀本》。

全書分為“可溯之源長——評書溯源篇”、“遺失的龍票——形成發展篇”、“江山代有才人出——繁榮興盛篇”、“吐故納新——改革創新篇”、“評書界的新生代——晨光熹微篇”、“評書藝術的傳播與發展——歷久彌新篇”六大部分,以時代發展為線索,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評書藝術的形成、發展、繁榮、革新和現狀,線索清晰,簡單明了;以說書藝人為重點,介紹了莫後光、柳敬亭、雙厚坪、石玉昆、潘誠立、連闊如、王少堂、王傑魁、陳士和、袁傑英、品正三、固桐晟、陳蔭榮、馬連登、袁闊成、李鑫荃、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連麗如、何祚歡、田戰義、劉朝、張少佐等各個時代傑出的評書藝人。“中國國粹藝術讀本”旨在“向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傳播我們傳統的民族藝術,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精粹”B18,因此,該書也就帶有介紹性、描述性和普及性的特點,學術性不足。

相隔十年甚至二十年才出壹本專著,可見評書研究的寥落。這種局面相對於詩文、戲曲、小說的研究不能不令人慨嘆。

近年來有關評書的論著很少有對評書的本質特征、評書的文本文學、評書的表演技巧等內部規律進行探討,研究者的目光集中在對評書藝術家的關註上,成果則多為傳記,如宮欽科的《劉蘭芳說書的故事》B19、李微的《劉蘭芳評傳——中國說唱藝術叢書》B20、薩仁圖婭的《聲貫九州田連元》B21、徐勍的《口舌人生:評書藝術家徐勍自述》B22、單田芳口述、奚青汶編的《單田芳說單田芳:磨難篇》B23、邢紹忠、王成祿的《單田芳評書藝術研究》B24、簔笠翁的《醒木驚天連闊如》B25、張繼合的《且聽下回分解?單田芳傳》B26和《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傳奇壹生》B27等。

專著如此,有關評書的單篇論文也集中在對評書藝術家的生平介紹或藝術評價上,如王滿倉、牛雙喜的《叛逆者——訪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B28、郝衞群的《連氏父女的評書緣》B29、李小娟的《著名評書家何祚歡笑說人生》B30、徐勍的《評書少年闖江湖》B31、崔金生的《評書大家連闊如》B32、陳連升的《獻身曲藝無怨無悔——憶恩師王決》B33、蘇運生的《劉蘭芳:曲藝幽蘭聲名流芳》B34、馬岐的《憶恩師——評書藝術家陳榮啟》B35、程汪紅的《獻身評書癡情不悔——徐勍從藝60周年研討會綜述》B36、王池良的《南北評書評話交流的使者——我的老師劉蘭芳》B37等。當然,對評書演員本身的關註是應該的,對他們的研究有助於讓我們了解他們如何成長為著名的評書藝術家。他們的出身、經歷、對人生磨難的正確對待等,都對後人有著重要的啟示;他們對評書事業的執著追求、在藝術上的轉益多師、精益求精,更值得後人學習。不過,對評書藝術本身研究的缺乏卻是不應該的。

對評書作品本身、評書的內容和風格的研究比較少,只有下列論文有所涉及:楊佩琴的《單田芳評書的藝術風格》B38從幹凈利落的快節奏、融匯情理的知識、跌宕起伏的情節、通俗簡練的語言四個方面高度評價了單田芳的藝術才華。方珍平、詹秀華的《單田芳說書藝術風格——兼談評書的特征》B39從語言藝術獨具的魅力、聲情並茂的現場表演、借今說古的時代色彩三個方面細致分析了單田芳說書的高超的藝術造詣。潘伊川的《民本思想與民族意識是傳統評書的底色——與曲藝專家戴宏森壹席談》B40以對話的形式探討了評書的起源、評書題材的變化、怎樣看待傳統評書“臉譜化”、評書怎樣表現老百姓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評書中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以及評書對國民價值體系的建構的影響等,雖然涉及問題很多,但因是談話形式,顯得不夠深入和透徹。吳文科的《劉蘭芳評書說演的聲韻美及其當下意義》B41多方面分析了劉蘭芳激情洋溢、豪邁雄渾的聲韻美特點,認為這種特點對目前不夠重視聲韻美的曲藝舞臺是壹個啟示,並能給更多從事評書表演的女評書演員增添信心。

