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五月十五大端午——老家巖泊渡的仲夏狂歡節

五月十五大端午——老家巖泊渡的仲夏狂歡節

緣起與內容提要 本文為系統回應同學問我對老家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二端午”說的意見而寫。為此,我首先陳述了自己兒時的老家端午節的快樂記憶、工轉文改學宗教學專業讀博之後對端午文化的持續關註和基本認識。這些,是我反對“二端午”說的情感淵源和理論基礎。然後,綜合親眼所見和媒體報道,展現了老家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特別是同期龍舟賽在鄉親們熱情守護中的驚艷發展,和從鄉裏小圈子遊戲到聞名三湘乃至更廣的大眾狂歡的突變而導致的名號困惑。對此,我在證偽“二端午”說的同時,以自己在今年五月十五早上在微信朋友圈發出“ 恭祝親友大端午快樂! ”賀詞的事實,表明了公開支持用“ 大端午 ”指稱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的堅定立場。最後,綜合後得知的今年五月十五當日(西歷2018年6月28日)晚《湖南新聞聯播》報道《 農歷五月十五“大端午” ? 各地龍舟競渡過佳節》的畫面與解說,確定: 省臺正名“大端午”,名正言順惑全無!

“端午”壹詞,據我馬馬虎虎的記憶,在老家湖南慈利巖泊渡出生、成長、求學、砍柴、種菜、養豬、做飯、務農……這經歷豐富的十四五年裏,是沒怎麽聽說過的。

盡管如此,在我老家,和全國許多地方夏歷五月初五端午習俗基本相同的節日還是有的。只是這個和五月初五端午習俗近同的節日,在我老家是在夏歷五月十五過的。老家人通常說“過十五”,而不說過端午。在我的記憶裏,聽說“端午”這個詞兒,並把它和老家的“過十五”對應起來,還是在上小學之後才聽老師說的。

說到巖泊渡的端午節,不論是過去我在那時的巖泊渡公社,還是後來的巖泊渡鄉和巖泊渡鎮,在行政區劃上的巖泊渡範圍內,存在三個日子而各不相同的端午節。這三個端午的興行範圍,以巖泊渡渡口為中心,按澧水河的上中下遊劃分,分別是:坪山及其以下過五月初五,篢市及其以上過五月二十五,這二者之間的狹義巖泊渡過五月十五。(筆者對這壹區域界限的了解不壹定準確,歡迎指正)

在這三個時空不同的端午節中,數狹義巖泊渡的五月十五端午節最熱鬧,文革期間也沒完全中斷龍舟賽,猶如狂歡節。至於五月十五過端午吃粽子,得益於外婆的勤勞智慧,每年都是有的,甚至有時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粽子(參見拙文《 外婆的粽子,我的粽子 》)。為了不致誤會,本文所說巖泊渡,若無特別說明,皆指在五月十五過端午節的狹義巖泊渡。這個狹義巖泊渡,是我出生並上過9年學的地方,我的端午與賽龍舟記憶就從這裏開始,是我的基本生活習俗形成的地方,是我生活習慣意義上的老家。

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時候,因班上有了來自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的大隊(現在稱村)的同學,我才開始略微留意這壹節日同名近俗不同時的差異。老實說,除了好奇的註意到時差之外,也沒留意其他什麽,且並不在意這壹明顯差異。

巖泊渡的端午龍舟賽,早先主要是在巖泊渡口上下的澧水河段上進行,隨著河床與建設的變遷,龍舟賽場下移到了大橋和老渡口之間。

澧水,在湖南湘資沅澧四大水中最小,但最清澈。屈原《九歌·湘夫人》有“沅有芷兮澧有蘭”之詠,以蘭配澧,當系道法自然,我喜歡。屈子行吟澧水時,或許還曾在巖泊渡小住?我小時的巖泊渡,澧水河上還沒架橋,車渡也是在1970年代建枝柳鐵路時才開通的。我見證了巖泊古渡(人渡)從撐桿劃槳人力船到機帆船的發展。那時的澧水河水,清澈見底可直飲。每當讀到或想起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魚翔淺底”句時,我腦海裏,總會浮現兒時所見魚翔澧水河底的場景。

在巖泊渡澧水河上建大橋、河邊建觀禮臺之前,看龍舟賽的觀眾,只能站在河邊石板街上或河灘上。河邊(包括沿河石板街與河灘),自然形成,既是市場又是觀禮臺。小時候,老家人到巖泊渡街上去不說上街,而是說“到河邊去”。可見澧水河及其河邊對當地人之重要。

