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地方禁放煙花爆竹,本來還能惹人興奮的煙花爆竹作為“陋習”離我們遠去,這使得春節喪失了傳統的“爆竹壹聲舊歲除”的喜慶色彩,只能日復壹日地在家中呆看著春節晚會、正月正晚會、文化部晚會……也許正是由於我們的壹些行為,無形中讓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年輕人心目中打了折扣。
任何節日都有其地域性或獨特性。在美國更有萬聖節、感恩節等。在美國,壹年中幾乎有四分之壹的時間他們是在節日中度過的。相比之下,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重陽節就“雅”多了,文化底蘊深多了,更少了“瘋狂”。這就是許多青年人不註重傳統節日,而熱衷於西方節日的原因吧! 當然這其中不能忽略西方的經濟比較強勢和商家炒作等因素的微妙作用.
2.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節日及其習俗有著比較明顯的差異。中國的節日主要源於歲時節氣、祈求自身吉祥幸福,節日習俗以吃喝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長壽為目的,並通過飲食來實現;西方的節日主要源於宗教及相關事件,緬懷上帝、求其保佑,節日習俗以玩樂為主題,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對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樂為目的,並通過宗教和娛樂活動來實現。不同的民族傳統節慶之差異,都與該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質的諸多民族所構成的文化體系的生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密切相關。
關鍵詞:中西節日 中西文化 差異
傳統的民族節慶是壹種極為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包含著壹個民族歷史形成和沈澱下來的性格、心理、信仰、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情趣,以及諸多民族文化深層結構內涵的價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會土壤上長期孕育的結果和重要載體,是壹個民族生存形態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它密切地伴隨人們的生產活動、認識活動以及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產生、演變和改造,並受控於人們不同的物質生活和不同的歷史時間的思想意識,同時也在不同的層面反過來作用於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的發展。
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都是封建社會時期形成並流傳下來的,不可避免的打著封建的烙印:等級制、封閉式、家族式,各節日無不以家族、家庭內部活動為中心。節日裏,年輕人必須禮拜老人,全家要吃團圓飯,要闔家***慶,闔家節日。即使是春節的互相串門拜年,也基本是在親屬之間。壹群陌生人在壹起狂歡,那是沒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戶外多人參加的扭秧歌活動,也只是壹種表演性質的活動,沒有全民狂歡的性質。此外,中國節的另壹顯著特點是體現著中國吃文化的習俗。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區別於其他節日。如吃餃子、元宵、粽子、月餅等等。中國的節日體現著中國人的美德和風尚,尊老愛幼,互敘親情,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應該繼續發揚,所以國人壹直堅守著這些中國節的好習俗、好風氣。即使喜歡過洋節的人,也沒有誰想要摒棄中國節。
西方的節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現出人們的互動性、眾人參與性、狂歡性、熱烈情緒的發泄性,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性張揚,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莫不如此。這與中國節的封閉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這些,正是體現了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前進的必然,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群體性、眾人***同參與性,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渴望互相交流、群體參與、***同發泄情緒的願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閉形式,沒有了上下級、老人與青年之間的等級束縛,體現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現自我的特點。而在吃的方面,則沒有那些嚴格的要求,過什麽節並不在吃的不同上。
節日是指壹年中被賦予特殊社會文化意義並穿插於日常之間的日子,是人們豐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現,是各地區、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的總結和延伸。節日習俗則是在節日裏出現的風俗習慣,常因節日體系及更深層次的自然與社會環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造成的。習俗差異作為文化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影響與作用更為直接具體。
本文通過中西節日習俗差異之比較分析,揭示其自身的特點,旨在幫助我們更客觀地認識理解中華文化,更深刻全面地認識理解於我們有積極意義的外來文化,從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中國的節日習俗
