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雲南大山深處的古村落盛產茶葉,如今只是搖搖欲墜,被人遺忘。

雲南大山深處的古村落盛產茶葉,如今只是搖搖欲墜,被人遺忘。

這個村莊是張耳村。

我對古老的村莊和房屋著迷。自然要看我怎麽會輕易放棄這麽好的機會,在這樣的大山深處更容易看到過去的真實遺跡和相應的民風民情。

走進村子,看到的都是老房子和“紅土坯房”。原來這壹帶全是粘性很強的紅土,所以這些土坯房盡管歷經百年,依然頑強地存在著,墻上的標語也是後來寫的,有很強的時代背景。

在村口首先看到的是祠堂“李氏宗祠”。門是鎖著的,但上面的牌匾是舊的。壹方面說是宣彤防禦年(1910),壹方面又說是“四孫子”做的。

從鄉下來的大哥來過,說裏面的建築還不錯,特別是有壹些老照片。可惜鑰匙的人不在,進不去。

我們轉向街對面的壹戶人家。壹位老奶奶剛從地裏回來,解下鞋帶。我們進屋去看了看。她說這個房子以前是房東的,後來分給窮人了,現在快要塌了。

我們走進村子,路還不錯,縱橫交錯鋪著石板路。村子建在山坡上,房屋建築不是很規整,形成了壹個又壹個的小院。

往下走,雖然路不錯,但很多房子門口都寫著“無人居住”。

不僅無人居住,而且房屋破爛不堪。因為這壹帶都是老房子,基本沒人住。

雖然沒有人住在裏面,但從房屋的結構和建造方式來看,這些房屋都是當年精心建造的,可以稱得上豪宅,只是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損毀嚴重。

這壹帶有幾個四合院,基本都壹樣。都是同時代建的代理,規模和形式都差不多。這讓我對它們的主人非常感興趣。當它們同時建造在壹起時,它們會做什麽?

終於,我看到壹個人從院子裏走出來。我們過去常常問他是否還住在這裏。他說那是壹棟危房,很久以前就沒人住了。他回來餵雞,平時住在縣城。

他告訴我,這些老房子都是以前地主蓋的,這壹棟是三兄弟蓋的,後來分給了窮人,有的還住了幾個院子。

他告訴我,這裏的老房子是保護工程,不允許個人拆遷重建,需要政府統壹保護開發。但我看到的是,除了修路沒什麽事情可做,可能資金出了問題,老房子自然搖搖欲墜。

往上走,終於看到又有人住了,壹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其中,爺爺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解了村子的壹些歷史。雖然有些方言聽不懂,但我們還是知道壹些。

他說村裏大部分人姓李,還有壹些人姓何,在村的另壹邊。

這些老房子主要是李三兄弟在100多年前建造的。這三兄弟特別團結和睦。他們先在普洱賣茶,再把茶葉種植引進張耳村,三個人分別在普洱、玉溪、元江開了購銷店,形成了茶葉產銷壹條龍,生意做得很大。

三兄弟發家致富後,也在豬街這壹帶推廣茶葉種植。現在豬街的茶葉也很有名,是當地經濟的主要來源。

我問他和三兄弟的家庭有什麽關系。他說他雖然也姓李,但不是直系親屬。他不好意思說,他爸早年也很有錢,後來就傾家蕩產了。他們家房子不是特別好,但也是他祖上留下的老房子。他和妻子住在這裏。

老人說,他們在這裏住了壹輩子,對老房子有感情。他們不願意離開。他指著家裏的壹株紫薇說:“花開的時候真美。有的人要花3000元買,卻沒賣出去。”

老人告訴我,村裏以前有壹堵墻,很防身。村裏也有讀書人在外面做官,甚至在國民黨軍隊裏當大官。早年是很有名的地方,現在村口還在!

當我們走進村子的時候,看到的人告訴我,何家大院的房子也不錯,尤其是他們的窗戶,做得非常精致。

但我們在這裏看不到任何人,也不知道是哪壹家,但建築形式和李氏家宅還是有些區別的,年代好像也要晚壹些。

張耳村,壹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小村莊,隱藏著大面積的古民居和鮮為人知的歷史。我是匆匆過客,無法知道更多,但我希望這些人文主題能被更多人知道。

雲南不僅有風景和民俗,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可能是我們此行的壹個驚喜和意外收獲。

走在路上,走在心裏,我的旅行,我喜歡有深度有溫度的挖掘和體驗。

  • 上一篇:請專家總結壹下金庸先生小說風格的特點。
  • 下一篇:關於詩詞傳承的作文4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