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工廠天天喊招工難,不願意給員工漲工資?

為什麽工廠天天喊招工難,不願意給員工漲工資?

雖然工人帶有個人性格,但在老板心目中,工人不是人,只是成本要素的壹部分。在老板眼裏,工人乞討哭喊著少拿工資多幹活,工人沒有權利建立任何工會組織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制度設計層面要把工人吃死。

於是工人們只能拿出最後壹顆王彈辭職。

作為員工,壹定要搞清楚工廠每天都在罵誰“招工難”!肯定不是給員工的!

招工難,工資問題肯定是第壹位的!每年都在新聞上看到招工難,主要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尤其是長三角,更是兇猛!這和產業結構有關系。珠江三角洲大部分是輕工業,如電子工廠。這些工廠加班時間長,但工作枯燥,不會有繁重的體力勞動。長三角除了服裝行業,大部分都是比較重的制造業,比如汽車零部件、機械設備、門窗框等。,所以車間環境差壹點,體力活動多。即使在這樣的差距下,過去長三角的工資也沒有珠三角高,肯定會導致長三角嚴重缺工!

但是這幾年長三角這些工廠壹線員工的工資高了很多,尤其是這些有門窗,有機械設備的工廠,甚至比珠三角還高!相對來說,招聘更好!

工廠說招工人難,大多是幫忙,不是漲工資!畢竟這些工廠創造了就業崗位,創造了稅收,所以在招工難的時候,他們壹定會大聲疾呼,引起重視,讓相關部門給予幫助,給予政策!他們中的壹些人可能並不真的很難招募,但他們想借此機會獲得稅收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

當然也有確實需要人的工廠,所以我想讓相關部門組織起來,統籌起來,避免自己的弱勢!

但是,無論從什麽角度來說,這些工廠絕對不會考慮先給員工漲工資!周圍大部分工廠工資都差不多,大家都找不到工作。老板為什麽要漲工資?壹定要記住,工廠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漲工資,比如最低工資上漲的時候!

招工難絕對不只是工資問題,還有很多因素!在壹個城市裏,對於壹線工人來說,其實各個工廠的工資差別不大!但是為什麽招工難呢?目前因為互聯網時代,壹線工人的工資水平幾乎是透明的。那麽為什麽工資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很難招到人呢?

第壹,員工自己家鄉的企業多了,工資水平提高了!

可能很多員工在深圳上海這樣的地方工作,壹個月能拿到5000-7000元,以前很有優勢,現在在老家能拿到4000-5000元。雖然差距是1000多塊錢,但是在北京上海,吃住都要花很多錢,而且壹年只能回家壹次,所以很多人寧願呆在家裏!

第二,勞務派遣的問題,包括派遣公司和用工公司的* * *責任!

因為很多公司出於所謂的降低成本等原因,開始使用勞務派遣,隨著勞務派遣的規模越來越大,手中的員工越來越多,會導致派遣工的工資高於正式工。因為派遣公司有員工,所以有和公司說話的權利。另壹方面,員工看到派遣工工資高,就認為公司無論如何也不會主動給他們漲工資,不如做派遣工。

然後在生產旺季,那些大公司,比如阿圖康,對員工的需求量很大,支付給派遣工的工資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水平。所以這些派遣公司優先派人去這些工廠,會讓其他很多中小工廠壹時半會兒招不到人!所以造成了短期的“招工難”。

第三,最重要的是很多工廠不爭氣!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工廠!

很多工廠都有業務波動周期,或者淡季!工廠壹旦到了旺季,就大量招聘員工,各種雞湯都給員工。對員工的管理就是員工有多舒服!員工也相信,業績這麽好的工廠,自己也壹定做得很好,有很好的發展。結果工廠壹到淡季就開始各種套路,逼著員工辭職走人,讓員工心寒!等到下壹個旺季,老套路循環!幾個循環下來,周圍的員工都不再相信了!所以這些工廠很難招到人!

