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大禹治水到中華民族的精神聚合

從大禹治水到中華民族的精神聚合

徐日輝

(浙江工商大學)

壹、大禹治水是言而有征的歷史事實

夏朝是我國第壹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大禹是憑靠著自己的努力,以治水成功的業績才獲得了統治者的地位。因此,關於大禹治水的歷史由來已久,在司馬遷之前就已經普遍流傳,是傳承有序的“素地”,包括下層民眾都很清楚,而且在中國古代官方記載的歷史當中,夏朝作為中國第壹個統壹的王朝,已是不爭的事實,他的事跡主要記載於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但是,作為記載夏朝的珍貴歷史文獻,大禹治水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和《大禹謨》。另外,在其他篇目中也多有記載。如:

《舜典》曰:“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禹拜稽首,讓於稷、契暨臯陶。”

《堯典》曰:“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洪範》曰:“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彜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彜倫攸敘’。”

《立政》曰:“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方行天下,至於海表,罔有不服。”

《呂刑》曰:“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後,恤功於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種,農殖稼谷。三後成功,惟殷於民。士制百姓於刑之中,以教祗德。”

由於大禹治水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所以在古代的典籍中多有記載。例如,《山海經·海內經》曰:“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另外,在傳世的《詩經》中也有不少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如:

《信南山》曰:“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文王有聲》曰:“豐水東註,維禹之績。”

《韓奕》曰:“奕奕梁山,維禹甸子。”

《閟宮》曰:“是生後稷,降之百福。奄有下土,纘禹之緒。”

《長發》曰:“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殷武》曰:“天命多辟,設都於禹之績。”

還有《楚辭·天問》曰:“纂就前緒,遂成考功。何續初業,而厥謀不同?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應龍何畫?河海何歷?鯀何所營?禹何所成?……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再有《周禮》、《禮記》、《左傳》、《國語》、《世本》、《竹書紀年》、《戰國策》、《孟子》、《管子》、《墨子》、《莊子》、《韓非子》、《列子》、《荀子》、《屍子》、《孫臏兵法》、《孔子家語》、《呂氏春秋》等先秦典籍均有記載。如:

《孟子·滕文公上》曰:“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屍子》曰:“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

《莊子·天下》曰:“苦者離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充九州也。名山三百,文川三千,小者無數。”

《荀子·非相》曰:“脛不生毛,偏枯之病,步不相過。”

至於秦漢以後的典籍更是不勝枚舉,如《淮南子·原道訓》記載:“禹之決瀆也,因水為師。”“疏川導滯”,“水由地中行,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等。特別是《淮南子》壹書有關大禹治水的記載,雖然不系統,但內容卻非常豐富。《淮南子》的作者劉安(前180年~前123年),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安去世時,司馬遷剛20歲出頭,這表明《淮南子》與《史記》關於大禹治水的基本資料的來源是相同的。如此多的典籍都記載大禹治水的事跡,可見大禹的事跡絕非杜撰。司馬遷正是在豐富的典籍中選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和當時人們所公認的說法,再加上自己的考察所得,終於完成了大禹事跡的集大成,成為我們今天研究大禹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司馬遷對大禹是特別推崇,尤其是對大禹治水的業績和以德治國的方略更是贊譽有加。他首先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大禹治水的功績做了鋪墊,稱:

此二十二人鹹成厥功:臯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鹹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谷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方五千裏,至於荒服。南撫交址、北發,西戎、析枝、渠度、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鹹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興九招之樂,致異物,鳳皇來翔。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所謂“二十二人”《集解》載:馬融曰:“稷、契、臯陶皆居官久,有成功,但述而美之,無所復敕。禹及垂已下皆初命,凡六人,與上十二牧四嶽,凡二十二人。”鄭玄曰:“皆格於文祖時所敕命也。敬哉,惟時相天事。”《正義》:“相,視也。舜命二十二人各敬行其職,惟在順時,視天所宜而行事也。”這是指當時有功社會的二十二位人物,而大禹是其中功勞最大的壹位。其後,司馬遷又在《史記·夏本紀》記載:“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夏桀淫驕,乃放鳴條。作夏本紀第二”。

以及在諸多篇目中予以載述,以示彰揚大禹“諸夏乂安,功施於三代”的造福華夏之功

《史記·河渠書》。

,其篇幅之多在整部《史記》中也不多見。比較集中的有:

《殷本紀》曰:“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因而受封於商。

《齊太公世家》稱呂尚:“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

《宋微子世家》曰:“箕子曰:在鯀堙鴻水,汩陳甚五行,帝乃震怒,不從鴻範必等,常倫所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鴻範九等,常倫所序。”

《越王勾踐世家贊》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至於今諸夏艾安。”

《孟子荀卿列傳》曰:“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

《李斯列傳》曰:“而堯、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隋而尊之。”

《平津侯主父列傳》曰:“夏禹卑宮室,惡衣服,後聖不循。”

