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陶瓷文化的發展歷程 1.1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國的先民就已經開始制作陶器。由於當時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很低下,社會的物質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導致了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粗糙、古樸幾制作不精良的特點。根據以往的研究,最初的制陶方法可能是在籃子表面塗上粘土,經火燒後,籃子被燒去了,籃子外的粘土燒成後變得堅硬,這樣陶器就燒成了[1]。最新的的考古資料表明,我國境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陶器遺存是位於江西省萬年縣內的仙人洞遺址、廣東英德青塘、靈山滑巖石洞、廣西桂林甑皮皮巖。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十幾個文化遺址[2]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種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幾何印紋陶等。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壺、罐、盆、罐瓶、勺等。彩繪紋飾又多以幾何形出現,手法粗糙,構圖新穎流暢,表現了當時中國制陶的技藝水平。龍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裝飾,卻整體渾圓端正,器壁薄而均勻,表現出驚人的技巧[3]。1.2夏至兩晉時期商朝陶器,總體上繼承了新石器時代的樣式,在種類上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因此陶器仍以灰陶為主,但當時已有專門燒制泥質灰陶和專門燒制泥質夾砂灰陶的不同作坊。到後期,白陶和印紋硬陶有很大發展,尤以白陶最為精美,紋飾采用青銅器的藝術特點,裝飾華麗,彌足珍貴。同時,還出現了用高嶺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河南鄭州的十四座陶器)[3]。殷商時代用千度高溫燒制的白陶,手工精細。同時,這壹時期出現了上釉陶器,從無釉陶器到敷釉陶器,在技術上是壹個很大的進步。周代陶器的重要發展,是陶器應用到了建築方面,如版瓦、簡瓦、瓦當、瓦釘、闌幹磚等。有關遺址分布在陜西、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到戰國時期,陶瓷的造型變得十分優美和活潑,線條也變得更圓潤和流暢,顯示了當時人的思想解放。這與當時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的社會大環境有是壹致的。陶窯的結構和規模較以前擴大,制品的數量增加。有了北方的暗紋陶、鋁釉陶,南方的印紋陶、原始青瓷。此外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2]。兩漢時期,釉陶大量替代銅質日用品,從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發展。由於對加工技巧的掌握,隨之出現了圖案及造型生動活潑的陶器裝飾品,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其面貌、衣袍、甲骨、發髻等無不精雕細刻。可以看出漢代的釉陶已發展到很高階段,這是由陶向瓷過渡的橋梁。西晉時期,國家的穩定,越窯的青瓷的燒造又有了提高。窯場有了成倍增加。從胎色上,比三國時略深,造型更為豐富,出現了壹些新的形制。東晉的越瓷走向低落。到南北朝時期,由於國家分裂的政治形勢,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下降趨勢都非常明顯,只有南朝壹些小規模的窯場和北朝青瓷窯場(山東) [4]。五代陶瓷成就這主要的是越窯“秘色瓷”,以青瓷為主,做為宮延貢品,極盡裝飾之能事,有較高的藝術水平[5]。1.3隋唐五代時期的陶瓷文化隋唐時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文化突出發展的時期。陶瓷發展到隋唐,也進入壹個繁榮成長的階段。隋代政權統壹,使陶瓷業遊樂較大發展,最重要的是出現了白瓷。