如今的澧水河已幾無航運,公路鐵路主導運輸之後,再加幾次洪水的沖擊,河邊石板商業街已不復存在。“到河邊去”這個說法,會因澧水河的存在而續存,但其中所蘊逛街購物意涵,恐怕已隨商業中心的轉移而消失了吧。

我跟大人擠在河邊石板街上看龍舟賽的時候還很小,說是看,實際上只是穿過不太穩定的大人們之間的身逢,忽閃著看看,視覺記憶並不太清晰。反倒是每到端午季,就仿佛有龍舟賽時的喧天鑼鼓聲和震山號子聲在我耳邊回響,這是老家端午龍舟賽留給我的深刻聽覺記憶。

1998年初夏,當時還在大連的我,第壹次嘗試自己獨立包粽子。雖然從那以後只要我在家過端午節,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但恐怕當時這麽做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找回兒時的口感和味覺,除此之外,沒太多其他考慮。系統性關註端午,是遷居北京之後的事。盡管如此,大概也正是外婆的粽子留給我的強烈味覺記憶,喚醒了我對老家的端午節等傳統行事的回憶。

西歷2005年,我改行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讀博(同時遷居北京)之後,因學位論文做道教科儀研究而特別關註禮儀,同時也特別關註和禮儀密切相關的節日。其間,了解到端午節的遠古仲夏節來源說。

可是,古人的仲夏節,是在啥時過?是在陽歷夏至過?還是在陰歷午月(包含夏至的陰歷月,對應夏歷五月)望日(月圓日,標稱化為十五日)過?是壹個區段?還是壹個日子?( 嚴格講,午月是指陽歷自芒種節起至陽歷小暑節前的壹個陽歷月。不過,經過先賢調適的陰陽復合歷法夏歷之規範,夏歷之陰歷五月壹定要包含夏歷之陽歷午月的中氣夏至 —— 陽歷 回歸年之正午,因此,陰歷五月也可稱午月 )

有主張端午來源於夏至節者。但現在的夏至日,難見普遍性相關民俗活動,反倒是有壹些地方在夏歷五月十五陰歷仲夏日過端午節。這很可能是由於陽歷夏至節不便於大眾記憶,於是,陽歷夏至過仲夏節的習俗,逐漸轉移或集中到陰歷仲夏日—— 午月望日 ,數字紀月紀日出現後又標稱化為五月十五。中秋節不在陽歷秋分過,而在陰歷八月十五過,大概也是由於類似原因。至於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出現,大概是由於數字紀月紀日的出現和對“五”的崇拜,於是許多地方的端午節又轉到了重五日——五月初五( 基於數字紀月紀日的建寅夏歷,午月才是陰歷五月,因此,所謂重五說亦當基於夏歷。周歷建子,午月為陰歷七月;商歷建醜,午月為陰歷六月 )。這種淵源關系是可能的。因此,在夏歷五月望日(標稱化為十五日)陰歷仲夏日過端午節的習俗,很可能比在重五日五月初五過端午節的習俗起源更早。這也是我對老家五月十五端午節來源的基本認識。

至於紀念屈原、伍子胥等說法,應當是後來加進去的。關於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的來源,後來又從網上了解到,在家鄉有壹個來源於紀念出自當地的清末抗法民族英雄孫開華提督(將軍)的說法。雖然這只是壹個不太確定的地方性傳說,但也反映著族人在節日裏不斷加入對新出賢達的紀念意涵的善良傳統。如此壹來,節日也就幾乎成了先賢祠。這麽做,可能也直接導致了對節日真正源頭的遺忘,其負面作用,也顯而易見。

在夏歷五月十五日過端午節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湘鄂和川渝黔東。據人民網2018年6月29日轉《湖南日報》報道《 五月十五大端午? 沅水浪急槳飛舞 》:

6月27日,沅水漵浦縣大江口鎮水域,該縣舉行“大江口·大端午”龍舟文化節,48條“彩龍”、2800余名勇士江中競渡。

……

漵浦縣文化旅遊局局長金中平介紹,漵浦有兩個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其習俗已沿襲2000多年。相傳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羅江投江,其噩耗是五月十五傳到漵浦的,因此漵浦人以大小兩個端午節來紀念屈原。端午節期間,漵浦人會開展劃龍舟、包粽子等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

漵浦用屈原死訊滯後10天解釋五月十五過端午的緣由,願望是好的。乍壹看,似乎也合理,但經不起推敲。離汨羅相對較近的和更遠的眾多地方的端午節日子是怎麽定的?端午節為什麽只出現在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個日子?實際上,汨羅的端午節也不局限在五月初五這壹天,而是從五月初壹到五月十五,並稱五月初五為小端午,五月十五為大端午,如何解釋?

