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是方言土語中的民族風情

什麽是方言土語中的民族風情

語言是交際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基本載體,是社會生活的直接反映。

東北作為壹個多民族的聚居區,多民族的語言文化自然也載負著多民族文化的信息。

東北話是多民族語言的融合體,當中凝結了關東多民族的社會風情和歷史發展軌跡。

口袋房,萬字炕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栽在地面上。

”這個東北老話,壹語道出了滿族傳統民居的突出特點。

滿族傳統民居,通常是坐北朝南的三五間房的格局,出於取暖保暖的實際需要,東邊開門,土墻、草苫房頂。

房屋的整體格局類似壹只口袋形狀,因而又俗稱“口袋房”。

煙囪建在屋外西山墻旁,高出房檐數尺,是圓形或方形的獨立建築,通過房山西北角的孔道與炕相通。

有的人家,在正房(稱“上屋”) 之外,還建有“下屋”,亦即東西廂房。

房前屋後,用土墻、石墻或“障子”(柵欄) 圍成“院套兒”。

壹進門,是作廚房用的“外屋”,又叫“外屋地”。

西側的“裏屋”,是臥室,沿著南、北、西三面屋壁環砌著“匚”型的火炕,便是通常所說的“蔓枝炕”(“萬字炕”)、“拐子炕”等。

西面是不睡人的窄炕,炕下是通向屋外煙囪的煙道。

由於滿族風俗以西為上、尚右,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處。

另外兩面的“南北炕”,因為以南為上,所以長輩睡南炕,晚輩只好睡北炕啦。

地窨子

“地窨子”,赫哲語叫作“胡日布”,本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人冬季寒冷時居住的原始性民居,如今仍然用作為漁獵時的臨時住房。

地窨子通常為半地下二到五尺深的地穴,大小寬窄依需要而定,支有“人”字形梁架,上面用樹枝、笤條、蓬草等為屋蓋,四周培著厚土。

屋內搭有鋪或炕,供人住宿,現在壹般指室內地面低於室外地面的低矮簡陋的小房子。

馬架子

“馬架子”,亦即“窩棚”,是在地窨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北鄂溫克、赫哲、錫伯等民族的壹種傳統民居。

所不同的是,“馬架子”是用樹枝、草和泥建在地面上的壹種簡陋住房,室內低矮,搭有住人的地鋪,挖“地龍”燒火取暖,大多是用作看護瓜菜、莊稼的臨時住處。

由於其外觀呈馬鞍形,故名。

爬犁

“爬犁”,亦即“雪橇”,通常有牛爬犁、馬爬犁等,是東北冬季林海雪原中傳遞信息、運輸貨物的壹種重要交通工具。

其中,頗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

赫哲人向有養狗之俗,所以清代許多文獻將赫哲族地區稱為“使犬部”或“狗國部”。

被赫哲人稱為“金不換”的狗,不僅僅是獵人狩獵的重要幫手,同時也是拉雪橇運輸的能手,因而從元朝以來到明清之際這裏都設置有“狗站”。

“狗爬犁”通常要兩條到十幾條狗拉動,載重量可達二百五十公斤左右。

靰鞡

“靰鞡”,又叫“烏拉”,是東北滿族最先發明和穿著的壹種特有的鞋子。

“靰鞭”多用牛皮或鹿皮縫制而成,鞋幫和鞋底有的是壹整塊皮子,鞋臉兒帶褶並縫有穿鞋帶的耳子,鞋面可蓋住腳背。

即如《雞林舊聞錄》的記載,“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緣綴,覆及足背”。

鞋裏面絮著“靰鞡草”,穿在腳上又松軟又暖和。

“靰鞡草”,即如文獻所記,“草色深碧,其細如發,長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產;溪谷巖石中蒙叢下垂,入冬不枯,性溫暖,能禦寒避濕,東北人常取之鋪臥榻,農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因絮“靰鞡草”而得名。

這種鞋子曾經在東北非常流行,上至汗王貝勒,下至農工商賈,尤其是“趕大車”的“車老板”更喜歡穿用。

甚至,就連清代流放到東北的“流人”,也都穿這種又輕又暖的棉鞋。

後來,即或是出現了帆布面的棉膠鞋,也被稱為“棉靰鞡”或“膠皮靰鞡”。

由於靰鞡鞋鞋面多褶之故,則產生了東北的壹句歇後語,“靰鞡頭子邁門檻——先進者兒”。

“者兒”與“褶兒”諧音。

黏餑餑

“餑餑”這個詞兒,出自滿語。

“黏餑餑”,作為東北的特色食品,出自滿族食俗,是壹種黏食。

因為黏食耐餓,便於遠程外出從事射獵活動,因而滿族人非常喜歡吃黏食。

春天吃的“黏餑餑”叫“豆面餑餑”,又稱“豆面卷子”,做法是把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後磨成“水面兒”,上鍋蒸熟成黏糕搟成片,再把熟黃豆面均勻地鋪在上面卷好,再切成段即可。

夏天,吃的是“玻璃葉(又叫“波羅葉”) 餑餑”,是在柞樹或椴樹的葉子上攤上黏面和豆餡後對折包上,蒸熟而成。

秋冬時節吃的是黏火勺或黏豆包,也是用黃米磨成水面兒,包小豆泥作餡兒,蒸熟即可。

至於壹年四季均可“通吃”的,則是“蘇子葉餑餑”,其做法,類似於蒸黏火勺、黏豆包,只不過用的是“蘇子葉”裹上蒸熟並捏成“耗子”(老鼠) 形狀,因而又叫“蘇耗子”。

因為滿族人非常喜歡吃餑餑,所以供奉有“餑餑神”,還把餑餑用作祭祀食品。

  • 上一篇:交換和內部交換的方式有哪些?他們有什麽特點?
  • 下一篇:壹篇關於堅持的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