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第壹部分 坐姿——端莊穩重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演示示範法 故事啟迪法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坐椅子 頭擡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準備:椅子

 教學過程:

  壹、禮儀常識部分

 1、導入:談話

 2、小組pk坐姿,大家互評,評出優秀小組。

 3、從優秀組選出代表與師比賽,師生pk坐姿,目的是讓生鍛煉眼力,

 坐姿的基本要求

 對坐姿的要求是“坐如鐘”,就是要求人們的坐姿要像座鐘般端正、安詳、穩重。那麽,合乎禮貌的坐姿有哪些具體要求呢?

 1、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保持上身自然挺直,可稍向前傾,頭平正,雙腿自然彎曲,雙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或桌面上,亦或膝蓋上。

 2、雙腿、雙腳跟自然並攏,雙腳平落地上,臀部在椅子中央。女孩子壹定要註意,不要分開腿坐著。男孩子雙腿可分開,兩腿間的距離大致和肩寬相等。

 3、入座、起座動作都要輕、穩,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特別是在集會、影劇院等公***場所,起座時用手扶壹下,不要讓妳的椅子反彈回去弄出大的響聲。

 在聽課及書寫時,請端正、挺直地座在座位上,雙臂屈肘放在桌子上,上身稍向前傾。在寫字時,還要註意做到“三個壹”:胸部與桌子的距離為“壹拳”,眼睛與書面的距離為“壹尺”,手指與筆尖的距離為“壹寸”。

 坐姿忌內八字,也就是兩腳尖朝內、腳跟朝外,這會給人壹種小氣、羞澀或害怕的感覺。高蹺著腿,雙腿或單腿還不時抖動、搖擺(俗稱“二郎腿”),也是很不雅觀的。在與人交談時,仰面躺坐,窩胸塌腰地坐著,手隨心所欲地到處亂摸,玩弄筆或別的物品,邊說話邊搔癢,

 眼睛四處打量等,都是對對方的不尊重。端坐時間過長,會感到疲勞。可變換為調節式坐姿,即左側坐或右側坐,但無論哪壹種坐姿,都應該給人以美的視覺感受。

 坐姿是使用最多的壹種姿態,同學們可充分利用聽課、書寫、就餐機會,多加註意和訓練。

 行姿——輕快敏捷

 走路的姿勢是人們精神風貌的體現,對此同學們應該時時留意。行姿要求“行如風”,就是說,走路時要平穩、矯健、輕快,富有朝氣,充滿自信。即走起路來像風壹樣輕盈穩重,給人壹種優雅自然的美。

 規範的行姿有哪些要求呢?

 1、身體直立,收腹挺胸,兩眼自然平視前方。行走邁步時,腳尖向著正前方,腳跟先落地,腳掌緊跟著落地,重心落在前腳掌上,雙腿交替邁步,並且大致落在壹條等寬的直線上。

 2、標準的步伐是:左腳邁出後,左腳跟與右腳尖的距離大約是壹只腳的長度,步伐不宜太大。

 3、行走時,雙臂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使自己在壹定的韻律中行進,這樣的行姿才會自然、優美,有節奏感。

 4、男同學步伐應矯健、穩重、豪邁,具有陽剛之美;女同學步伐應輕盈、溫柔、典雅,顯示出秀雅之美。

 5、走路時忌邊走邊吃東西,這既不衛生,又不雅觀。如確實肚子餓了或口渴,也可以停下來,在路邊找個合適的地方吃完再走。走路時要註意環境衛生,不要隨地吐痰和亂扔廢棄物。

 走路忌內八字和外八字;不要把手插在衣袋內,不倒背著手;不扭腰擺臀,歪肩晃膀,彎腰駝背;也不左顧右盼,盯住行人亂打量,或指指點點對別人評頭論足。

 總之,正確的行姿是:頭擡起,胸要挺,背要直,腰要立,輕而穩。

  二、教學建議:

 1、教師先講解坐姿的要求

 2、教師邊講解學生邊做動作。

 3、兩人壹組做《星期謠》拍手遊戲,教師註意糾正學生坐姿。

 4、播放音樂練習坐姿5分鐘,這時可讀語文課的課文,在情境中訓練坐姿。

 5、教師講解站姿的要求。

 6、教師邊講解學生邊做動作。

 7、隨著進行曲節拍練習行走(分組練習)。步態要正確,開始時速度可放慢,行走時壹定要自然,以後可以加快到自然速度,調節步態到最佳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良好的行走姿態。

 註意:不管是站姿、坐姿,還是行姿都要註意在實踐中進行訓練和提醒。例如:每天做操、每周的升旗儀式、每天上課都是實踐行姿和站姿、坐姿的機會,請

 教師註意日常的提醒。

 附 :

 小詩壹首 小蝦

 小蝦小蝦弓著腰,不會走路只會跑。小蝦小蝦我問妳,為什麽走路弓著腰?小蝦說,小的時候坐不正,長大變成駝背了。

 星期謠

 星期壹,我笑嘻嘻,背著書包上學去。

 星期二,我沒註意,粗心錯了好幾題。

 星期三,我哭啼啼,爸爸媽媽跟我急。

 星期四,我爭口氣,數學考試得第壹。

 星期五,我挺得意,爸爸帶我買畫筆。

 星期六,我不休息,上完奧數上英語。

 星期日,我喘口氣,高高興興玩遊戲。

中班教案 篇2

  "我要感謝妳"

 活動目標:1、運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他人的謝意。2、懂得身邊的人曾為自己的成長默默奉獻,應該把他們銘記在心。活動準備:掛圖第23-24。活動過程:壹、談話導入。1、老師:三年裏,有很多人天天和我們在壹起,他們是誰呢?

 老師小結:有的孩子說和自己天天在壹起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2、老師:那我們要感謝誰呢?為什麽?(幼兒觀看掛圖材料,看壹看、說壹說他們是誰?為什麽要感謝他們。)

 老師小結:小朋友都說要感謝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每天為了讓我們生活在開心、快樂、舒適的環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歸。而爺爺奶奶年紀那麽大了,走路都很辛苦,壹不小心就會摔跤,但爺爺奶奶沒有因為自己身體不方便的原因,而不來幼兒園接送妳們,在家可能還要照顧妳們。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們。

  二、說說感謝的話。

 1、老師:老師像媽媽壹樣照顧我們、教育我們,細心的引導我們改正缺點;保育員阿姨為讓我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學本領,幫我們打掃教室,幫我們疊被子;廚房阿姨為我們做香噴噴的飯菜;我們說壹句什麽感謝的話給他們呢?

 請個別孩子用響亮地聲音講給大家聽,老師給予肯定。

 2、啟發孩子們分組討論對老師、保育員阿姨、廚房阿姨說什麽感謝的話。

 3、請幾名孩子有禮貌的邀請客人來到我們的活動室,鼓勵大家熱情的向他們道謝。

 老師:孩子們,妳們最想對保育員阿姨說什麽感謝話?現在我們要邀請保育員阿姨來我們教室做客,誰願意大膽有禮貌的去邀請?

 老師小結:阿姨謝謝您,您幸苦了,我們愛您。

 4、老師:孩子們,那妳們最想對老師說什麽感謝話呢?

 老師說祝福或希望的話:老師聽到妳們真誠的話語,心裏特別的感動。那麽謝老師希望妳們每天開心、健康的成長,與小朋友團結友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家是個乖寶寶,在幼兒園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三、還要感謝誰。

 1、老師:除了這些人,我們還要感謝誰呢?

 老師小結:還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醫生、清潔工等。

 2、老師:那當我們遇見他們的時候,妳們又會對他們說什麽感謝的話呢?

 老師小結:孩子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說壹說吧 。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數量的多少。

 2、初步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了解其含義,並學習用大於號和小於號表示兩個數字的大小。

 3、積極參與遊戲,並能與同伴合作完成遊戲。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配合遊戲使用的音樂。

 2、不同顏色的粉筆或呼啦圈。

 3、不等式題卡若幹(正面寫不等式,背面寫答案)。

 4、練習冊。

  活動過程

 壹、遊戲:大嘴巴魚吃蝦,學習數量多少的比較。

 1、小朋友,老師今天想帶妳們玩個大嘴巴吃蝦子的遊戲,妳們想玩嗎?

