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行政官員必須從文人中選出,如果我們認識到對這個地域遼闊的國家進行管理需要多少行政官員,那麽這個階層在國家中是多麽強大和有影響力也就不難想象了。事實上,沒能通過任何考試的書生人數也相當多,雖然他們沒有得到官職,但他們在自己的家鄉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這些人在學校中做老師,是所在村鎮的領導人物。他們所受的教育使他們的地位遠遠高於普通老百姓。在解決與官府產生的矛盾、村莊之間的長期不和以及階級爭鬥的時候,人們總是征求他們的意見,而他們也很自然地居於領導地位。如果他們為了彼此支持而結成同盟,那麽與他們發生沖突就將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每壹個人的背後不但有同盟者的支持,而且與他同壹宗族的村民們也會不論禍福,不惜任何代價地支持他。從整體上看,這些文人都是些無恥之徒。他們的智慧通過學習得到了提高,但與此同時,他們的道義感卻好像變得麻木了。他們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對外國人,他們的痛恨之情是最強烈的,也是根深蒂固的,不論這個外國人來自哪個國度。
總***有四種不同的學位提供給成功地通過了考試的書生們:(1)秀才——“精明強幹之人”;(2)舉人——“高貴之人”;(3)進士——“高級文人”;(4)翰林——北京皇家學府(翰林院)中的壹員。獲得第壹種學位要通過鄉裏的考試,獲得第二種學位要通過省裏的考試,而要獲得後兩種學位則要通過在北京舉行的考試。其中晉升翰林的考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
用西方的觀點看,獲得以上學位所需要的知識是貧乏而有限的,在我們英國學生的眼裏簡直少得可笑。中國學生們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就是對儒家經典深刻而又透徹的理解。他們對英國學生在中學裏所學的基礎課程尚且知之甚少,更不用說大學中那些高級課程了。數學、天文學、幾何學、地質學等等,這些名詞對中國學生幾乎是完全陌生的,至於英國青年人必須學習的壹些純科學的課程更是中國文人聞所未聞的。
但所有這些並不意味著中國學生學習的課程是很容易的,從很多方面講,它比英國學生學習的課程要嚴格許多。學生們必須背下所有的經典以及公認的解釋。這些課程常常是晦澀難懂的,讓人覺得提不起多少興趣,它們從不觸及人的生活,而只是談論壹些抽象的道德和哲學問題。這裏面沒有有關現實思想的課程,也沒有通過對自然的研究來獲得創造性的課程。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壹個學生首先要掌握數以千計看似神秘的象形文字——因為所有的書都是用這樣的文字寫成的,然後把它們在書中的排列牢記在心,使他對整本書中的每壹個詞,每壹個短語都非常熟悉,直到他能夠在任何需要的時候把它們準確無誤地引用過來。鑒於這兩方面,沒有壹個英國學生能夠忍受這種令人恐怖的身心兩方面的折磨和壓力。而又有多少中國文人最終被這種可怕的過度疲勞壓垮呢?這個數字恐怕只有那些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人才能夠想象得到了。這些可悲的人也只好帶著那永遠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長眠在山旁了。
要成為秀才必須通過四門考試:五言或七言詩,總字數不得超過六十;描寫著名古建築或其他舊時古物的格律文,文字長短不限;針對經典語句所寫的小品文,可做正反兩方面論述;還有對某個重大事件的評論文章,這個重大事件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現代的,只要主考官認為合適就行。
