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內涵意義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本文基於中等職業教育的新形勢,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內涵和現實意義,並對如何在中等職業學校實施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國家提出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並制定了壹系列相關文件和政策,推動職業教育學院進壹步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部2009年關於進壹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幹意見》強調,中等職業學校要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主體的企業和與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培養學生的校企合作模式,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施專業理論教學和技能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實力,進壹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使中等職業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壹,校企合作的內涵和現實意義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學校以市場和社會就業需求為導向,校企雙方合作,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辦學模式。校企合作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學校在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過程中,得到企業的支持,發展更快。校企合作模式是企業發展和參與競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面,對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壹、校企合作辦學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
“以服務為導向,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要求中等職業教育更新人才培養理念,把就業放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切實從專業學科本位向專業崗位和就業本位轉變,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就業的有效對接,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貫徹這壹指導思想的客觀體現。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讓中職生獲得實際工作經驗,幫助他們順利就業。在人才市場上,很多用人單位總想招到有壹定實際工作能力的人,這對畢業生就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有機會到企業實習,根據企業實際生產和服務要求參加勞動實踐,掌握壹定的生產實踐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使學生直接參與工作實踐,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工作習慣、工作態度、敬業、拼搏、團結協作精神,增進職業感情,更早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同時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融為壹體,真正提高專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對突發事件的適應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彌補了學校課堂教學在這方面的不足。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職業能力,使畢業生快速實現從學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轉變。
再次,目前中職學校應屆畢業生求職遇到的障礙之壹往往是信息不對稱,無法獲得及時準確的就業信息,客觀上造成學生要付出大量的求職時間和成本,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中等職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增加學生接觸企業用人單位的機會,使其在實際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熟悉企業對人才模式的要求,了解企業錄用新員工的意圖,直接或間接獲得有用的就業信息。校企合作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掌握就業信息,實現學生就業與企業就業的順暢銜接,同時使學校更好地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把握企業用工需求,實現“訂單式”培養,從而有效促進畢業生就業。
2.校企合作辦學拓寬職業教育發展道路。
多年來,職業教育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註重知識的傳授,註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過分註重理論知識而忽視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學生就業後壹般需要壹個較長的適應期和重新學習期。這種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養方式,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學以致用”的現象十分突出。這種人才培養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職業教育的要求。教育與產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中等職業教育突破校園圍墻的束縛,徹底改變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單純的學校教育轉變為學校教育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實現學生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相應專業崗位的要求確立培養目標,強調行業、企業對人才的技能要求。課程制定和教學評估吸收了企業專家的參與和指導,並根據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從專業崗位需求出發,以專業分析為專業設置導向,以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職業活動為課程設計核心,在教學內容上淡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界限,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現場教學。
校企合作辦學從強調知識傳授向註重就業能力轉變,有效實施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獲得真實工作經驗的機會,使學生畢業後能立即走上工作崗位。有效地提高了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為中等職業學校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如何在中等職業學校實施校企合作模式
1,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
專業指導委員會由企業領導、行業協會、學校領導、招生就業部門和教學骨幹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壹是校企要及時溝通技能人才供需函;其次,要協助學校設置和調整專業,制定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保證自己教的、學的、用的既緊密聯系,又必須體現技能;再次,學校要協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對在職員工進行技能培訓等。第四,設立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教師能力提升基地、企業員工技能培訓鑒定基地。第五,合作實施學生畢業前的教學實習和就業。第六,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2.校企合作企業應該是能夠有效實施學生實習教學的優秀企業。
學校要根據設置專業的實際,選擇管理規範、經濟效益好的對口企業作為學校實習教學的合作夥伴,並成立實習小組,由組長負責學生工作和業余時間的管理,保證實習的正常進行。邀請合作企業的領導或專家來聽課,點評老師教什麽、學生學什麽、企業用什麽是否銜接,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保證老師教的、學生學的、企業用的有效銜接。學生實習前,學校、企業和學生應簽訂相關協議,約定實習期間的生活費、生產安全等事項。對於實習期間可能出現的意外,學校和企業都可以按照約定執行,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3.學校應加強“前校後廠、校企壹體、產學研壹體”的培養模式。
學校要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通過新建、改建、購買等方式在學校設立實習工廠,構建“前校後廠、校企壹體化”、“產學研壹體化”的教學管理機制。
(1)建設實習工廠,明確其職能地位。學校負責實習工廠的領導、組織和管理,負責教學實習和生產經營。
(2)建立“產學研壹體”的組織領導機構。學校選派有能力的幹部擔任主要負責人,負責產學研壹體化的具體事務。
(3)理順關系,建立制度。理順實習工廠與各專業部門和教研組的關系,建立健全生產經營、實習實訓、技術協作、產品開發、安全生產等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前校後廠教學管理機制的順利運行。
(4)工學結合,現場教、學、做。學校要整合實習工廠專業教師、技術人員、工程師的力量,全日制與優勢互補相結合,建設真正意義上的中職“雙師型”教學團隊。利用實習工廠的設施、設備和技術條件,將工學結合融入生產現場的環境,將生產現場作為教學課堂,在生產現場講解實際操作,解決疑難問題。企業提供工藝標準、技術人員、量具、原材料,學生以團隊、小組的形式進入實習工廠直接學習,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團隊意識、成本意識、團隊意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學結合。這樣既完成了實習工廠的生產經營任務,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人才。
4.深化校企合作,提升辦學水平。
我校在辦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要掌握專業實踐教學安排的自主權,必須配置與專業相對應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在與葉巍集團、奧菲動漫、銀潤、銳科電子等企業建立了堅實的實踐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學校與金田數控、西華汽修、蓮花山溫泉度假村建立了合作關系。進壹步使企業與學校、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溝通交流,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形成推動學校發展、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合力,初步實現學校、企業、學生受益的良好發展態勢。
(1)***建設師資隊伍。學校要有計劃地選派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專家等人員到企業培訓學習,聘請企業專家組成專業課程開發指導委員會,安排骨幹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或技術骨幹擔任學校兼職教師,提高教師整體專業教學水平。
(2)開展“訂單式”培訓。企業根據人才需求,與學校簽訂就業協議,突出人才培養的目的。校企雙方確定專業課程,制定教學計劃,實踐內容和評價標準。學校負責學生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的完成,學生的在崗實習和在崗實習在企業完成。學生畢業後工作實現就業,企業實現人才需求目標。
(3)企業搭建實習平臺。學校利用企業的資源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企業的生產車間成為學校實踐教學的課堂。學校企業* * *安排實踐教學計劃,企業安排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與學校教師* * *共同完成學生從專業技能培訓到就業的過渡,進壹步拉近了課堂與崗位、學校與社會的距離,更好地實現了既定的培養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