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有生產、生活及祭祀三大類型;除了某些單獨的祭祀節日外,在大部分生產與生活類傳統節日中,祭祀也是最主要的活動內容之壹;此外,這三種類型的節日都被極具中華民族特色的歲時節令作為壹條紅線貫穿起來。
在中國,春節是春天的重要節日,時間從漢魏以前的農歷立春之日逐漸改為農歷正月初壹,節日食品從早期的春盤、春餅、屠蘇酒,到後來的年飯、年糕、餃子等多種多樣。古人認為,立春之日是春天的開始,也是壹年的開始,於是在這壹天便有了勸人耕種的習俗。《後漢書?禮儀誌》載:“立春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鬥食令史皆服青績,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耕種需要強壯的身體,因此在飲食上有了相應的食品。最早出現的是由五種辛辣刺激蔬菜構成的五辛盤即春盤和屠蘇酒,目的是強健身體以利耕種。隨著時間的推移,春節勸民耕種的意義逐漸淡化,而希望身體強健之義得到加強,並進壹步希望新年幸福吉祥、萬事如意,於是又出現了新的節日食品,如象征幸福團圓的年飯、象征事業發達的年糕和寓意財源廣進、吉祥如意的餃子等。這眾多的春節節日食品無不寄托著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祈求和向往。
春節又俗稱“過年”,因時在農歷歲首,又稱“歲”。古代的“年”、“歲”都與歷法和農業生產有關。《漢書?武帝紀》載:“太初元年(前104年),……以正月為歲首。商代以夏歷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夏歷十月為歲首。”又,“年”即谷物成熟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實豐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樣子。《春秋谷梁傳?宣公十六年》載:“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可見,“年”原來是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也有“壹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具體而言,春節包括有“除夕”與“元旦”兩個組成部分,該夜的零時以前為除夕,之後為元旦。在古代,每當年節來臨,人們都要舉行臘祭祈年活動,這就是《後漢書》所說的:“季冬之月,星回歲終,陰陽以交,勞農大享臘。”臘祭祈年,既為祭祀先祖、百神,祈望豐收,又使農民在農事之余得以休息和娛樂,以便迎接來年繁忙的農事活動,並在爆竹聲中祈禱來年的豐收。人們生存形態必然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式與內容,這就使得中國傳統生活類型的節日也大多倚賴於生產性的歲時節令而產生。
端午節是夏天的重要節日,時間為農歷五月初五,其主要的節日食品是粽子。許多民俗學者認為,端午節起源於農事節氣——夏至。而夏至標誌著夏季的開始,常出現在農歷的五月中。這壹時期是農作物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雜草、病蟲害最易滋長蔓延的時期,必須加強田間管理。農諺說:“夏至棉田草,勝如毒蛇咬。”為了提醒人們重視夏至、管好田間,也為了祈求祖先保佑農作物豐收,早在商周時代,天子就在夏至日專門品嘗當時主要的糧食黍米,並用它來祭祀祖先。《禮記?月令》言,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這壹活動逐漸滲透、影響到民間並形成習俗,出現了“角黍”即粽子這壹特殊食品,供人們在夏至祭祀和食用。由於端午節從夏至發展演變而來,於是“角黍”也成了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太平禦覽》引晉周處《風土記》言:“俗以菇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壹名粽,壹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可見,端午節和粽子的產生與農事節氣有密切聯系。“端午節”最初似為南方古老的百越民族祭祀自己的圖騰——龍的節日,後來將其與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聯系在壹起,便蘊涵了更深刻的將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有機結合的民族文化內涵。
中秋節是秋天的重要節日,時間為農歷八月十五,因它處於孟秋、仲秋、季秋的中間而得名。其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然而,中秋節的形成及其與月餅之間產生的對應關系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五谷飄香,瓜果滿園,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收獲這壹切,同時對大自然產生了感激之情,而月亮既是大自然的傑出代表,又是中國人推算節氣時令的重要依據,於是周朝就有了祭月、拜月活動。到隋唐時代,人們在祭月、拜月之際逐漸發現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圓、最亮,便開始賞月、玩月,形成了以賞月、慶豐收為主要習俗的中秋節。唐人歐陽詹《玩月詩序》言:“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在這個良辰美景、賞心悅目的節日裏,講究“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自然不會忘記用美酒嘉肴相伴。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曾於中秋之夜設宴,與群臣賞月,並壹起分享吐蕃商人進獻的美食——壹種有餡且表面刻著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圖案的圓形甜餅。這餅也許就是後世“月餅”的始祖。到宋代,中秋節賞月宴非常盛行,而且宋吳自牧《夢粱錄》和周密《武林舊事》中有了“月餅”的稱呼和品種,只是未與中秋節聯系起來。月餅成為中秋節的主要節日食品大約在元明時代。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動起義時,就將寫有起義時間的紙條藏入月餅中,在互贈月餅時傳遞消息。這表明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在元朝已很普及。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余》“熙朝樂事”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此後,月餅至少有兩重意義:壹是形如圓月,用以祭拜月神,表達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二是餅為圓形,象征團圓,寄托人們對家庭團圓、生活幸福的祈求與渴望。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這樣的情感,在西方人傳統的節日中,是難以體味的。