 2、遊戲玩法:

 ①個人壹組,選壹個人當大嘴巴魚,其他10人都當蝦子。

 ②我們在地上畫兩個顏色不同的方框當蝦子的家;兩個方框之間畫壹個圓圈當大嘴巴魚的家。(示意圖見活動材料,方框的大小視本班幼兒人數而定,盡量畫大壹些,以免幼兒在圈內互相擁擠而發生其他狀況。)

 ③規則:音樂響起,蝦子們邊遊邊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水面透透氣吧”。這時大嘴巴魚在呼呼大睡。音樂停止,大嘴巴魚伸個懶腰,張大嘴巴做吃蝦子的動作,這時蝦子們邊遊邊說:“大魚來了,快回家啊!”(蝦子分開跑回兩個家裏。)大嘴巴魚跑進圓圈裏說:“哈哈,讓我來數壹數,哪邊蝦子多,我就把大嘴巴對著哪邊,就吃哪邊的蝦子”。大嘴巴魚點數後,張大嘴巴對著蝦子較多的壹邊,若比較正確,就做“阿嗚阿嗚真好吃”的動作,若比較不正確,就罰下場。壹輪遊戲結束後,換另壹位幼兒當大嘴巴魚,繼續遊戲。

 3、幼兒分組遊戲,教師巡視指導。

 4、教師小結並表揚在遊戲中表現較好的幼兒或其他方面有進步的幼兒。

 二、操作練習冊,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並了解其含義。

 1、通過計數的方式比多少。

 ①打開練習冊,數壹數,上面壹排,左邊框子裏有幾只蝦子?右邊框子裏有幾只蝦子?哪邊蝦子多?大嘴巴魚要吃蝦子數量多的壹邊,所以它的大嘴巴應該對著哪邊?

 ②看下面壹排,再來數壹數左邊框子裏有幾只蝦子?右邊框子裏有幾只蝦子?哪邊蝦子多?大嘴巴魚要吃蝦子數量多的壹邊,所以它的大嘴巴應該對著哪邊?

 2、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

 ①3只蝦子比2只蝦子多,也就是3比2多(大);5只蝦子比8只蝦子少,也就是5比8少(小)。那我們怎麽表示兩個數字的大小呢?(啟發幼兒思考。)

 ②我們可以用這樣的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教師板書:>、<),觀察這兩個符號有什麽不同?(開口方向不同。)

 ③教師小結:開口向左邊的叫大於號,開口向右邊的叫小於號。口子喜歡對著數字大的壹邊,所以哪邊數大它的開口就朝哪。

 ④這個不等式表示的意思是:3大於2;下面這個不等式表示的意思是:5小於8。(請幼兒跟讀兩遍。)

 3、練習大於號和小於號的用法。

 ①請幼兒填寫黑板上的不等式。

 教師可在黑板上提供不等式,如:

 4O6、7O5、2O8、9O6、10O9、8O7、3O1、0O1……

 ②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③請另壹批幼兒批改黑板上的題目,做對的打“√”;做錯的請在旁邊改正。

