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美飲食文化的差異

中美飲食文化的差異

希望能幫到妳,希望采納。謝謝大家!

第壹,飲食觀念的差異

飲食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但如果把問題上升到為什麽吃、怎麽吃的層面,就會體現為壹種意識或觀念。中國和西方在飲食觀念上有明顯的差異。

西方是壹種理性、科學的飲食觀念。他們強調飲食的營養價值,註重食物所含蛋白質、脂肪、熱量和維生素的多少,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使味道壹樣,甚至和嚼蠟壹樣,他們也會聽從理性的警告,因為有營養而吃。西方人吃營養。他們很少或幾乎不把飲食和精神享受聯系起來。體現了飲食上強烈的實用功利目的。

飲食只是壹種滿足饑餓的生存手段,只是采用了壹種更加科學、規範、合理的方式。受接受性思維方式的影響,西方飲食更加註重科學,尤其是現代營養分析科學出現後,鼓勵了他們在飲食上固有的理性分析傾向,使他們更加註重根據人體的具體情況,在飲食搭配和定量飲食中營養成分的組合。比如他們的中小學都配備了營養師,保證青少年充足均衡的營養。這種科學合理的飲食理念值得中餐借鑒。但同時,這也使得西餐在用料上受到很大限制。比如,西方人不吃動物內臟,他們認為的所有東西都沒有營養價值。同時在烹飪技巧上也顯得機械呆板。牛排是牛排,雞肉是雞肉,各種蔬菜絕對不會混著吃,也不會變很多花樣。如果要說檔次的話,壹定要通過餐具的搭配、環境、菜肴的原料在形狀和顏色上的搭配來區分。西餐的這種機械性是我們必須要克服的。總之,西方飲食用絕對的理性來規範人的行為,用“科學”和“營養”來排斥能給人帶來快感的美味。雖然能滿足生理需求,但不能讓人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美中不足,而中餐恰恰相反。

中國人的飲食強調感性和藝術性,追求食物的口感和感覺,不註重食物的營養成分。他們從“色、香、味、形、器”等方面來評價食物的好壞,追求壹種難以言喻的意境。簡單來說,中國人吃的是味道。味道是中國飲食的魅力。中國人飲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充饑,更是為了滿足他們對美食的渴望,帶給他們身心的愉悅。

中國烹飪經常將多種原料混合在壹起,使它們幾乎失去了本來的顏色,但卻產生了壹種新的完整的美味。比如福建名菜“佛跳墻”,裏面有雞、鴨、豬蹄、扇貝、鮑魚、海參、五花肉、魚翅等主料,還有幾種輔料。從這道菜開始,妳再也吃不到每壹道菜的原味,而是品嘗到壹種美味。這樣成品的個性完全被埋沒了,但整個產品卻出彩,符合中國人貶低個性、講求平均、強調和諧的中庸之道。中國飲食的感性使其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並趨於藝術化,這是壹種超越必然的自由境界,其最大特點是隨意性。同壹道菜,因地域、季節、對象、檔次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在原料的使用上,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雞爪變“雞爪”,魚頭變“砂鍋燉魚頭”。從制作手法上來說,是壹道觸手可及的美味佳肴。中國的飲食只是對營養科學的壹種經驗性的模糊把握。像宴會壹樣,必須有各種肉菜和蔬菜。原因很簡單,肉容易膩,必須有清淡爽口的菜來中和。這裏沒有理性的分析和邏輯的判斷,只是壹種體驗和壹種習慣。這也是中國飲食的不足。中國的飲食過分強調味覺和用餐的精神享受,而忽略了營養分析和營養的合理搭配,是片面的。西方飲食講究科學分析和營養。雖然是機械性的,但是對於維持人體的健康發育,從根本上來說是積極的。因此,中餐在發展中應借鑒西餐的“科學”理念,取長補短,使之更加完善。

相對於中國講究“口味”的飲食,西方是壹種理性的飲食觀念。無論食物的色、香、味、形,營養都要保證,壹天要攝入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使味道壹樣,也壹定要吃——有營養。這種飲食觀念與整個西方哲學體系是相容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征。西方哲學的對象是事物的原因,往往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理論相互連貫,從而形成形而上的哲學。這種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了活力,使其在自然科學、心理學和方法論方面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其他方面,這個哲學命題卻有很大阻礙,比如飲食文化。在宴會上,妳可以註意餐具、材料、服務以及原材料在形狀和顏色上的搭配。但無論多豪華多高檔,從洛杉磯到紐約,牛排都只有壹種味道,毫無藝術可言。作為壹道菜,雞肉是雞肉,牛排是牛排。即使有匹配,也是在盤中完成的。壹盤“法式羊排”配上土豆泥,靠在羊排上,另壹邊是煮青豆和幾片西紅柿。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但各種原料互不相幹,口感和諧,各有風味,簡單明了。

