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什麽意思?既然讀書識字,大家都是“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就是騎墻兩頭在心裏。黃思對此從未懷疑過。以至於在孔子眼中,只有君子才能具備的品德,在現代人心中幾乎成了“小人騎墻”的代名詞。但是這幾年隨著國學的流行,為了參加壹些辯論,談談自己的體會,我不得不去讀壹些儒家經典。當我讀到《中庸》的時候,不禁對這句俗語產生了壹些懷疑。程子在《中庸》開篇就說:子程子說:“不偏不倚不易,碌碌無為不易。中庸者為天下正道,平庸者為天下定理。”這篇文章是孔子對心性的教導,子思怕長此下去會窮,所以寫在壹本教孟子的書裏。他的書從壹個理論開始,中間分散的東西,到最後組合成壹個理論。“放則六合壹,卷則隱密。”它的味道無窮無盡,而且都很實用。好的讀書人玩繩子,有所收獲,就會終身受用,無窮無盡。“不偏不倚就是平庸”,這大概是對“中庸”壹詞的經典解釋。但是,我很難從這裏找到“騎墻”的痕跡。所謂“刻薄”很好理解。關鍵是“平庸”。“賤”字壹旦破了,“賤”就不難理解了。騎墻是指頭腦兩端不定,也有人說“不容易平庸”。這是什麽意思?能被稱為“平庸”的,是對根本原則的堅持。按照他的解釋,所謂中庸,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原則(道),不做任何妥協和改變——這哪裏有點“坐壁上觀”的意思?後人對“中庸”的誤解並非無中生有。根據《中庸》全文,孔子及其後弟子的言論很可能是誤解的根源。比如孔子說:我知道不可為,知者不可為,愚者不可為;我知道不明,聖人已過,無良不及。這裏提出了“過”和“不及”的概念,這是成語“過猶不及”的最早來源。過不去就是過不去。如果過不了,那就“留在中間比較好”。如果留在中間不偏不倚,是不是有點“騎墻派”的嫌疑?這引起了我的第二個懷疑:中庸的很多內容都是後人加上去的。據古書記載,今天的儒家五經(古代的六經,後來失傳的《樂記》),包括《禮記》,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中庸》本來就是《禮記》中的壹章。直到宋代,統治者才把它從《禮記》中分離出來——也就是說,《中庸》在。問題出來了:既然中庸在孔子之前就有了,那麽很明顯現在的中庸裏面孔子的那幾大段話是後來的儒家加上去的,也就是說中庸是摻了水的。因此,我們可以斷定,以朱等人的評論,現在的《中庸》絕對不是孔子之前的《禮記》中的《中庸》。關於《中庸》中的謬誤,已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但孰真孰假卻存在爭議。摻假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不參與那些爭論,但是我們能簡化它嗎?既然中庸在孔子之前就有了,我們就不需要考證了。我們只是把孔子及其後繼弟子的評論和筆記全部刪掉,剩下的幾乎可以算是《中庸》原著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所謂“中庸”就是“天人合壹”的原則,主張君子要堅守宇宙自然、人見人愛的“大道”,不斷學習親近這條“大道”,嚴於律己。即使是壹個人獨處的時候,也會像在公共場合壹樣堅持“大道”“不動搖”,所以中庸從明確的意義開始。在古代,人們對自然有壹種神秘的崇拜,因為他們不了解自然。他們把天,也就是變化著的自然規律,視為人類必須遵守的唯壹“大道”,而這些原則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人類發現必須與自然保持壹致,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妳任意放大人的力量,不自量力,違背天道行事,而不是“道法自然”。只是孔子把尊天的思想無限放大,最後做了壹個皇帝代表天,天子。尊天變成尊帝,帝代表天,成為儒家三綱之首,完全背離了“天人合壹”哲學的本來面目,成為封建統治階級壓制人類解放的借口。那麽如何解釋“中庸”?《中庸》第二段,有幾句話可供參考: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所有的頭發都在中段,稱為和。如果妳在中間,妳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和諧者,成就世間之道。中立,天之地位,萬物之教育。也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不表現出來,放在心裏就叫“鐘”;它是顯示出來的,卻是符合天道的,叫“和”;“中國”是世界的基礎,“和諧”是普遍真理。只有和而不同,天地各守其位,萬物才能發展壯大。需要註意的是,這裏人和自然是並列討論的。自然界有人,自然界也有人。它說的道理對人對自然都是有用的,所以開頭講的是人的喜怒哀樂,最後歸結到天地自然,應該是“中和”,“和合”。人“和”“和”了,就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樣天下就太平了;天地與自然和諧,萬物才能正常生長發育。查《說文解字》“中文,內也。”後來擴展到心臟。《史記》中的“深沈寬厚”是指內心的寬容和善良。“還沒念”,這個“中”就是“內”的意思——還沒念就不在心裏了嗎?因此,《中庸》原文對“中”的解釋更接近《說文解字》對“中”的解釋。我們再來看“勇”,“說文解字”,“勇,勇也,從勇到更”,後來引申為普通的、普遍的意思,也就是中庸中的“達道”——普遍真理。所以,所謂中庸,與其說是不偏不倚,不如說是始終與心中的普遍真理保持壹致更為準確。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庸其實就是“為中國服務”,壹次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與自然和諧,道法自然,管理國家的人“和”“中和”,不亂來——這不就是“為中國服務”的根本道理嗎?程子說中庸是儒家的“心法”,我認為這是中庸的重點,是內心修煉的“心經”,以與“達道”相壹致。這也是儒家重視它的原因。至於他們把“達道”解釋為三綱五常,拋棄古人天人合壹的樸素辯證思想,那就是另壹回事了。參考資料:
上一篇:雲南昆明世博園展區介紹下一篇:從來硬弩弦先斷,忍辱柔和是妙方——覺悟傳統文化興時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