 ④教師公布答案,並帶領幼兒壹壹讀出每個不等式。

 三、遊戲:搶答案,鞏固10以內數量大小的比較。

 1、交代搶答規則。

 ①分為人數相等的3組,每組派壹個固定的代表搶答,組內其他幼兒為智囊團,代表答不出來,可以請智囊團幫助。

 ②老師出示題卡後,喊開始,才可以搶答,答對壹題加10分,答錯壹題扣5分。

 ③最後獲得分數最高的組獲勝。

 2、教師壹壹出示不等式的題卡,請幼兒搶答。

 3、比賽結束,比壹比哪組答對的題目最多!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註意。

中班教案 篇4

 壹、背景 :4月22日是我們中班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為了改變以往的活動模式,體現家園合作的和諧性,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審美情趣,同時也使得我班的家長輔助教學日漸成熟,搭建家園交流平臺,我們在家長會上通過自願報名的形式,推選出兩名家長代表擔任“媽媽(爸爸)老師”,發動所有的家長積極參與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孩子們壹起來到課堂,分享交流體驗。其中在“水果拼盤”這個活動中,需要的水果品種和數量是我們老師壹時無法辦到的,於是發動家長幫助孩子準備2—3樣,洗幹凈,並加工切好(因孩子用刀有危險性,且有些水果、蔬菜,如黃瓜切得比較費時)帶到幼兒園。在與自己的父母***同勞動準備的過程中,孩子不僅享受到了融洽、親切的親子關系,更認識了許多不同的水果、蔬菜,同時也激發了學做水果拼盤的興趣。而“媽媽老師”由於第壹次上課,缺乏設計整個教學方案的經驗,在班級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多次交流、探討,漸漸理出了頭緒,寫出了具體的教學計劃,也調整好了心態,做好了充足的、全面的課前活動準備。對於此次助教活動,孩子們充滿期待,老師們充滿憧憬,家長們充滿信心!

 二、主題:

 家庭是孩子的第壹所驛站,家長是孩子的第壹任教師,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和信任,家長對孩子的關愛是教師無法替代的。家園***育的本質特點就是壹個“***”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家園如同壹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夥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兒園絢麗多彩的集體生活中,家長輔助教學活動猶如壹株小荷,別開生面,引人入勝。

 三、細節:

 上課前,我們和幾個熱心的家長把孩子們帶來的各種水果分類、清洗、裝盆,幫助“媽媽老師”做好課前“動員”工作,調整好幼兒的課堂氛圍,為順利開展教學活動作好鋪墊。

 “制作水果拼盤”開始了!當“媽媽老師”出示色彩鮮艷的各種水果,問孩子們:“知道這個叫什麽嗎?”大家都忍不住地同聲回答。當“媽媽老師”提示孩子看每組桌上的水果時,他們非常興奮開心,還不等講解,就迫不及待地想動手制作了,家長們也被這種快樂氣氛感染了,有些圍到了自己孩子的身邊,課堂上掀起了第壹個小騷動。為了讓“媽媽老師”順利地講解下去,我們兩個班內的老師及時地穩定課堂紀律,強調家長不要幫助,讓孩子們人人動手體驗,才化解了開頭部分的小風波。

 接下來,“媽媽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制作拼盆所用到的幾種水果,並請孩子們辨別切好的水果顏色、名稱和數量。這時,又有孩子躍躍欲試了。為了提醒孩子們講衛生,“媽媽老師”問了壹下:“孩子們,小手都洗幹凈了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沖向洗手間,這時教室裏的秩序開始有點亂了。我看到壹下子傻眼的“媽媽老師”有點緊張了,不過她還是能隨機應變,把我們老師的“絕招”運用得恰倒好處,“看誰動作最快,最乖,先坐好!”不壹會兒,孩子們都很配合,很快地回到了座位。然後,“媽媽老師”壹邊示範壹邊解說制作拼盆的步驟,孩子們都聽得很認真很仔細,有些孩子為了看得更清楚,不時地站起來,踮起腳尖。在制作完兩種造型後,“媽媽老師”展示給孩子們看並告訴他們要註意的兩個事項:色彩的搭配和整體造型。為了考驗幼兒的創意,還告訴他們可以挑選“阿姨”制作的兩種造型之壹,也可以根據各自的想象創作!話音剛落,教室裏已到處是孩子的笑聲和盆子的碰撞聲,他們開始激動地動手制作起來了!“瞧他們的認真樣!”“做得多起勁啊!”家長們心裏也充滿了歡樂的期待!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孩子們都急切地把心中最美麗的“拼圖”擺到了壹起展示給我們看。他們相互欣賞著、評比著、交流著!有的象彎彎的笑臉;有的象盛開的花朵;也有的象彩色的金字塔……

 老師、家長們也來到了孩子們的作品前。看到用自己小手完成的作品,孩子們臉上洋溢起自豪感,大人們目光中也流露出了喜悅和贊賞!大家都紛紛拿出相機和DV拍下這美麗的畫面!