當然,當公司處於淡季時,並不意味著員工不能離開,而是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但有些公司簡單粗暴,讓員工感到寒心。

互聯網新業態產業對傳統工廠的沖擊!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壹點。在互聯網時代,比如送外賣,跑互聯網叫車,這些都是比較自由的,壹個月的收入甚至比在工廠還高!最重要的是妳能掌握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說,當妳壹時不想做的時候,妳可以不做!不會像工廠請假壹樣,但是要看組長的臉色!

甚至還有壹些做電商、直播等的人。看看很多初中高中畢業的人。如果在以前,大部分人肯定要麽進工廠當工人,要麽學壹門手藝做手藝活!現在通過電商、直播等。,這些人賺的錢比某些工廠老板還多!然後這些人創業招聘,那麽多人,稍微有點想法的,都會去這樣的公司上班,不是說工資有多高,而是學習套路和流程,然後出來就可以單幹了!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去工廠打工或者做手藝、苦力絕對不是唯壹的選擇!而且工廠老板也不是傻子,是否漲工資會跟著周邊地區和整體經濟水平走!畢竟沒有哪個老板會覺得自己賺的多!

很多工廠面臨著“用工荒”的困境,即使訂單堆積成山,也不敢接,因為工人不夠,沒法開工。為什麽現在工廠招不到人了?原因是這樣的...

工廠的工作時間太長了。壹般工廠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少則三個小時,多則壹個晚上。白班夜班兩班倒,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基本上主管說,想工作就要工作。壹個月最多休息2、3天,請假難,遲到更要扣工資;有時要求晚上壹直工作,壹天工作制12小時。誰能受得了?

工廠收入低的壹線城市工人壹個月能掙3000-4000元,二三線城市工人可能剛好達到最低工資標準。現在物價高,養活自己和家人簡直是杯水車薪。另壹方面,各地收入差距較大,人與人之間相互比較後難免有差距。自然沒人願意去那些待遇差的工廠。

工廠條件太苛刻了。工廠基本上是流水線作業,所以對工人的要求非常嚴格。每個動作都有具體的規定,每個部件都有質量要求,每天來回重復。每個人上班時都板著臉...壹旦出現問題或事故,負責任的領導並不常見,而是把工人推出去,貼上“臨時工”的標簽。

工廠環境太壓抑了。工廠的主要工人大多是90後。與70後、80後不同,他們受教育程度更高,家庭生活環境更好,因此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更高。但工廠大多是封閉空間,工作枯燥乏味,嚴重壓抑了90後的個性。有些工人辭職不是因為待遇,而是因為工作太無聊。

當然,現在很多工廠都很難招到人,還有壹個因素就是:

人口結構的變化,年輕人少了,國家鼓勵創業,大部分人自己創業。

1,任何企業都需要完善自己的制度,提高福利待遇。照顧他人,以人為本,才能留住人才。

2.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未來勞動力肯定會更少。

3,要轉變思維,考慮機器換人。

和富士康壹樣,原來的生產線原來需要幾十個人。用了機器後,馬上只需要2-3個人。節約了多少成本?而且機器人壹年保養壹次不上火,不懈怠,不跳樓,容易管理,成本不到原來的十分之壹。

制造業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麽繁榮和暴利了。目前利潤所剩無幾。再加上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資金周轉困難,導致很多工廠倒閉。所以工廠不漲工資就招不到人。如果它漲工資了,老板就虧了。

這是個問題!妳不必把自己的問題顛倒過來。因為工廠不願意給員工漲工資,所以很難招到工人!為什麽?因為妳作為老板,不想給員工發更高的工資,就留不住工人。那我們就要招人了。還是最後壹個原因,妳的工資不高,沒人願意到妳的工廠工作,自然會很難招到人!

老板要想順利招聘到工作,就必須提高招聘工資,增加員工福利!但是,作為老板,要想大賺壹筆,還必須降低成本,員工工資就是其中之壹。妳看,很多老板為了降低工資,都願意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去。這是壹個矛盾。如果妳想節約成本,妳必須降低工人的工資。如果工人工資低,就很難招到工人。要想順利招工,就必須提高工人工資。工人工資提高了,成本就上去了!所以誰解決了這個矛盾誰就是贏家!

