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是說唱?

什麽是說唱?

說唱指曲藝表演,RAP既為說唱樂。說唱樂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

說唱音樂是講唱故事的壹種民間藝術形式。1949年建國以後又稱“曲藝音樂”。說唱音樂具有鮮明的東方藝術特色,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民間藝術,它是集文學、音樂、表演三位壹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它在文體上韻散兼用,敘事與代言相結合;表演上講唱故事與模擬人物相結合(藝人稱“跳進跳出”和“壹人多角”);音樂上突出敘事性,具有獨特的“語言型旋律”,是民間音樂中與語言結合最密切、最大眾化的壹種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說唱音樂的特征可從與之關系密切的民間藝術門類――民歌和戲曲音樂的比較中體現。說唱與民歌的比較二者的突出特征是:民歌的抒情性和說唱的敘事性。民歌從其生成的條件來看,它並不是表演藝術,常是歌者自身情感的表達,喜、怒、哀、樂的自我抒發,或是勞動者在作業中為協調動作、鼓舞幹勁以及減輕疲勞而演唱的。所以民歌大多數篇幅相對短小,歌詞常常言簡意賅,用比興手法,比較富有詩意。音樂上突出抒情性,表現在旋律上壹般比較優美,富於歌唱性,曲調新鮮活潑,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民歌的抒情性還表現在,從歌詞到曲調都比較自由,較少固定的程式。說唱音樂與民歌不同,它是藝人講唱故事的壹種形式,屬於民間表演藝術,從業者大都以此為謀生手段。說唱音樂的作品篇幅常常比民歌長大,散說之外的唱詞也不像民歌那樣言簡意賅,而是壹種白描式的口語化敘述,唱詞中對情節的描繪要盡量細致、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及故事發展要交待的清清楚楚。白描式的口語化唱詞,要求說唱形式在音樂上也要突出敘事性。大量的敘述性唱腔,音樂與語言結合的很緊,講求“按字行腔”,而且大多數說唱音樂的曲種中都有獨立的“念誦性”唱腔,如京韻大鼓中的“平腔”,山東琴書中的“垛子板”,天津時調中的“數子”等等。這些念誦性唱腔的***同特點是:字多腔少,壹般無拖腔,旋律性不強,表現為似說似唱,音調幾乎是語言稍加升華,四聲稍加誇張。這些唱腔用於敘事,能很清楚地交待情節和表現人物。這種念誦性唱腔成為說唱音樂中獨具風格的唱腔,集中體現了說唱音樂的敘事性。 說唱音樂與戲曲音樂的比較也能進壹步體現說唱音樂的特征。其二者明顯的不同在於說唱的敘事性和戲曲音樂的戲劇性,這是由於它們在表現方法上的不同造成的。說唱音樂是敘事與代言相結合以第三人稱敘述為主的表現方法,即由壹兩個演員運用音樂和語言模擬多種人物來敘述故事的形式,演員要模擬書中人物的口吻、姿態和性格,把人物的音容笑貌準確生動地刻畫出來,從事說唱藝術的演員不能像戲曲演員壹樣進入角色,而只能是“跳進跳出”,大量的故事內容的說唱要靠第三人稱的敘述,這樣的表現方法形成了說唱音樂的敘事性特征。戲曲藝術的表現方法是演員扮演角色,戲劇情節的開展主要靠人物的獨唱(白)、對唱(白)和身段動作。為塑造人物和表現戲劇性的矛盾沖突,戲曲音樂的結構和程式都比說唱音樂復雜和嚴謹。說唱從音樂方面的突出特征體現在“念誦性”唱腔和“語言性”旋律,這是說唱藝術敘述故事的需要;戲曲從音樂方面的突出特征為具有戲劇性的“散、慢、中、快、散”的套式結構,“緊打慢唱”搖板式的節奏,宏大的文武場烘托,這是戲曲音樂表現強烈的矛盾沖突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所以,如從總體上看民歌、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的突出特征可概括為民歌的抒情性、說唱的敘事性和戲曲的戲劇性。 2.中國現代說唱 說唱文化傳入中國短短十年內,已經有先後幾批愛好者為之傳播,為說唱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很多人說中國人不適合這種外來的音樂,但事實證明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壹個好的音樂可以加深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更可以促進全球人民團結友愛,升華情操。

  • 上一篇:可汗學院的微課翻轉課堂是怎樣的?
  • 下一篇:從化鳳院古村之歷史典故(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