中國人非常重視“吃”,諺語“民以食為天”說明我們把吃看得和天壹樣重要。因為我們的民族幾千年來壹直處於生產力低下的狀態,人們總是忍饑挨餓,所以才有了獨特的以食為天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大概是出於生存的需要吧。如果壹種文化把吃作為第壹位的話,那麽就會出現兩種現象:壹方面,它會把它的功能發揮到極致,不僅維持生存,還會用來養生,這就是“藥補不如食補”的文化基礎;另壹方面,對美食的過分關註會讓人對美食的追求產生敬佩。

在中國的烹飪中,對美味的追求幾乎到了極致,以至於中國人在海外靠開餐館謀生,這也成了我們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惜,當我們把追求美味作為第壹需求的時候,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我們很多傳統食物都要用熱油炸,用小火燉很長時間,這樣菜肴的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很多都在加工過程中流失了。所以說到營養,其實就觸及了中國飲食文化最大的軟肋。民間有句諺語:“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正是這種對美食的追求,讓我們忽略了吃的真諦。

中國人在品嘗菜肴時,經常會說這道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但是,如果要進壹步問什麽是“好吃”,為什麽“好吃”,“好吃”在哪裏,恐怕就不容易說清楚了。這說明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是壹種無法形容的“意境”,就是用人們通常所說的“色、香、味、形、器”仍然難以涵蓋這種“境界”。

中國飲食的獨特魅力,關鍵在於味道。美食的制作在於和諧,使食物的原味、加熱後的熟味、配料輔料的味、調料的和諧味相互交織、相互協調,使之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相互交融。中國烹飪的和諧之美是中國烹飪藝術的精髓,菜肴的形色是外在的東西,味道是內在的東西。註重內在而不刻意修飾外表,註重菜肴的味道而不過分顯露菜肴的形狀和顏色,是中國審美飲食觀最重要的體現。

在中國,飲食上對美的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也與中國的傳統哲學相吻合。作為東方哲學的代表,中國哲學具有宏觀、直觀、模糊和不可預測的特點。中餐的制作方法是調和,最終是調和出壹種美好的味道。這個強調的是分寸,也就是整體配合。它包含了中國哲學豐富的辯證法。壹切都是基於食物的美好與和諧。範圍內的品種決定了中餐的豐富和多樣,決定了中餐的特色,甚至決定了每壹位廚師的特色。

第二,中西飲食內容的差異

飲食的內容就是吃什麽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根源於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異。西方人多吃葷菜,更註重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在他們的飲食結構中,大部分是動物菜肴,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肉。這與西方遊牧、海洋民族文化有關。航海和遊牧民族以捕魚、狩獵和養殖為主要活動,以種植為輔,這就決定了他們飲食的主要來源是動物。不僅僅是飲食,生活中很多其他方面的需求都取自動物。中國人受農業文明的影響。在他們傳統的飲食結構中,主食是谷物,蔬菜和少量肉類為輔,植物菜占主導地位。我們通常稱之為“素菜”,葷菜通常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加。這種飲食習慣深受佛教文化的影響,更加明顯。佛教認為動物是“生物”,生物不能殺,更不能吃。佛教徒所提倡的“禁殺放生”思想,與儒家的“仁義”觀是壹致的。此外,道教也戒吃魚和肉,這使得素食主義在中國流行。同時也促進了果蔬種植和烹飪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豆制品技術的發展。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營養觀念的普及,我國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例越來越大。同樣,在西方人的飲食結構中,蔬菜也在明顯增加,中西方的飲食結構也逐漸趨於融合。中西食物內容的差異還表現在,西方人喜歡吃冷食和涼菜。從涼菜到沙拉再到冷飲,餐桌上少不了涼菜。中國人喜歡吃辣,主菜是熱的,除了主菜前面的幾個小菜是涼菜。在中國人看來,熱菜涼了就失去了很多味道,只有熱了才能嘗到食物的味道。俗話說“三鮮菜熱”就是這個意思。

西方人認為菜肴是為了充饑,所以專門做大塊肉、整只雞等“硬菜”。中國的菜“好吃”,所以中國的烹飪在用料上也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很多西方人視為丟棄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材料,外國廚師處理不了的東西,壹到中國廚師手裏,就能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上具有廣泛的隨意性。