《太史公自序》曰:“維禹浚川,九州攸寧”等。

除了文獻記載之外,最近遂公盨的出現,再有傳世的秦公簋和齊侯鐘镈,多年來的重要考古發現,以及全國各地有關大禹的豐富遺跡和民俗風情,特別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努力,使我們進壹步認識到《史記·夏本紀》關於大禹治水以及夏施德治的記載是可信的。我們看到大禹本人作為“司空”,有著掌管百工工程之事的經驗之外,更重要的是大禹“可成美堯之功”。禹果然不負眾望,他接手治水的重任後,首先總結經驗,尋找父鯀治水失敗的原因,認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是造成“數為敗”的原因所在

《史記·河渠書》。

,所謂“伯禹念前之非度,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導滯”

《國語·周語下》。

。就是采取了發動民眾先做“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勘測工作。所說“行山表木”就是用刻木為樁標。“說明禹治水時曾用著準繩和規矩的工具”

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三卷.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8.

,並且應用數學的方法使之更加精確。在精確勘測的基礎上,大禹才制定了改“圍”之壅堵,為以排流為主的“疏導”治水方法,奮洗先人之恥,“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他率領民眾自冀州始“鑿龍門,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決渟水致之海”

《史記·李斯列傳》。

,遍九州大地,導山浚川,開鑿濟、漯、淮、泗等河流,與大眾壹道與大自然搏鬥,將自身置之度外,凡壹十三年。有資料說他結婚四日便“復往治水”

《水經註·淮水》。

,歷盡千辛萬苦,甚至是“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史記·李斯列傳》。

,終於平息了水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歷史學家們的敘述,為我們勾畫出壹幅中華民族人定勝天的壯麗場面,寓意之明,不言而喻。在山東武梁祠漢代畫像石中有壹幅大禹頭戴鬥笠、身著粗衣、手持工具匆匆忙忙治水的動人形象

《金石萃編》卷二十。

,正是太史公筆下早期中國人崇拜大禹的真實寫照。

洪水與文明是世界各地都曾經存在過的壹段歷史,根據馬宏先生編著的《失落的古國》壹書的記載,在古代的巴比倫、希臘、印度、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的洪水,都有毀滅文明的故事

馬宏編著.失落的古國.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389~403.

。中國4000年前發生的大洪水只是世界性大災難中的壹部分,結果與世界各地壹樣被流傳了下來,經過歷史學家的考證與整理,並且得到了出土器物的佐證,如西周中期的遂公盨中就有“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民好明德,顧在天下”,“厥貴唯德”的記載

李學勤.論遂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6).

。而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的民族精神確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尤其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

二、大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聚合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發展農業離不開水利,大禹在治水的同時,十分關註水利灌溉的作用。大禹治水的目的之壹就是利用水資源為農業生產服務並且有所改革,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後人為什麽如此崇拜大禹,依我看不僅僅是單純的治水,還與發展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夏朝建立在中原地區,代表著當時最高的生產力水平,並且確立了以農為本的基本國策。大禹不但是治水英雄,而且還是立農為國的名君。為了解決人民的吃飯問題,大禹還采取了類似今天的移民措施,如“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

《史記·夏本紀》。

。通過人口的流動,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糧食的壓力,解決了人民的生活問題。

史稱“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論語·憲問》。

。“躬稼”就是重視農業生產。為了發展農業提高生產水平,當時還頒布了歷法——《夏小正》,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夏歷。夏歷的實施,不但是天文歷法的壹次革命,同時表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水平。因此說,自夏代以來中原已經形成了以農立國、以農興國的政治體系與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成為最主要的生產部門。

正因為農業是國家的生命線,所以,與農業相關的國計民生在大禹那裏都變得十分重要。大禹正因為具備了這種有德於民、為民父母的高尚品行,才被奉為歷代君王學習的楷模。從遂公盨銘與《呂刑》結合看“德主刑輔”的思想早在大禹時期就已經形成,而且壹直是作為治國的宗旨來實施的。後來儒家又將這壹思想發揚光大,成為治國安邦的標準。所以孔子說: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興焉……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論語·泰伯》。

何謂“無間然矣”?楊伯峻先生釋為:“禹,我對禹沒有批評了”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84~85.

,能讓孔子沒有批評意見的人確實不多,縱觀壹部《論語》僅有幾人而已。為什麽孔子如此推崇夏禹呢?關鍵就是有“德”。這個“德”不是空洞無物的“德”,而是在生活的壹言壹行中體現出來的“德”。孔子說夏禹富有天下而不為自己,貴為天子卻為平民勤勞。寧可自己吃得很壞,也要豐盛祭品;寧讓自己穿得很壞,卻把祭服做得十分華美;寧可自己住得很差,卻把精力全用在治理國家、治理水患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史稱“古禹,臯陶久勞於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

《史記·殷本紀》。

等,這才是“德”,才是“仁”,才是“德政”。孟子則雲:“禹聞善言則拜”

《孟子,公孫醜上》。

,“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已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已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異地則有然。”

《孟子·離婁下》。

他又“不善人遠”

《左傳·宣十六年》。

,且尊師“大成執”

《呂氏春秋·尊師》。

。其言行舉止合乎於教,合乎於禮。所以《禮記》曰:

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合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誌也。

禮教作為中國封建社會衡量個人品德的最高標準,是以尊禹為楷模之首,然後才是“湯、文、武、成王、周公”等。司馬遷發展了這壹思想,他認為禹建夏朝,最根本的是為人民解除了水患和實施“德政”,故而才深得民心,才昌興不衰。他所以不惜筆墨詳述禹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史實,目的即此。

大禹以“德治”為本治理國家,是傳統的說法,至少在司馬遷以前就已經存在。作為實物,最近出現的遂公盨將禹的事跡前提到西周中期。遂公盨全銘98字,前9行每行10字,末1行只有8個字。李學勤先生用通行與假借字,重新寫為:

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

乃差地設征,降民監德,

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

生我王,作臣,厥貴唯德。

民好明德,顧在天下。

用厥紹好,益於懿德,康王不懋。

孝友,籲明經齊,好祀天廢。

心好德,婚媾亦唯協。

天厘用考,神復用祓祿,永禦於氓。

公曰:民唯克用茲德,亡侮。

李學勤.論遂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6).

遂公盨98字的長銘,敘述了大禹治水和為政以德等重要內容,是壹篇前所未見的“德治”政論。遂公盨銘的重大意義就在於:①認定了大禹是“人”而不是“神”,更不是“蟲”,是壹段發生過的真實歷史,而且是治水的歷史;②關於“德治”的觀念至少就流行就於距今2900年前的西周中期,從而清楚地表明早在大禹時期就已經在實施“有德於民”的“德治”觀,即銘文中的“厥貴唯德”,“民好明德”。由此可見,人們熱衷於西周的“德治”,實際上是來自於大禹,所以,周人將其刻在食器上,就是念念不忘“德治”的重要。

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記載:大禹提出治理國家應講“仁”、講“德”。他說:“知人則智,能官人;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對於帝王更應該“輔德”。他自己就是“予思日孳孳”。何為孳孳?大禹在回答臯陶時說:

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輦,行山刊木。與益予眾庶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

臯陶聽後連聲稱:對,這便是妳的美德。司馬遷用事實贊譽大禹,以天下為己任來宣揚大禹。他總結道:“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

《史記·太史公自序》。

,可謂壹言中的。所以,李學勤先生認為:“盨銘所以要講述禹的事跡,是以禹作為君王的典範,說明治民者應該有德於民……‘成父母’就是說禹大功於民,為民之父母,與《五德帝》中禹巡九州,通九道,陂九譯,度九山,為神主,為民父母相合。”

李學勤.論遂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6).

曹植稱贊大禹是:“厥德不回,其誠可親。亹亹其德,溫溫其仁”

《藝文類聚》卷十壹。

。司馬遷還認為:政權的興衰、王朝的更替與個人的品行關系密切,夏代之興,就是大禹幾十年如壹日為民造福的“德政”回報,而不是什麽天賜良機。他說:“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治百姓,多攝行政事,考之於天,然後在位”

《史記·六國年表序》。

。並且發出:“堯雖賢,興事業不成,得禹而九州寧。且欲興聖統,唯在擇任將相哉!唯有擇任將相哉!”的長嘆

《史記·匈奴列傳贊》。

大禹治水,是勞動人民戰天鬥地的偉大壯舉,中華民族人類征服大自然的自信心表現,其“德治”又為古代帝王所推崇的楷模。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禹治水是壹次關系到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大事,作為受益的後人,有責任完完整整地傳於後人,使之千秋萬代,永遠銘記。

大禹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象征,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經超出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從現代地域看,禹東到過大海,西北至青海積石山,西南到過巫山,北邊到過恒山,南邊可能到過越南。根據筆者的統計,目前全國出名的有關大禹活動的遺跡有:16處大禹廟、8處禹廟、8處禹王廟、2處禹山、2處禹穴、1處禹王臺、1處禹息城、1處禹跡山、1處禹期山、1處大禹陵、1處禹墟、1處禹池、1處禹溪、1處禹井、1處禹跡洞、1處禹門河、1處禹堤、1處禹門寺等,而且每處幾乎都是相同的內容,而且都是以超出人力的“神”為表現形式的。毫不誇張地說,大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抗擊洪水、戰勝水患的精神寄托。

文化是壹個過程,沒有開始,也不會有結束,在發展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發明,不斷前進。我在壹篇文章中講過:“壹個民族失掉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就意味著衰亡的開始。國家消亡了還可以重建,而傳統文化消失了,這個民族也就徹底淪亡了。猶太人國家亡了上千年,而能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根本原因就是猶太人頑強地承傳著他們的信仰和他們的傳統文化,值得世人借鑒”

徐日輝.中國旅遊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86.

。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指出“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壹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對的和不變的,而是壹切都在運動中和變化中,產生和消失”。這是因為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沒有壹成不變的東西。但是,發揚光大大禹精神,團結全世界的華人,聚合中華民族精神,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事實。

  • 上一篇:什麽是創新思維?
  • 下一篇:2022年元宵節節目計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