其實,現在流行的屈子故裏秭歸說,好像是六朝時期才出現的,似乎並無確證。就我所知,屈子故裏說,好像還有漢壽說、臨湘說、河南南陽說等等,甚至還有張家界說。

不過,我幾年前去秭歸時有了壹個令人驚訝的發現:秭歸口音,比慈利周邊的石門、桃源、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桑植、鶴峰等幾個縣的口音更接近慈利話。

莫非慈利人和秭歸人擁有***同遠祖並曾同居某地?

秭歸人在每年夏歷五月過三個端午節,五月初五過頭端午,五月十五過大端午,五月二十五過末端午。

巖泊渡在夏歷五月十五過端午賽龍舟,同壹行政區劃內的緊鄰下遊坪山(渡)在五月初五過端午賽龍舟,而緊鄰上遊篢市(渡)則在五月二十五過端午賽龍舟。三渡相距不遠,步行往返壹日遊沒問題,視作三渡分工聯合辦五月的三個端午也未嘗不可。再結合口音的相近來看,巖泊渡同相鄰的坪山(渡)與篢市(渡)的三個端午,或許和秭歸的三個端午同宗?

對端午節,除來源之外,關註較多的是賽龍舟。最早寫的直接涉及端午節的文章,也是有關龍舟賽的《 別了,北清賽艇秀!來吧 , 百校龍舟賽! 》(2010.6)。

端午節,在2009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並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是迄今唯壹被列入該名錄的中國傳統節日,是最具國際化價值的中國傳統節日。 也可說是最具軟實力的中國傳統節日。是需要族人***同呵護、傳承、發展和傳播的。

如果說耶誕節實為基督教貢獻給(北半球)世界的冬節,那麽,可以說端午節就是中國貢獻給(北半球)人類的夏節。禮尚往來,此之謂乎?

文革期間也不曾完全中斷的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龍舟賽,由於鄉親們對傳統的熱愛和執著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據說已經成了慈利縣乃至張家界市範圍內保持最好的傳統龍舟賽,可能也是張家界近乎唯壹持續活躍的傳統龍舟賽。

近年來,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龍舟賽堅持每年舉辦,甚至下雨也照常進行。夏歷丙申五月十五(西歷2016年6月19日)端午節前,我為觀看闊別數十年的老家龍舟賽而返鄉,也在家鄉專為家人和親友包制了我在餡料方面有所創新的粽子(參見拙文《 我的粽子,大家的粽子 》)。那年的五月十五端午節壹早就下雨,我還以為預定當天的龍舟賽要取消,看不到了。可是,沒想到老同學恩海依然冒雨到我家來接我。面對我的猶豫,恩海說:除非落刀子,扒龍船都照常,這就是巖泊渡人的哈蠻(老家說法,大概相當於常被用於形容湖南人性格的“霸蠻”)脾氣。大概也正是由鄉親們的這種“哈蠻”,才存活並發展了這份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恩海和我到達賽場附近時,雖然還沒開賽,但已是萬傘攢動,難以近前。我們勉強在澧水大橋北頭擠得壹個可以遠望河中龍舟的位置。橋頭下方西側,是尚在建設中的觀禮臺。恩海說:下次來就好看了。

兒時的記憶、四十多年後的再次觀賞、親眼所見和報道中的參與者的熱情,無不讓我堅信:

五月十五端午節,就是老家巖泊渡的仲夏狂歡節!

什麽端午節只能說“安康”不能祝“快樂”之類的說法 , 純屬無稽之談 。(參見拙文《 強調只能祝“安康”是對端午節軟實力的弱化 —— 堅持可說“端午快樂”的戰略意義略談 》)

巖泊渡的端午龍舟賽,本來只是當地人自己玩的熱鬧遊戲,同附近澧水上下遊的同類活動以日子初五、十五、二十五來區分,沒什麽不方便。可是未曾想,當許多人在遺忘傳統的時候,鄉親們“哈蠻”堅持下來的豐富節日的鄉裏小圈子遊戲,竟然成了聞名三湘乃至更廣的大眾狂歡,節日也成了人類文化遺產,成了貢獻給人類的夏節。於是,如何指稱這壹至少在日子上不同於全國多數地方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五月十五端午節,就成了壹個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知哪位,提出了壹個“二端午”說,在當地影響還不小。這裏選錄幾個標題上有“二端午”的網頁鏈接如下:

? 2013年6月25日《 巖泊渡的二端午 》

? 2015年6月29日《 圖片巖泊渡人只過“二端午”——紀2015年巖泊渡鎮龍舟大賽_巖泊渡吧_百度貼吧 》

? 2016年6月20日《 慈利縣巖泊渡鎮成功舉辦二端午龍舟賽 》

? 2017年6月7日《 慈利縣巖泊渡鎮二端午龍舟競渡等妳來嗨! 》

? 2018年6月24日《 巖泊渡鎮舉辦“二端午”包粽子趣味比賽 》

? 2018年6月28日《 慈利縣巖泊渡“二端午”龍舟比賽精彩上演 》

? 2018年6月30日《 巖泊渡鎮:澧水競舟,***“嗨”二端午 》

巖泊渡當地人只過壹個端午節,何來“二”?如前所述,巖泊渡當地並沒有用“二端午”指稱自己傳統的五月十五端午節的沿襲。“二端午”說,不論始作俑者是哪壹位,顯然這只是壹個源於看熱鬧的旁觀者立場的說法。

“二端午”這個說法,在旁觀者之間私下裏說說無妨。在公***場合這麽說,就顯得有些不尊重巖泊渡當地人了。因此, 對有關說法,不論從邏輯上講,還是從情感上說,都是我不能認同的 。

可是,令人費解的是,竟然有些當地人也接受了“二端午”說。實際上,如果慈利縣,乃至張家界市,都把巖泊渡的包括龍舟賽在內的五月十五端午節看作本縣或本市的寶貴文化資源的話,全縣乃至全市,都不應該使用諸如此類難免矮化嫌疑的指稱。

令人欣慰的是,從龍舟賽會場主席臺的布置來看,主席臺背板上未見“二端午”字樣,是正確的。可是,在龍舟賽主席臺背板上,竟然也沒能找到“端午”二字,或許還是有點困惑?當然,更可能是巖泊渡本來就不太用“端午”這個詞的真實寫照。 總之,是不二的!

究竟該如何給巖泊渡的五月十五端午節命名,既可區別於五月初五端午節,又不至於讓人感覺有點二?幾年前我寫《 外婆的粽子,我的粽子 》時就考慮過,也查過,了解到秭歸等地有用“大端午”指稱五月十五端午節的。但是,當時考慮其他因素,沒好意思直接沿用,於是結合夏歷五月十五恰好是標稱陰歷仲夏日的事實,想出了“仲夏端午”這麽壹個名字。經過幾年試用和思考之後,感覺還是用“大端午”簡單清晰,再考慮端午節的仲夏節來源說, 五月十五過端午的歷史可能比五月初五更悠久、更正宗,配得上“大”字!

於是,在今年剛過去的五月十五早上就用微信發賀詞道:

慈利巖泊大端午,

不過初五過十五。

每逢夏歷仲夏日,

龍舟競渡催鑼鼓。

恭祝親友大端午快樂!

公開表明了自己支持用“大端午”指稱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的堅定立場。(至於夏歷五月二十五的端午節,或可用“ 上端午 ”指稱?)

後來又得到壹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夏歷五月十五當日(西歷2018年6月28日)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以《 農歷五月十五“大端午” 各地龍舟競渡過佳節 》為題,報道了包括巖泊渡在內的全省多地五月十五龍舟賽,明確使用了“大端午”壹詞。

省臺不二!

至此, 來歷不明的巖泊渡五月十五端午節“二端午”說,可休矣!

今有湖南省電視臺給咱巖泊渡的五月十五端午節正名為:“ 大端午 ”!從此以後,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大大的宣傳咱的大端午了。

慈利巖泊大端午,

不過初五過十五。

省臺不二給正名,

仲夏龍舟送祝福。

恭祝各位夏日快樂得大福!

(文中圖片,除標明作者辰陽子攝影者外,其他都來自網絡)

夏歷戊戌五月十六(大端午次日)/西歷2018年6月29日初稿

夏歷戊戌五月十九/西歷2018年7月2日二稿

夏歷戊戌五月卄五上端午(或末端午)/西歷2018年7月8日校訂並加提要三稿

夏歷己亥五月十五望仲夏端午(大端午)/西歷2019年6月17日圖像版

夏歷庚子五月十四日仲夏端午(大端午)前日/西歷2020年7月4日再校文字版

  • 上一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主要用途
  • 下一篇:什麽是倉儲管理信息技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