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下降,內需不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增加,政府決策部門才開始對中小企業予以重視,出現中小企業熱。但政府財政支出的重點仍是國有大企業及企業集團。因此,這壹時期我國在中小企業的理論研究方面進展不大。
2.1國內的相關理論
2.1.1我國中小企業“存在理論”。這種理論形成於改革開放以後,改革開放後,理論界圍繞“計劃與市場”的關系展開了討論,提出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的理論。在個體私營經濟,“三資”企業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當時多為中小企業)“補充”的前提下,中小企業主要在輕工業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小企業的發展從此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1997年9月召開的中***十五大精辟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同發展”定位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壹項基本經濟制度,明確了人民日益增長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主義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推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新。同時,全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帶動了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熱潮。
2.1.2“三元結構論”。該理論認為,改革開放後,在傳統農業與現代城市大工業的“二元結構”之間,因鄉鎮企業的崛起而形成“三元結構”。鄉鎮企業的發展,壹方面開辟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途徑,降低了轉移成本,減少了大量剩余勞動力轉移給城市帶來的壓力;另壹方面,為加大農業投入提供的積累,反哺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最終過渡到“壹元結構”,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因鄉鎮企業多為中小企業,故鄉鎮企業的發展,使我國中小企業進入發展的輝煌時期。
2.2以《中小企業促進法》為核心的發展中小企業的財稅政策:財稅政策對中小型企業發展極具影響力。而在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中,最重要的是企業所得稅政策。在1994年的稅制改革中,有關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中也有明確的規定。我國政府先後頒布的這方面的規定包括:《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關於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若幹政策意見》、《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幹優惠政策》、《關於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等。這些規定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嚴格說來,我國目前並無專門的中小企業法律,現行的有關中小企業的法規主要體現在相關的企業立法中。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鄉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暫行條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個人獨資企業法》、《小型企業暫行條例》等。此外,鑒於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艱難的生存現狀,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增強其活力,在企業界和法律界的強烈呼籲下,2000年8月,國家經貿委頒布了《關於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幹政策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頒布的第壹個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它為今後中小企業政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已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進壹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完善現代公司企業制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壹部很重要的法律。主要包括總則、資金支持、創業扶持、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社會服務、附則。目前正在實施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有:繼續鼓勵鄉鎮企業的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安置城鎮待業人員;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稅收上的優惠,鼓勵貧困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第三產業、支農服務業、技術服務業和公用事業部門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減輕稅負、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其中,有很多的篇幅都是關於政府財稅政策的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的內容。如第十七條,國家通過稅收政策鼓勵種類依法設立的風險投資機構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投資;第二十三條,國家在有關稅收政策上支持和鼓勵中小企業創立和發展;第三十四條,政府采購應當優先安排向中小企業提供指導和幫助,促進中小企業產品出口,推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第二十四條,國家對失業人員創立的中小企業和當年吸納失業人員達到國家規定比例的中小企業,安置殘疾人員達到國家規定比例的中小企業,在壹定期限內減征、免征所得稅,實行稅收優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