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地區我國應用甘草歷史悠久。由於歷代帝王建都中原,所以使常用的甘草資源耗用已久,原主產甘草的山西、陜西、山東及東北三省,現已絕跡或分布甚少,目前能提供野生商品藥材的省區僅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和陜西的榆林地區等地。在春秋二季采挖後入藥。
形態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具甜味。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葉長5~2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七月開花,色紫而美花後結莢,有籽如豆,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花萼鐘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歸心經、胃經、脾經、肺經。
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但是生甘草和炙甘草功效不同。
生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或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其壹般規律可總結為∶其生者偏於清熱,炙者則偏於補中。熱證、實證需清熱時要使用生甘草,虛寒證需補益時則使用炙甘草。
臨床應用甘草在臨床上有生、炙兩個炮制品種。將甘草幹燥根莖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成飲片,供入藥者稱生甘草。將生甘草飲片用蜂蜜拌勻,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攤晾,然後供入藥者,稱炙甘草或蜜炙甘草。甘草內服常用量為3~9克,但作主藥使用時用量為10~30克。其用量大小取決於:大量30克以上緩急止痛並能解毒,中量6~10克益氣補中,小量3~6克調和藥性。
化學成分甘草酸、黃酮類、氨基酸、生物堿、多糖等。
使用禁忌建議孕婦、哺乳期女性、性功能障礙、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月經期間等都不適合服用甘草。在中藥配伍禁忌“十八反”中明言,及甘草與大戟、芫花、海藻、甘遂屬於配伍禁忌,不宜同用。
配伍藥方
1. 治心氣不足:炙甘草、生地黃、麥冬、黨參、桂枝、阿膠。出自《傷寒論》
2. 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差者:桔梗壹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壹升,去渣,溫分再服。出自《傷寒論》桔梗湯
3. 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兩(炙),幹姜二兩(炮)。上藥細切,以水三升,煮取壹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出自《金匱要略》甘草幹姜湯
4. 治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甘草(炙)、白術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壹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出自《局方》四君子湯
5. 治肺熱喉痛,有痰熱者:甘草(炒)6克,桔梗3克(米泔浸壹夜)。每服15克,水壹鐘半,入阿膠半片煎服。出自《小兒藥證直訣》
6. 治腿腳攣急,或腹中疼痛:白芍藥、炙甘草各12克。水煎去渣,分兩次服。出自《傷寒論》芍藥甘草湯
7. 治百藥毒方:生甘草6克,生銼。以水三盞,煎至壹盞半,去滓,停冷。每服半盞,細細飲之,未效更服。出自《聖濟總錄》
8. 治畜禽水產慢性腹瀉腸炎:黨參、幹姜、炙甘草、白術。出自《山東華萌》華萌樂舒
此文章由山東華萌中醫藥研究有限公司整理歸納,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