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橋是壹個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繁華熱鬧的平民市場。清康熙年間,天橋出現了市場的雛形,清末民國初年天橋市場發展很快,各種曲藝雜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遊客歡迎。 幡是旗的壹種,尺寸有大小之別。中幡是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壹種旗幟。中幡起源於皇室儀仗隊的旗桿,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國民族民間傳統雜技項目,北京天橋中幡表演最為有名。 中幡起源於晉代皇家表演項目,又名緣H,是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壹種旗幟。耍中幡是在行軍或打獵休息期間,旗手們為給皇上解悶,揮舞耍動大旗以博皇上歡心,鼓舞三軍鬥誌。 幡旗形制壯麗,標題清晰,常常用於儀仗活動。旗手耍弄幡旗,能盡顯武勇與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慶典等走會活動的必備項目。走會中各個團體都有自己的標旗,競相演練耍幡高招絕技,逐漸形成頗具特色的雜技節目。 耍中幡,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記載。清《百戲竹枝詞》記載:"幡為四五尺高,上懸鈴鋒,健兒數輩舞之,指揮甚如意,佐以金鼓聲,觀者如堵墻焉。" 清代乾隆年間,將原龍旗桿上加上傘,耍起來更是好看。後來加傘的大旗桿被皇宮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儀仗隊,顯得更加威武莊重,故又名大執事。皇宮裏每年耍大執事,慶祝重要慶典。乾隆年間中幡會屬於鑲黃旗佐領管轄,屬內八檔會之壹,受過皇封,盛極壹時。 對中幡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要屬"王小辮"。當時全國各地都有中幡表演,但是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到了清朝末年,天橋老藝人王小辮從宮中耍執事的哥哥處學得此藝,並將大執事改名"中幡",變成賣藝性質的表演傳入民間。後來又收"寶三"寶善林為徒,將壹身絕技傳與寶三。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為謀生計紛紛到天橋市場賣藝,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張狗子(張文山)等率眾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紅火、最火爆、最受歡迎的項目。 20世紀50年代,天橋耍中幡由寶善林先生執掌,第三代傳人陳金權、馬貴保、付順祿、徐茂等人在天橋跤場演練中幡,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余高手前來切磋技藝。 由於歷史原因,20世紀60至70年代,曾經盛極壹時的天橋市場被取消,各種文藝演出被禁止,寶三跤場也同時被撤消。改革開放後,宣武區文化委員會以弘揚宣南文化為宗旨,開展了挖掘、整理、保護天橋民俗系列文化活動。在區文化委的指導和支持下,付順祿先生之子付文剛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使壹批天橋絕活兒得到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天橋寶三跤場在寶善林先生的執掌下,與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余高手在此切磋技藝。"文化大革命"期間,寶三跤場隨盛極壹時的天橋市場壹同消失。改革開放後,第三代傳人付順祿先生之子付文剛成立了民辦民俗文化藝術團體--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 三、藝術特色 幡按大小分為碩幡、中幡和小幡三類。碩幡壹般比較重也比較高,壹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壹般在9米左右,多數表演者選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這壹叫法也就傳開了;而小幡則只有3-4米,壹般是在小的場地表演,比如劇場、茶館等。 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擔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園到了冬天還有"擔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幹是壹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壹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因此又稱標旗。中幡凈重30多斤,它下粗上細,由兩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韌性也有講究。壹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約要四年時間,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屬祖傳,拒不外泄。 從技藝角度來說,中幡包括手法(挑端雲開垂)和腿法(踢抽盤跪過),不僅練的是人的膽量、力量和技巧,還需要文武兼備,此外中國式摔跤、氣功等技藝也是練習中幡的基礎。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 中幡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其表演動作樣式各有形象的名稱。將竿子拋起用腦門接住為霸王舉鼎,單腿支撐地面用單手托住竹竿為金雞獨立,此外還有龍擡頭、老虎撅尾、封侯掛印、蘇秦背劍、太公釣魚、擎壹柱等樣式。考究的中幡竿頂上還有壹層乃至數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稱為纓絡寶蓋,舞起來不僅五彩繽紛,而且發出悅耳的聲音。 中幡表演要求穩、準、快,手眼配合壹致。在表演時,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額頭、下顎等部位分別完成舉、頂、牙劍、腦劍、單山等動作,不斷晃動、拋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穩為準則。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表演中,幡面彩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咚作響。 如今,天橋中幡發展到第五代傳人付文剛手中,已經成為壹個集驚險與壯觀於壹身的系統性表演項目,包含著頭、肩、肘、手、跨、膝、腳7套演練技巧近百種套路。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天橋中幡憑其精湛的技藝、滑稽的表演,成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項目。 四、傳承意義 天橋中幡是老天橋的傳統絕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觸碰壹根長約11米的幡旗,並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現年44歲的付文剛已經是這門絕技的第四代傳人,他也是如今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的發起人和團長。雖然付文剛目前已經有20個學生,8個徒弟,但對天橋中幡的傳承,付文剛仍顧慮重重,因為目前真正有天賦並願意繼承這門技藝的人還是越來越少。 目前舞幡已逐漸非職業化,專業藝人匱乏,加之天橋雜技作藝的環境及演出的形式均發生了變遷,耍中幡技藝仍處於瀕危狀態,需要進壹步加以保護。目前付文剛仍在繼續物色接班人。他打算把正在制作的新中幡提高到20.08米高,來迎接2008年奧運會,並考慮通過制作中幡文化附屬品把中幡發揚光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北京市的傅文剛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上一篇:中華美德傳統文章下一篇:2022年虎年春節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