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是金聲不息的民間傳統燈謎?

什麽是金聲不息的民間傳統燈謎?

燈謎是我國特有的壹種文明高雅的文字遊戲,也是民間文學花園裏壹枝色彩誘人、異香撲鼻的奇葩。它曲折別致,變化多端,寓意奧妙,耐人尋味。猜燈謎既可啟發思維,鍛煉智力,也可使人增長知識,增加學習能力,提高文學修養,享受生活情趣。

清末沈陽鴻雪軒燈謎會社誕生

燈謎與民間謎語壹樣,最早起源於古時的隱語。至於燈謎的問世,則可追溯至南宋。宋乾道年間曾下詔上元張燈,金吾夜放。那壹夜百戲駢陳,奇術異能,鬥智競技,猜謎是其中壹項重要的內容。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元夕燈品》中首先提到了燈與謎的結合:“又有以絹燈剪寫詩詞,對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可見南宋杭州元宵節開了猜謎用燈之先河。

燈謎的命名始於明代。據明代王鏊《姑蘇誌》載:“上元燈市,藏謎者曰‘彈壁燈’。”又《江震記》雲:“好事者,或為藏頭詩句,任人商揣,謂之‘燈謎’,亦曰‘彈壁’。”所謂“彈壁燈”,是指燈籠壹面靠壁,三面粘貼謎條。由於在燈上粘謎,所以叫“燈謎”。因為是元宵佳節的點綴,所以也叫“春燈謎”。燈謎與民間謎語不同,它是以文字的含義而入扣的“文義謎”。它主要著眼於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結構方面,憑借漢字的壹字(詞)多義、筆畫組合、摹形象形等特點,通過別解、會意、假借、象形、拆字、諧音等手法,使謎面與謎底在字義或字形上達到相扣。由於燈謎是以文字作為謎底的,所以凡是用文字來表達的任何詞語都可以作為謎底。因此,燈謎謎底的範圍相當廣泛,單字、成語、詞匯、詩詞、古文、中外地名、書刊、電影、電視、戲劇、各類事物名稱等,通通可以入謎,可謂包羅萬象。燈謎謎面壹般文字較短小精悍,講究煉字煉句,多為壹些常見的詞匯、成語或有名的詩句,其特點是用字精巧簡潔,概括性強。燈謎的猜制方法有不少嚴格的規則,如謎面要成文,謎面和謎底不準有相同的字出現,面底在扣合上講究貼切、嚴謹,不允許出現無法相扣的閑字等。此外,燈謎還設有各種謎格,猜射有格謎必須按照謎格要求進行。由於燈謎涉及到的文化知識比較廣泛,這就要求猜制者具有壹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勝任。

據現有史料考證,以漢字為創作材料,懸掛謎箋,上元商燈的沈陽燈謎活動的真正興起,約在清代晚期。

現代畫家筆下的清代猜燈謎情景

清康熙年間,漢軍鑲紅旗人劉廷璣(字玉衡,號葛莊,又號在園),在江西任按察使時,曾對京師、淮揚壹帶的燈謎活動做過調查並撰文介紹,文章收入《遼海叢書·在園雜誌》卷三。文章內容包羅萬象,既有對燈謎淵源的追溯,又有關內自由結社、盡情猜燈情景的描繪;既分析了常見的謎體,又列舉了常用的謎格等。這種文化的傳播,引起了清代發祥地盛京的知識分子的極大興趣,對於沈陽民間傳統燈謎的萌發起到了催化作用。

鴻雪軒燈謎會社主社人王光烈

光緒初年,繆潤紱先挑起燈謎“大梁”。繆潤紱(1851—1939),字東麟、東霖,自署釣寒漁人太素生,漢軍正白旗,沈陽人。為盛京名士繆公恩的曾孫。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取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改戶部主事,官至山東臨清直隸州知州、候補知府。晚年閑居沈陽。著有《含光堂詩文集》《含光堂試律》《沈陽百詠》《陪都雜述》《律試準繩》等。1877年他與文友喜曉峰、春樹齋、曾顯堂等人在盛京鼓樓南的會文山房組織芝蘭詩社及燈社,除唱和詩文外,還創作“子弟書”,編寫對聯和燈謎相互猜、對。逢節假日時,“燈社”便在鼓樓附近茶館內懸掛謎箋,供茶客猜射;有猜中者,制謎者便以那幅謎箋相贈,以資紀念。當時謎事,在光緒八年(1882年),繆潤紱輯《謎選》序中有詳細記載。可以說,繆潤紱是當時最有名的子弟書作家和燈謎作家,著有子弟書《錦水祠》、影卷《驚天錄》和《謎選》四卷。

