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指“中州”包括肝、膽、脾、胃四個臟腑。
徐經世先生提出的“中”概念內涵豐富,從位置上指“中州”,不同於壹般意義上的中焦脾胃,而是指中焦的肝、膽、脾、胃四臟。脾胃位於中焦,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它們由膜相連,經脈相通,臟腑由表及裏相互配合。脾胃相和,升降相關,燥濕相合,胃和水谷相和,是津液、祖氣、渣滓出來的地方。精氣全靠脾的運化。雙方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和飲食,傳遞細微的食物,充分發揮支撐全身的目的。“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臨床醫案指南》)。所以脾胃健碩,盛衰相關,才能維持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的正常生理狀態。脾為陰臟,陽為物用,脾和楊燦運化,故喜溫燥,惡陰濕。胃為陽腑,由陰液滋養,而胃陰足可被吸收分解,故軟燥。所以俗話說“土太濕,太陽就開始動;陽明幹土,則陰安。脾喜燥,胃喜軟,故也”(醫案臨床指南)。燥濕相合,脾胃功能正常,水谷飲食可以消化吸收。充足的胃液可以吸收分解的水谷,這為脾臟運輸和吸收微妙的水谷提供了條件。潤胃和脾燥的特點是相輔相成,相互協調的。
眾所周知脾胃屬於中焦,但肝膽究竟屬於中焦還是下焦壹直存在爭議。自明清時期溫病學興起,三焦辨證理論體系建立以來,肝屬下焦學說逐漸流行。其本義是指肝臟的病理變化往往發生在外感發熱的後期,是三焦辨證理論體系的壹部分,並不意味著肝臟的解剖部位在下焦。
徐經世先生認為,從解剖位置、臨床診斷、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來看,肝膽應為中焦。原因如下:
從解剖位置看,三焦的位置在《內經》和《難經》中已有較長時間的描述。如靈樞營養生會所說:“中焦亦合於胃,上焦出後”,“下焦應出回腸,入膀胱而滲之”。《三十壹難經》說:“中度焦者,胃不能上不能下。根據描述,中焦是指膈下、肚臍以上的上腹部,應包括脾胃、肝膽等臟腑。”《蘇文金匱嚴陣》也說:“腹為陰,陰中之陽亦為肝。王冰註:“肝為陽臟,位於中焦,陽居陰中,故亦為陰中之陽。肝膽位於右側,膈與脾胃相鄰,為中焦。
從臨床診斷來看,中醫舌診和脈診也將肝膽歸入中焦。比如舌診分臟腑,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邊屬肝膽。比如“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以三焦劃分,舌尖為上焦,舌中部為中焦,舌根為下焦。關於脈診,蘇文《精脈論》中的尺診法將尺分為尺、中、上三部分,分別指出“中為附,左為待肝,內為待膈;待胃在右外,脾在內”;王叔和在《經脈·尊三關界·脈三主》中說:“關主擊中要害”“左手關肝也是如此”;《醫宗金鑒·四診精要》中也有雲:“左關待肝膽膈;右關待脾胃都說明肝屬於中焦。
生理上,中焦具有消化、吸收、運化水谷之精,轉化氣血的功能,如靈樞營養生會所所言。所謂“如漚”,是指中焦的脾胃功能分解、運化水谷,進而生成氣血。但中焦的生理功能是肝膽和脾胃的協同作用,重視脾胃而忽視肝膽在中焦的生理功能是片面的。胃主腐壞,脾主運化,肝膽主通便,分泌排泄膽汁幫助消化。肝膽與脾胃共居中焦,在生理上相互支持、相互制約,* * *完成了“中焦如漚”的生理功能。
從病理變化來看,肝、膽、脾、胃關系密切。《金匱要略·難經·臟腑病證》中說“見肝之病,知肝發脾,先健脾”,肝病多與脾胃有關,多體現在中焦。肝不泄氣,不僅會導致局部氣滯,還會影響中焦脾胃的功能,導致脾胃升降異常。肝氣犯脾或肝氣犯胃等證。相反,脾胃病常累及肝膽。如果脾胃濕熱,肝膽蒸化,則見脅肋腫脹,口苦,或目黃。此外,肝藏血功能失調也會影響脾的控血功能,導致月經過多,甚至崩漏。所以肝病往往累及脾胃,導致氣機不暢,影響飲食的消化吸收,或血液循環,導致中焦功能異常。
從功能上講,“中”指的是“中心”,即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
肝、膽、脾、胃共居中州,中州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肝散脾運是中焦完成各項生理功能的基礎。因為脾胃的運動依賴於肝膽之氣,所以肝膽在調節人體氣機升降、內外通達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如周學海《讀醫隨筆》所說:“臟腑十二經脈的氣化,都要肝膽之氣的鼓舞,才可能實現。以肺之宣發,心主血,脾之運化,腎之氣化為基礎,又不乏肝氣之樞,氣機之暢。」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肝主疏泄。脾胃的運化功能依賴於肝氣排泄的協調。比如唐榮川說:“木的性質主要是排泄,食物攝入胃中完全靠肝木之氣來排泄,而水紋是轉化。肝在脾的正常運化功能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與脾的升清密切相關。