記住這壹點,稱之為招工難的廠家往往是工資低的廠家。

根據近幾年工廠的情況,珠三角地區的工廠確實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我之前的公司,人事姑娘天天出去招人,就是招不到人。甚至招到人後,沒幾天就走了,留不住。生產天天缺人,運不出去。

即使招不到人,工廠也不願意提高員工工資來留住老員工,吸引新員工;

這是為什麽呢?壹、工廠為什麽招不到工人?

1,現在工廠主力基本都是90後。在工廠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工廠裏的生活就是車間和宿舍,每天面對的都是流水線;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只有在星期天,我才有時間出去購物,改善我的食物。有時候甚至壹個月要周日上班休息兩天。這樣的生活對於自由多彩的90後年輕人來說太單調了。長此以往,妳將成為壹個“機器人”的工作。

2、整天在工廠幹活的都是機器,沈默的產品。每天長時間的工作讓我沒有多余的時間出去社交,拓展人脈。有些工廠80後基本都是男的,90後很難找到女朋友。所以有些90後的工廠看到這種情況就留不住了。

3.在工廠裏,每條線,每個車間,主管級別以上的基本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年輕人基本都在做普通工作,工資漲幅太小。有的工廠壹年只增加100到200元。唯壹提高工資的方法就是加班加點,花大量的時間換來少量的錢。

4.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出去送快遞而不是進工廠,因為他意識到了溝通對自己的重要性。以後想自己創業,壹定要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行業經驗和資金。

5.現在互聯網這麽發達,90後很多有價值的人都去上網,天天發視頻,做直播。他們每個月賺的錢不比工廠少,時間自由,賺的錢比工廠多;

第二,為什麽工廠不願意漲工資?1,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壹不小心就可能面臨關廠的危險;走在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工廠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倒閉了。

2.商品市場也從原來的供應商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產品價格基本透明。如果妳想在市場上占有壹席之地,妳必須在價格和質量上超越妳的競爭對手;

3.產品的材料成本是壹定的,剩下的就是加工成本。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必須降低加工成本。如果工人工資提高,產品加工成本增加,自然會導致公司營業利潤下降;壹旦營業利潤下降,就會面臨各種問題;如果流動資金不足,就沒有更多的錢去開發新項目、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慢慢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4.所以現在很多工廠在著急的時候寧願雇臨時工,也不願意給工人漲工資;工廠貨完了臨時工就解散了,不需要給臨時工發各種福利。

所以工廠暫時確實很難招到工人,但是面對成本問題又不願意提高工人工資。

謝謝妳的關心。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以下三個方面:

1.很多企業招工難,正是因為員工工資太低。

現在企業用工荒比較普遍,原因之壹就是部分企業工資不高。可以說,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已經開始與市場充分融合。他們很清楚,既然企業招工難,就代表自己是買方市場,然後就有底氣要求企業提高工資福利。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會離職去能提高效益的企業工作。

受諸多因素影響,招工難越來越大,漲工資勢在必行。

目前疫情遠未結束,外出打工的人相對較少,加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優惠激勵政策的出臺,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在家鄉工作創業,所以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在減少。畢竟家在農村,父母子女也在農村,所以壹些在外地打工的農民也開始借助這項國家政策返鄉,不同程度的造成了企業的用工困難。所以,企業要留住員工,招到新人,就必須提高工資。

3.壹些規模小的企業,利潤空間小,無法承擔漲工資的成本。

需要註意的是,壹些規模比較小的企業,他們的業務量並不大,很多企業只是承接加工業務,所以他們的利潤空間並不大。因此,如果不給員工大幅加薪,企業根本無法承擔由此產生的新成本。所以,這是企業的壹個兩難:不提工資留不住人,招不到人;企業承受不起漲工資的高成本。

以上是我的分析,謝謝!

