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1
守望精神家園
(壹)文化血脈的延續
1,中華文化的產生: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壹直在中華大地上勞動和生活。各族人民團結互助,相互學習,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開發建設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2.中國文化的內涵和特征:內涵:獨特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經典,舉世聞名的科技工藝,多姿多彩的文學藝術等。* * *共同構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特點:歷史悠久,博大精深。▲3.中華文化的作用和價值(重要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在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認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4.中國文化能夠歷經滄桑代代相傳的重要原因是什麽?
它有迎接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有兼收並蓄的氣度。
▲5.如何在新時代繼承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結合當今時代條件,不忘原著,吸收未來,不斷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6.為什麽要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發展更基礎、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2)堅定文化自信關系到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
▲7.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從何而來?
(1)不僅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澱、傳承、創新和發展,更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今天的蓬勃生機和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2)優秀的文化,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強大,是我們文化的強大自信,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水源,Kinomoto。:
▲8.如何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實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代代傳承,代代保護。
(2)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3)展現中華文化跨越時空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
▲9.為什麽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國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1)中華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崇高的民族理想,是世代傳承、世代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2)中華傳統美德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成為道德文化的基因,成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精華。
▲10.青少年應該如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青少年有義務促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的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1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是什麽?
(1)國家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3)社會層面社會層面價值取向:自由、平等、正義、法治。
(4)個人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7.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做到精細化、小化、落實化。
(2)青少年正處於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自覺勤於學習,思維靈敏,註重修養,勇於實踐,明辨是非,善於選擇,做事認真踏實。
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二
美麗中國建設
(1)直面發展挑戰
1.為什麽要關註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1)人口問題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壹。
(3)人口問題加大了資源環境壓力,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2.中國的人口狀況有什麽特點?
基本特征: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低。
新特點:①生長緩慢;②出生率低。③老齡化加劇;④男女性別比例失衡;⑤農村分布不均衡;⑤“獨生子女”社會問題突出。
3.中國為什麽要長期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1)人口問題壹直是中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今後很長壹段時間,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
▲4.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是什麽?
國家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5.中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有什麽意義?
中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6.中國的資源有什麽特點?
(1)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量少,開發難度大,資源整體短缺。
(2)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合理和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進行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了嚴重的浪費、損失、汙染和破壞。
▲7.為什麽要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途徑?
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後勁會越來越小。
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途徑。
▲8.中國嚴峻的環境形勢有哪些表現?
①中國目前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壹些地方、壹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工業化加速、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造成的多重疊加效應,使我國環境問題更加嚴峻。
(2)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環境汙染事件呈上升趨勢,成為百姓之痛。▲9.為什麽要關心和保護環境?
環境惡化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②生態環境無可替代。如果沒有感覺,就很難生存。
③愛護和保護環境是走向重生,忽視和破壞環境是走向毀滅。
(2) * * *打造生活家園
▲1.為什麽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
(1)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活,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明智選擇。
(2)大自然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養料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壹部分,也有責任避免對自然的必要破壞,同時對自然的開發利用進行必要的補償和恢復。
(3)人與自然相互依存,* * *生* * *榮,是動態平衡,發展協調,進取中適度,多樣中壹致,混沌中有序。
2.人類是如何開發利用自然的?如果我們只是壹味地向自然索取會發生什麽?人類開發利用自然,但不能隨意淩駕於自然之上,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壹味地向自然索取,我們將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3.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1)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繩,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
(2)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做到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空氣常在。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受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4.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堅持的基本國策和發展理念是什麽?
基本國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受的發展理念。
5.是否有必要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常識。
▲6.如何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
(1)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2)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s堅持綠色惠民,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強國夢。
(3)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優先的原則,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4)必須嚴格遵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格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五)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3
中國-家庭
(壹)促進民族團結
▲1.中國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
民族分布特點:大的分散,小的集中,交錯混雜。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基本政治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為什麽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壹,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2)中國各民族在幾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
(2)中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 * *共同發展,* * *共同富裕,* * *共同富裕。
▲3.為什麽要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4.黨和政府促進民族地區繁榮的舉措。
經濟社會方面:加大對欠發達民族地區的扶貧支持力度,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引進技術、管理和人才,增強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實施累計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文化:大力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和發展,積極促進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少數民族文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5.我們還能做什麽來維護國家統壹?
①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二)宣傳黨的民族政策;
(3)關心和愛護少數民族學生;
(4)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鬥爭。
(三)維護祖國統壹
▲6.我們應該怎樣反對分裂主義?
(1)反對分裂,必須維護國家統壹、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反對分裂,必須反對壹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特別是堅決反對以民族、宗教為名的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必須維護國家安全。
7.為什麽要維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
(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各族人民深受其害。
(2)任何企圖分裂民族的人都是歷史罪人,壹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3)維護國家統壹,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8.「壹國兩制」是什麽意思?