詩所描寫的都是極富韻味的東西,這些景物能夠激發人潛在的想象力,並把它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下面就是幾個在過去的考試中曾經用過的題目,它們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表現,具有壹種真正的詩韻,這些詩已被印刷成冊供後來的文人們做為範例學習。《古林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描寫了悠揚的鐘聲從孤山中的寺院裏傳出,傳到了那在山間獨處的人的耳中。《別友人》描述了壹個著名的官員離開他治理的地區返回遙遠的家鄉時的情景。《玉鐲春水》描寫的是春雨後山中蜿蜒而下的小溪,溪水汩汩向山下平原流去,太陽的光輝給溪水染上了翠玉般的光澤。還有《鳥鳴澗》、《春天的石榴樹》等等。
許多詩歌作品韻味十足,讀來朗朗上口。它們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的驚人的洞察力,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想象,這些想象給壹些西方的著名詩人以啟示,並給他們帶來了榮譽。單憑第壹印象,詩的火花好像根本不可能在中國人的心中燃起,基於這壹點,他們對大自然深刻的洞察和豐富的想象就顯得更加可貴了。即使是面對壹頭老牛或犀牛,這些貌似遲鈍、冷漠、粗俗而又毫無詩意的中國人,也能迅速抓住大自然賦予它們的可愛之處,加以壹番高雅、細膩的描寫。
中國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從他們麻木遲鈍、缺乏藝術修養的外表上,妳永遠也想象不到他們會具有那麽多的天賦和才智。而且,他們是從內心深處熱愛著大自然,壹眼就能觀察到她魅力無窮的壹面。他們好像擁有壹種能在大自然中發現美的特殊天賦,並能運用真正的詩的語言把美展現在人們面前,而那些沒有藝術眼光的人是永遠也看不到這些被大自然羞答答地掩藏起來的美的。
格律文所選擇描述的東西從本質上說並沒有詩意,但在馬丁?塔珀形式(Martin Tupper style)之後,這類文章必須遵循嚴格的韻律規定,這使它們不再像散文,而更像壹個在韻律方面很有造詣,不久就會成為壹名偉大詩人的人所寫的文章。下面列舉了壹些在以往考試中主考官們出過的題目:“阿房宮”,“銅雀臺”。三國時期,中國分裂為三個敵對的國家,這被贊頌的銅雀臺就是在那時候由壹個篡位者修築的,站在銅雀臺上,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當有敵人來犯的時候就能提前得到消息。還有壹個題目是“宮花”。相傳在漢朝時,這棵石榴樹每天三次把葉子耷拉下來,就好像它已進入了夢鄉,小睡之後,它又重新舒枝展葉,精神煥發了。
小品文論述的是從經典中引述的語句,考生可以對它加以批評,也可以引申出自己的觀點。下面是以前考試題目的幾個例子:“饑與渴”,“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德不孤,必有鄰”,“心誠則靈”,“以德報怨”。
評論是壹種更壹般的形式,它論述的對象範圍很廣,上至遙遠的古代,下至當代社會。過去的考試中曾有過這樣壹個題目:“秦始皇焚書論”。這是要求評論秦始皇焚書的目的。焚書指秦始皇燒毀當時國家的所有經典書籍,使人們無法再學習,從而變得愚昧。但秦始皇也為此事付出了代價——在他對新誕生的帝國進行壹系列改革的過程中,那些深受各種書籍影響的讀書人成了最令他頭痛的反對者。還有壹個題目是“描述萬裏長城,評論鐵路與鐵制戰船”,這個題目反映了當時的統治者光緒皇帝的改革傾向——他在1898年開始推行了壹系列改革措施,也表明這位皇帝正把主考官們引向壹條更新考試內容的道路。
要想寫出這些小品文和評論文章,必須對經典書籍中每壹個字、每壹個詞理解透徹,同時還要了解對這些字詞的公認的解釋。且不說寫文章,這本身就是壹個龐大的工程了,除了中國人,其他任何人要完成這壹工程都會精神崩潰的。每壹部經典都必須單獨學習,因為它們內容各異,且各具特點,書生們必須全神貫註地學習和掌握,就如同它是唯壹的壹部經典。引經據典的時候是不允許出現任何錯誤的。只要有壹個引用錯誤或是書寫錯誤,這篇文章就會被丟在壹旁,這個考生也就絕不可能通過這次考試了。
