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文化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社會生活中。發生在六千年前的中國龍文化,揭示了中國人生殖崇拜、中國人新生生命崇拜、中國人生命創造力崇拜的歷史。從“龍”、“衛龍”到“龍”的演變歷史表明,具有六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跌宕起伏,生生不息,永遠和諧,成為世界上唯壹壹個跨越人類歷史而沒有中斷的偉大文明,充分體現了中華龍文化的高貴氣質。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古老的東方有壹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
中國的龍文化
在中國古代,皇帝被稱為“真正的龍帝”,皇帝的座位被稱為“龍椅”,宮殿裏到處裝飾著龍的形象。用“龍”字做名字也很常見。比如《三國演義》中的武將趙雲,人稱“常山趙子龍”。還有地名:龍口、龍山、龍崗,還有龍首山、龍首關、龍門山。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起於山海關以東、渤海之濱的“老龍頭”。民間也喜歡在家裏裝飾龍。有壹個關於“葉公愛龍”的故事。據說在古代,有壹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的家裏到處都用龍來裝飾。即使真龍聽說了這件事,他還是去拜訪了葉公。當葉公看到真龍時,他嚇得魂不附體,四處逃竄。原來葉公的好龍是假的(他就是喜歡假龍)。在日常生活中,每家每戶每天都必須使用“(水)水龍頭”。在中國各地的寺廟裏,龍的形象總是必不可少的。“龍鳳呈祥”是美好的祝福。《龍鳳舞》是贊美中國文化的瑰寶——野草在書法上的藝術美。“龍虎躍”是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交通”是壹派市場繁榮的景象。《易經》中有“不用隱龍”、“見龍於田”、“飛龍於天”、“康龍有悔”等不同的意象,是自然和社會事物演變中的不同特征。在這裏,龍是所有自然和社會事物進化的代名詞。中國極地科考船命名為“雪龍”號;中國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芯片被命名為“龍芯”。
中國龍文化深深影響著中國的每壹個人。無論妳走到天涯海角,在世界華人聚集的地方,總能看到龍。特別是在春節和其他中國傳統節日期間,“舞龍”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慶祝節目。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中國龍文化已經開始影響世界。
中國龍文化的起源、內涵及意義
但是,中國人為什麽崇拜龍,千百年來壹直是個謎。紅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龍”揭開了這個謎。
紅山文化出土的“龍”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玉豬龍”。因為它的頭部形象好像是豬頭,而身體是“C”字形,頭尾幾乎連在壹起。“有些學者認為,豬是龍的早期形象。在古代中國,人們用豬作為祭品,祈求農業豐收。後來,豬被神話為龍,龍演變為中國的象征和皇帝的化身。玉豬龍是早期龍的形象之壹,充分證明了我們的祖先創造的龍文化源遠流長,也反映了早在遠古時代北方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相互影響和交融。”
紅山文化玉豬龍的造型似乎有著頭部由大到小,身體由粗到細,頭尾之間由連接到縫隙逐漸增大的演變規律。
如果看人類胚胎發育的早期形態——人類新生胚胎,就可以看到所有脊椎動物(魚、蠑螈、龜、雞、豬、猴、兔、人)的胚胎進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早期胚胎發育的形狀,我們知道這些動物在早期胚胎發育中的胚胎幾乎無壹例外的是壹模壹樣的,它們的身體都是“C”字形的——龍形的。這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重要證據之壹。
再來看精子追卵子,搖尾巴的精子不完全是壹條玉龍嗎?而且玉龍在某種意義上也有男性生殖器的影子。因此,在中國的龍文化中,龍也被表現為雄性和英雄。如果再看紅山文化中的“玉龍”,壹對男性生殖器(兩半)托起壹條玉龍,形象地表達了玉龍“生命本質”的意境。
顯然,中國龍文化的本質是表達中華民族的生殖崇拜。生殖崇拜是世界上所有古老民族的普遍現象。例如,有壹個民族的生殖崇拜,壹個女人舉著壹個嬰兒大小的男性陰莖。再比如,壹個民族把豬當成自己的祖先;另壹個民族視狗為祖先;還有壹個民族,視青蛙為祖先;其他民族視葫蘆為祖先,等等。而所有這些動植物圖騰崇拜,其含義都是壹樣的:表示“多子多福”,即這些動植物都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多子),從而表達了對民族繁榮昌盛的期待。紅山文化出土的另壹幅“龍鳳圖騰”,生動地展現了中華龍文化的生殖崇拜。
