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起源及歷代中秋節習俗的發展演變

中秋節的起源及歷代中秋節習俗的發展演變

(1)名稱的由來

按照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的中間,也就是秋季的第二個月,它被稱為“中秋節”,因為它與古代祭祀月亮的禮儀有關。它起源於古代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春秋有兩個節日:對太陽的春節和對月亮的中秋節。第壹天拜月是秋分,是八月的節氣,日期每年都不壹樣。所以,秋分不壹定有月亮。沒有月亮的拜月是壹大寵溺,逐漸流行於任何時候。拜月的日子定在8月15日。而8月15日又在“中秋節”,所以叫“中秋節”。中秋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李周:“仲春時節,鼓手崇尚優雅,迎接夏日的炎熱;中秋之夜也如雲。"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它被稱為“八月節”,因為它在八月十五日。

“8月30日”或“8月15日”;“太陽在春天發光,月亮在秋天發光。朝日對朝,夕在夕。”(《禮記》)所以也俗稱“月節”、“月夜”。“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記》中說:“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送月餅以示團圓”。《帝京風光略》也說:“八月十五,祭月,餅圓,瓜錯分,瓣刻蓮花。.....嫁到省親的人,將來要回到婆家,這就是所謂的團圓節”。從季節上講,中秋節是“秋收節”,夏播春播的糧食要在秋天收獲。自古以來,人們就在這個季節飲酒跳舞慶祝豐收,這在中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有所描述。

(2)歷史演變

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的秋崇拜和拜月習俗有關。先秦時期就有春拜太陽、秋拜月亮的制度。《禮記》記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後來的皇帝沿襲了這壹習俗。北京的“月壇”是明朝嘉靖年間為皇帝拜月而建的。至今,中國各地仍有許多古跡,如“拜月祭壇”、“月亮亭”、“月亮塔”。

北宋中秋節時,先上山爬樓梯看明月很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奉圓餅。解釋中寫道:“中秋前,各店賣新酒,妳家裝飾亭臺,百姓爭食玩月。他們遠遠地唱著歌,壹直坐到天亮(《東京夢中國錄》卷八)。吳(生活在1270左右)在《孟良祿》卷四中也記載,南宋更多的人安排家人購買食物和酒來慶祝中秋節。金英芝(生活在1126左右)記錄了當時人們從賞月到拜月的習俗:“京城賞月的會議與其他郡縣不同。全家人,不分貧富,可以自己去十二三個,都打扮成大人。爬樓梯或在宮廷裏燒香,拜月有他自己的方式。男人都願意早點去蛤蟆宮,爬仙龜...女人希望自己長得像嫦娥,像幹凈的月亮壹樣圓”。

除了團員、娛樂和拜月,還有賞燈的習俗。周覓(1232-1308)記錄了杭城的中秋之夜:“燈火燭照,黃昏止”。現在是晚上,人們欣賞月亮,或者去湖邊和海邊,沿著它遊泳。蘇堤之上,和白天壹起踩歌沒什麽兩樣。並在河上投下壹萬盞“小紅”(小羊皮燈),像星星壹樣耀眼。據說水燈是為了申江的利益,而不僅僅是為了觀賞。而自宋代以來,杭州錢塘觀潮也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元朝雖然以洋人為主,但是漢化很深。節日習俗也沿襲舊漢制度。

到了明朝,中秋節已經在元旦過了(古代把春節叫做元旦)。賞月、祭月、吃月餅的習俗蔚然成風。田汝澄(約1540)的《遊西湖筆記》和《樂在潮》中記載,明代送禮的人比中秋節多,月餅代表“團圓”。晚上會擺酒席賞月,或者帶酒帶菜去湖海。

至於明人賞月的盛會,張岱(1597-1671年?)以其優美的筆調,為我們作了壹個極其優雅的交代(《陶安夢憶》卷五《虎秋之夜》):

虎丘八月半,有原住民,有浮宅,有秀才,有家屬,有女樂師,有歌妓,有歌中名妓,有戲曲女,有民間少婦,有良家婦女,有幼童,有孌童者,有遊民,有食客,有幫工,有家庭子弟,有空民。自公臺誕生,千石、劍池、神文定寺,下至石室石壹、二號門,都坐在席子上仰望,如雁落平沙、夏光河上。在月亮的那壹天,有幾百個喇叭,吹噓它,參加它,震動地球,打雷和尖叫,但沒有聽到呼叫。更肯定的是,鼓鈸漸歇,絲竹繁盛,夾雜著歌聲。

我們可以從這首《虎府秋夜》中窺見明末人的生活情趣。

劉東、俞懿正合著的《帝都風光略》第二卷(1635)詳細記述了中秋節對月的祭品:“八月十五,祭月,其果餅必有;刻上去的牙壹定要錯開,比如蓮花紙,月光紙。

明代拜月使用的“月光紙”在清代改名為“月光馬”,是壹種紙馬。

清宮裏有祭月的習俗。拜月的地方在禦花園。院東豎起壹個屏風,屏風上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屏幕前有壹張放置月宮符號的方桌,桌上放著壹個直徑55厘米、重10公斤的大月餅。月餅上印有“宇易宮”和玉兔搗藥集團的字樣。大月餅左右兩邊放著壹三斤的月餅,幾盤各種小月餅,還有幾杯酒和茶。應季的鮮花和新鮮的水果也要放在祭壇上。月供後,燒香。皇帝、皇後等人依次向月光神諭行禮。香盡,月盡,貢退。十公斤重的重要月餅被精心包裝保存到當年除夕,全家人會壹起分享,被稱為“吃團圓餅”。三斤重的重要月餅被切成幾塊,和小月餅、“蓮藕瓜”、鮮果壹起送給嬪妃、文武百官、太監、宮女等人。

然後是壹場盛大的家宴。清代很多地方還形成了燒香、賞月、點燈、栽中秋樹、點燈塔、拖石頭等地方習俗。

總之,中秋節團圓、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隨著新內容的不斷加入,這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壹直流傳至今,至今仍廣受歡迎。

  • 上一篇:中國現存的古代三大殿指的是?
  • 下一篇:烏拉圭的面積有多大?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