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話劇發展現狀

中國話劇發展現狀

今年是中國話劇誕生100周年。話劇是從西洋傳入中國的。話劇界通常把1907年定為中國話劇的創始年。其實早在19世紀末,歐洲的話劇就逐漸流入中國。1889年上海的聖約翰書院就演出了英語短劇和穿時裝的漢語劇《官場醜史》;1901年上海的南洋公學演出了時事新戲《六君子》、《義和團》,當時稱新劇、文明新戲;1903年上海育才學堂編演了文明戲《張汶祥刺馬》;1905年上海民立中學學生汪優遊(即汪仲賢)發起組織了話劇團體文友會,演出了《捉拿安德海》、《江西教案》等劇;1906年汪優遊、朱雙雲等又成立開明演劇會進行演劇活動;這些都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前奏。

20世紀初,中國正處於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夜,壹些有誌的青年苦心尋求真理和救國的良方。當時日本在民權運動中產生了壹種叫新派劇的戲劇,其中的民主精神和新穎形式深深引起了壹些愛好戲劇的留日學生的註意和興趣。在它的影響下,1906年冬我國留日學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在東京組建了文藝團體春柳社。李叔同,字息霜,浙江平湖人,客居天津,1905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日本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學習繪畫,兼攻音樂。1910年學成回國,1912年加入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南社,1918年皈依佛門,取法號弘壹。曾孝谷,四川成都人,留學日本也在東京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就讀。後來加入春柳社的有在早稻田大學文科留學的歐陽予倩、在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就讀的陸鏡若以及吳我尊、黃喃喃、李濤痕、馬絳士、謝抗白、莊雲石等。春柳社以研究各種文藝為目的,並最先建立了演藝部。春柳社演藝部的章程所定的宗旨是“改良戲曲,為轉移風氣之壹助,無論演新戲、舊戲,皆宗旨正大,以開啟智識,鼓舞精神為主”。

1907年2月,春柳社在東京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禮堂的賑災遊藝會上演出了話劇《茶花女》第三幕,主要情節是亞猛的父親訪問茶花女,茶花女忍痛答應離開亞猛。由李叔同飾演默鳳(茶花女),唐肯飾亞猛,曾孝谷飾亞猛的父親,孫乾三飾默鳳的女友配唐。其中曾孝谷飾演亞猛父親壹角尤為成功。日本新派劇名優藤澤淺二郎不僅支持演出,並到場指導。這是春柳社成立後的首次演出,也可稱中國第壹次話劇的正式演出,它對國內正在孕育的話劇活動具有重大的影響。後來歐陽予倩在《自我演戲以來》中說:“這壹回的表演可以說是中國人演話劇最初的壹次”。

同年6月,春柳社又假座東京本鄉座,舉行“丁未演藝大會”,正式公演五幕話劇《黑奴籲天錄》,它由曾孝谷根據美國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中譯本(林琴南、魏易譯)改編。戲的主人公哲而治是壹個“性剛烈,有才識”的黑奴,戲中寫哲而治被主人韓德根租給威立森工廠。他發明了壹種機器,得到威立森的獎賞。韓德根因之大怒,將哲而治帶回家中,倍加虐待。哲而治設法逃走。哲而治的妻子意裏賽在白人解而培家裏為奴,他們的兒子小海雷同另壹個老黑奴湯姆,被解而培抵押給了奴隸販子海留。他們也逃了出來。這些黑奴在深山雪崖相遇。這時,韓德根帶人前來追捕,哲而治奮力搏鬥,終於殺死奴隸販子,大家逃脫了羅網。《黑奴籲天錄》較為深刻地揭露了美洲買賣黑人和種族壓迫的罪惡,曾孝谷的改編本,尤其突出了奴隸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國民眾日益高漲的民族民主思想。主要演員有曾孝谷、李叔同、黃喃喃、謝抗白等,歐陽予倩扮演解而培的兒子小喬治。這是中國話劇第壹個創作的劇本,全劇采用西方話劇的分幕方法,幕間沒有幕外戲,以口語對話和動作作為主要表演手段,相當完整地體現了話劇的演出樣式。它的演出在東京引起很大的轟動,並引起日本文化界、戲劇界的關註,著名作家坪內逍遙、小山內熏等都來觀看演出,在日本頗有影響的雜誌《早稻田文學》用了20頁的篇幅專版刊登劇評,高度評價這次演出的成績及其積極意義。1909年夏,春柳社又假東京座,以申酉會的名義公演了四幕劇《熱血》,主要演員有歐陽予倩、陸鏡若等。這個戲根據法國作家薩都的作品改編,戲中革命黨人越獄,同反動當局奮勇鬥爭,最後慷慨就義等情節強烈感染了青年觀眾。這個戲有完整的劇本,戲劇動作貫串,舞臺形象較為統壹。此劇由於中國公使館的幹涉而停演。