想象壹下:五六千個方方正正的小字擺在面前,它們古老得像來自於挪亞挪亞(Ark):基督教《聖經》中洪水後的人類新始祖。——譯者註的時代。它們像數字壹樣枯燥、呆板,但每個字那復雜的點點劃劃背後都藏著壹個故事。學生們必須領悟這些文字的含義,同時記住它們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才能將它們組合成各種各樣的故事,這些故事講述的或是愛與恨,或是愛情與謀殺,或是人類脆弱的意誌和崇高的理想。由此看來,這項工作實施起來是多麽艱巨。
但僅僅完成這些工作還遠遠不夠。整本整本的經典必須牢記在心,必須掌握那寫於大約三千年前的每壹個詞,每壹個短語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迎合那些觀念保守的主考官,因為正是他們掌握著授予學位的權力。
壹個壹流的中國學者就是壹座巨大的紀念碑,紀念在經受所有這些重壓之後,他們的頭腦和智慧居然還能夠存活下來,那些書比任何東西都乏味。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們盡量不在其中加入人類生活的色彩,他們本人似乎也對普遍的、大眾的人性評價不高。書中語言簡練、幹脆,大概那些著書人根本就沒有學習過寫作,或者也許他們太忙了,所以不能盡述。書的內容既不浪漫也不刺激,它只是長篇累牘地敘述著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道德,可惜這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讀書時我們希望能從中聽到成人們的交談、孩子們的歡笑和其他屬於人類的聲音,但我們從來就沒有聽到過。這壹切與《聖經》是多麽不同啊!《聖經》中的語言是那樣的活靈活現,就好像壹群群栩栩如生的人物正走過我們面前,人類的歡樂和痛苦都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描繪了出來,給我們壹種如臨其境的感覺。
省試的考試科目與鄉試相同,唯壹不同的是它要求應試的文章要更為簡潔、樸實,更為正統,而考生也需要有更淵博的知識。考試在省會舉行。由於很多省地域遼闊,交通閉塞,不少考生要跋涉兩三百英裏,用上近壹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省會。暫且不說路途上的勞累,還有壹個更重要的問題——路費從何而來。大多數考生窮得像約伯約伯(Job):《聖經》中《約伯記》裏的人物——譯者註和教堂裏的老鼠,因此對大多數考生來說,怎樣湊足路途上的吃住費用就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壹個重大問題。
有許多故事講述的是這些學生為了取得榮譽歷盡艱辛,最後終於青史留名。中國南部某地有壹座陡峭的山,壹條很重要的驛路剛好從山中通過,關於這座山有這樣壹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壹個窮秀才要到省會去考舉人,從他所住的小村莊到那個將決定他命運的城市有二百多裏的路程。他憑著自己勇敢的精神、強健的體魄和百折不撓的努力,翻過高山,涉過險灘,再穿越人口稠密的平原,最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這時候他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僅夠他勉勉強強度過考試的九天。考試結束時他已是身無分文,只好留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大城市裏。沒有人會幫助他,對陌生人施以仁慈之心這壹在中國經典中廣受贊譽的美德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無處可尋。但有膽識、有主見的他是不會絕望的。雖然才高八鬥,可他並不認為老老實實地幹些體力活兒有什麽丟人之處。本著這個思想,他在壹家轎行裏找到了壹個擡客人返鄉的活。轎夫的地位在中國是很低下的。而這壹切恰恰反映了秀才大膽而又獨立的思想,他願意暫時放棄他的秀才地位而做壹個被人歧視的轎夫。