目前有些工廠確實很難招到工人,有些工廠也不需要對外招聘。內部介紹就夠了。待遇好的工廠舍不得走,待遇差的工廠想留也留不住人。

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去工廠打工,因為累,工資不高,不自由。他們寧願玩耍,也不願在流水線上工作。不像以前,現在的年輕人只要掙錢,就只需要工作。

年紀大的工廠又不招人,招人難,因為他們反應慢,眼光差,拖後腿。

至於給員工漲工資的問題,從老板的角度來說,就算老板招不到人,他也不會漲工資。

我們廠從6000多人,現在剩下3000多壹點。很多人對薪資問題不滿,留下了壹些工作了幾年的老員工和行政人員。其實流水線只有2000人,大部分是行政人員。

從老板的角度來說,利益會最大化,能給企業帶來利益的就是人才。相反,那些沒學歷沒技術的普通工人,不怕招不到。正所謂,普通工人好,行政人員難聘。

普工招不到臨時工,臨時工招不到就請送公司,然後技校還有實習生。他們人脈很廣,淡季也歡迎妳離開,更別說漲工資了。

原因很簡單:我還沈迷於人口紅利的舊模式,不知道或者假裝不知道社會福利的變化和趨勢。這些年在暴利和盜竊罪的影響下,老板變得貪婪奸詐,在法律的空白和縫隙地帶學起了太極拳。不滿意的老板,為了生存,把原來的利潤變成了籌碼,為了賺錢,只能降低成本。那麽勞動者的工資優先成為犧牲品,利潤就像壹個彈性疲勞的彈簧,早已失去了膨脹的空間。惡性循環會越來越壓榨工人,最後等待企業滅亡的那壹刻。

答案很簡單,對於老板來說:如果員工能給我帶來3500的效益,那我就給他3000;員工自身價值3000,但都想拿3500的工資。壹種是想盡辦法壓榨員工的價值,壹種是盲目提升自己的價值。因此,老板和員工是壹對天然的矛盾。再加上現在的環境,自然會很難招到。

很多工廠都會出現用工荒的現象。很多工廠直接開到月薪6000元,卻招不到人。這真的很奇怪。過完年,返工潮軍現在應該已經到崗了。為什麽招不到?大家都去哪了?

異地招聘,哪怕壹個月3000:

1.現在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壹定的轉折點。老齡化社會提前到來,整體勞動力人口下降,用人緊張在所難免。而且隨著高校的擴招,年輕人考上大學非常容易。即使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他們也寧願去當公務員,也不願去工廠上班。這是壹個有教育的行業。沒有學歷的年輕人更喜歡做銷售和外賣。畢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大家都知道廠礦發展不大,所以即使工資高,人也懶得去。

2.用工荒指的是那些天天在招人的公司。好的公司不會缺人。壹旦有空缺,裏面的人就會送禮物來填補。所有招工難的根本原因是福利待遇不好。如果公司晉升渠道透明,假期正常,有保險福利,我覺得這樣的工廠是拼命想進的。怎麽會很難招到工人?

3.現在的工廠真的是不體諒工人的健康,勞動強度太高。每天8點到10還在上班,11睡覺,早上7點起床。上班沒理由挨罵。流水線運轉如此之快,我都沒時間撓頭了。我中午剛吞下兩顆。最近身體也壞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傻。大家都知道我的身體是自己的,有更好的工作,工資壹樣。人為什麽不選擇?

所以,綜上所述,那些廠礦如果不改變經營策略,不進行與時俱進的內部調整,倒閉是遲早的事。

不是招工人難,而是很多工廠老板不想為員工著想。表面上總是抱怨招不到人,生意難做,背地裏卻天天加班,甚至沒有假。

雖然都說老板給加班費,員工工作也是應該的,但是大部分招不到人的原因無非就是“薪酬收入不合理”這四個字。他們天天加班,最後工資打臉,壹個月下來3000塊。當然,沒有人願意去做。

另外,現在工作的選擇也多了。回老家發展,除去開銷,也是賺錢。相比之下,壓力並不大,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其實在大城市工作,無非就是“掙錢”兩個字。作為工廠老板,不僅要抱怨招工難,更要懂得照顧基層員工的問題,真正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就不會出現招工難的問題。

  • 上一篇:中日傳統民居的比較研究
  • 下一篇:書香校園口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