 終於到了最後可以品嘗水果了!孩子們早就有點等不及了,擠滿了桌子,抓起自己喜歡的水果,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他這種饞樣我沒見過!”不知哪個家長說了壹句。教室裏處處飛揚著孩子們激動歡樂的笑聲!

 四、結果

 無容置疑,這是壹次成功的家長助教活動。它通過“示範——講解——制作”清晰的教學思路,讓幼兒在看壹看、做壹做、嘗壹嘗的親身體驗中,收獲了許多知識。同時,也與自己的父母有了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彌補了有些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等因素缺少與自己孩子的溝通,與老師的.交流。我們可以看到,在父母的註視下,孩子舉手發言的積極性更高;在“媽媽、爸爸老師”的講課下,他們的孩子覺得更自豪,對自己的父母更崇拜;在家長的熱情參與下,彼此間增進了友誼,發揮了“同化效應”,紛紛報名參加下學期的家長助教活動。可見,本次活動所帶來的壹連串連鎖反應,是我們老師策劃次活動所預期,也是所樂見的。

 五、評析

 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園***育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在實施新課程中將把家長作為課程的建構者之壹。利用周圍資源,發揮家長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已成為人們的***識。從操作過程看,除了利用家長提供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之外,還要有效的利用家長的智慧,充實完善教師的認識、思考和知識體系;利用家長各種不同類型的思維方式,消除教師的思維局限;利用家長的多種才能、才藝,豐富教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在《水果拼盤》的活動中,我們的家長就給了我們壹個意外驚喜——用各種切剩的水果皮:甜橙、西瓜等,進行雕刻再加工,給拼盤圍邊、裝飾,成了孩子們羨慕的另壹道風景線。這樣的手藝可能是我們部分老師也沒掌握的,值得大家學習。

 家長參與輔助幼兒園教學活動後,家園之間的聯系比以前更緊密、更默契了,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熱情更高了,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收獲,但這只是剛剛開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活動的開展會使更多的家長加入到輔助教學行列中來,有了家長的積極支持,幼兒園的教育會更加生動、活潑;有了老師們的指點和幫助,家長輔助教學活動會更加的科學有效,家長輔助教學這株幼苗能在家園的***同關愛下更加茁壯地成長!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對物體的高矮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於比較的方法卻不甚了解,常常憑直觀的感覺。本活動設計從故事導入,自然引入高矮的概念,從圖片的高矮比較到同伴之間高矮的相互比較,使幼兒進壹步理解了高矮的實際意義,並學會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

  活動名稱: 數學

  活動內容: 比高矮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在同壹個起點上)。

 2.能夠按照高矮特征給三個物體進行正反排序。

 3.樂於參加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的趣味性。

  活動重點:

 學習比較物體高矮的正確方法(在同壹個起點上)。

  活動難點:

 能夠按照高矮特征給三個物體進行正反排序。

  活動準備:

 1.教師熟悉故事《長頸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長頸鹿圖片三張,山羊圖片壹張。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小紅旗若幹。

  活動過程:

 1.講述《長頸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長頸鹿圖片。教師壹手拿著山羊圖片壹手拿著長頸鹿的圖片說:"老師今天給大家請來了兩位動物朋友,我們和它們打個招呼吧!"幼兒分別與山羊和長頸鹿打招呼。教師邊表演邊說:"可是,山羊和長頸鹿怎麽都不說話呢?它們兩個怎麽了?鬧矛盾了?為什麽呢?"

 (2)講述《長頸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問:"說壹說山羊和長頸鹿為什麽不開心呢?他們兩個這樣做對嗎?他們應該怎麽做?"

 (3)教師小結:原來山羊和長頸鹿不開心是因為高矮的問題,高有高的好處,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別人。

 2.學習三個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並按照壹定的順序排列。

 (1)教師:長頸鹿改掉了矮嘲笑別人的壞習慣,別的長頸鹿也願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兩張長頸鹿的圖片)他們三個是好朋友,三個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們來幫它們比壹比吧!