如果我們再來看紅山文化中中峰的玉雕,也是C形,對我們的震撼不亞於C形龍。首先,中國文化中的鳳凰壹般可以表示女性,而“C”字形的鳳凰則表示“新生女性”。這再次證明龍鳳文化是中華民族祖先生殖崇拜的創造。因為龍(包括“C”鳳凰文化)也有“原始生命”的意思,所以中國龍文化也意味著中華民族對原始生命的崇拜,對生命創造力的崇拜,對能改造壹切的原始生命的崇拜。
顯然,中國的彜族文化是生殖文明和生命文明的另壹種表現。可以說,中國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氣質;中國彜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華。
前面介紹的不同的“玉龍”表達了不同地域的人們對文化認知的差異。除了玉龍(圖3)長得像豬頭,其他都不像或者都不是。玉龍(圖1)具有蛋殼裏雞的基本氣質——圓圓的眼睛和明顯的雞冠,某種意義上也像猴子;玉龍(圖二)是壹匹奔騰的馬,表現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對馬的熱愛和崇拜的感情。這應該也是“龍馬”和“龍馬精神”的來源。《李周下關任熙》說:“馬是八尺以上的龍。”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白馬龍”就是小白龍的化身,明顯表達了“壹馬為龍”的意境。而大汶口龍則有羊或鹿的頭像,表現了古代安徽中華民族先民對有角動物羊或鹿的感情和崇拜。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龍頭形象非常接近。
我們現在看到的龍的“龍頭”的臉和鱷魚的臉很像(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的臉,比如河馬,和鱷魚、龍都很像);而且四個“龍爪”也很像鱷魚的四個爪子。我們現在看到的龍的軀幹與蟒蛇或蛇的軀幹非常相似。這條蛇看起來像精子。《左傳·相公二十八年》說:“蛇乘龍。”意思是把蛇變成龍。十二生肖之壹的“蛇”,又名“小龍”,幼時(無鱗無爪)可以理解為“龍”——即“C”字形的龍。另外,傳說中的伏羲是“人面蛇身”(其實應該是人面龍身,蛇是玉雕龍這種新生動物生命形式形象的進化結果。春秋時期出土的伏羲女媧造像與漢代伏羲女媧造像有很大不同,表現了華夏先民對龍——生命的初級形象的崇拜。在中醫裏,蚯蚓被稱為“蚯蚓”,這是對龍所表達的“連綿起伏”之意的壹個很好的註解。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生肖文化。十二生肖的傳統順序是鼠、醜牛、銀虎、貓兔、陳龍、四鼠、五馬、未央、神猴、友誼、孝和海珠。如果讓龍帶頭,還有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虎、兔。生肖中除了龍之外還有11種動物,都是現實中我們熟知的。只有龍沒有現實的比較。現在我們可以完全清楚了。首先,龍是所有動物的早期胚胎,所有動物都是由龍進化而來的。那麽龍就是所有動物的融合,至少包括上面提到的各種動物:壹是蛇(包括鱷魚)、馬、羊的化身;然後包括雞(或者猴子)和豬。所以,龍所表達的是“命叫變”的形象;龍表達的是生命自然融合的形象;龍也為不同文化和年齡的人表達了社會凝聚力(天幹地支合為壹個60年的周期)(由十二種不同屬性的動物代表)。
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跌宕起伏,生生不息,永遠和諧。成為世界上唯壹跨越人類歷史沒有中斷的文明,充分體現了中華龍文化的高貴氣質。從六千年前的龍的形狀到現在,是壹個逐漸演變的過程。
關於中國龍文化的演變有很多理論,但壹般認為現在人們所認識的龍是古代各種演變融合的結果。中國龍文化大致經歷了萌芽、孕育、成熟、發展、鼎盛五個階段。早期的龍文化主要發生在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時代,這些我們已經介紹的比較多了。“在青銅時代(夏、商、西周、春秋,公元前21 ~ 5世紀),青銅禮器上就出現了龍紋和螺旋紋,但龍紋的位置並不重要。戰國秦漢時期,龍紋改變了以往的變異和多樣化,出現了後世常見的千篇壹律、公式化的造型,並隨著儒道思想的盛行而走向成熟。從三國到宋元時期(公元220 ~ 1368),龍的形象經歷了從簡單到精致、從僵硬到生動、從無爪到有爪鱗、從單龍到群龍、從寓意故事到純粹裝飾的演變發展。到了明清時期(1368 ~ 1911),龍紋成為皇權的象征和標誌並達到頂峰,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其實所謂的“全盛時期”始於明朝,也是中國封建文明從全盛時期(高潮在鄭和七下西洋整合世界< 1405 ~ 1433 >)逆轉而走向衰落的時代。這是否可以說,中國的龍文化已經在辛亥革命後的“皇家文化層面”出現了“衰老”,隨著清朝的消失,“皇家龍文化”也作為壹種歷史文化而終結。到了現代,中國龍文化主要變成了壹種民俗的表達,變成了壹種普通人幸福的表達。尤其是青年男女結婚時,往往有龍鳳圖案作為婚禮的主要場景裝飾——龍代表男人,鳳代表女人,表達了中華民族生殖文化的深刻內涵。中華民族作為“龍的傳人”,中國龍文化表現為每壹個炎黃子孫對祖國深深的認知感受。無論妳走到哪裏,無論妳身在幾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無論妳在海外定居了多少代,作為壹個“龍的傳人”,妳永遠把祖國深深地埋在心底。近代以來,海外華人的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動寫照。