鴻雪軒燈謎會社創制的燈謎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鴻雪軒燈謎會社在盛京誕生,這是沈陽燈謎首個具有規模的社團,也先於京、滬的謎社。鴻雪軒燈謎會社主社人是王光烈,社員達二十余人,杜任久、馮遇辰、劉煜斌、洪鼎忱、郁子章、王無咎、秦希泉、馬二琴、沈夢九等人是骨幹社員。社址設在王光烈的私宅(今沈河區濱河街道辦事處)。

遼沈名醫馬二琴先生

王光烈(1880—1953),沈陽人,字覲揚,又因其書齋名“希哲廬”,人多稱為王希哲。他被康有為譽為“東三省三才子”之壹(余二人為學者遊國臣、書法家榮孟枚),東北書法篆刻名家,與吳昌碩、齊白石等書畫大師都有唱酬,互換字畫,王光烈以詩文見長,且精於篆刻(金石),擅長各種書體,對各種印石也頗有研究。民國年間,曾任沈陽“金石書畫研究會”會長,沈陽大、小公報主筆。九壹八事變後遷居長春,曾任偽滿洲圖書株式會社、《新滿洲》的編輯,其平生著述甚豐,著有《篆刻百舉》《篆刻漫談》《印學今義》《古泉文集聯》《希哲廬藏印》《希哲廬印譜》《夫椒山民印存》等,他還將平生收藏的名人書畫付梓印行命名《時賢書畫集》***三冊。王光烈的書法、篆刻藝術對後世影響很大。

清末民初,各種謎社遍布全國。當時最為著名的有清末成立的揚州“竹西後社”、1906年成立的“北平射虎社”和1911年成立的“上海萍社”。而當時關外最著名的謎社當數“鴻雪軒燈謎會社”,而且“鴻雪軒”先於京、滬的謎社,是它們的老大哥。

馬二琴(字浴書)先生創制的燈謎

隨著時光推移,鴻雪軒燈謎會社社員先後外遷或作古,謎社日漸衰落。當年活動情況。不能盡述。只能從王光烈在1942年為韋榮先《文虎集錦》所題幾段詩文中,窺見壹斑。王光烈的壹詩寫道:

杜陵已渺馮唐逝,(指杜任久和馮遇辰)

老我春燈射虎人。

四十余年鴻雪在,(《文虎集錦》中有四十年前結社時謎壹條)

不堪回首話前塵。

另首回憶詩更形象:

十種花箋絕妙辭,(指各色謎箋)

此間佳趣兩心知。

革聲未已金聲起,(指鼓聲與鑼聲,沒射中擊鼓,射中鳴鑼)

想見鉤心鬥角時。

還有壹詩通過壹條謎,追憶謎友:

認取商燈字數行,

每從前度憶劉郎。

夢醒蝴蝶余香在,

小印分明欲斷腸。

註:詩中“劉郎”指謎友劉忍庵,時已逝去多年,“夢蝶仙館拈香使者”乃當年所用印也,《文虎集錦》中亦存有壹條。

1932年起,十九歲的韋榮先(曾用名韋振東,字隱庵,1913年生)與謎家王光烈、馬二琴(原名馬英麟,字浴書,1892年生於沈陽。為遼沈名醫,且工詩、善書,堪稱壹代名士)等人結識後,在沈陽謎壇上嶄露頭角,爾後接過“沈陽燈謎”大旗。當時,他放下謀生的裁縫活計後,便從事燈謎活動。每逢節假日,各地請帖接踵而至,他欣然前往從不拒絕。他曾在中街天益堂藥店、大西門裏的同和堂、鐘樓的李湛章筆鋪、中原商場裏的長勝永古玩店及茶社、刻字鋪、茶莊、藥鋪、書鋪、筆鋪等全市五十多處,擺臺設謎,他的足跡也留在了雙遼、長春等地。他還在報刊上撰文,編寫《文虎集錦》,聲震遼吉。

