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是琉璃

什麽是琉璃

琉璃是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其色彩流雲漓彩,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中國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然後經過提煉加工制成琉璃,市場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為代表的脫蠟琉璃和以博山為代表的手工琉璃為主。

琉璃燒制技藝於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燒制而成。

水琉璃

水琉璃,現今常見的仿制琉璃,以不飽和樹脂材料制成,其特點是重量輕,敲之沒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變、混濁,無收藏價值,不過價格奇低。

臺灣琉璃

臺灣琉璃,由西方玻璃藝術演化而成.起源為古埃及“費昂斯”工藝。《中國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結果表明:“費昂斯”中二氧化矽的比例92%-99%,與中國周朝時的琉璃差異明顯。但由於二者形態近似,有人稱其為西洋琉璃。

琉璃特點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致、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琉璃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裝飾構件,通常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也是藝術裝飾的壹種帶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即 二氧化矽)、氧化鋁和矽加助溶劑氧化鉛。

琉璃的化學元素單位為PA,中國大陸的天然水晶為24PA(含24%的二氧化鉛),而臺灣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據深圳市晶寶琉璃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話業概述琉璃的定義:古法琉璃,亦稱脫蠟琉璃、琉璃。采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技術純手工加工制造,經過十多道手工工藝制造流程的精修細磨,在高溫1000℃以上的火爐上將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雲漓彩、美輪美奐;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壹,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只在傳說與神怪小說裏有記載,《西遊記》中的沙僧就是因為打破壹只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

琉璃,沈積歷史的華麗,她穿越三千年的時空,以內斂的豐富保留著不可磨損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澤流動,仿佛還在訴說西施淚別範蠡時的淒淒切切,晶瑩的淚花滴落於胸前的信物“蠡”上,這鑄劍時的堅貞之物,也為之動情。“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和諧之美 舍得之意(光影之美)

晶瑩剔透 精靈絕美(剔透之美)

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沈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這些氣泡遊走於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於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是快意灑脫,是情意綿綿,還是浩然氣魄,琉璃在訴說,我們在傾聽。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藥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史記》中的壹段話,與琉璃的起源有關。(《西施淚》略),陶朱公就是民間傳說的財神,傳說中最早的財神聚寶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認為是聚財聚福的財神信物,比人們常用的黃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壹種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瑯玕、朱丹、青碧。”《西京雜記》卷壹:“雜廁五色琉璃為劎匣。” 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澤光潤逾於眾玉,其色不常。” 明梅鼎祚《玉合記·義姤》:“瑠璃榻,翡翠樓,手卷真珠上玉鉤。”

2.指用鋁和鈉的矽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多加在黏土的外層,燒制成缸、盆、磚瓦等。《西京雜記》卷二:“﹝ 昭陽殿 ﹞窻扉多是綠琉璃。”《隋書·何稠傳》:“時中國久絕瑠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 稠 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有百寺,琉璃為甓,錯以金銀,丹彩紫鑛塗地,覆以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孫華 《東嶽廟》詩:“我來瞻廟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書·西域傳·大月氏》:“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采礦山中,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 宋洪邁《夷堅丁誌·瑠璃瓶》:“瑠璃為器,豈復容堅物振觸?” 清趙翼《陔餘叢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鉛錫和以藥而成,其來自西洋者較厚而白, 中國 所制,則脆薄而色微青。”

4.詩文中常以喻晶瑩碧透之物。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興極憂思集。”此喻碧波。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詩:“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此喻眼球。宋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諸友》詩:“長空萬裏琉璃滑,冰輪碾上黃金闕。”此喻晴空。清納蘭性德《早春雪後同姜西溟作》詩:“瑠璃壹萬片,映徹桑乾河。”此喻雪。

5.指玻璃燈。宋葉適《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詩:“古稱浄琉璃,物現我常寂。” 明葉憲祖《鸞鎞記·途逅》:“歸來愁日暮,孤影對琉璃。”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歲暮雜務》:“院內設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燈,掛琉璃。”

琉璃屬於價值不菲的藝術品,原因有二:其壹,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藝相當復雜,火裏來、水裏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過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壹半靠技藝壹半憑運氣。僅出爐壹項,成品率就只有70%。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說壹旦出現壹點點問題,十數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其二,琉璃不僅僅是壹種材質,更是壹種文化產品,更重要的是,琉璃產品是獨壹無二的,沒有兩個壹模壹樣的琉璃產品。

1、制作工序冗長:從構思、設計、雕塑、燒制、細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經過四十七道精致煩瑣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須掌握精湛技術方能操作,每道工藝均有各自不定的變化因素,且在工藝過程中需經反復實驗,作品色彩無壹雷同,制作難度極高。

3.壹模壹品:壹只模具只能燒制壹件作品,無法二次使用,大型復雜作品甚至需要多次開模、燒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為可貴可珍。

4.高溫燒制:將精選原料以1400℃以上高溫熔制成各種彩色水晶玻璃,並經過多次精選清洗後,按作品用料比例置於模具中,並設定嚴格的升、降溫曲線,爐溫必須控制在1000℃±5℃以內。燒制過程長達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確到每個細微處。方可確保作品精細奇巧、立體、真實、流線飄逸、清晰。

  • 上一篇:人類有哪些優秀的道德品質?
  • 下一篇:2021股票長期投資要避開哪些公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