根據西方植物學家的調查,中國人吃600多種蔬菜,比西方人多6倍。其實在中華美食中,素菜是普通食物,葷菜只有在生活水平高的時候才進入普通飲食結構,所以自古就有“菜食”的說法,在普通飲食結構中,菜食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植物性烹飪與佛教徒的倡導密不可分。他們視動物為“有生命的東西”,視植物為“無生命的東西”,所以提倡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認為自己比中國更註重營養的合理搭配。有發達的食品工業,比如罐頭、快餐,既省時又營養好,所以他們國家的人普遍比中國人強壯:個子高,腿長,肩膀寬,肌肉發達;而中國人則是瘦瘦的,肩窄腿短,色淡黃。根據中西食物對象的明顯區別,有人稱中國人為植物字,西方人稱動物字。

第三,飲食模式的差異

吃的方式,也就是怎麽吃,中西方明顯不同。在中國,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正式宴會,都是大家聚在壹起,圍坐在壹起,享受座位。人們互相敬酒、勸誡,以顯示相互尊重、友誼的美德以及和諧團聚的氣氛。尤其是各種節日,更是飲食求教。這種吃法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傳統,其基礎是宗法觀念。飲食模式最早存在於家庭和家族內部,後來擴展到外部家庭。中國人經常用這種方式來教育和表達各種“儀式”,來反映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關系,尊重和自卑,親密和自卑,交流感情。因為這種圍坐飲酒的方式迎合了傳統的家庭觀念,客觀上起到了維護家庭穩定、促進家庭成員團結和睦的作用,所以流傳了很久。和全家人壹起吃大餐確實是壹種天倫之樂。但同時,這種吃法也有其弊端,主要是不科學、不衛生、浪費。現在,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這個弊端,開始改革。比如我們國家的國宴,實行了分餐制,但是還有待於在全社會推廣。

西方人習慣分開吃飯。在西式宴會上,雖然人們圍坐在壹起,但他們的食物是分開供應的。自助餐是西餐體系中最典型的形式。食客每人拿壹套餐具,從準備好的食物中各取所需,行走自如,無需固定座位。這種吃法既能充分滿足個人對食物的喜好,又能方便社會交往和個人之間的情感與信息交流,而不必在飯桌上公開所有的活動。所以在西式餐飲中,食物只是手段和陪襯,不是目的的全部,宴席的核心在於友誼。這種吃法充分體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和自我的尊重,強調個體的獨立自主。在這壹點上,與中國的大壹統文化模式完全不同。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社會大力倡導平等、自由、人權和個性解放的精神,極大地張揚了人們的個性和自由意識,營造了強調個性自由發展的文化環境。更重要的是,這種吃法文明、衛生,符合科學精神。西餐風格差異很大,這種差異對國民性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宴會,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都只會有壹種形式,就是大家圍坐在壹起,享受壹個座位。酒席要用圓桌,在形式上營造團結、禮貌、趣味的氛圍。美食擺在壹桌人的中央,既是壹桌人欣賞和品嘗的對象,也是壹桌人情感交流的媒介。人們互相敬酒,互相夾菜,互相勸誡,體現了人與人之間在美好事物面前互相尊重,互相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飲食有明顯的缺點,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體現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的範疇對後世思想的影響,有利於集體情感交流,所以至今難以改革。

雖然食物和酒在西式宴會上非常重要,但它們實際上是用來陪襯的。酒席的核心是友誼,友誼是通過和隔壁的客人交談來實現的。如果把宴會的社交性比作跳舞,可以說中式宴會就像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就像男女交誼舞。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的友誼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但中式宴會更多體現的是整個宴會的友誼,而西式宴會更多體現的是相鄰客人之間的友誼。與中國飲食更明顯的區別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這個方法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壹個壹個陳列出來的,每個人都是各取所需,不用固定在座位上吃飯,可以自由活動。這種方式方便了個體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把所有的話都放在桌面上,也體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和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幹涉,缺少壹些中國人聊天玩樂的情調。

所以說到底是感性和理性的區別。然而,這種差異似乎隨著科學的發展而模糊了。中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只關註蔬菜的色、香、味,更關註其衛生和營養。尤其是非典之後。還有,人們因為工作越來越忙,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之類的。這樣壹來,飲食上的區別就不太明顯了。

