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雲南的潑水節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傣族有什麽節日可以慶祝?

雲南的潑水節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傣族有什麽節日可以慶祝?

潑水節起源於印度,是古代婆羅門教的壹種儀式,後來被佛教吸收。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作為壹種民族習俗流傳了數百年。在潑水節的流傳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本民族的神話傳說相結合,賦予了潑水節更加神奇的意義和民族色彩。傣族的主要節日有潑水節、閉幕節和開幕節,這些節日都與佛教有關。閉節和開節是全年最大的齋戒期,各地都舉行盛大的“拜佛”活動和隆重的佛教儀式。每個人都要按照佛家的規矩,向佛祖供奉食物、鮮花、經書、衣服、錢幣,整個社會活動充滿了宗教活動。潑水節是傣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傣族日歷的新年。節日期間,傣族人民將舉行潑水、賽龍舟、高飛等娛樂活動,希望趕走過去的災難和疾病,祈求新的壹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潑水節:傣族新年。從傣歷6月24日到26日(夏歷4月中旬),節日持續3到5天。節日壹大早,男女老少沐浴更衣,到佛寺拜佛,即在佛上灑水洗塵,再互相潑水消災。後來以潑水為戲,上演為節日。相傳古時候火魔作惡多端,偷走了七個姑娘。最小的女孩香農得知了殺死火魔的秘密:拔掉它的頭發並勒死它。魔鬼在壹個火球裏,它掉在哪裏,就會著火。姑娘們互相潑水,撲滅了邪火。這個傳說成了沿河壹帶的習慣,逐漸成為潑水節。據說這種習俗起源於印度,婆羅門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在河裏沐浴,以洗去罪惡;老人不能下河時,子女會潑水洗罪。後來傳入我國傣族地區。開門節:傣語稱“楚瓦”,意為佛出寺。雲南傣族的傳統宗教節日。它在每年傣族歷的12月15日舉行。其活動與閉幕日相同。傣歷12月15日,進洞時放在佛座後面的東西拿出來燒,表示佛已出洞。16日,和尚離開了山洞,全家男女老少都去山洞拜佛。17日舉行盛大的“捕花”活動,因為佛在西天講經三個月後又回到人間,所以各村寨都要敲鑼打鼓,舉行盛大的歡迎佛的活動,同時在窩棚裏向佛懺悔壹年的罪過。僧侶們借此機會向年輕男女宣講教義。開業當天正值農忙季節,天氣漸冷,佛事活動不多,年輕人可以談戀愛或結婚,成年人則外出經商或走親訪友。這個季節是傣族人文化娛樂活動最多的時候。人們燃放火花,點燃燈,高高飛翔,周遊村落,好不熱鬧。關門節:傣語叫“入坳”,意為佛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持續三個月,始於傣族歷九年十五(農歷七月中旬)。相傳每年傣歷九月初九,佛祖隨母赴西天講經,三月才可重返人間。有壹次,正當佛陀要去西方講他的月經期,幾千個佛教徒到鄉下去傳教,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了他們的生產。人們怨聲載道,對佛教徒非常不滿。佛陀得知此事後,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當佛陀去西天講經時,所有的佛教徒都聚在壹起,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他們哪兒也不準去,只能懺悔以贖罪。因此,人們以秒為單位稱之為“關門日”。入坳活動代代相傳,形成了幾個固定的活動:每年傣族歷9月15日淩晨,寺廟(佛寺)敲鼓宣布佛祖入穴。這時,基督徒必須立即起床,或者坐在床上。當老人把花、香、蠟燭、錢紙包成壹個包裹,送到棺材房的佛像後座時,兩個小時後,棺材房又敲鼓了,教徒們可以回去睡覺了,而老人則在棺材房裏壹直呆到天亮。16日,信眾入坳拜佛;到了第八天,家家戶戶都送食物給佛陀,然後何晴仍然念《和平經》和講歷史故事。他們聽後很感動,當場捐了功德。在進入窪地的三個月裏,每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位老人都要進廟拜佛壹次。前壹天晚上,他們睡在寺廟裏的壹個特別的房子裏,年輕人給老人送飯。這些活動遵循習俗。以後,在關門的那壹天,人們會舉行盛大的活動,用食物、鮮花、蠟棒和金錢向佛陀獻祭。在這三個月裏,我每七天就會有壹次“小旅行”。閉幕式開始後,進入農忙季節。為了集中精力進行生產勞動,人們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禁止青年男女戀愛結婚;和尚不準隨便出門;在陵拜佛的人,不能離家,也不能在別家過夜。不允許任何人進入佛堂,上佛臺,拿佛的東西等。直到三個月後,也就是開幕日,人們才恢復了閉館日之前的所有日常活動。雲南省綠春縣騎馬壩壹帶的傣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三舉行,節日持續壹天。這是當地傣族人民特有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三的早晨,當朝陽照耀著傣族水鄉的時候,能歌善舞的傣族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寨子中央的大綠樹下。鑼鼓喧天,歌手們捧著香香的米酒,唱著春節歌和四季歌。人群在鼓點上跳著傳統的對偶舞,整個大壩充滿了歡樂。直到太陽高高地升上天空,這場歌舞音樂會才告壹段落。這時,壹位長者宣布:“大壩巡邏開始!”壹會兒,陶醉在歌舞中的人們立刻組成了壹個非常有秩序的隊伍:八個舉著彩旗的年輕人領頭,後面的人壹路吹著喇叭;有的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火藥,慢慢走向田壩。按照預定的路線走完之後,人們就聚在壹起,在春耕的繁忙時期制定村規民約,保證春耕能夠按季節完成。花街節:又稱“熱水塘花街節”。雲南元江傣族的傳統民間節日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舉行,為期壹天。傣族和雅族也慶祝花街節,活動基本與傣族相同,但節日是在農歷五月初六。花街節的主要目的是辭舊迎新。節日的早晨,太陽升起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聚集在沅江東岸的熱水塘草坪上,歡歌笑語慶祝節日。老人們過去聊往事,年輕人載歌載舞,孩子們追逐遊戲,其樂融融。人們也紛紛在熱水池的溫泉中沐浴,以擺脫舊年的汙穢,幹凈清涼地迎接新年。這壹天,未婚青年男女還會舉行二重唱來尋找伴侶。
  • 上一篇:樂山的博物館地址在哪裏?
  • 下一篇:傳統的人性也希望反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