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漢才女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戒》:“百思不得其解,不得已而怨郎。……
卓文君生於西漢,諸葛亮生於東漢末年,當時漢室已經分崩離析。兩者相差幾百年。也就是說,在諸葛亮之前幾百年的西漢,九連環就已經存在了。所以“九連環是諸葛亮發明的”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可能是後人誤傳的。也有人認為卓文君歌詞的故事似乎是元朝發明的,因為歌詞的風格顯然不是漢朝所擁有的。
2.傳說九環源於中國古代的傳統民間。壹個說是戰國發明的,壹個說是三國發明的。但可以確定的是,《九環錄》是明代楊慎(1488-1559,聖安)的《丹鉛總錄》(見《聖安集》卷六十八),並不早於歐洲。
在中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惠施曾經寫過“連環可解”的論點。惠施連環指的是《戰國策》十三卷中提到的玉連環,南宋寶表註此玉連環為“兩環相交”,顯然不是這裏所說的九連環。據說三國時期,諸葛亮經常帶兵打仗,是為了排解妻子的寂寞而發明的。它流行於明代,並在明代中期廣泛傳播。到了清代,從文人到貨郎、小卒,人人都愛玩“九連環”。《紅樓夢》裏有壹些關於在閨房打九連環的細節。
3.在西方,16世紀以前,歐洲有9家連鎖店的記錄。1550在巴黎出版的數學文獻,很清楚地討論了這個“中國難題”。意大利著名數學家卡丹在著作中稱之為“中國的九環”。1685年,英國數學家瓦裏斯給出了詳細的數學解釋。19世紀,格羅斯用二進制數字給了它壹個非常漂亮的答案。
總之,九連環在任何時候都是智慧的象征。在古代,對於人們來說,九連環不是玩具,而是智慧的象征。看過很多電視劇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印象,壹些向中國派遣使團的外國,有些還很囂張,會拿出九條鏈子來刁難朝中大臣。當所有人都無所適從,外國讓官員們驕傲的時候,總會有更聰明的人出來解九鏈,挽回中國的顏面。所以,九環鏈總會被扣上壹頂聰明智慧的帽子。
擴展數據:
1,九連環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智力玩具。它是用金屬絲制成的九個圓環,套在橫板或各種框架上,穿有環柄。
玩的時候按照壹定的程序重復操作,讓九環分別解開或者合二為壹。
2.九連環是流傳於山西省的傳統民間智力玩具。它用九個環連成壹串,通過解開來獲勝。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兩個相交的環是用玉做的。“兩個環相交成壹個,可以閉合,可以解成兩個,可以合並成壹個。”後來,銅或鐵代替玉成為婦女和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在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壹句話是“九條鎖鏈從中斷裂”。清代《紅樓夢》也有林黛玉巧釋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還留下了壹句關於九連環的名句,“巧能解連環。”
3.九鏈結構:
連載流行極為廣泛,形式多樣,規格各異。制作時,用金屬絲制成九個小圓環,將九個圓環連接起來,套在條形橫板或各種框架上。架柄有劍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每壹環都用銅棒與之相連。玩的時候九個環都依法連在銅環上,或者穿上袖子後全部解開。它的解決方案是多樣的、可分的和可變的。把相連的九個環排成壹列需要81次,然後把九個環全部解開需要341次。此外,還可以設置成花籃、繡球、宮燈等。
同時,九環鏈也是按順序求解的。解九鏈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也能鍛煉人的耐心。而且九環鏈還可以根據需要增加環數來提高難度,但是環數的增加會讓解環的步驟呈幾何級數增加,而解環的方法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平時看到的還是九環。
3.裂化原理:
解開九環* * *,需要256步,只要接上下壹環,哪怕是壹步,也不是在架上滑。希望大家通過獨立思考解決這個問題。九鏈的展開和套合是壹對逆過程。該解決方案基於與計算機格雷碼相同的原理。
九環鏈條各環互相制約,只有第壹環可以自由上下。為了下/上第n環,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壹環除外)。1.n-1環在機架上;2.n-1環前面的環都不在架子上。打九鏈就是盡量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本質上,解開九連環要從後環開始,而前環要先卸下,才能卸下後環,前環要裝上,並不是真的取下來。
先說最簡單的鏈條。解壹個鏈需要1步:壹瞬間。解決兩環節問題需要兩步:兩次和壹次。解決三通問題呢?它需要五個步驟:壹,三,壹,二,壹。也就是說,解壹個鏈,再解最後壹個鏈,再解壹個鏈,再解壹個鏈。解壹個四鏈需要10步:二,壹,四,壹,二,壹,三,壹,二,壹。也就是解壹個二鏈,然後最後壹個鏈,然後壹個二鏈,然後壹個三鏈。
也就是說,解壹個N-2鏈就是先解壹個N-2鏈,然後是最後壹個鏈,再是N-2鏈,再是N-1鏈。
解壹條鏈需要65,438+0步,解第二條鏈需要65,438+0步。因此,求解第三鏈需要4步,求解第四鏈需要7步,求解第五鏈需要65,438+06步,求解第六鏈需要365,438+0步,求解第七鏈需要64步,求解第八鏈需要65,438+027步,求解第九鏈需要27步。
百度百科-九環
百度百科-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