肝剛臟,體陰,用陽。肝臟只有得到脾臟分布的細微水谷的滋養,止瀉功能才能正常運行,不會過度止瀉。如葉指出:“木能疏土,脾能凝滯。此外,脾健而有力,血活躍,控而有權,則肝藏。病理上,肝不疏泄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產生“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現,可見抑郁、胸脅脹滿、腹脹腹痛、腹瀉便溏之癥;肝血不足可因脾虛或脾不統血,氣血生化被動,失血過多所致。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胃是水谷之海,藏、腐、殺水谷,與脾同食,對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氣,滋養全身有重要作用。膽囊掌管膽汁的儲存和排泄,以幫助胃的臟腑分解水谷。膽和胃都要和諧健康,腑中的濁氣要凈化。膽系疾病可由利膽和臟腑功能不全或膽汁排泄受阻引起。過多的膽汁反流到胃裏,長期下去會導致胃病或加重原有的胃病。所以,常見的膽汁性疾病都伴有胃部疾病。膽腑貯藏和排泄膽汁的功能與脾胃的盛衰密切相關。膽氣的升降有利於脾胃的升降,而脾胃的升降是正常的,這樣膽氣就能適度升降排泄,膽汁就能排出體外。俗話說“土氣相碰,肝隨脾升,膽隨胃降。”如果膽和胃的升降不協調,就會發生膽和胃的病變。
五臟百病皆可從其治。
徐經世先生認為中州氣機失調導致雜病眾多,應重視肝膽脾胃,調理氣機,促進氣血,平衡陰陽,使人體在新的基礎上達到疏肝運脾的平衡狀態。
五臟百病皆可從其治。脾胃在中焦,水谷的精氣主要運化,必須依靠肝氣的釋放。肝氣發達,脾胃升降適度,疾病才能調和,* * *才能做到“中焦如漚”。如果出現肝氣不和、氣機失調,可直接影響脾胃的運化。正如《血證論》所言:“木之性主要靠化氣,氣入胃完全靠肝木之氣來化氣,而水谷則化氣。如果肝清陽不升,泄谷不能泄,必然出現滲滿之證。脾胃與肝的關系,早在《金匱要略》中就已奠定:“夫未病先治者,能見肝之病,知肝先傳脾,故肝病易病理傳脾。因此,治脾可防肝傳變,另壹肝主疏泄,脾胃升降,在氣機中相互影響。正常時與盛衰有關,異常時肝木太容易攻脾或胃。
肺居上焦,主氣,而氣血皆源於脾胃,故前人有“脾為氣源”、“肺為氣樞”之說。津液生於脾胃的精微水谷,必由脾運化至肺,而肺控制三交水道的調節,蘇宣運化水液,二者共同完成津液的代謝。生理上,脾胃與肺的關系體現在氣的生成與水液代謝的關系上,病理上除了氣的異常生成和水液代謝外,還有痰飲這壹病理產物的相互作用。然而,由肺支配的氣通常會由肝的樞軸釋放。如果肝氣郁結,氣軸不調和,肺氣不利,就會出現咳嗽、喘息、胸悶等癥狀。正如《醫學概論》所說:“我感到恐懼、憂慮和沮喪,我感到厭煩。喘息、喘息、氣短、無痰聲”是。”《蘇文·經絡辨證論》中說:“恐墜源於肝。《蘇文客論》說:“肝咳嗽,咳嗽致胸脅下疼痛”,都揭示了氣與肝軸不和,襲肺而致咳喘的機理。
專註於心,控血藏神。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血。與心臟壹起,是氣血生化的重要器官。心藏神,心神靠陰血滋養。因此,心脾的關系主要體現在氣血的生成和運行與心神的關系上。《血證臟腑病機論》說:“血之運行,靠脾。”病理上,若有心臟系統的疾病,加之脾胃受損,運化不健,產生水濕、痰濁、血瘀等病理產物。,使血液循環不暢,心脈受阻,胸陽不發達,可出現心功能不全的各種病理表現,如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口唇發紺等。然而,血液的正常運行依賴於氣的推動,氣的正常表達依賴於氣的順利調節。如果肝氣郁結,氣機失調,就會導致氣滯血瘀,往往會導致胸痹心痛。如果怒傷肝,氣逆勝於心,就會出現心悸、怔忡,甚至暈厥。
腎為自然之本,陰陽水火之家,脾胃為後天之本。後天受自然支配,自然靠後天滋養。病理上,腎臟病治脾,常用養土、健脾、溫腎之法。水雖然要靠腎陽的蒸發,但也和肝氣的舒解有關。如果肝氣不暢,氣機失調,必然會影響腎和膀胱的氣化,導致水液停滯,或水液泛濫之病。靈樞經絡說,“肝足和厥陰之脈...是控制肝臟疾病的...並導致溺水。”蘇文《大氣論》說:“肝被阻...妳不能小便。《難經十六難》雲:“若假令得肝脈...這是很難封閉的淋證。都是肝衰竭導致腎、膀胱氣化異常的證候機理。
情緒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從其治之”。情誌活動與脾的運動和肝的釋放密切相關。情誌活動以血(精)(物質基礎)和氣(功能基礎)為基礎,壹切情誌活動都是由氣推動的。情緒異常對身體的影響還主要表現在幹擾氣血的正常運行。脾是後天之本,脾所運化的飲食所產生的氣血之精,支撐和滋養其臟腑,是人體情誌活動的物質基礎。肝喜解氣,解氣功能正常,氣血調和。長期情誌不舒,肝氣不舒,會引起五臟氣血失調。肝氣郁結,肝脾不和。憂則傷脾,思則氣滯,可導致氣滯痰阻,也可因生化被動、氣血不足而導致心脾兩虛或心神喪失。
“從中調治”的學術思想為解決中醫諸多疑難雜癥提出了新的思路,不僅豐富了中醫理論,而且對指導中醫臨床實踐、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