這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6000年前濮陽出土的蚌殼塑獸,壹般被認為是“中國的義龍”,但這種解讀是有問題的。墓主人是部落首領應該沒有問題,和他陪葬的兩個動物模型,壹個在左邊,壹個在右邊,應該是“山大王”——老虎,另壹個是“水中霸王”——鱷魚(這個問題其他學者也論證過),頭朝下,中間守護著“人王”。中國文化中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入龍”“龍盤虎”等成語應該是這種文化的延續。因此,這裏的龍應該是壹種“衛龍”——保衛之龍,或者“衛龍”——威武之龍。而紅山玉龍堪稱“生命之龍”——繁衍之龍。生命之龍與威武之龍融合後的龍可以稱為“龍”,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稱皇帝為“真龍天子”的開始。稱皇帝為“真龍天子”,稱皇後為“鳳冠長衫”,應該是中國文化中生殖文化的最高表現。龍的雄偉造型體現了皇室的至高無上和神聖,龍也成為了皇室唯壹的象征。龍的形態是由具體的生命和動物形態所包含的各種思想融合升華而成,其內涵仍然是中華民族生殖文化的最高表現,體現了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發展(當時應該是指王權)。所以在現實的自然界中,是不可能找到相應的生物的。但是,簡單地用現在的龍的形象來論證歷史上的龍是什麽動物,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龍文化將走向世界。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是人類歷史上唯壹的偉大文明。而華夏文明的兩大源頭——龍文化和彜族文化,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萬古長青的根本原因。中國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氣質;中國彜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所謂“命謂易”,是中國龍文化與中國易文化——兩面壹體的手掌的生動表達。紅山龍作為中國龍文化的源頭,小巧可愛,表達了壹種“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偉大創造力;中國龍的金色蛇舞是中華文明輝煌發展的象征,表達了“長壽”的含義。顯然,中國龍文化是人們對好運、和諧和如意的希望。如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被中國人春節的熱鬧景象所感染。中國的生肖文化已經被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所接受和欣賞,人們也願意品嘗自己對中國生肖的感受。中國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弘揚中華文化不僅是中華文明重新崛起的必然,也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商品帶來了新的商機。本文所揭示的中國龍文化的生命創意和吉祥意境,必將使龍受到越來越多國家人民的喜愛。隨著中國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將擁有壹件帶有龍商標和龍圖案的日用品和龍形藝術品,作為他們未來生活的祝福。龍文化必將成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
因為龍和西龍不僅形式上不同,本質上也不同(這壹點已經有很多專家論證和建議);由於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簡單地修改歷史的形象傳承是不合適的。然而,為了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好地了解中國龍,我們可以考慮在不同的場合使用壹些標準的樣品龍。
千百年來,蘊含著幸福、和諧、繁榮寓意的中國龍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和人類世界歷史盛衰的神聖象征。我們需要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國龍文化的內涵和歷史演變,以增強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人的自尊和自信,重新走上世界發展的前列。而且,全世界人民都需要了解和認識中國龍文化的內涵和歷史沿革,這也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知中國的必要文化交流,也是實現“中國21世紀”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播工作。讓全世界人民尊重和熱愛中國龍文化,從而成為21世紀人類和諧發展的積極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