隋代燒制白釉瓷器技術的提高,為唐代著名的邢窯、定窯白瓷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南青北白”制瓷格局的出現,創造了條件。唐代白瓷中的精品以白瓷龍柄雙蓮瓶和龍柄雞首壺[1]為代表。除了瓶、壺、碗、碟等日常使用的器皿,白瓷廣泛使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唐代個制陶中心地區,經長期發展,形成明顯的地區特征和固定的窯名,如以越窯為代表的青瓷,以刑窯為代表的白瓷。彩瓷是唐代出現的新品種,它為後來的彩釉和彩繪開辟了新天地。唐三彩是壹種低溫鉛釉陶器,因經常使用黃、綠、褐三種色彩得名,壹般作為陪葬品,分為器皿、人物、動物,是我國古代陶器工藝的精品。1.4宋、元時期的陶瓷文化宋代是中國制瓷業極其輝煌的歷史時期,各地新興窯場不斷,湧現出不少馳名中外的瓷窯。所謂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6]。定窯,也稱粉定,以燒白瓷而著稱,碗、盤制品彩覆燒工藝,口沿上不施釉,俗稱“芒口”汝窯專為宮廷燒制禦用青瓷器,燒造工藝達到了中國陶瓷史上的極致。官窯的瓷器釉色胎骨堅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潤如脂,紋片縱橫,飄逸流暢。哥窯,又稱章窯。瓷器造型端莊古樸,器身釉色滋潤腴厚,傳世者禰足珍貴。鈞窯以燒制乳濁釉瓷為主,兼燒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窯壹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而聞名[7] 。宋瓷在工藝上取得較高成就,形成品種豐富多彩、造型簡潔優美、裝飾方法多種多樣。官私名窯名瓷都風格各異,有的清秀、有的渾厚、有的典雅、有的絢麗、有的淳樸、有的民間色彩濃厚、百花爭艷,個現獨特的風格之美。元代由於戰亂,打擊了制瓷業,但制瓷業工藝仍有新創新,出現了青花瓷和釉裏紅技法。壹方面,宋、金時期的壹些名窯,如磁州窯、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的傳統產品仍在繼續燒造,特別是龍泉、青白系諸窯,由於外銷的需要,大件器型增加,生產規模普遍擴大;另壹方面,元代中晚期景德鎮又正式燒出了青花、釉裏紅、鈷藍釉、銅紅釉、卵白釉等新品種,為它日後成為瓷都奠定了基礎[8]。1.5 明、清時期的陶瓷文化明代以前陶瓷釉色以青為主,明代以降則白瓷為大宗,為瓷器的裝飾創造了物質條件。這時全國制瓷業壹景德鎮為中心,最盛時有官窯50,民窯900,“工匠來四方,器成走天下”,“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是對當時盛況的寫照。明代,瓷器造型極為豐富,以青花瓷為主。這個時期的青花瓷,前期敦厚凝重,中期輕巧俊秀,以碗、盤、瓶、高足把杯、僧帽壺為主。明代後期,青花文具、宗教用瓷中的花觚、燭臺、香爐大量生產,滿足了人們在文化生活、宗教習俗活動的需要。在釉裏紅瓷器的基礎上,明代燒成了鬥彩和五彩等瓷器。鬥彩瓷的主要成就是開創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新工藝。五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壹種,“五彩”含多種彩色之意[9]。明代嘉靖、萬歷年間的五彩瓷最有特色,如現存萬歷白釉餮饕紋瓶,色澤白中閃青,釉質凝厚而滋潤,是仿西周青銅器餮饕紋的典型作品[1]。清初制瓷技巧更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從整個社會來說,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會經濟進人了壹個繁榮時期,我國制瓷工藝達到了歷史高峰,造瓷技術有更大進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藝和品種,大多有所提高或創新。清代彩瓷在明代基礎上也有很大發展,工藝有創新,分化出更多的彩色,墨彩、藍彩及金彩也出現在五彩瓷器畫面上,並創造了粉彩、琺瑯彩、紫砂、織金、黑瓷、石灣塑等壹些新的裝飾品種,色彩淡雅是它的特點,從而豐富了清代的瓷器裝飾,使中國陶瓷走向了輝煌[10]。後期的瓷器燒造,主要是同治,光緒和宣統窯。比起前中期,所燒作品都缺乏了藝術性和觀賞性有的。僅僅能維持低檔商品瓷的燒造質量[11]。
上一篇:介紹中國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下一篇:中產階級的語言活動計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