2000年後,探討評書傳播的文章逐漸增多。史艷芳的《電視評書的形式開拓》B42以大型電視評書《遼沈戰役》為例,說明“三說壹評”和聲畫結合的形式使得電視和評書達到了雙贏,這是拓展電視評書表現功能的壹次新的探索和嘗試。蔡連衛的《“楊家將”故事傳播情況綜述》B43從歷史上的楊家將到正史、野史中的楊家將,從通俗小說中的楊家將到戲曲、評書中的楊家將,再到電視、電影乃至網絡中的楊家將故事的傳播資料作了系統的搜集和整理,並認為目前楊家將故事的傳播相對蕭條的主要原因在於,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並張揚個性的功利時代,使得人們不再關註楊家將故事承載的傳統思想文化和道德觀念。李春瑜的《單田芳“三賣”評書與商業模式》B44雖然是站在經濟管理的立場上談商業模式,但對評書如何與市場經濟掛鉤、評書如何適應現代傳媒手段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在評書表面“火爆”的背後,評書藝術的瀕危,引起了壹些人的關註,他們把評書藝術的保護和發展提上了議事日程。王晨波的《當評書成為往事》B45描述了評書危機的現狀,現在的評書演員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從事評書工作,有的評書演員甚至改行,沖進影視圈,評書的斷層不只斷了壹代,而且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執著態度也很罕見。王晨波的另壹篇文章《田連元:“評書不會死”》B46則讓人稍微有點樂觀,田連元認為評書主要通過壹個人、壹人多角的形式講述故事,這是其它藝術形式所沒有的,因而評書具有不可取代性,評書自有它固定的受眾群,只要人類存在,評書就會存在,因為人不能不聽故事。吳文科的《中國曲藝——當下困境與發展對策》B47認為缺少具有經典品格的新節目、缺少高素質的創演人才、藝術傳承的傳統機制被破壞、對曲藝傳統的誤讀和專業知識的缺失、對曲藝基礎知識的普及和教育不夠、曲藝理論和評論的薄弱等是包括評書在內的曲藝目前面臨的大問題,並提出了國家政策扶持、興辦各級各類曲藝學校、營造正確輿論等壹系列的措施。吳文科的《按照文化事象的自身規律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曲藝曲種的保護為例》B48、慶遂增的《學會念曲藝生意經——曲藝走向市場之我見》B49、馮光鈺《曲藝學學科建設與曲藝音樂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成立20周年感言》B50、蔣慧明的《傳播與傳承——略談如何有效利用現代傳媒促進傳統曲藝的保護與發展》B51都在為曲藝的保護和發展出謀劃策,不過這大多是就整個曲藝而言,並非針對評書。

至於評書與姊妹藝術之間的關系,更是少有人關註。翁偶虹的《北京話舊》B52壹書中有《評書與戲曲》壹文,認為評書的“最忠實的聽眾,當屬戲曲演員。他們對於聽書的愛好,不僅是娛樂消遣,而是汲取營養、解疑求知。”B53他還用大量的事實證明:“評書與戲曲,可以說是血緣相依的姊妹藝術。戲曲演員能於評書中吸取營養,而評書藝人也能於戲曲中吸取營養。”B54這是目前筆者所見唯壹壹篇把戲曲和評書相提並論的文章。作者本身是戲曲劇作家,所述之事均為自己親身經歷,此文有很重要的價值。蔣方才的《論評書與小說的聯系及區別》B55認為:小說與評書有相同的淵源,小說在發展過程中孕育了評書藝術,評書從明末清初的小說中分離出來;小說與評書又是兩個不同的藝術概念,它們在欣賞方式、講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方法、環境描寫、語言等方面都有區別。無論他的論述是否準確,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這樣的文章數量極少。

總之,曲藝理論的研究非常薄弱,全國只有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所壹個專門研究曲藝的機構,曲藝所的研究人員長期以來只有蔡源莉和吳文科兩個人,況且蔡源莉已經退休。專門發表曲藝文章的刊物也只有《曲藝》壹家。大學校園裏也很少有開設曲藝課的。曲藝如此,評書更是如此。評書作為曲藝中比較大的曲種之壹,雖然依然活躍,但面臨很多困境。對它的研究,除了評書演員的傳記之外,專著只有三部,單篇論文也不很多,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不過,這種局面也讓我們後學者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空間。

在我們對評書的研究現狀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後,才能進壹步深刻認識到評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壹)可以增進對社會史、文化史、曲藝史的認識和了解。

評書的孕育、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條件,對評書的研究,自然有助於對社會史的了解。在人類文化史的演進過程中,“雅”與“俗”始終扭結在壹起,既對立又互相滲透,雅文化經常接納俗文化中的雅化部分,俗文化時時轉化為雅文化。評書是通俗文學,小說是被雅化了的俗文學,但它們壹開始是扭結在壹起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大多由文人在“說書”的基礎上加工而成,而這些小說形成之後,又影響著“說書”藝術的發展。它們之間的關系,反應著雅文化與俗文化的關系。評書作為曲藝中的壹個大的門類,它的發展、變遷反映著曲藝史的發展變遷。因此,研究評書有助於對社會史、文化史、曲藝史的認識和了解。