爾後,沈陽的燈謎活動,並未因“東北易幟”九壹八事變及中日戰爭而銷聲匿跡,它仍在城鎮知識分子和市民中流行。

1946年秋天,韋榮光、王筱穎在“遼寧省民眾教育館”的籌助下組建了“民眾射虎社”,由馬二琴、金堂岐、常桂五、馬書榮、關榮安、杜宴等二十余人組成。“民眾射虎社”的活動方式是:社員每星期日午後,攜自制燈謎聚會,經社員互相猜射磋商後,向報刊推薦優秀謎作,還經常搞壹些對外征射活動,供愛好者娛樂。1947年10月,射虎社在沈陽故宮內分兩處搞了大型的懸謎征射。過後,社員關榮安在即景詩中描述了這次活動的情況:“射虎張弓帝殿前,輝煌燈影照紅箋。……”

1949年前,沈陽傳統燈謎活動發展緩慢,猜射、研究多囿於少數“文化人”圈內;謎社為數很少,研究的範圍,大多以四書、五經、古詩文為題材,社會性、群眾性不強。另外,絕大多數活動,主要集中在沈河區中街商業區壹帶。

如今沈陽燈謎形成了自身風格

新中國成立後,沈陽燈謎得到全新的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沈陽市內幾個區文化館、圖書館,許多企事業工會,經常在節假日裏開展群眾性燈謎活動。當年民眾射虎社主社人之壹韋榮先,不僅親自參加或指導了這些活動,還通過各種方法普及燈謎知識。

韋榮先先生在做燈謎講座

1963年3月,沈陽市文化宮成立了全市第壹個工人業余燈謎研究小組。韋榮先出任組長。這個小組培養了壹批中青年燈謎愛好者,成為“沈陽燈謎”繼續發展的骨幹力量。

1976年至90年代初期,沈陽燈謎進入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出現了燈謎研究組織二十多個。這些小組定期活動,創作、搜集、研究燈謎。市工人文化宮、市文化宮,沈河區、和平區、大東區文化館,“松陵”“黎明”“五三”廠等燈謎組織較有影響。大多數燈謎組織都堅持自籌公助出版定期或不定期的謎刊,以供基層單位開展活動,《新燈謎》《謎林荊苗》《沈水謎刊》《新芽》《沈水千文虎》《露天文虎》等謎刊,有壹定的質量,個人燈謎集、專題謎集、活頁謎刊也不斷出版。當時,沈陽市出版各類謎刊達五十余種,近二萬冊。沈陽燈謎活動,除定期進行內部研究外,大量的活動是搞群眾征射。逢年過節,有固定的活動場所,也有“遊擊”式的場所。報刊、廣播、電視還經常舉辦燈謎活動。《沈陽日報》《沈陽晚報》《遼寧日報》開辟了固定的欄目,近十次的競猜活動吸引了幾十萬愛好者參加。

1984年12月,沈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沈陽市燈謎學會成立,又為沈陽謎壇開創了壹個新的局面。首批入會者近三百人。韋榮先出任學會第壹任會長,很快形成了以他等老壹代謎壇宿將為核心、中青年為隊伍的謎壇格局。

當時謎壇有代表性的人物還有:

石彧(1935—2002)沈陽人,中學教員。1955年讀中學時開始喜愛燈謎。1957年讀大學時曾組織過燈謎報告會。1963年參加了市文化宮燈謎研究組,結識韋榮先先生而成為謎友。1977年自費主編全國最早的謎刊之壹《迎春花》。1997年出任文化宮燈謎研究組組長,主編謎刊《謎林荊苗》,並自編各種燈謎冊二十余種。他多次參與全國謎會,取得可喜成績。1989年,被評為“中國燈謎百強”之壹。他編輯出版了多部燈謎作品、知識書籍。曾任市燈謎學會副會長。