“壹國兩制”簡稱“壹國兩制”。“壹國”是指中國是壹個統壹的國家,主權和領土不可分割。“兩制”就是在堅持“兩個壹中”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省長期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實行高度自治。
▲9.如何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我們要全面準確貫徹“壹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實施基本法的相關制度和機制。
▲10.為什麽祖國完全統壹壹定會實現?
(1)解決臺灣省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壹,是全體中國婦女的共同願望,也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臺灣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神聖領土的壹部分。世界上只有壹個中國,大陸和臺灣省同屬壹個中國。
(三)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他們是命運和* * *,血濃於水的兄弟。
▲11.如何解決臺灣省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壹?
(1)“和平統壹、壹國兩制”是解決臺灣省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壹的最佳途徑。:
(2)壹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 * *諒解”,反對“臺獨”。
(三)兩岸人民應該多走動,多交流,增進了解和信任,這有利於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壹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4
中國人的中國夢
我們的夢想
▲1.現代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什麽?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中華民族為實現中國夢付出了哪些努力?
中華兒女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奮鬥了壹百年。
(2)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歷經艱辛探索,重新煥發生機,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溫飽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新中國成立以來實現了哪些歷史性跨越?)
黨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第壹步:從1981到1990,國民生產總值翻壹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②第二步:從1991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壹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③第三步:到20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相對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4.新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麽?
①到建黨壹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到新中國成立——壹百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5.實現中國夢的原因(為什麽要實現中國夢?)
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指明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
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民族和中國每壹個人的夢想。
6.實現中國夢的本質是: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7.如何正確理解中國夢?
(1)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夜不能寐,執著地追求著實現小康生活、過上幸福生活的社會夢想。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4)中國夢反映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指明了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4)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民族和中國每壹個人的夢想。
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哪些新的偉大成就?
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黨、國家、人民、軍隊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
▲9.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什麽?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是什麽?中國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什麽?)
(1)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世界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世界上既要加快發展又要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12.中國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兩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麽?
(1)第壹階段,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第二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 * *圓中國夢
1.中國夢為什麽能實現?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2.如何實現中國夢?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享受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立足於中國獨特的國情,凝聚了中國* * *產黨長期領導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這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
(3)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的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3.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從何而來?
(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 * *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根源。
(2)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新成就。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復興使中國人民更加自信。
▲4.如何做壹個自信的中國人?
自信的中國人認同自己的國家。
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信心。
自信的中國人民對發展充滿信心。
(4)自信既不自大,也不自滿。我們需要培養理性、平和、謙遜、開放、包容的心態。
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幹家。他們應該既理想又務實,既熱情又執著。
(6)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5
追求民主價值觀
▲1.為什麽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壹種新型民主?
(1)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壹種新型民主,它生長於中國的社會土壤,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2)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有效的民主。
(2)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這才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獨特形式和優勢。
▲2.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意義何在?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富強。3.中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發展選舉民主,保證人民通過選舉和投票行使權利。
(2)發展協商民主,促進人民內部各方在決策前和決策過程中充分協商,盡可能達成共識。
▲4.在中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途徑。
(2)中國* * *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壹項基本政治制度。這個體系強調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團結。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壹項基本政治制度。
(4)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5.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公民應該如何行使民主權利?
(1)民主選舉:
現狀: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重要形式。
形式: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平等選舉和差額選舉等。
原則:民主選舉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2)民主決策
現狀:民主決策是保證人民利益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
民主決策的要求:民主決策的過程要求保證公民廣泛參與,決策者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
民主決策的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三)民主監督:
地位: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民主監督的作用:①民主監督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權力濫用,預防腐敗。(2)民主監督有助於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
6.為什麽要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
(1)在現代社會,民主應該成為公民的壹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壹個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質量和水平與公民的民主意識密切相關。
(2)在我國,要塑造現代公民,就必須增強民主意識,讓民主理念和法治精神成為公民的自覺信仰,體現在日常言行中,成為壹種生活方式。
(3)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有利於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也是保持社會主義制度活力的重要保證。
7.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麽?
中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需要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待問題。
③正確、有邏輯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應該如何增強民主意識?
(1)公民應自覺遵守憲法,並始終按照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包容、批評、協商的民主態度。
(3)公民應依法參與公共事務,並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
九年級上學期政治知識點相關文章:
★九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匯編
★九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總結
★總結初三政治知識點的重點知識。
★人教版九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整理
★政治九年級第壹冊知識點
★總結初三政治知識點,認清基本國情。
★ 2020九年級政治知識點整理總結。
★2020年初中九年級政治知識點安排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