(二)有助於推動評書藝術理論的建設。

目前,導致評書低迷的原因很多,其中學術界對評書藝術關註不夠,是重要原因之壹。學術領域的“缺席”和“失語”使得評書理論自身建設不足。評書藝術發展的不自覺和理論的不自覺不無關系。筆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學界高度關註評書理論的建設。

(三)有助於評書藝術優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評書長時間以來吸引著眾多的聽眾,讓人們如癡如醉,這和評書自身的優秀藝術傳統是分不開的。但是,目前評書卻遭遇了寒流。通過對評書的研究,盡可能多地發現評書藝術的優長,尋找它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對於評書的保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四)可以樹立並堅定評書藝術在未來社會繼續存在和發展的信心。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新的科學技術不斷產生,也不斷催生新的藝術樣式,人們的審美情趣也有變化和提高。作為傳統文化的評書藝術在客觀上受到嚴峻的挑戰,評書目前的低迷狀態,讓人們懷疑它的生命力。評書是否可以長期存在,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成了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疑問。評書要想生存,就必須認識到時代的特征和自身的不足。評書如何充分表現自身的審美內涵,如何更好地跟上時代的發展,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口頭文學是評書最本質的特征,它以講故事為己任,通過對評書本質特征的挖掘,我們應該堅定評書可以繼續存在的信心。評書是口頭語言,只要人們用以交流和交際的口頭語言不消失,評書就不會消失;只要人們還有聽故事的願望,評書就有存在的必要。

(五)可持續開發的研究項目。

對評書以及評書研究的現狀有了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以後,可以拓展研究的視野,並進壹步深化研究。

壹個時代的評書有壹個時代的面貌,如“清末民初的評書研究”、“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評書研究”、“20世紀50年代的評書研究”、“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評書研究”等,都可以結合當時的社會大背景做深刻的挖掘。對具有代表性的評書作品本身也可以作深入、細致、具體、系統的探討,如對《聊齋誌異》、《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可以對比評書和小說的關系,發現它們的相同和差異,在對比中揭示評書與小說兩種文學樣式的內部特征以及它們的本質區別。而對《三俠五義》、《嶽飛傳》、《楊家將》等評書可以結合它們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當時人們的審美情趣,探討它們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對評書演員的研究、對戲曲和曲藝的關系等問題,也有必要繼續深入。

註釋:

①倪鐘之《中國曲藝史》,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②蔡源莉、吳文科《中國曲藝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

③姜昆、倪鐘之(主編)《中國曲藝通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④姜昆、戴宏森(主編)《中國曲藝概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⑤簑笠翁《醒目驚天連闊如》,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頁。

⑥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⑦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2頁。

⑧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後又被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收入,中華書局,1979年版。

⑨陳汝衡《說書小史》,中華書局,1936年版。

⑩陳汝衡《說書史話》,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B11陳汝衡《宋代說書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版。

B12陳汝衡《大說書家柳敬亭》,上海四聯書店,1954年版。

B13陳汝衡《說書藝人柳敬亭》,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版。

B14程毅中《宋元話本》,中華書局,1964年版。

B15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中華書局,1980年版。

B16譚達先《中國評書(評話)研究》,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2年版。

B17汪景壽、王決、曾惠傑《中國評書藝術論》,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

B18白庚勝(主編)、張嘯濤(編著)《評書——中國國粹藝術讀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版,第2頁。

B19花山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

B20新華出版社,1993年版。

B21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B22重慶出版社,1998年版。

B23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0年版。

B24中國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B25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版。

B2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B27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版。

B28《當代電視》,1996年第5期。

B29《中華兒女》(海外版),1997年第7期。

B30《今日湖北》,1999年9月號。

B31《紅巖春秋》,2002年第5期。

B32《北京檔案》,2005年第11期。

B33《曲藝》,2007年第11期。

B34《黨員幹部之友》,2007年第12期。

B35《曲藝》,2008年第2期。

B36《曲藝》,2008年第2期。

B37《曲藝》,2009年第2期。

B38《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B39《閱讀與寫作》,1997年第2期。

B40《曲藝》,2008年第3期。

B41《曲藝》,2009年第3期。

B42《中國電視》,2000年第8期。

B43《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B44《中外管理》,2005年第8期。

B45《新聞周刊》,2002年11月4日。

B46《新聞周刊》,2002年11月4日。

B47《北京觀察》,2004年第3期。

B48《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B49《曲藝》,2007年第1期。

B50《曲藝》,2007年第2期。

B51《曲藝》,2008年第4期。

B52翁偶虹《北京話舊》,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B53翁偶虹《北京話舊》,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頁。

B54翁偶虹《北京話舊》,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頁。

B55《湖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作者:李小紅 來源:《藝術百家》

  • 上一篇:中國有哪些好詞好句?
  • 下一篇:中秋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案例黑板報資料收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