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歷史主義四處傳播。法國歷史學家g·蒙德(G Mond)曾來德國留學,後於1876創立了Revehistorique。法國的J·米凱萊德和英國的W·斯塔布斯都是用德國學派的方法寫法國和英國的中世紀史。來自俄羅斯的Diyev (M I Rostovtzeff)也到德國留學,成為古代史專家。美國人亞當(H·B·亞當斯)於1884年創立了美國歷史學會,引進了德國歷史思想,他的學生F·J·特納創立了親進步派,這就是後來的美國歷史學派。
19年底出版了本海姆的《歷史方法論》和朗洛伊斯、塞內波斯的《歷史研究導論》。這類“歷史手冊”書將歷史主義的概念系統化,其譯本風靡全球,成為傳播歷史主義的重要工具。[6]④
說到經濟史,就離不開經濟學界的德國歷史學派,這個學派是由羅謝爾(W G F Roscher)在70年代創立,由施穆勒(G Schmoller)等人在40年代以李斯特(F List)為先導發展起來的。該學派反對英國古典經濟學試圖建立永恒的、普遍的經濟理論及其抽象的演繹方法,主張根據各國歷史發展的特點研究具體的經濟政策。民族經濟有機體、經濟發展階段論、歷史法學方法、歷史語言學方法、民族經濟發展的特殊性、經濟理論的相對性等觀點和方法都是這個學派提出的,成為歷史上歷史主義的壹部分。這個學派的希爾德布蘭德(B Hildebrand)、克納普(G F Knapp)和布倫塔諾(L'Brentano)都是歷史學家,而施穆勒和L Bhcher則是著名的經濟史學家。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W·J·阿什利和W·坎寧安也有歷史觀。
1883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創始人孟了批評德國歷史學派缺乏理論分析,指出經濟學理論研究不能使用歷史方法。施慕勒對文的批駁引起了壹場長達20年的“方法論之爭”。在1904中,維伯(M . Weber)評論了德國歷史學派將倫理學應用於經濟學,就是將主觀的價值判斷混入科學。施默勒對文的批駁引起了另壹場爭論,史稱“價值判斷之爭”。後來,桑巴特和布倫塔諾接受了維伯關於經濟學不應該進行價值判斷的觀點,這成為經濟學中德國歷史學派崩潰的原因之壹。[7]①但在歷史上,壹直保留著價值判斷的傳統。然而,此時的歷史主義已經擺脫了早期神學的殘余,接受了實證主義的觀點。
當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除了馬克思主義者之外,大部分西方歷史學家都成了“愛國者”和主戰派,各自捍衛自己國家和陣營的“特殊性”,這也是戰後歷史主義轉強的原因之壹。之後,參見上面引用的《趨勢》壹書的分析。現在我將根據《趨勢》所描述的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對歷史主義的批判,把所謂歷史主義的特征歸納為以下五項。
第壹,歷史主義史學是敘事性的,缺乏分析。往往是事件和歷史案例的羅列,或者用單線因果關系來聯系,缺乏整體性、結構性的研究。
2.歷史學家強調歷史事件、人物和國家的特殊性和個體性,而不是研究過去就存在的壹般模式和普遍規律,所以他們的解釋是個別的、相對的。
3.歷史學家在調查史料時使用歸納法和實證法。這種經驗方法不能從邏輯上肯定知識的真實性。他們在解讀史料、做出判斷時,由於缺乏公理化原則、強調個性,主要依靠歷史學家的主觀推理和直覺。兩者都背離了科學。
4.歷史學家根據倫理道德取向評價是非、否定人;或者認為壹切都是由時間、地點、歷史環境決定的,沒有絕對的善惡。兩者都不可取。
5.歷史學家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歷史,認為歷史的唯壹目的是真實地再現和了解過去。這就造成了歷史學家為了研究過去而研究過去,養成了埋頭於繁瑣的探索和研究細節的職業作風。
需要註意的是,並不是每壹個被稱為歷史學家的歷史學家都具備這五個特征,他們往往會對其中的壹些進行批判,或者根本不承認所謂歷史主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