第四,烹飪方法的差異

在中國,烹飪是壹門藝術,吸引著以飲食為最大樂趣的中國人,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甚至有些戲謔。對中國來說,烹飪和音樂、舞蹈、詩歌、繪畫壹樣重要。中國的烹飪方法實在太多了:滑、燉、烤、煨、蒸、炒、酥、燉、烤、燉、炒、砂鍋、拉絲,等等,做出來的菜更是琳瑯滿目。中餐工藝的變化比較復雜。很多菜費工費時,裝飾太多。很多都是不能食用的,不僅浪費原料,還不壹定有效。《中國廚房》裏有壹句話:“壹個廚師的手藝分三份,用料分七份”,強調的是廚師個人對原材料的選擇和不同等級的使用的重要性,即原材料的標準對菜肴的制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在飲食上強調科學和營養,烹飪的全過程嚴格按照科學規範進行,烹飪標準化,廚師的工作就變成了極其單調的機械工作。再者,西方人吃飯的目的是為了吸收營養。只要營養達標,其他都可以包容。所以廚師在對食客極其寬容的態度下,每天重復機械的工作,肯定沒什麽意思。西方的烹飪方法沒有中國的復雜多變。西餐立體感強,可食用性強,放入盤中的食物大部分都能吃。飾品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在操作技術上多為新鮮、無汙染、天然、自然,充分發揮其原汁原味。幹貨不用太多,牛奶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供應商根據原料的特性對原料進行了進壹步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廚師不再單純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和決定使用哪種原料。

五、用餐禮儀的差異

在禮儀方面,中西方的差異就更大了。在中國古代的用餐過程中,有壹套繁文縟節。禮記?《曲集》載:“* * *食不飽,* * *食不暢。沒有食物,沒有食物,沒有食物,沒有咬骨,沒有魚,沒有狗骨頭,沒有收獲,沒有米。沒有筷子,沒有湯,沒有柳絮,沒有牙齒,沒有湯。客絮湯,主人不能辭。客人是客人,主人也不會說什麽。不要咬肉,不要咬幹肉,不要煨。吃飯的時候客人從前面跪下,飯吃完了,才能給個合影。這段話的大意是:壹起吃飯的時候,不能只壹個人吃。如果妳和別人壹起吃飯,妳必須檢查妳的手。不要把多余的米飯放回鍋裏,不要獨占食物,不要把熱騰騰的米飯扇起來。吃完後,客人要起身收拾桌子上的菜,交給主人。主人會起身讓客人不要工作,然後客人就坐。其中壹些禮儀在現代也是必要的。

在西式宴會中,主人通常只給客人上壹道菜,其余的由客人自己吃。客人不要,就不再勸別人吃,也不會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頻繁給客人敬酒、夾菜。吃飯時不要出聲,但客人要註意欣賞主人準備的飯菜。如果妳與人交談,妳只能與妳的鄰居交談,而不是與遠方的人交談。具體區別如下。

在衣著方面,在中國,人們在餐廳可以穿得很隨意,甚至是t恤和牛仔褲,只有在重要的宴會之上才會穿得很隆重。但去西方高檔餐廳,男士要穿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應該穿西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規定穿正式服裝,男士必須打領帶。不要穿便裝去餐館吃飯。

座位不同。中國壹般是客人到齊後入座,座位按輩分順序排列。座位是“敬東”和“朝門”。在西方,壹般來說,離門最遠的面對門的座位屬於女主人,對面是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壹個嘉賓座位,壹般是男士,男主人右邊的座位是第二個嘉賓座位,壹般是主賓的夫人。西方國家以女性為主,講究紳士風度。

上菜順序,在中國,第壹道菜是湯,其次是幹飯等主食,然後最後壹道菜是促進消化的水果;在西方國家,上菜的順序通常是蔬菜和湯、水果、餐酒、主食,最後是甜點和咖啡。

食物被不同地放在桌子上。中餐壹次上完,所有的菜大家都很享受。在西式用餐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壹套餐具,壹盤菜在另壹盤菜之前吃完。在食物要求上,中國不需要客人吃完所有的菜,而在西方,主人自己吃完是壹種禮貌和對主人的尊重。

第六,用餐用具的差異。

中國人的餐具以筷子為主,勺子為輔,還有各種形狀的杯、盤、碗、碟。中國講究餐具的形狀、大小、顏色、菜式的協調,講究“器美”。它把飲食當成壹種藝術活動,不僅是為了吃壹頓好飯,更是為了從中獲得壹種美的藝術享受。

西方人多使用金屬刀叉,以不銹鋼或鍍銀、純銀等餐具為主,還有各種杯、盤、杯、碟,也各司其職,不能混用。然而,西餐在裝盤和配菜方面不像中國人那樣強調藝術美,餐具的種類和菜肴的形狀也很單調。簡而言之,西方人註重食物的內容,而中國人強調菜肴的形式和從中獲得的感受。

  • 上一篇:中文求職簡歷的簡單模板
  • 下一篇:為什麽中國文學傳統政治性這麽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