冬至節是冬天的重要節日,時間在農歷十壹月,沒有固定的日期。其節日食品較多,主要有餛飩、羊肉、粉團等。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冬至前後也是大量貯藏農作物及其它食物原料的重要時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十壹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至此,壹年的農事忙碌即將或已經結束,五谷滿倉,牛羊滿圈,該是人們初享勞動成果的時候了。因此,人們十分看重這個日子。許多研究者認為,大約在漢代,冬至就已成為壹個節日。魏晉以後,人們將冬至的慶賀規模擴大,使之僅次於春節過年,有些地方又有“亞歲”之稱。冬至節是陰陽交替、陽氣發生之時,食餛飩暗寓祖先開混沌而創天地之意,表達對祖先、對大自然的緬懷與感激之情。此外,羊肉也是冬至的節日食品,不僅是冬季的極佳滋補食品,而且寓意吉祥、表達對幸福生活的企盼。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現是反映自然現象、季節更換等等的慶祝活動。壹個部落或民族生活於其中的特定自然條件和自然產物,都被搬進了它的宗教裏。”這些祭祀節日的形成和發展與中華民族作為壹個具有悠久深厚的血緣宗法觀念的民族,以及中國長期維持著壹種立足於自然經濟形態的農業社會密切相關。如果說敬神拜佛等祭拜活動(如眾多的佛教菩薩、道教神仙的壽誕等)只是具有某種宗教信仰者才會重視的節日,那麽慎終追遠的祭祖活動則是大部分中國人普遍認同和重視的傳統祭祀節日內容。
西方的節日習俗
西方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節日亦具有生產、生活及宗教三大類型,但由於社會經濟形態產生了巨大的歷史變遷,前兩種類型的傳統節日或日益淡化,或逐漸消亡,而讓位於宗教性節日;此外,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其殘存的農牧業生產性傳統節日大多僅僅具有地域性而非普適性的特征,並且局限於各地區的農村鄉鎮,或者某種農牧產品的生產地。敬奉土地和祈求豐收是古代從事農業生產的各民族的***同特點和傳統習俗,在農業生產力尚不發達的自然經濟社會時代尤其如此。作為壹年周而復始的年節,本應該是人類社會普遍註重的節日,但在西方,這個節日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已經讓位於基督教的聖誕節。雖然西方各國大多仍然在歡度年節,但它並不是壹個嚴格意義甚至壹般意義上的世界性大節,而是世界各地同時歡度的各具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歲時節日。基於不同國家、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形態與歷史文化特征,節日分別呈現出不同的生產性、生活性或宗教性的文化特征。還有與中國傳統節日有著某種相似內涵的北美洲流行的“感恩節”。但是,這些具有特定地域及歷史文化內涵的節日,無疑不會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適性,不可能進行異地移植。自從歐洲大陸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後,西方幾乎所有影響最大的傳統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而且隨著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歐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為了世界性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狂歡節是基督教“謝肉節”的世俗化稱呼,時間大多在陽歷二月中,壹般開始於封齋節的前三天,節期為三天。其習俗主要是舉行各種宴飲娛樂活動,盡情節日。最初,教會規定封齋期間禁止食肉和娛樂,教徒們便自發地在封齋開始之前舉辦各種宴飲娛樂活動,以此宣布即將暫時告別肉食,稱為“謝肉”。“謝”即為辭別、告別之義。由於人們在宴飲活動中可以盡情狂歡,故又稱此活動為“狂歡”活動。到公元15世紀,羅馬教皇保羅二世下令於封齋節前三天舉行慶祝活動。從此,狂歡節便作為壹個節日被正式確定下來,並逐漸在西方及其他國家流傳開來。如今,狂歡節已成為世界上眾多國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盛大節日。由於狂歡節的緣起與教會封齋時禁止肉食和娛樂的規定密切相關,加上二月正是冬去春來、值得慶賀之際,因此其習俗便離不開肉食和娛樂兩方面。但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其習俗是以娛樂為主、飲食為輔,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色彩日益淡化,世俗的慶賀色彩不斷增強。如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人們不但在家中宴飲歡歌,而且穿著奇特的服裝,臉上戴著面具或塗著各種色彩,踩著高蹺到大街上,盡情節日。許多點心店則特別制作壹些面具糕點,供應顧客;壹些飯店、酒吧還制作各種面具餅幹掛在墻上,象征生活開始新的起點。把狂歡節娛樂推向顛峰的是巴西,但其“狂歡節之鄉”的美稱不是源於飲食而是規模盛大且十分精彩的桑巴舞表演。