燈謎家石彧向學生講解燈謎知識

韋榮先(前排中)的弟子、燈謎家王傳章(前排左),在沈陽市工人文化宮燈謎研究組活動時接受韋老的指導

王傳章(1943—)沈陽人,國家高級編輯。1955年起對燈謎產生興趣,師從謎界名家韋榮先先生。十九歲在北京大學讀書時組織了“未名湖謎聯社”。三十五歲時開始進行燈謎講座及撰寫謎論,後由韋榮先介紹入市工人文化宮燈謎組。在沈陽日報社工作期間,活動時接受韋老的指導報道謎事活動,開辟“每日壹謎”等欄目,創作電視片《元宵話燈謎》,組織出版《文字遊戲大全》等,至今組織了市級燈謎活動逾百場。現為沈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市燈謎學會會長。

侯印(1935—2015)錦州人,工廠職工。1952年開始創作、發表謎作。1986年曾與人合創燈謎題材電視劇《謎林射虎》並在壹些城市中播放。他還獨立或合作編撰燈謎書籍十余種,創作燈謎、撰寫有關文章萬余條(篇)。在燈謎活動中,結識了韋榮先先生後而成為謎友。曾在全國各類謎賽中獲得優秀成績。曾任市燈謎學會秘書長,現為顧問。

此外,還有楊佳作、潘吉超、馮述、高玉舜、伯少周以及“少壯派”吳德顯、龔乃相、張啟生、趙彥凱等謎人。

沈陽謎壇還同全國各地二百多個燈謎組織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沈陽謎壇代表去外地交流、講學、參加謎會較大型的活動百余次;應邀函寄會猜約二百余次;發起了“東北三省四市燈謎會猜”等活動。沈陽成為東北地區的燈謎中心,韋榮先被稱為“東北謎壇先師”“關外謎宗”,是時謎壇還有“南張北馬關外韋”之說。“南張”指福建永定的張起南,為清末“北平射虎社”臺柱,著有《橐園春燈話》,有“謎聖”之譽;“北馬”指馬嘯天,甘肅臨夏人,為西北謎壇耆宿。“關外韋”指韋榮先。

1991年9月18日,以其非凡的謎事活動推動了沈陽燈謎乃至東北半個多世紀以來燈謎發展的韋榮先,病逝於沈陽,享年七十八歲。在韋先生病逝前,他已將珍藏多年的燈謎古籍上百冊,捐予遼寧博物館收藏。在韋先生病逝後,設在福建省漳州市的中華燈謎藝術館內,樹起了他的半身雕像,以紀念他對中華燈謎的貢獻。

20世紀90年代以後,伴隨著改革的深入,企事業的轉型,沈陽燈謎也在與時俱進地發展著。沈陽市燈謎學會在會長韋榮先病逝後,繼續由他生前培養的學生王傳章、吳德顯等人傳承、發展著,侯印、馮述等人也發揮著相應的作用。學會除定期召集會員進行燈謎創作、理論探討外,還為企業活動設謎。在近幾年的全市或沈河區、和平區燈節、廟會大型群眾娛樂活動中,學會組織幾十名會員在清代壹條街、故宮、皇寺廣場、北陵公園、五裏河公園、世博園等處擺謎臺對外征射,很受群眾歡迎。2007年5月,沈陽民間傳統燈謎已經被列入遼寧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向國家級“沖擊”。

目前,在學會的組織下,沈陽燈謎堅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追求風格,使其真正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方面,已取得了與其他地域不同的成果。如燈謎的內容得到了拓展。除以文義謎為主外,繼承發展了事物謎、詩謎、面謎、印謎、象棋謎、書法謎、動作謎和音像謎,更創造了新謎目“數量詞”。在“謎面成文”的原則下,許多謎面以清新、活潑,充滿生活、時代氣息的文字,代替了陳舊、古板、詰屈聱牙、冷僻晦澀的文字;濫用謎目,賣弄謎格的現象要受到批評。註意劃清扣合嚴謹與鉆死牛角尖,工巧典雅與故弄玄虛的界限,力爭創作出受群眾歡迎的新燈謎來。

沈陽謎壇多數同誌認為,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創作出幽默風趣的燈謎,給人以知識和歡悅——已經成為“沈陽燈謎”風格的主流。

  • 上一篇:什麽是體驗經濟?
  • 下一篇:從馬伊俐的壹生中,妳能看出離婚的女人也有未來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