 (2)個別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大家說說比較高矮的方法。

 (4)教師邊演示邊強調三個長頸鹿比較高矮的方法:讓三只長頸鹿腳對齊,站在同壹個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個,然後再將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這樣我們就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幫它們排好隊了。

 (5)討論:還可以怎麽來排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從矮到高的排序。)

 (6)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我們要把物體放在同壹起點上,可以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也可以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

 3.幼兒三人壹組比較高矮,並按壹定的順序排隊。

 (1)教師:妳們想和長頸鹿壹樣也來比壹比嗎?

 (2)教師請幼兒三人壹組自由組合,排隊比高矮,並說壹說他們是按照什麽順序排的,還能怎麽排。

 (3)重復遊戲,請幼兒換朋友,三人壹組重新組合。

 4.鞏固練習,強化對高矮的認識。

 (1)打開幼兒用書,教師交待操作方法,請幼兒按要求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幼兒。

 (3)請幼兒互相交流分享,體驗成功操作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引導幼兒把圖書角的圖書按照高矮的順序排列。

 2.家園***育: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比較周圍物品的高矮。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閱讀畫面,初步感知螞蟻、兔子和男孩住進蝸牛房子的經過。

 2、願意跟著教師壹起講述故事中的對話,喜歡閱讀故事。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地表達喜歡小蝸牛和願意幫助別人的願望。

  活動準備

 1、配套多媒體資源《擠不破的房子》(早期閱讀)。

 2、配套幼兒操作材料《語言》中班上冊。

  活動過程

  壹、自主閱讀故事。

 1、播放多媒體資源中蝸牛的圖片,師:圖片畫的是什麽動物?妳知道小蝸牛的房子在哪裏嗎?現在,我們來讀壹篇有關小蝸牛的故事。

 2、請幼兒打開幼兒操作材料第413,自主閱讀故事。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閱讀。如:下雨了,妳們看到了什麽?誰到小蝸牛的房子裏避雨了?

  二、欣賞、理解故事

 1、播放多媒體資源,請幼兒看動畫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下雨了,誰先想到蝸牛的房子裏避雨?他是怎麽擠進房子裏的?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小螞蟻擠進蝸牛房子的動作。

 後來,誰去蝸牛的房子裏避雨?他是怎麽擠進房子的?請個別幼兒模仿相應的動作。

 蝸牛的小房子裏還擠了誰?整個兒都擠進去了嗎?什麽東西漏在了外面?

 3、教師帶領幼兒壹起看動畫講述故事。

  三、討論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下列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

 小蝸牛的房子那麽小,可是住進了小螞蟻、小兔子和小男孩,小蝸牛的房子擠破了嗎?

 當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小蝸牛都熱情的幫助了他們。結果,奇跡發生了,在蝸牛小小的房子裏住進了那麽多、那麽大的朋友,小蝸牛的房子都沒有擠破。小朋友,妳們喜歡小蝸牛嗎?為什麽?

 假如有小朋友需要妳幫忙的時候?妳會幫助他們嗎?

 建議:

 1、活動延伸

 在感知、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提供小蝸牛、小螞蟻、小兔子等頭飾和相應的道具,鼓勵幼兒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2、領域滲透

 (1)與社會領域滲透,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與同伴相互關心,培養幼兒同情心和愛心。

 (2)與藝術領域滲透,引導幼兒用水彩筆或水粉筆裝飾蝸牛的房子,學會用線描畫或水粉畫的手法裝飾可愛的小蝸牛。

 3、區角活動

 (1)在閱讀區提供幼兒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閱讀故事,講述小蝸牛幫助其他小動物的經過。

 (2)在語言區提供小蝸牛、小螞蟻、小兔子等頭飾和相應的道具,鼓勵幼兒表演故事。

 課後反思:我班的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還是不錯的,孩子們願意說,對故事感興趣。

  • 上一篇:香琦
  • 下一篇:中藥藥學咨詢:中藥註射劑的質量控制(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