春柳社的活動不僅在東引起轟動,而且其影響波及國內。1907年10月,受春柳社的影響,王鐘聲在上海創辦了話劇團體春陽社。主要成員有蕭天呆、陳鏡花、王培元等,劇社得到馬相伯、沈仲禮的資助。王鐘聲早年留學德國學法律,1906年回國,在湖南、廣西任教,乃同盟會成員,因當局要抓他,1907年跑到上海。在上海結識了京劇名角汪笑儂。開始他與京劇演員合作演出了壹些戲,後來就創辦了春陽社,同年9月在上海蘭心大戲院也上演了《黑奴籲天錄》。他受春柳社的影響,第壹次用分幕的方法編劇,用布景,並在劇場裏作大規模的演出。劇本是由許嘯天改編的。後來歐陽予倩稱這次演出為“話劇在中國的開場”。不久,春陽社又在上海辛家花園演出《張汶祥刺馬》等劇。這壹年的下半年,王鐘聲與任天知還創辦了我國第壹所培養新劇人才的學校――通鑒學校。1908年,王鐘聲率團到北京、天津演出《秋瑾》、《徐錫麟》等劇,擴大了新劇的影響。王鐘聲是壹位革命戲劇家,辛亥革命時,他曾任軍政府的參謀長,到天津領導起義時,被清政府拘捕並殺害。因此,王鐘聲也是我國早期話劇運動的壹位開拓者和先驅。

有趣的是,話劇傳入中國的初期,它的演出有時還與京劇結合在壹起,那時稱為“兩下鍋”。春陽社演出的《黑奴籲天錄》的確是話劇的演出,它采用話劇的分幕,運用對白,人物穿著西裝皮靴,戲中的黑奴臉上也不塗黑。然而在演出中還是用了某些京劇的成分,如用了鑼鼓,唱西皮、二黃,念引子、上場詩或數板。另外,上海的京劇演員還演出過京劇版的《黑奴籲天錄》,那是1913年4月,演出地點在新舞臺,由潘月樵、馮子和、夏月潤、邱治雲、趙文蓮、周鳳文等主演。可見《黑奴籲天錄》這出戲的影響之大。所以後人稱它是中國話劇的開山之作。

春柳社開始在東京活動,其影響已經波及國內;後來隨著春柳社的成員回國,他們的活動也延伸到了國內。1910年,陸鏡若回國度假,他與王鐘聲、徐卓呆在上海創辦了文藝新劇場,演出《猛回頭》、《愛國血》、《徐錫麟》等新劇。1912年初陸鏡若學成回國,4月他在上海邀集歐陽予倩、吳我尊、馬絳士等原春柳社成員,並吸收上海的壹些青年劇人,組織了新劇同誌會,正式從事職業演劇活動。他們首先在張園演出了陸鏡若編劇的《家庭恩怨記》,這個戲描寫封建社會裏的家庭變故,鞭笞了軍官王伯良壹家的腐朽生活。由陸鏡若飾演王伯良,吳惠仁、歐陽予倩飾演妓女小桃紅,馬絳士飾梅仙,羅曼士飾王重申。除了《家庭恩怨記》之外,還演出了《黃花崗》、《運動力》《社會鐘》、《熱血》、《鴛鴦劍》等。1914年初,陸鏡若又打出“春柳劇場”的招牌,假座謀得利戲院進行職業演出,公演了《不如歸》、《浮雲》、《十姐妹》等,團體名稱仍為新劇同誌會。

不論新劇同誌會、春柳劇場,他們的骨幹都是原春柳社的成員,而且,始終保持著春柳社的宗旨和作風,因此這可以看作春柳社後期的國內的活動。從1912年至1915年秋,這三年多的時間裏,他們除了在上海演出外,還到杭州、蘇州、無錫、常州、長沙等地巡回演出,始終堅持演劇的非商業化傾向,***演出81個劇目,其中有反映當時中國政治形勢的《黃花崗》、《運動力》等,更多的是反映社會問題的戲,旨在暴露封建家庭的罪惡,官場的腐敗,歌頌革命誌士和純潔愛情,表現民族獨立和民主革命的願望,具有壹定的社會意義。所演劇目都有完整的劇本,演出方面有比較完整的話劇形式,又註意逐漸同中國的戲劇傳統結合起來。這壹階段,實際負責人就是陸鏡若。他是江蘇武進人,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生,還曾入日本新派劇俳優學校學習表演、舞臺技術,是壹位能編、能導、能演的全才。1915年秋由於經濟上的困難,春柳劇場只得離開上海到杭州,陸鏡若也因勞累過度而死,時年才三十歲。隨之新劇同誌會也就解散。春柳社是我國話劇初創階段影響最大的壹個團體,它最先把話劇形式較完整地介紹過來,對我國話劇藝術起了啟蒙和奠基的作用,而李叔同、曾孝谷、陸鏡若、歐陽予倩以及王鐘聲等都是中國早期話劇的奠基人。

中國話劇誕生之後,十分活躍,發展很快,湧現出許多著名的話劇團體和傑出的話劇藝術家,編演了許多激蕩人心、感人肺腑的力作、佳作,在社會上和民眾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中國話劇的壹百年,經歷了風風雨雨,但其主流始終是堅持與民眾的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堅持進步和革命,堅持民族化,幾代話劇人以他們艱苦卓絕的藝術實踐,譜寫出了壹部波瀾壯闊、起伏跌宕的發展史。

  • 上一篇:中國經典電影。
  • 下一篇:中文系難學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