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產業發展政策的政策內容

產業發展政策的政策內容

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制定的產業發展政策,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產業技術政策產業技術政策是指政府在產業技術進步、技術結構選擇和技術發展的預測、決策、規劃、協調、監督和服務等領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內容如下:

1.技術發展規劃

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科學技術的要求,對未來技術進步進行總體分析,確定技術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列出發展的重點技術領域,制定具體的實施步驟和時間安排。

2、技術發展政策

技術開發是指主要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研究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技術開發政策,包括鼓勵和保護技術開發的政策,如:鼓勵新技術發明和創造的政策;促進新技術傳播和推廣的政策;協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的政策;促進高科技發展的政策;促進高新技術、新技術和新產品普及率的政策等。

3.技術結構政策

這壹政策的實施是為了安排各種技術類型和水平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數量比例,實現技術結構的合理化。從技術類型看,有節約勞動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提高設備性能和效率、廢舊物資再利用和防止汙染、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技術。從技術層面來說,有前沿技術、高級技術、中間技術和初級技術。合理的技術結構政策應根據特定的國情、資源和壹定時期內的技術發展規律等多種因素來確定。壹般來說,要根據工人的數量和質量來考慮是采用先進技術還是中級技術。根據資源情況和資金水平,決定是重點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技術還是節約原材料和能源、防止汙染的技術。

4.技術改造政策

包括制定技術改造總體規劃,確定和審查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籌集、使用和管理技術改造資金等。

5.技術進口政策

技術引進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加強政府在技術引進中的引導作用;以稅收、外匯等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各種方式引進;使用經濟。法律法規和必要的行政幹預鼓勵關鍵技術引進,做好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工作。

6.人力資源開發政策

作為技術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開發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包括:

(1)加大教育投入,把教育當成產業,把人力資源當成資本,把人才當成產出;

(2)重視職業培訓,開展終身教育;

(3)通過聘請專家、派遣留學生等方式引進國外智力;

(4)合理安排高、中、初級人才結構,形成分層次的人才布局,調動各級人才的積極性。

(二)產業布局政策產業布局政策旨在全國整體產業布局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使資源配置在空間上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實現全國產業結構和區域產業結構雙重優化的任務。其主要內容如下:

1.制定合理有效的區域產業政策。

區域產業政策要服從全國總體產業布局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原則,正確處理國民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建立區域經濟與發揮省區市積極性的關系、地區之間的關系。各地區要因地制宜選擇發展重點和優勢產業,避免地區間產業結構趨同,促進地方經濟在更高起點上發展。

2.合理劃分產業布局決策權限。

國家宏觀產業布局和主要經濟區域的產業布局由中央政府統壹規劃和組織,會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實施;各省市的產業布局由當地政府規劃實施。

3.正確選擇區域主導產業。

各地區主導產業的選擇和優勢產業的配置,要充分考慮資源的豐富程度、市場容量、技術成熟度、經濟規模和產業關聯性。在配置主導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專業化協作配套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及其配套產業的發展,重視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農業、能源、原材料、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的發展,確保區域內各產業協調發展。

4.鼓勵地區間發展橫向聯盟,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區域經濟的橫向整合對優化資源配置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要鼓勵軍民結合,沿海發達地區企業與內陸不發達地區企業結合,農村工業與城市工業結合,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結合。

5.區域產業布局政策應與國家產業結構政策相結合,實現產業政策的區域化和區域政策的產業化。

“九五”至2010期間,東部地區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更多地利用國外的資金、資源和市場,進壹步增強經濟活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依托高科技和集約化經營,重點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和產品;中西部地區要建立比較發達的農業,要積極適應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強水利、交通、通訊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經濟技術基礎,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林牧及其加工業,引導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開發能源和礦產資源;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和產品,提高加工深度,逐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產業環境保護政策產業環境保護政策是指政府為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工業汙染而采取的由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和經濟措施組成的政策體系。其主要內容如下:

1.制定改善環境和保護生態平衡的戰略規劃,明確控制和防治工業汙染的戰略目標和原則。

2.制定環境質量指標和工業排放標準,嚴格執行排汙收費制度,實行“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辦法。

3.建立環境保護和監督機構,明確相關管理制度和規定。

4.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5.結合技術改造和產業布局的汙染防治政策。

(四)產業對外貿易政策產業對外貿易是指產業對外貿易活動,包括壹國與他國之間的工業品和生產要素的交換活動,如產品、技術、勞務等對外貿易活動。

產業對外貿易政策包括許多方面,如關稅和出口稅政策、匯率政策、出口刺激和進出口總量控制政策等。

實施壹定的產業外貿政策,實際上是根據國家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通過國際交流達到產業快速發展和資源合理配置利用的目的。采取替代進口戰略的發展中國家,往往采取逐步提高關稅或規定進口配額等措施。此外,匯率的變化對貨幣發行國的產業發展有很大影響。匯率的漲跌是以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和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為基礎的。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受到發行國的國際收支和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壹般情況下,盈余國家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往往供大於求,其匯率上升;赤字國家則相反。因此,世界各國都把匯率作為重要的政策工具,通過匯率的制定和調整來促進本國產業經濟的發展。

(五)產業金融政策壹個國家的產業發展和地位與該國實施的金融貨幣政策有很大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和貨幣政策可以決定這個行業是繁榮還是停滯。

銀行利率的變化,貨幣供應量的波動,都會對產業發展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利率變動和信貸投入往往是國家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支持地區和主要產業的有效杠桿,貨幣數量的控制對產業發展也有很大影響。穩定的貨幣供應政策可以防止經濟大起大落,保持長期的供求平衡,從而保證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合理的財政貨幣政策也可以及時調整產業發展狀態。例如,在產業發展的擴張期和收縮期,通過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可以使產業發展保持動態平衡。

(六)產業財稅政策財稅政策是國家運用權力參與經濟收支流動的運動,以達到促進產業發展、實現產業發展目標的目的。財政收支的基本形式是稅收、政府投資或政府購買、轉移支付。這三種基本形式都對產業的平衡發展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壹定的金融體系從屬於壹定的經濟體系。計劃經濟體制下“統收統支”的財政體制是壹種“供給導向”的財政行為;在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體制下,“靠廚房吃飯”的財政體制是壹種“承包責任制”的財政行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制度應該是壹種“利益導向”的金融行為。建立效益型財政,必須註重解決經濟結構優化問題,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和財政資金的優化限弊作用,加大對“瓶頸”產業、基礎產業、新興產業和高效產業的投入,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在實踐中,財政政策有三種選擇:第壹種是平衡預算政策,即收支平衡政策;二是赤字預算政策,即支出大於收入的政策選擇,可以刺激社會總需求,促進產業擴張;三是盈余預算政策,即收入超過支出的政策選擇,有利於降低社會總需求,給過熱的經濟降溫。因此,對於不同的產業發展時期,財政政策應給予有益的選擇。經濟景氣時,財政政策應采取多收少花的態度,減少需求,給過熱的經濟降溫;在經濟衰退期間,財政政策應采取少收多支的態度,以減緩經濟衰退。

(七)行業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是調節所有社會群體和階層成員的收入和經濟利益的政策。在收入分配中,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原則,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把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利益結合起來。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可以消除經濟發展中收入分配過度懸殊的不合理現象,從而促進工業經濟的發展。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也應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財力在壹定時期內是有限的。在分配上,要優先支持那些高回報的地方、行業和產業,支持和鼓勵壹些地方、行業和企業先富起來,然後用這些地方、行業和企業付出的財力增加對其他領域特別是貧困落後地區的投入,增加對新興產業的投入,達到經濟均衡發展和繁榮的目的。

  • 上一篇:買車貸款幾種方式
  • 下一篇:什麽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之美,其美術魅力又是如何展現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