復活節是基督教為紀念耶酥“復活”而設的節日,是西方國家僅次於聖誕節的第二大節日,時間大多在陽歷四月。在其習俗中,既有宗教儀式,也有特殊的節日食品——彩蛋。據《聖經》記載,耶酥在去耶路撒冷參加猶太教逾越節時於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到第三天即星期日便復活升天了。基督教教會為此設立復活節以示紀念,並在公元325年,由羅馬帝國的尼西亞教士會議明確規定其時間為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壹個星期日,即陽歷的四月中。由於復活節是教會為紀念耶酥而設,因此節日前夜或當天都有宗教紀念活動,不僅在教堂舉行彌撒,有的城市還舉行盛大的宗教遊行。與此相應的是吃彩蛋和滾彩蛋活動。雞蛋在西方國家被認為是新生命和興旺發達的象征,把雞蛋染成紅色則象征基督用自己的鮮血為人類贖罪,因此許多家庭的復活節早餐少不了彩蛋。有時,家長也把它們藏起來,讓孩子去找。最初的彩蛋是真雞蛋煮熟後染成的,後來更多用巧克力制成,大而空,中間裝有巧克力或其它糖果。彩蛋的吃法有兩種,壹是直接食用,以崇敬的心情緬懷基督;但更受歡迎的是通過滾彩蛋比賽食用,將食與樂與紀念結合在壹起。如在英國北部、蘇格蘭等地,人們把彩色煮雞蛋做上記號從斜坡上滾下去。誰的蛋先破,就被別人吃掉,誰就認輸。若彩蛋完好無損,則預示主人會有好運。在這項活動中,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的精神。
中西節日文化的交融
人類社會已經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各個國家、地區與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並在相互滲透。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與滲透的現實生活中,西方文明無疑顯示出了強勁的輸出優勢。有人認為,這種文化強勢姿態的影響與滲透,是以西方的經濟霸權作為支撐力量來實現的,也就是說, 經濟霸權支撐了文化霸權,從而導致了文化的侵入與滲透;而東方諸國家與民族則普遍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後,從而不得不處於壹種受控制和受滲透的被動處境。實際上,這是將屬於淺表層次的物質文化與屬於深層形態精神文化混為壹談,是壹種對文化之性質特征缺乏深刻了解的皮相之見。其實,不同的文化之間並不存在優劣強弱之分,異質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及融合,遠遠不是優勝劣敗、強進弱退那麽簡單;對異質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及融合產生最重要作用的,其實是壹種文化是否具有普適性與包容性,而這又與該文化的生存形態及所賴以產生的社會土壤密切相關。
中國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極強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其實也就是非宗教性。這是由於中國早期的社會結構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習慣勢力的基礎之上的,是壹種有異於西方古代的神本主義及近代人文主義的“人本主義”,其基本的哲學理念與理想的希望值,是主張神靈與人二者之間相互的協調與平衡,即所謂“天人合壹”。中國的現代節日文化越來越呈現向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非情感寄托、精神升華轉變的趨勢。而在西方,人們的社會交往更註重於情感友誼,交換的禮物多註重其情感價值而非物質價值,倒真像中國俗語所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禮輕仁義重”。
“節”最初在漢字中是指植物葉與枝交接的部位,就如中所言:“其於木也,為堅多節。”動物的骨骼銜接出也叫節:骨節。以此引申出的壹年之中的節日則意味著具有關鍵而特定的意義。“日歷上如果沒有了節日,我們的生活突然變得沒有了期待,我們的日子會過得單調`沈悶。”節日也可以說是壹種文化的濃縮,正因為有了壹個個豐富多彩的節日,才繪成了人類歷史中壹幅幅美麗動人的“年畫”。我們年復壹年地穿越著春秋冬夏,也感受著每壹個節日帶來的快樂。西方節日文化與中國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作為西方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西方國家、民族的歷史及其文化淵源,並且節日在每壹個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所以我們透過西方的節日文化及其習俗,可以更充分認識西方各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因此有助於我們與西方各國各民族加強溝通與了解,為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提供壹個窗口。從節日的起源,歷史的發展,到今天的影響;從節日的慶典,禮儀的傳承,到習俗的傳播,全面、形象、直觀地介紹西方傳統節日所蘊涵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古老而純樸且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習俗。在“全球化”的今天,為我們展開中西文化對話、積極參與人類現代文化***構做出貢獻。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西方有著巨大的社會歷史節日文化差異。正是這種差異成為了中、西方傳統節日跨文化交匯與移植的最大障礙,尤其是中國傳統節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礙。中西方節日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兩者的差異遠遠不止以上談到的。事實上,這兩種節日文化各有所長,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在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們不能閉關鎖國,在發揚光大咱們自己傳統節日文化的同時,也要汲取西方節日文化中的精華部分為我所用。目前,中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開始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其獨特的魅力,中國老百姓也開始了解西方節日文化的迷人之處。中西方的節日文化互相滲透,相互融合,這是兩種文化緊跟時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壹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