走呀走呀,他已經擡著轎子走過了整整壹百五十英裏路——爬高山,走峭壁,穿越人口稠密的平原,但他的頭腦中時時刻刻都焦急地揣測著考試的結果:考榜貼出來了嗎?我考中了嗎?他沒有足夠的錢,不能留在城市裏等待考榜揭曉。由於擡轎時間過長,他的雙肩已經腫得老高,還被轎杠磨起了水泡,陰郁的生活正籠罩著他。這天,他來到了這座又高又陡的山下,擡頭望著高高的山頂,想到要擡著沈重的轎子向上爬,他簡直有些窒息了。就在這時,他聽到身後傳來了“報喜官”的鑼聲,他們壹邊快馬加鞭,壹邊喊著那些考中的幸運兒的名字。這些“報喜官”就靠考試過活。考試結果壹揭曉,他們就立即上路,去給那些家遠的考中者的親朋好友報喜。他們很容易辨認,因為他們壹般四人同行,帶著銅鑼,時不時地敲幾下,壹邊高喊著考中者的名字。
他們越來越近,秀才緊張地聆聽,心怦怦地跳個不停,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不但考中,而且高居榜首,也就是說,他現在是省裏的壹流學者了!他完全沈浸在興奮中,現在金錢、榮譽對他都是唾手可得,而貧窮和痛苦都將從他的生活中消失。他放下轎子說:“我再也不擡轎子了!”可客人提醒他按照協議規定他應把客人擡回家鄉。壹陣猶豫之後,他決定繼續擡下去,但有個條件:為攀登面前這座陡峭的山峰,他必須得到更多的報酬。這個要求得到了滿足。於是轎杠再壹次被放在滿是水泡的肩上,秀才帶著他的榮譽,邁著輕快的步子,心中歡快地唱著歌向山上攀去。他的名望很快就會傳遍全省,他的名字很快就會出現在本省,甚至全國每壹所學校和每壹個秀才的家裏,但現在他看上去是多麽像壹個普普通通的苦力呀!為紀念這件事,從那以後,每當轎夫擡轎經過這座山時,他們都會停在山腳下,客人必須增加報酬他們才肯繼續前進。
第三和第四種學位的考試是在北京舉行的。凡是能夠通過考試,特別是考中翰林的人都有著光明的前途,可以在這個國家中謀到壹個相當好的職位。不管他們曾經有過什麽樣的身份,處在什麽樣的地位,只要中榜,他們就立即成了中國上層社會中的拔尖人物。考取翰林榜首的人有可能成為兩省總督,治理兩省,在那裏他統治著四五千萬人口,有著絕對的權力。
但是,壹種新思想正在這個國家傳播開來,血管中流動的血液已不再去重復那持續了幾百年的緩慢基調。正像《裏普?範?威科爾》《裏普?範?威科爾》(Rip Van Winkle):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所著《見聞雜記》中的故事及其主人公的名字。——譯者註 中所描寫的那樣,“沈睡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古老的舞臺已不復存在,年輕人正好奇地睜大眼睛,他們面前的景象決不允許他們再退回去扮演過去的角色。
為父輩們所津津樂道的那些書和論題現在在年輕人面前已失去了吸引力。眾多的西方觀點像壹首新鮮而又激動人心的樂曲傳了進來,它們的***鳴聲跨平川,越高山,穿峽谷,用那些偉大詩歌中從未提到過的壹種全新的生活觀念驚醒人們沈睡的心靈。壹個新紀元的序曲奏響了,人們心中那些似乎已經永遠泯滅了的夢現在又開始活躍起來,再壹次成為他們那非凡的想象力中的主旋律。
全國各地都建立了國立學校,學校裏擠滿了求學的少年。他們接觸到了西方思想的奧妙,與此同時,過去中國人從不了解的大陸現在也開始呈現在他們的面前,使他們吃驚地睜大了眼睛。
在中國,壹個新的歷史紀元開始了。那些曾容納過壹萬考生的巨型大廳現在已被遺棄,孤零零地呆在壹旁。它們的輝煌已經過去,大門在風中時開時關,巨大的蜘蛛已在房梁上安家織網了。仔細聽,妳能聽到幽靈們的呻吟聲,這是那些曾在這裏獲得了榮譽的人在感慨,是那些悲痛於帝國榮耀喪失的人在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